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32例和对照组 38例 ,两组均按重型肝炎常规综合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ALSS治疗。结果 :ALSS治疗后 ,重型肝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肝功能等明显好转。治疗组好转率4 6 .9% ,对照组为 2 3.2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重型肝炎早、中、晚期应用ALSS治疗 ,好转率分别为 80 .0 %、5 0 .0 %和 10 %。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 ,宜在早、中期进行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1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35例次的治疗.结果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血总胆红素(TBIL)、血氨(N心)、肿瘤坏死因子-α(TN卜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不良反应在处理后均能好转.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86例重型肝炎接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ALSS)+综合基础治疗;对照组35例仅接受综合基础治疗.观察ALSS治疗重型肝炎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血清氨基酸谱变化.结果治疗组总存活率62.8%,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率76.0%,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59 .3%.对照组总存活率34.3%,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率50.0%,慢性重型肝炎3 0.7%.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早、中、晚期重型肝炎存活率分别为92.0%、68.6%、29.2%.对照组分别为55.5%、38.8%、0%. ALSS治疗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血清内毒素、IL-6下降,BCAA/AAA升高.ALSS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28.1%,血浆过敏反应多见,发生率为23.2%. 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治疗安全,尤其适用于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20例,对照组29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ALSS。结果 ALSS治疗后,重型肝炎病人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总胆红素由治疗前428.19±134.15μmol/L降至253.94±78.32μmol/L(P<0.01)。用ALSS治疗的重型肝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早、中、晚期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100%、80%及18.2%。结论 ALSS治疗早、中期重症肝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韩宝英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49-1250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重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1),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ALS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每次治疗后症状、精神、食欲、体力均有改善,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178 μmol/L,ALT平均下降51 U/L,AST平均下降47 U/L,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变化不明显,血氨恢复正常,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死亡11例,死亡率30.56%,对照组死亡25例,死亡率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有明显的肝支持作用,可作为重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2-2005年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共102例,分析其预后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愈或好转68例,存活率66.7%。(1)急性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低与亚急性以及慢性重型肝炎。(2)早期、中期、晚期存活率分别为95.7%、69.8%、12.5%(P〈0.01)。(3)合并腹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者存活率分别是73.8%、64.7%、40.0%、28.6%、12.5%。(4)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甲胎蛋白的变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血清总胆固醇及白蛋白的下降与疗效明显相关。结论 临床分型、分期、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等是影响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防治并发症、动态监测血生化指标,是提高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应用日间延长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为治疗基础平台,选择血浆置换(PE)、胆红素吸附、血液灌流(HP)对25例不同时期的重型肝炎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浆白蛋白(ALB)、血氨(NH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钠离子(Na)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ALSS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降低TBIL、NH3、BUN、Scr(P<0.01),提高ALB、PTA、Na(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治愈好转率36.0%,其中早、中、晚期治愈好转率分别为77.8%、33.3%、0%。结论ALSS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尤其适宜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商红卫 《天津医药》2007,35(10):783-784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临床上己取得显著疗效,能明显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1]。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是一种能替代正常肝脏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体外装置,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肝功能损害。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血浆置换法,它通过清除体内有  相似文献   

9.
重型肝炎的人工肝支持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晓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076-1076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HP-200)对86例重型肝炎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血浆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血浆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 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2例重症肝病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通过观察实验项目前后的变化,判断分析ALSS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PTT)、凝血酶原凝固时间(TT)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1),纤维蛋白原(FIB)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ALSS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是治疗重症肝病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乙型重型肝炎患者76例,治疗组33例患者进行T41次血浆置换,对照组43不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肝功能、PT、FTA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给肝功能恢复与肝脏的再生创造良好的内环境,同时还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王峥嵘 《中国医药》2009,4(4):275-277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I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9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ALSS治疗,每例治疗1—8次,平均4.4次,间隔2~3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监测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重型肝炎不同类型及时期应用ALSS的治疗效果。结果69例患者血常规、内毒素及NO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性、白蛋白升高。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患者分别为7例(58.3%)、11例(25.0%),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治疗治愈好转患者分别为17例(70.8%)、7例(38.9%)、0例。结论AISS治疗急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较好,慢性重型肝炎在早、中期治疗最为适宜,并能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及NO等病理成分,从而减轻重型肝炎时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能明显提高其生存率。ALSS治疗后肝功生化监测和临床表现能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13.
刘师伟  梁静  唐飞  刘华  刘磊  刘芳  王凤梅 《天津医药》2021,49(7):723-726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与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重度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LSS组和激素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升高(P<0.05),且ALSS组较激素组疗效更显著(P<0.05)。ALSS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激素组(χ2=5.175,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 ALSS治疗及激素治疗均可有效改善重度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ALSS在显效时间及有效率方面优于糖皮质激素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时抗凝剂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2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治疗方法或药物不同分为两组:肝素组;低分子肝素(LM W H)组。肝素组和LM W H组均给予人工肝治疗,但所用抗凝剂不同。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 M P-140)的变化,并行血小板电镜检查,以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形态的变化。结果肝素组和LM W H组可引起血小板计数降低,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素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 P-140)增高,LM W H组则降低。治疗后肝素组可引起血小板结构改变如异常血小板增加、血小板活化等。结论LM W H应用于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时是安全的,且对患者的血小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对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1医院2003-09~2006-03实施肝移植40例,其中5例在肝移植围手术期进行人工肝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例中,4例为术前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的血清胆红素降低,肝性脑病得以纠正,凝血功能有改善,均顺利过渡到肝移植手术,术后已生存17~25个月,目前肝功能正常。1例为肝移植术后2个月,发生顽固性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感染,经4次人工肝治疗,延缓了肝衰竭的进程,接受了胆管造影,胆管支架置入引流,终因移植肝的功能衰竭,未能再次肝移植,术后5个月病死。结论AISS能纠正肝衰竭患者术前代谢紊乱,改善机体的内环境,为患者等待供肝,提高耐受肝移植手术创造条件,可减少手术风险。也能为术后肝功能提供有力支持,争取再次肝移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陈亚芳 《家庭医药》2016,(2):122-123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30例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另30例为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无死亡,对照组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87%。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联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和人工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疗程为2wk。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5·5%、20·5%(P<0·01);存活率分别为65·9%、40·9%(P<0·05)。结论:口服中药联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全程心理干预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及舒适度评估变化.结果:治疗组TBiL、ALT、BUN、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PTA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舒适度评估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减轻心理压力,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症状缓解及病情的好转,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PE/HP)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回顾33例重症肝炎患者,在综合性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及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33例重症肝炎患者经PE联合HP后,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PE/HP是抢救严重肝病患者的有效措施之一,治疗效果良好,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