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反复胃部灌洗在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181-1182
目的:分析反复胃部灌洗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优势。方法: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反复胃部灌洗治疗组和传统一次性洗胃法组,分析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总用量、CHE恢复时间、呼吸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反跳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反复胃部灌洗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较传统一次性洗胃法在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总用量、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呼吸衰竭发生率、病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除一次性彻底洗胃外均要进行反复胃部灌洗,减少胃内毒物残留量及毒物的再吸收。  相似文献   

2.
张占军 《中原医刊》2003,30(1):35-35
自 1997年至 2 0 0 2年共收住有机磷中毒病人 10 87例 ,经口服吸收中毒病人 72 6例 ,出现“反跳”病人 5 9例 ,抢救成功 10例。笔者就这些有机磷中毒病人出现“反跳”的临床症状作一总结 ,供大家探讨。1 临床资料1 1 定义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救治后 ,病情缓解达到稳定期或者病人病情痊愈后 ,再次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或原有病情突然加重 ,甚至死亡 ,这种现象称为反跳。1 2 反跳的原因 :①残留毒物再吸收 :大部分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均为口服中毒 ,口服后毒物残留于胃及肠粘膜皱襞内 ,由于洗胃导泻不彻底 ,使胃肠内的残留毒物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采取措施观察预防反跳的发生.方法:针对有机磷中毒发生反跳的原因,先清除毒物,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再给予阿托品、解磷定注射液等解毒药物,输血、血浆,对症支持治疗.结果:30例中毒者除1例病情较重死亡之外,其余未发生反跳.结论:有机磷中毒早期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反跳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都芳鹃 《中原医刊》2009,(17):33-34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发生反跳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2000年5月至2005年7月5年间首诊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并收集有机磷中毒反跳的发生情况、中毒农药种类、实验指标测定情况等。结果反跳与洗胃不彻底、残留毒物连续吸收、阿托品减量太快或停药过早、复能剂用量不足或超大量用药,短期内输入大量葡萄糖液稀释了血中有活性的胆碱酯酶及阿托品浓度,以及农药在体内氧化后毒性加剧等有关,28例均为中、重度中毒患者,占同期中、重度中毒患者的10%。结论48h内留置胃管反复洗胃,72h后进食是预防发生反跳的主要措施之一。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和胆碱酯酶复能剂要早期、足量、反复、准确、迅速达阿托品化。  相似文献   

5.
收治的5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病员中8例发生反跳现象,该文就发生反跳的有关因素诸如有机磷在胃肠道的排泄再吸收,阿托品用量不当;中毒酶老化及严重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农药中毒的病人经积极有效地抢救,症状一般很快缓解。但有7%~8%的病人症状缓解后,又突然加重,再用原来的抢救药已经不灵。这种现象叫做“反跳”,一旦出现,病死率极高。 那么,如何防止“反跳”的发生呢? 1.重复彻底洗胃以防毒物残留:重症有机磷中毒多为口服中毒,毒物极易残留在胃粘膜的皱襞中,洗胃后常有残留,或部分被驱人肠道,均可继续吸收。此外,有机磷农药吸收后,仍有部分由胃粘膜细胞再分泌进胃腔内而成残毒,继续被吸收。当体内大部分胆碱酯酶处于磷酰化灭活状态;即使很小量有机磷再吸收,亦可导致乙酰胆碱的急剧堆积,而出现明显的反跳症状。所以,洗胃一定要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将1993年来在我院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抢救:反复洗胃,清洗皮肤.减少毒物再吸收,阿托品、解磷定的应用,利尿排毒等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尽早给予血液灌流.观察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化量、治愈所需时间及阿托品总量、阿托品化及治愈时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程度及阿托品中毒(AP)、阿托品依赖(AD)、反跳(OPR)、呼吸衰竭(RF)、中间综合症(IMS)、和猝死(SD)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阿托品化时间、治愈所需时间缩短,阿托品化量及总量减少,治愈时胆碱酯酶活力恢复程度增高.AP,AD、OPR、RF、IMS和SD发生率下降.结论 血液灌流通过清除血液内有机磷毒物对重度有机磷中毒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反跳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预后差,病死率极高,应引起高度重视。1反跳的诊断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经过抢救症状明显好转后,病情突然急剧恶化,重新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如瞳孔缩小、流泪、流涎、大汗淋漓以及全身震颤等表现。2反跳的原因 (1)残留毒物的继续吸收:洗胃导泻不及时彻底,胃肠内残留毒物继续吸收;经皮肤中毒者,未及时脱去毒物污染的衣服或未彻底冲洗皮肤、毛发等。 (2)解毒剂应用不当: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活药用量不足、停用过早、减量太快或应用过晚,使病人的胆碱酯酶活力不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口腔护理对病情反跳的影响。方法256例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充分洗胃、导泻及应用足量的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12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早,中、晚和进食前后给予口腔护理。观察口腔护理对病情反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病情反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护理能够使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口腔残留或反流入口内的毒物,减少毒物的再吸收,从而减少病情反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的原因,以及针对反跳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以来14例发生反跳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反跳与中毒的农药种类、中毒时间、程度有关。清除毒物不彻底,阿托品减量过早是引起反跳的主要原因。与大量输液及机体自身因素也有一定关系。结论:密切观察反跳先兆,早发现,早预防,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一旦确诊患者,就应彻底清洗毒物,合理及时准确应用阿托品及解磷定,防治并发症发生,防治反跳现象。方法:凡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均采用温清水洗胃法,中、重度患者反复洗胃至农药味变淡或消失,洗胃同时应用阿托品及解磷定按轻、中、重,中毒症状不同分别给不同剂量的静推,待阿托品化后逐渐减量,出现反跳现象宜再次洗胃,积极治疗并发症。结果:586例患者,痊愈558例,其余28例重症患者因服农药量较多,送医院较迟,年纪偏大,平时身体较差,并发症严重,经抢救无效。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一旦入院确诊后,要及时、快速进行彻底洗胃清除毒物,准确无误掌握使用阿托品、解磷定,严密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是本病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汪文莉 《中外医疗》2010,29(10):186-186
农药的生产是为了有效及时的防治病虫害,难免会因不同原因发生有机磷中毒的情况。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有机磷农药为剧毒,其毒性强,吸收快。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大多数病患恢复了健康,但有部分在症状缓解的恢复期出现病情危及变化。甚至死亡。称之为反跳。以乐果,马拉硫磷多见。而且在有机磷中毒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阿托品中毒的情况。有的甚至死于阿托品中毒。阿托品化后出现躁动,阿托品中毒时出现谵妄,幻觉,狂躁。为了探讨避免阿托品中毒和恢复期病情反跳现象的发生。现将2例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展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149-150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为6.74%,其中乐果中毒反跳发生率为11.44%,氧化乐果中毒反跳发生率为10.49%,内吸磷中毒反跳发生率为6.85%,对硫磷中毒反跳发生率为6.42%,敌敌畏中毒反跳发生率为3.97%,其他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为2.58%.轻度、中度、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分别为0.92%、3.63%、9.75%.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发生与农药种类、中毒程度、治疗措施等有密切关系,与年龄无关.防止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发生要及早、反复、多次、彻底洗胃,早期、足量、快速、反复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积极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间歇洗胃在口服有机磷中毒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彻底清除胃内毒物是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成败的关键。以往我科抢救这类病人,一般只进行一次洗胃和使用特效解毒剂及对症处理后,便将患者送入住院。但入院数小时后,有些患者出现呕吐,甚至使已减轻的中毒症状再出现或加重。经认真分析其原因,多与洗胃不彻底、毒物继续吸收有关。为防止中毒反跳,我们采用间歇洗胃2~3次后送入病房。经数例观察证实,间歇洗胃,能更彻底的清除胃内毒物,有效防止中毒反跳。  相似文献   

