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例患者均幼年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视觉障碍(如视觉闪光点)、偏侧肢体无力、麻木,症状持续约30 min后出现单侧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以上症状在休息后可缓解,不伴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查体、头颅CT、磁共振成像、脑电图检查和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均未见异常。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诊断标准,2例患者符合典型单纯偏瘫型偏头痛的诊断。ATP1A2基因检测显示,2例患者均存在ATP1A2基因突变。病例1为杂合突变c.G2284A/p.G762S,该突变此前报道为致病性突变;病例2为杂合突变c.C3022T/p.R1008W,查阅既往文献及数据库未见该位点单独致病的相关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指南,病例1的ATP1A2基因杂合突变c.G2284A/p.G762S评定为“可能致病”,病例2的ATP1A2基因杂合突变c.C3022T/p.R1008W评定为“意义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分析18年中收治5例临床表现。结果表明,皆为生后18个月前起病,交替性偏瘫频繁发作,伴锥体外系症状及智力降低,睡眠可缓解上述症状。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朱全发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6)
本文分析18年中收治5例临床表现。结果表明,皆为生后18个月前起病,交替性偏瘫频繁发作,伴锥体外系症状及智力降低,睡眠可缓解上述症状。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ATP结合盒转运体Al(ABCAl)基因位点rs202092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肥胖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上海地区无亲缘关系的T2DM患者440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n=252,BMI〉25kg/m^2)和正常体质量组(n=188,BMI〈25kg/m^2);另选取正常对照者315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的实时PCR,对ABCAl基因位点rs2020927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该位点与T2DM及肥胖的相关性。结果 ABCAl基因rs2020927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不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AA、AG、GG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人群中分别为43.8%、35.9%和20.3%;在正常体质量的T2DM组中分别为33%、53.2%和13.8%;在肥胖的T2DM组中分别为40.9%、47.2%和11.9%。基因型GG在T2DM肥胖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9),而T2DM正常体质量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国上海汉族人群中,ABCAl基因多态性位点rs2020927可能与T2DM及肥胖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位点rs202092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肥胖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上海地区无亲缘关系的T2DM患者440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n=252,BMI>25 kg/m2)和正常体质量组(n=188,BMI<25 kg/m2);另选取正常对照者315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的实时PCR,对ABCA1基因位点rs2020927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该位点与T2DM及肥胖的相关性.结果 ABCA1基因rs2020927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不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AA、AG、GG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人群中分别为43.8%、35.9%和20.3%;在正常体质量的T2DM组中分别为33%、53.2%和13.8%;在肥胖的T2DM组中分别为40.9%、47.2%和11.9%.基因型GG在T2DM肥胖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9),而T2DM正常体质量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国上海汉族人群中,ABCA1基因多态性位点rs2020927可能与T2DM及肥胖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河南医学研究》2017,(10)
目的探讨E2A/PBX1融合基因检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郑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初诊的523例B系的ALL患儿进行E2A/PBX1融合基因检测。共26例表达E2A/PBX1(4.97%,26/523例),中危21例。选取同期收治的B系ALL且不携带E2A/PBX1融合基因的中危组患儿共43例为对照组,比较相同危险度的中危组患儿临床特征、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以及总生存(OS)率。结果 E2A/PBX1阳性与阴性中危组患儿在性别以及初诊时的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诱导治疗第33天骨髓微小残留病(MR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EFS率分别为81.0%和78.6%,OS率分别为85.7%和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接受强烈化疗可改善预后,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与阴性中危组ALL患儿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及预后未见明显差异,该融合基因是儿童ALL临床危险度分级的中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EL-AML1与E2A/PBX1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基础上,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63例ALL患儿TEL-AML1和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率。结果 FISH技术可以显著提高TEL-AML1和E2A/PBX1融合基因的检出率,TEL-AML1融合基因在初发ALL儿童中的阳性率为25.4%(16/63),E2A/PBX1融合基因在初发ALL儿童中的阳性率4.8%(3/63)。结论 t(12;21)形成TEL-AML1融合基因和t(1;19)形成E2A/PBX1融合基因,是儿童ALL常见的染色体易位,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极难发现,需用FISH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一毛囊角化病家系中ATP2A2基因的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国内一毛囊角化病家系中ATP2A2基因的突变。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电镜、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sm,SSCP)分析和DNA测序方法。结果:电镜显示表皮基底细胞桥粒减少,张力微丝在核周凝聚。PCR-SSCP方法提示ATP2A2基因(编码肌浆网/内质网钙离子-ATP酶2)第5外显子可能存在异常,DNA测序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The ATP2C1 gene mutation in one ease of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was investigated.On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by pathology, ultrastructral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features.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blood samples. Mutation of ATP2CI gene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DNA sequenc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letion mutation was detected in ATP2C1 gene in this patient, which was 2374delTTTG. No mutation was found in the family members and normal individuals. It was coneluded that the 2374delTTTG mutation in ATP2C1 gene was the specific mutation for the clinical phenotype for this patient and was a de novo mutation. 相似文献
12.
