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对H22鼠肝癌细胞株体内外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干扰素α-2b对H22鼠肝癌细胞的作用。建立小鼠皮下实体瘤模型,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干扰素α-2b、氟尿嘧啶(5-FU)、干扰素α-2b 5-FU,隔天1次,共给药10次,停药1周后处死动物,测量瘤体大小、瘤重,计算抑瘤率,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干扰素α-2b对体外培养的H22鼠肝癌细胞无直接抑制作用,但明显抑制实体瘤生长;干扰素α-2b、5-FU、干扰素α-2b 5-FU抑瘤率分别为49.5%、67.4%、74.9%,MVD分别为67±43、134±53、6.3±46。结论干扰素α-2b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与化疗药物5-FU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联合5-FU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分别观察补肾健脾中药血清、5-FU药物血清及二者合用药物血清,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结果:补肾健脾中药血清、5-FU药物血清对HepG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的作用,当二者合用时作用可明显增强。结论:补肾健脾中药联合5-FU可明显增强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体现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虫片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肝癌细胞突变型p5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四虫片和氟尿嘧啶(5-Fu)分别加入肝癌细胞株中一起培养。用单四唑(MTT)法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PV-9000二步法对突变型p53表达进行测定。结果MTT检测显示四虫片高浓度(25%)含药血清72h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为53%,5-FU(10μg/ml)对照组抑制率为22%,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经药物处理后,两组所测变异型p53表达差异明显(P〈0.05),HOECHST染色试剂盒所测细胞凋亡率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虫片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范德他尼(ZD6474)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ZD6474、5-氟尿嘧啶单药及其联合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ZD6474单药及5-FU单药对HepG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0.05).ZD6474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5-FU则使细胞阻滞于S期.两药联合治疗同时产生G0/G1及S期阻滞.联合组凋亡率显著高于任一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D6474和5-FU对肝癌HepG2细胞能产生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肝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后续实验适合的浓度;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miR-186-5p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白藜芦醇或miR-186-5p表达变化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6.25?μmol/L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遂后续实验中白藜芦醇的浓度选择6.25?μmol/L。实验结果显示,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增加上皮钙黏素表达,降低波形蛋白和Twist1表达(均P<0.05)。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miR-186-5p表达均下调(均P<0.05)。白藜芦醇能诱导肝癌细胞中miR-186-5p的表达(均P<0.01)。上调miR-186-5p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均P<0.05),而敲低miR-186-5p表达能阻断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能体外抑制肝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86-5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5,7-二甲氧基白杨素对 HepG2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为寻找有开发前景的肝癌治疗活性新化学实体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测定观察对体外培养 HepG2细胞和人胚肝(L-0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评价其对人肝癌细胞作用选择性;细胞计数法观察活细胞及死细胞数,计算细胞存活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MTT 比色法结果显示,以不同浓度的 dMChR 分别处理 HepG2细胞48 h,其IC50值为3.22μM,其中16.0μM的dMChR作用 HepG2细胞48 h 的相对抑制率达79.59%,而相应浓度的 ChR 和5-FU 的抑制率分别为35.28%和74.01%。且对 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作用选择指数达21.03;细胞计数显示:不同浓度的 dMChR、5-FU 和 ChR 均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效价高于 ChR(P 〈0.05),而与5-FU 类似;绘制生长曲线发现dMChR显著抑制 HepG2细胞的生长,呈时间依赖性,其抑制作用强于先导化合物ChR,而与5-FU相似。结论:dMChR抑制 HepG2细胞增殖活性作用强,对L-02细胞增殖活性抑制作用弱,其抑制 HepG2细胞增殖活性作用具有相对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β-榄香烯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探索榄香烯对体外培养人肝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方法分析榄香烯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的影响.结果:榄香烯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其半数生长抑制剂量为37.4 μg/ml;流式细胞术证实榄香烯能阻滞肝癌细胞从G0/G1期进入S期,并诱发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证实榄香烯能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变化;免疫组化SP法及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榄香烯能使肝癌细胞癌基因bcl-2、c-myc表达降低,抑癌基因p53表达增强.结论:榄香烯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癌基因bcl-2、c-myc表达减少、p53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p53腺病毒(rAd-p53)对不同p53基因型的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差异。方法用rAd-p53、Ad-EGFP(构建方式及载体的结构与rAd-p53完全相同,仅目的基因不同的腺病毒),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p53野生型)和人肝癌细胞PLC/PRF/5(p53突变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克隆形成率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5MOIrAd-p53感染48 h后,2种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0±1.78)%、(11.51±1.53)%,并且随着病毒滴度或感染时间的增加,生长抑制效应亦逐渐增强(P<0.01);HepG2和PLC/PRF/5细胞放射增敏比(SER值)分别为1.24和1.5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9±1.04)%、(30.36±2.74)%;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Ad-EGFP组(P<0.01)。