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的主要手段之一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如何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我们将临床常用的O型与Y型管装置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护理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较好的护理方法 ,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5~ 1999年CAPD的尿毒症终末期患者 (包括门诊和病房 )。O型组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6 4岁 ,平均 40岁 ,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Y型组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2 0~ 5 9岁 ,平均 38岁。1.2 方法 腹膜透…  相似文献   

2.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崴 《黑龙江医学》2001,25(6):454-455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终末期肾衰病人的一种长期替代治疗方法。成人腹膜面积约 2 .2m2 ,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微血管 ,其血管的基膜通透性很强 ,使腹膜具有半透膜的功能。通过外科小手术把腹透管植入腹腔 ,利用多南氏平衡原理 ,自腹腔内灌入腹透液 ,通过弥散和渗透作用 ,达到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目的 ,使病人提高生存质量 ,维持正常生活。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8- 0 5~ 2 0 0 1- 0 3对 30余例慢性肾衰病人采用CAPD疗法。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2 8岁 ,平均年龄 37岁。2 护理…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丧失后 ,需要进行肾功能的替代治疗。本科近两年来采用血液透析或(和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 72例 ,并作为肾移植的诱导措施 ,透析后肾移植 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从 1997年 8月~ 1999年11月间住院及门诊的慢性肾衰、尿毒症透析患者 72例。男 4 2例 ,女 30例 ,年龄 2 6~ 77岁 ,平均 54 6岁 ,其中血透组 38例 ,腹透组 34例。发病距透析时间血透组为 ( 18 3± 17)个月 ,而腹透组为 ( 9 6± 2 4 )个月。透析时间血透组为 ( 8 8± 2 4 6)个月 ,腹透组为 ( 5 9± 7 3)个月…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终末期31例肾脏替代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终末期 (V期 ) ,临床治疗上需予以替代治疗。腹膜透析 (PD)应用于临床的早期阶段 ,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替代治疗 ,肾脏学界倾向于首选腹膜透析。但随着二种透析技术 (腹透、血透 )的广泛开展 ,对糖尿病肾病首选那种肾脏替代治疗 ,出现了争议。为此 ,我们对近几年以来治疗糖尿病肾病采用的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进行比较 ,以利于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近 6年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 3l例 ,其中腹透 19例 ,年龄 :5 9.5± 6 .2岁 ,透析开始时Ccr为9.5± 3.1ml/min ;血…  相似文献   

5.
何渝忠 《四川医学》2001,22(4):341-342
本科近两年来采用血液透析和 (或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 72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从 1997年 8月至 1999年 11月间住院及门诊的慢性肾衰、尿毒症透析患者 72例。男 4 2例 ,女 30例。年龄 2 6~ 77岁 ,平均年龄 54.6岁。其中血透组 38例 ,腹透组 34例。发病距透析时间血透组为 18.3±17个月 ,而腹透组为 9.6± 2 4个月。透析时间血透组为8.8± 2 4 .6个月 ,腹透组为 5.9± 7.3个月。1.2 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4 4例。慢性肾盂肾炎 12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 9例。糖尿病肾病 2例。梗阻性肾病 3…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了腹膜透析的方汉,抢救了12倒重症安眠药及毒物中毒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5例,女7例,年龄18-50岁,平均24.3岁。其中药物中毒(安眠酮、眠尔通、速可眠)10例,重金属盐类1例,食物中毒1例。病人所服药量均超过致死量,中毒时间6-72小时,平均27小时。食物中毒,重金属盐类中毒均有各脏器损伤,急性肾衰及肝损害。对此我们果断采取了腹膜透析(腹透)方法进行抢救治疗,达到了预期效果。治疗方法疗效见附表。腹透采用国产透析管,透析波为天津和平制药厂生产的袋装透析液。腹透12例、治愈11例,死…  相似文献   

