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常规导联心电图 (RLECG) ,头胸导联心电图 (HCECG) ,食管导联心电图 (ELECG)对短P—R间期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6 0例健康受检者选用 2 8个点 ,采用HCECG及RLECG标测法进行记录 ,并观察P波出现率 ,P—R段均值及变异系数 ,QRS波时限。结果 P波出现率为ELECG >HCECG >RLECG ,分别为 10 0 %、95 %、91% ;HCECG及RLECG的P—R间期、QRS时限均值相近 ,QRS时限的变异系数 ,RLECG >HCECG。结论 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 ,HCECG及ELECG能清楚地记录P波 ,消除RLECG因P波低小、起始部分在等电线上所造成测量误差所致的短P—R ,因此 ,可以对因心电图P—R间期缩短所致的心动过速者进行初步筛选。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则对心电图短P—R间期鉴别诊断有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头胸导联心电图 (HCECG)和常规导联心电图 (RLECG)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分析 172例两种导联心电图的T波形态 ,并结合其中 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心血池 (99mTC RBC)、Holter、UCG、X线心脏片、血脂检查做比较。结果 ①正常组两种导联心电图T波形态一致 ,均在正常范围 ,但T波振幅均值HCECG >RLECG(P <0 .0 1)。②异常组HCECG与对照的几项检查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HCECG能排除T波的假性改变 ,更符合冠脉造影诊断 ,可用来客观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③HCECG与冠脉造影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HCECG为无创性检查 ,能提供心肌缺血的初步判断 ,有助于冠脉造影前的临床筛选。  相似文献   

3.
1心电图报告 患者,男,50岁。以阵发性心悸为主诉求诊。门诊心电图如图1。各导联未见明显P波,于AVF导联似见R波切迹,R-R间期560ms,于Ⅰ、Ⅲ、Ⅴ1、Ⅴ6导联见提前出现宽畸QRS波群,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判为室性早搏。仔细辨认,I导联室早的R波后见与其前一个QRS波(拟为负向波,振幅0.1mv,时限0.08ms)前切迹频率相同。  相似文献   