Menkes disease is a rare X-linked recessive .hereditary disorder first described by Menkes et al in 1962.1 including The gene mutation results in clinical features pili torti, unusual facies, mental/growth retardation and metabolic dysfunction. The pathogenic gene ATP7A was identified in 1993.2 It is located on chromosome X and encodes a transmembrane Cu^2+ transporter. Here we report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results of genetic study of a family with Menkes disease. In this family, a deletion mutation in ATP7A gen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3.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一家系致病基因新突变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ZZ Li W Zhou FS Gao M Xiao FL Fang QY Shen YJ Du WH Sui WC Yang S Zhang X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2):163-166
目的对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一家系的ATP2C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家系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ATP2C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直接测序法进行DNA测序,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该家系患者ATP2C1基因内含子3的末端235-2碱基发生了1个腺嘌呤(A)→鸟嘌呤(G)的杂合性剪接位点突变。家系中健康对照个体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该剪接位点突变可影响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物,是ATP2C1基因新的特异性突变。 相似文献
14.
小儿急性偏瘫是由许多不同病因引起的,其中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闭塞是本症的常见原因,以感染引起的脑动脉炎占45.3~67.8%。本组根据临床特点,脑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所见,其可能的发病因素包括非特异性脑动脉炎30例,颅内感染23例,惊厥后脑损伤27例,颅内占位性病变8例,头颅外伤5例,脑血管畸形4例,青紫性先心病2例,烟雾病1例。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家系COL2A1基因的突变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报道1个涉及四代9例患者因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家系COL2A1基因突变。方法:发现18个月的先证者未出现股骨头的继发性骨化中心。其父骨骼改变主要表现为椎骨椎体扁平、股骨颈结构不规则、股骨头骨化缺如、髋臼顶扁平和髋内翻。该家系的其他患者均有类似改变。在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后,对该家系进行12号染色体上5个微卫星标记物的单倍体分型。在确定COL2A1基因为疾病的候选基因后,对该家系所有患者及获得血样的正常成员进行该基因54个外显子和启动子的测序。同时对10名健康对照者的第23外显子测序。结果:所有患者COL2A1基因第23外显子的1510G→A,使第504个氨基酸由甘氨酸→丝氨酸(GS04S),但家系中健康者和无血缘关系的10名健康对照者均无此改变。结论:COL2A1基因第23外显子的1510G→A的改变是该家系患者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原因。该家系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将扩大人们对Ⅱ型胶原病表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WANG Lei GUO Ji-feng ME Li-luo ZHANG Hai-nan SHEN Lu JIANG Hong PAN Qian XIA Kun TANG Bei-sha YAN Xin-xiang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9,122(24):3082-3085
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 selective loss of nigrostriatal dopaminergic neuron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is complex disease include resting tremor, bradykinesia, postural instability, gait difficulty and rigidity. Approximately 5%-10% of patients have genetic factors, yet etiology of PD remains unclear. Genetic deficits, environmental exposure, oxidative stres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17.
11例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的基因突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11例中国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研究。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收集家系资料,提取外周血DNA,设计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克隆测序等方法对11例非同家族的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ATP2C1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11例患者中,发现3例提前终止突变,发现2例剪切位点突变:其中有4例的突变方式尚未见报道。结论:提前终止突变和剪切位点突变会影响转录和翻译的结果,推断本实验所检测出的突变是造成相应家系临床病变的特异突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一家系,并对ATP2C1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家系成员的一般资料,进行临床调查,绘制家系图谱。采用PCR及Sanger直接测序法对该家系中4例患者的ATP2C1基因进行检测,并以该家系3例健康者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4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ATP2C1基因的第21号外显子的第472位核苷酸由G变为A,该突变导致原先158位的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p.Asp158Asn)的错义突变。而家系中健康对照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ATP2C1基因的第21号外显子的第472位核苷酸由G变为A是ATP2C1基因新的突变位点,可能是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家系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家族性乳腺癌患者115例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2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和特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来自全国4个乳腺癌医疗中心的115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包括前期研究的35例),应用DHPLC和DNA序列测定技术对这些患者进行BRCA1/2基因全编码区的突变检测.结果 在115例患者中,共发现11例BRCA1基因突变和3例BRCA2基因突变,总的突变发生率为12.2%.根据家系中乳腺癌患者个数分层后,突变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家系中先证者和所有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显著早于突变阴性的家系(P<0.01),同时家系中年轻的乳腺癌患者越多,突变携带率就越高.结论 在中国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患者的发病年龄能有效地预测BRCA1/2基因突变的携带率,但是家系中乳腺癌患者个数的预测功能却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