7.
<正>1988~1997年间,我院采用Tencrhff硅胶管做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300例,发生透析管阻塞19例(占6.3%)。现就堵管原因及防治方法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堵管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21~56岁,平均36岁,其中急性肾衰4例,慢性肾衰15例。全部病例均无腹部手术史,均符合透析指征、血钾≥6.5mmol/L,血肌酐Cr≥707.2μmol/L。 堵管时间与治疗 植管术后2~3天出现腹透液引流不畅19例,X线下发现腹透管上漂移位17例,在右下  相似文献   

8.
腹膜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某些毒物中毒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腹透插管手术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腹透治疗的成败。现将我院 1 989~ 1 998年所做的 81例次腹膜插管术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5例患者 ,年龄 5~74岁 ,平均 43岁 ;男性 34例 ,女性 41。病因分别为 :药物及毒物所致急性肾衰 7例 ,创伤及感染性休克等所致急性肾衰 4例 ,慢性肾炎 34例 ,先天性多囊肾 8例 ,狼疮性肾炎 6例 ,糖尿病肾病 6例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3例 ,紫癜性肾炎 3例 ,其它 (多发性骨髓病 ,卵巢癌等 ) 3例。平均透析时间 4 3月。1 2 …  相似文献   

9.
蒋松云  陈志团 《广西医学》2000,22(6):1417-1418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衰较为经济、有效、安全的疗法。家庭腹膜透析的建立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日 ,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生活质量 ,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收集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的 2 2例行家庭腹膜透析病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1 2例 ,女 1 0例 ,年龄 2 2~ 70岁。原发病 :慢性肾炎 1 6例 ,糖尿病肾病 5例 ,多囊肾 1例。采用 Baxter公司的双联腹膜透析系统和腹透液、碘伏帽、蓝夹子。Tenckhoff管植入术后即行间歇性腹膜透析 (IPD) ,每天交换 8次 ,每次用 50 0 ml,2~3天后可酌情逐渐…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PD)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目前有效的方法之一。PD导管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透析液可以无障碍地持续双向流动,临床上因大网膜包裹,腹透管移位,腹膜炎后堵管,造成PD管路障碍,透析液引流不畅,不能进行腹透治疗[1],而重置导管,这样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使病死率升高。重视导管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甚至避免腹膜透析再次置管。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3~2008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的患者78例。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5±17)岁,腹透时间6~54个月。患者均采取手术切开法放置腹透管,腹部切口选择在旁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12 cm,切口长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患者便秘致肠穿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方  江晓华  汪奕 《上海医学》2001,24(7):427-427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不全的常用方法。糖尿病可以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而导致便秘 ,但腹膜透析伴便秘致肠穿孔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我们遇到 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 ,6 5岁 ,有高血压史 2 0年 ,各类降压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血压常在 170~ 180 /110~ 12 0mmHg左右波动 ,左室肥厚 ,心界扩大 ,心胸比例 >70 % ,反复发生严重心衰 ,心功能Ⅲ~Ⅳ级。发现糖尿病史 5年 ,肾功能减退史 5年 ,逐渐发展至内生肌酐清除率 7ml/min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 ,并有长期便秘史。患者接受腹透 ,腹透半月后改为CAPD ,(Baxte…  相似文献   

12.
家庭腹膜透析技术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而如何正确有效地做好实家庭腹膜透析病人及家属的理论与技术培训 ,直接关系到透析效果及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作者就近年来我院在这方面的工作作概要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95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在我科经住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家庭腹膜透析者 30例 ,男18例 ,女 12例 ,年龄 4 1~ 77岁。所有病例均采用美国百特公司的卷曲腹透管和腹透液进行透析 ,腹膜透析置管术后 2天行间歇性腹膜透析 (IPD) ,10~ 14天后行持续性腹膜透析 (CAPD)治疗。透析两周后对患者及家属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肾脏内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间3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出现引流不畅,改变体位后引流通畅。2例因导管堵塞拔管改血液透析治疗。2例出现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局部处理后好转。2例发生腹膜炎,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继续腹透。结论:腹膜透析治疗,应重视患者的整体护理;腹膜透析发生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并发脑出血,临床少见,该病病情危重.治疗较束手.本文报告腹膜透析成功抢救尿毒症并发脑出血5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3~55岁,肾衰病史均>2年.肾衰病因皆为慢性肾炎。发现脑出血症状至就诊时间均<48小时.肾衰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脑出血均由脑CT证实。2治疗方法采用间以短周期腹膜透析加用小剂量甘露醇静脉滴注法,4~7天后转入常规腹透.并注意管理血压、护肾、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支持治疗。3结果肾功能维持在脑出血前水平,脑出血得以控制且症状缓解.一月后均出院…  相似文献   