4.
庄启超  金妙珍 《江苏医药》1997,23(4):274-27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不同类型在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皆有所不同。食道导联心电图清晰高大的P’波,比常规心电图更能反映P‘波与QRS波关系,有利于PSVT的分型诊断。本院自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对34例PSVT患者加做食道导联心电图,根据R-P’/P‘-R不同进行初步分型,并以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现将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本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7士8岁,反复心动过速史12士9年。预激综合征18例,冠心病、风心病各2例,高血压病1例,原因不明11例。方法:PSVT发作时,除常规心电图外加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心脏后壁的心肌电学特征及拟定正常人全背部导联心电图诊断标准。方法:用日本6511型心电图机描记50例正常人12导联心电图及全背部导联心电图。结果:左背部导联P-QRS-波群振幅较左胸前导联低,但确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左室后壁的电学变化;而右背部导联P-QRS-T波群无一定规律可循,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右室后壁的电学变化。结论:加做左背部导联可以了解左室后壁的电学变化,而要了解心脏后壁的全貌,必须加描头胸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岁。因入托前健康体检而来我院。体检:HR 105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常规心电图示:P波时限O.08 s,P-R间期0.12 s,QRS时限0.09 s,Q-r间期0.32 s,R-R间距不等。相差>O.12 s.HR平均心率110次/分。1、aVF导联的P-QRS-T波群向下.aVF导联的P~QRS-T波群直立,Ⅱ、Ⅲ、aVF导联呈rs型,电轴左偏达-41度。V3~V5导联QRS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以提供右胸导联心电图异常的指标。方法:三导同步描记正常成人常规十二导联及右胸V_3R~V_5R心电图,统计QRS波形态、Q波时限及电压、ST段偏移、T波形态等,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成人右胸导联心电图QRS波以rS型为主,形态多样,部分QS呈账型;V_3R~V_5RQ波发生较少,V_3RQ波罕见,V_4RQ波多≤0.03S、电压多≤0.1mv,V_5RQ波多≤0.04S、电压多≤0.2mv;右胸导联ST段多在等电位线,少数有ST偏移,V_3R抬高多≤0.1mv,V_3R抬高多≤0.05mv,V_5RST抬高少见,右胸导联T波大多倒置,少数表现为直立、平坦、双向。结沦:若V_3R出现Q波、ST抬高>0.1mv;V_4RQ波>0.035、电压>0.1mv,ST抬高>0.05mv;V_5RQ波>0.04S、电压>0.2mv,出现ST抬高均应视为异常。右胸导联出现QS波可能为正常现象,右胸导联ST压低意义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120例头胸导联心电图(HCEOG)及常规导联心电图(RLECG)的5400种P波形态、振幅、时限。结合其中30例心房肥大病人的X线心脏片及超声(彩色多普勒、B型、M型)检查,以临床心电图诊断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的方法为参考,拟订出心房肥大(AH),房内传导阻滞(AB)的诊断标准。结果表面:50例健康人两种导联心电图P波振幅、时限均值均在正常范围。但HCECG的P波振幅明显高于RLECG,且波形清晰易测;40例异常心电图比较,RLECGP波变化多反映在Ⅱ、Ⅲ,aVF三个导联上,可视范围小,而对照组的HCECGP波变化多反映在与RLECG对应的HL3,HO,HR3,HV2-HV9,HV1-HV9R19个导联上,可视范围广;30例心房肥大病人分析,HCECG诊断阳性率高于RLECG。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8岁.患冠心病10余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但无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住院期间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5次/分,偶发房早,房早联律间期为0.58秒,房性P波后继以室上性QRS波群,P—R间期0.16秒,说明异位P波经正路下传至心室形成QRS波群.附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3次/分,图中所示为V_1导联连续描记,自左向右第2、6、10个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不同,代偿不全,故为频发房早,异位P波后继以室上性QRS波群,P—R间期0.08秒.由于P—R间期短,有以下几个可能:(1)QRS波群与P波无关;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男,51岁,高血压病。常规12导联记录,附图V_1导联:窦性P—P0.70~0.76秒,基本匀齐,P—R间期0.18秒,QRS波V_1呈R型,顶端伴切迹,时限0.16秒,当R—R为0.70~0.76秒,QRS(R_(5—7))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提前出现的早搏有二种不同形态的QRS波,一种QRS波似呈qR,时限0.10秒,其前有P′波(R_8),见P′波与  相似文献   

11.
室性心动过速(VT)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关乎患者的生命,并直接影响心动过速的治疗.虽然体表心电图在室速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体表心电图不能清楚地辨认P波,无法了解P与QRS波群之间的关系.食管导联心电图有重要参考价值,食管导联心电图能记录到较清晰的P波,有利于诊断房室分离和VT.就我院3例VT病例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合室肥厚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规心电图把V1导联R/S>1及RV1+SV5>1.05mV作为上要诊断标准。我们把常现心电图上V1导联R/S>1及RV1+SV5>1.05mV的患者同时作心脏彩色超声检查,作结果对比,旨在探讨V1导联R/S>1对右室肥厚的诊断意义.1研究对象1997-08-1998-08在我院就诊患者83例,男37例,女46例,年龄28-53岁。2仪器方法日本TOSHIBASSA-270A型心脏彩超仪,多切面与角度观察,右室肥厚主要诊断标准:上室长轴切面,在室前壁厚度>6mm,室间隔厚度)l!turn;上海产NlllONKOHDENECG七353型心…  相似文献   