结论 rAd-p5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和提高细胞放射敏感性,并且对PLC/PRF/5细胞(p53突变型)作用强于HepG2(p53野生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p53腺病毒(rAd-p53)对不同p53基因型的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差异.方法 用rAd-p53、Ad-EGFP(构建方式及载体的结构与rAd-p53完全相同,仅目的 基因不同的腺病毒),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p53野生型)和人肝癌细胞PLC/PRF/5(p53突变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克隆形成率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5MOI rAd-p53感染48 h后,2种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0±1.78)%、(11.51±1.53)%,并且随着病毒滴度或感染时间的增加,生长抑制效应亦逐渐增强(P<0.01); HepG2和PLC/PRF/5细胞放射增敏比(SER值)分别为1.24和1.5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9±1.04)%、(30.36±2.74)%;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Ad-EGFP组(P<0.01).结论 rAd-p5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和提高细胞放射敏感性,并且对PLC/PRF/5细胞(p53突变型)作用强于HepG2(p53野生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小鼠肝癌H22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为提高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降低毒性和克服耐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终浓度为0.5、1.0、2.0 μg/mL)的As203、5-FU(终浓度为20 mg/L)和以上各浓度As203联合5-FU体外作用于小鼠肝癌H22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和两药物相互作用系数(CDI);采用TUNEL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率.结果:体外As2O3或5-FU单药对小鼠肝癌H22细胞有显著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呈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性.As203联合5-FU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较同时间内相应单药组效果明显提高.计算两药CDI值,各浓度As2O3与5-Fu联合作用H22细胞24和48 h时,均为CDI<1,作用72 h时,均为CDI=1,说明两者在48 h内具有协同作用,72 h时为相加作用.结论:体外As203和5-FU对小鼠肝癌H22细胞有明显地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联合应用较单药效果明显增强,在48 h内两药具有协同作用,72 h时两药作用相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靶向survivin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氟尿嘧啶(5-FU)联用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siRNA转染组及5-FU+siRNA转染组。转染采用脂质体法。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HepG2细胞survivin mRNA转录水平;MTT法分别检测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iRNA转染组、5-FU+siRNA转染组survivin 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明显下降(F=326.78,q=5.78~7.12,P<0.05)。5-FU+siRNA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1.58%±1.35%,与其他各组相比明显增高(F=1 293.24,q=15.31~82.26,P<0.01)。5-FU+siRNA转染组与其他各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F=13 568.68,q=110.47~327.16,P<0.01)。结论将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并协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共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黄素提升人肝癌细胞HepG2活性氧(ROS)水平对氟尿嘧啶(5-FU)促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大黄素以不同方式作用于HepG2细胞,以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内ROS的动态变化.不同浓度大黄素单用或与5-FU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以MTT检测细胞活力;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大黄素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提升HepG2细胞的ROS水平,2~4h达到高峰.大黄素与5-FU联用,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地增强5-FU对HepG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应用大黄素提升人肝癌细胞HepG2的ROS水平可能是提高化疗药物抗肿瘤疗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TPL与5-FU联合作用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L)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T-29细胞,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TPL与5-FU单独或联合应用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透射电镜在亚细胞结构形态上证实凋亡细胞,流式细胞学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比例,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突变型P53、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TPL与5-FU单独应用均能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最高增殖抑制率最高达到(94.92±2.76)%,48 h凋亡率达(41.71±1.38)%。②TPL与5-FU在低剂量联合应用时对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有协同效应(CI<1),其机制可能为促进细胞凋亡。③与对照组比较,TPL与5-FU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后HT-29细胞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率均有显著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PL与5-FU在小剂量联合应用时为协同效应,可能通过下调突变型P53蛋白诱导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生长。