15.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 ,除一般中毒症状外 ,还出现意识障碍、肺水肿、呼吸肌瘫痪等危害生命症状。争分夺秒地阻止药物的吸收 ,早期足量、连续反复地使用解毒药 ,并保持有效的呼吸是抢救的关键。严密观察 ,准确掌握阿托品化的各项指征 ,防治有机磷中毒的反跳及阿托品化的各项指征也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 1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体会。  相似文献   

16.
符淑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68-2469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除一般中毒症状外,还出现意识障碍、肺水肿、呼吸肌瘫痪等危害生命症状.争分夺秒地阻止药物的吸收,早期足量、连续反复地使用解毒药,并保持有效的呼吸是抢救的关键.严密观察,准确掌握阿托品化的各项指征,防治有机磷中毒的反跳及阿托品化的各项指征也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1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救治水平,减少死亡率.方法: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34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率5.9%,无1例出现反跳现象及中间综合征.结论:中毒后尽快送入急症室,彻底洗胃减少毒物吸收,尽早、足量的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和阿托品;快速地达到阿托品化,根据个体差异性及时调整阿托品用量,防止阿托品中毒及用量不足,才能减少并发症,同时应强调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如何使用解毒剂和尽快达阿托品化拮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毒蕈样症状,减轻对重要脏器(心、肺)的损害,以及积极预防反跳,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迅速清除毒物,尽早使用解毒剂并短期达阿托品化,对症治疗.结果 9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88例经及时抢救治疗3~10d后,病情稳定,痊愈出院;7例出现反跳,其中5例均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酌情用阿托品维持5~11d痊愈出院,余2例死于呼吸衰竭.而发生反跳的时间一般为急性中毒的12h~7d,乐果中毒反跳时间较晚,大多在中毒的第4~9d.结论 有机磷中毒的急性期处理关键是短期达阿托品化,这与首剂使用剂量和维持剂量有关;急性期处理后预防反跳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 本文收集自1992年来救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2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愈113例,死亡13例。其中出现反跳10例,死亡5例。结论 救治体会如下:1)生命体征的维持是抢救成功的前提;2)彻底清除毒物是战少反跳的有力措施,强调反复洗胃,必要时剖腹胃造瘘洗胃,及时应用活性碳及导泻剂以利战少毒物继续吸收;3)积极合理使用解毒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阿托品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尽早迭阿托品化;最进我们采用持续静点阿托品直至阿托品化后,改用间隔给药,大大节省了人力。关于复能剂,主张早期、足量、反复应用,不强调中毒3d后中毒酶老化不易复活的观点,主张用药时间1周左右为宜。4)早期而有效的血液灌流不失为一种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方法;5)纳络酮亦可作为有机磷中毒的辅助治疗药物之一;6)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亦是提高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先清除毒物,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再给以阿托品、氯磷定等解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强病情变化过程中的护理。结果:患者入院后2~4h均达到阿托品化,4~24h意识转清,4例发生反跳现象,无迟发性神经损伤及猝死,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一般护理和病情变化过程的护理,对于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