15.
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衰(ARF)是临床的危急重症。现将我院透析(血透或腹透)治疗12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24~43岁,为单侧或双侧下肢被重物挤压致伤。治疗前平均血BUN43.5mmol/L,Cr697.2μmol/L,尿比重1.009,肾衰指数9.8,钠滤过分数7.6。1.2透析方法在ARF确诊当天行血透10例,腹透2例。血透者每d透析1次,每次4h,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其中醋酸盐透析6例,碳酸氢钠透析4例。腹透者插管术后连续48h进行透析,每次进腹透液500ml,每次2h,以尽快平稳地把B…  相似文献   

16.
目前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经济发达国家 ,腹膜透析均已受到普遍重视 ,腹膜透析在我国已普遍开展。我院自 1986年 5月开展腹膜透析以来共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终末期肾衰腹膜透析 73例 ,均采用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技术 (CAPD)。其中用双联系统装置 12例 ,用“O”型连接装置 5例 ,用“Y”型连接装置 4 7例。1 用“Y”型连接装置腹膜透析4 7例用“Y”型连接装置腹膜透析患者均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终末期肾衰 ,年龄 16 - 6 8岁 ,平均年龄4 3 2岁 ;男性 31例 ,女性 16例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终末期肾衰 2 9例 ,糖尿病肾病肾衰 12例 ,慢…  相似文献   

17.
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曼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63-176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50~77岁)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依据腹膜平衡试验,调整透析处方,同时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降压药,对于透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个体化透析治疗。结果18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2~4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水肿消退,高血压得到控制,心衰得到纠正,10例合并心律失常者,房宣传导阻滞及频发性室早消失,恢复正常心律,1例患者于透析17个月时因真菌性腹膜炎而停止腹膜透析,更改为血透治疗,1例患者于透析26个月时因腹膜功能减退,超滤减少而更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病情恢复良好,2例患者分别于透析50个月、55个月时因并发重度营养不良而暂时给于停止腹透,改为血透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病情好转,营养状况逐渐改善。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以腹膜透析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并发症、残余肾功能、经济条件等情况进行个体化透析治疗,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全自动腹膜透析与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自动腹膜透析 (APD)的出现 ,为部分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提供了更为充分的透析 ,是相当安全而有效的替代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对CAPD和 APD不同透析疗法进行比较 ,进一步探讨 APD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参照 DOQI标准 ,选择腹透时间大于 3个月 ,透析不充分的腹透患者 2 7例 (CAPD,4次 / d)。随机分成两组 :CAPD组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6 1.7± 6 .7)岁 ,平均腹透时间 (2 9.7± 3.3)个月 ,透析方案改为 CAPD,5次 / d;APD组 12例 ,男 7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终末期肾脏病患者80例根据透析方式分为联合组48例(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和腹透组32例(腹膜透析)。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O.05);且联合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腹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中毒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暴发性胰腺炎32例腹膜透析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发性胰腺炎病死亡率高达30%~60%。我科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膜透析,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10月至2006年9月我科收治暴发性胰腺炎并行腹膜透析患者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24~52岁。病因:胆源性15例、暴饮暴食性13例、其它原因4例。32例患者治愈27例、死亡5例。本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膜透析治疗。常规消毒皮肤,在脐上正中用9-12号腹穿针穿刺进入腹腔后,放入腹透管并使其达最低位,使用双联系统腹透液袋与腹透管连接。采用广州百特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1.5%的腹膜透析液,pH为5.2,渗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