本结果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SP90新型抑制剂17-二甲胺乙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imethy-laminoeth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DMAG)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17-DMAG及5 mg/L的DDP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经17-DMAG及DDP作用后HepG2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MTT法显示17-DMAG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50 nmol/L的17-DMAG低浓度水平较DDP组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17-DMAG作用48 h后HepG2细胞密度减低,细胞体积变小,随着药物浓度增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Annexin-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400 nmol/L 17-DMAG干预48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为(22.42±1.83)%,5 mg/L顺铂干预48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为(6.50±1.20)%,未干预组48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为(0.58±0.49)%,表明17-DMAG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17-DMAG组凋亡率明显高于5 mg/L顺铂组及未干预组(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17-DM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并且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的凋亡。17-DMAG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较DDP强。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对HepG2.2.15细胞表达HBVM及p53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HBV—DNA水平和对p53蛋白的影响作用。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培养HepG2.2.15细胞悬浮液中HBV—DNA,HBsAg和HBeAg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p53蛋白在培养细胞中的含量和分布;计算α-2b干扰素对HBV及相关抗原的抑制率。结果:α-2b干扰素在1000IU/mL-5000IU/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相关性抑制。当浓度达3000IU/mL,作用至第5d时,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89,32%、87.23%和82.66%,并趋于稳定。免疫组化染色,治疗组p53蛋白颗粒增多,与细胞核相联,胞浆颗粒稀少。结论:α-2b干扰素可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HBV—DNA,并能影响p53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提示α-2b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防治慢性HBV感染诱发原发性肝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Bcl-2 siRNA对人类肝癌细胞HepG2 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Bcl-2 siRNA表达载体构建并稳定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中,用G418筛选稳定的阳性细胞克隆。用RT-PCR检测Bcl-2 m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目的基因Bcl-2蛋白水平的表达。用131、30、1300和13 000 mg/L 5-FU处理稳定转染细胞,用MTT观察细胞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水平。结果 5-FU处理细胞24 h,Bcl-2 siRNA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载体转染组和正常细胞;Bcl-2 s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细胞和阴性载体转染组;在Bcl-2表达下调时,Bax蛋白表达水平不变。结论 siRNA下调目的基因Bcl-2能增强人类肝癌细胞HepG2对5-FU的敏感性;HepG2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增强与Bax/Bcl-2的比例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乙酸乙酯萃取物(ASMq-EtOAc)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和凋亡及相关基因调控的作用。探讨其抗癌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氮甲基唑蓝法(MTT)观察了ASMq-EtOAc对HepG2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和流式细胞术观察ASMq-EtOAc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观察ASMq-EtOAc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ASMq-EtOAc明显抑制HepG2细胞体外生长、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明显提高抑癌基因p53、p21基因mRNA的表迭。对Bcl-2、Bax基因mRNA表达不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ASMq-EtOAc可能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抗癌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之一,其抗癌作用可能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改变癌细胞周期和促进抑癌基因p53及p21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氧含量、rad51及p53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且随着18F-FDG浓度增大,凋亡细胞增加,活性氧产量增加,p53基因与rad51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药物活度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只,分别为扶正消瘤颗粒低剂量组、扶正消瘤颗粒中剂量组、扶正消瘤颗粒高剂量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联合组、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扶正消瘤颗粒灌胃;5-FU组给予5-FU腹腔灌注;联合组给予中剂量的扶正消瘤颗粒灌胃,同时给予5-FU腹腔灌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肝癌HepG2细胞P53蛋白、Bcl-2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中联合组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均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联合组凋亡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组均可下调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实验对象,检测其p53基因的突变。转染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检测其表达和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 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存在p53基因的突变,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可有效转染入HepG2细胞中。转染后的HepG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水平增高。结论 野生型p53基因对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可能在肝癌的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