13.
张靓  王智泉 《安徽医药》2015,19(12):2371-2372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的一般特征、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 n=36)的相邻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超过50ms的百分比(PNN50)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n=24)(P<0.05),两组患者的ST段幅度和平均QTD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J波多见于V2-V5导联。 ST抬高、降低与心率密切相关。结论通过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更有利于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1岁。主因间断性面色苍白伴出冷汗,食欲减退三个月而入院。查体:心界不大,心率210次/分,律整,无杂音。心电图表现:P波规律出现,心室率250次/分,P-R间期0.08秒,QRS波群呈室上性,时限为0.06秒,Q-T间期0.18秒,T波在Ⅰ、Ⅱ、aVF导联低平。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给予地高辛0.07mgl次/日治疗,15天后复查心电图,表现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心室率97次/分,P-R间期0.16秒,QRS波群呈室上性,时限为0.08秒,Q-T间期0.40秒,在V_3导联P-R间隔相差>0.12秒,在V_5导联P-R间期缩短为0.08秒,R波起始部粗钝,似“δ”波,并继发ST-T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伴阵发性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悬垂位心心电图的特征及与气胸心电图等的鉴别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从今年病案中找出X线胸片符合悬垂位心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其心电图特征及与其它有类似心电图表现的疾病差别.结果 66例悬垂位心患者心电图表现为RV3>RV4>RV5和或>RV6共18例(占27.3%),RV2>RV3>RV4>RV5和或>RV6共42例(占63.6%),其中R波递减幅度<25%共36例,≥25%又<50%共27例,>50%共3例;V2~V5导联QRS波平均电压呈递减现象39例;左侧导联低电压(I、aVL<0.5mV,V5、V6<1.0 mV)18例;额面电轴右偏27例(40.9%),左侧导联低电压18例(27.3%),T波改变6例(9.1%).结论 正常悬垂位心患者由于左心缘变相对垂直,左心缘离左胸壁距离增加,使心电图大部分表现为胸导联R波递减,表现为RV3>RV4>RV5>RV6,容易与左胸腔积气或积液,甚至不典型前壁心肌梗死混淆,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6岁,因反复阵发性心动过速2年入院。体检、胸部X线及心脏B超检查均正常。心电图(图1A)示:P-R间期0.08s,QRS时间0.15s,可见△波,Ⅰ、Ⅱ、Ⅲ、avL、avF、V5、V6均呈qR型,无S波,R波顶部顿挫、增宽或为M形,P-J间期0.23s。心电向量图(图1B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与妊娠周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美高仪心电工作站对305例正常体检者及2757例健康孕妇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孕妇按妊娠周数的不同分为早期妊娠(13周末之前)、中期妊娠(14~27周末)、晚期妊娠(28周及其后),分别进行心电图P-R间期监测,统计短P-R间期的发生率及其与妊娠周数的关系。结果305例正常体检者,发生短PR间期2例(0.66%),2757例孕妇中,孕早期1024例,发生短PR间期12例(1.17%),与正常体检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孕中期1115例,发生短PR间期51例(4.57%),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618例,发生短PR间期43例(6.96%),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妊娠早期短P-R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略有增高,但变化不明显,至妊娠中期,短PR间期发生率迅速增高,且随孕周的增加而提高至妊娠晚期,这与中晚期孕妇的需氧量不断增加、心率加快、房室结传导加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短P——R间期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采用日本光电P020P三道同步心电图仪,使用常规十二导联三道同步描记,由专业人员对每份图纸P——R间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晚期妊娠孕妇远较正常人发生率高。结论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正常QRS波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只要不并发快速的心律失常,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怀孕与未怀孕乳牛心电图的差异。 选黑白花乳牛20头,其中未孕牛5头(对照用)孕牛15头,分别对它们作了三个标准肢导联和三个加压单极肢导联共六个导联心电图的波形、振幅及时限的测定。 所得结果:1.在 Ⅰ、Ⅱ、Ⅲ和aVF四个导联中,孕牛与未孕牛的P波均为正波,而aVR导联全为负波;2.在Ⅰ导联中QS波出现率,孕牛为未孕牛的3.2倍;因此,孕牛的心电轴右偏比未孕牛也多;3.Ⅱ导联的T波,孕牛多为负波,出现率为78%;而未孕牛全为正波;4.在各导联中,孕牛的P波、T波、QRS复合波的时限,多比未孕牛者短,孕牛的P—R间期、Q—T间期、S—T段也比未孕牛的短;5.孕牛的平均心率为90.8次/分,未孕牛为86.3次/分。孕牛心率比未孕牛略高。  相似文献   

20.
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型 AVNRT)及正路前传型(包括隐匿性 Kent 束)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正路前传型 AVRT)是阵发性室上速(PSVT)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共约占 PSVT 的80%以上。这两种 PSVT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均可表现为 P’波位于 QRS之后,且 R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