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超微结构瞬时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不变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在潜伏期内的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与超代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腓肠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对该肌在电后0.8,5.6,8.4ms及静息期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模数转换技术进行骨骼肌肌浆网确定时间内功能形态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模数转换卡、计算机和Reichert Jung KF-80快速冷冻仪组成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系统,在蟾蜍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变化的瞬间,实时测定功能变化经历的精确时间。结果:测量得到骨骼肌肌浆网功能变化的0.8,5.6,8.4 ms时间间隔,并同步获得骨骼肌肌浆网的超微结构形态图像。结论:计算机模数转换技术控制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固定技术有效地实现了生物学中功能形态瞬时变化的同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鼠骨骼肌后肌血流量及肌纤维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运动训练中骨骼肌的保护、提高骨骼肌收缩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电刺激大鼠股神经的同时,测定股四头肌局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变化。分析肌纤维结构的改变。结果:电刺激时的股四头肌肌血流量组明显高于安静时(P<0.01)。1次/s刺激时的肌血流量值>5次/s时值。刺激后各型肌纤维横断面积均显著下降,红肌终板面积明显下降(P<0.05)。透射电镜下,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原纤维出现“Z线流”线粒体有破裂现象,结论:电刺激引起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肌血流量明显上升,但并非与刺激强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即使肌血流量上升也同样会引起骨骼肌结构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模数转移技术在骨骼肌肌浆网形状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模数转换技术进行骨骼肌肌浆网蚋功能形态变化的研究。方法 采用双向工外线探测器、模数转换卡、计算机和Reichert Jung KF-80快速冷冻仪组成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系统,在蟾蜍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变化的瞬间,实时测定功能变化经历的精确时间。结果:测量得到骨骼肌肌浆网功能的变化的0.8,5.6,8.4ms时间间隔,并同步获得骨骼肌肌浆网的超微结构形态图像。结论 计算机  相似文献   

5.
骨骼肌细胞一般细而长,所以又称肌纤维。它为圆柱形,表面有肌膜。肌纤维内有多个卵圆形的细胞核,一般位于肌纤维的边缘,靠近肌膜。骨骼肌纤维的细胞质也称肌浆,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及大量线粒体、糖原、脂滴等。早在1678年,Laranzini就报道兔骨骼肌有些较红,有些较白,并发现肌的色泽与运动能力有关。到1833年Ranvier用电刺激法证明,红肌收缩慢而持久,白肌收缩快而不持久,并提出将骨骼肌纤维划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类型。1855年Ehrlich第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失神经支配兔小腿三头肌模型,经植入电刺激(implantable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IENS)及经皮电刺激(transce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后观察小腿三头肌肌电生理变化、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其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中的作用,并比较2种刺激方式的疗效.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等分成4组.A组术后第2天开始IENS;B组术后第2天开始TENS;C组术后4周开始IENS;D组不予电刺激.刺激仪均采用DXZ-1多形波治疗仪.脉冲频率10 ms,脉宽2 ms,电流峰值8~10 mA,频率2~5 Hz.电刺激1次/d,30 min/次.术后6周行肌电图检查,并取材送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IENS或TENS对失神经骨骼肌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影响,A、B组的肌肉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高于 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C组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也有明显改变.骨骼肌失神经电位的改变4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骨骼肌失神经后早期进行IENS可以延缓失神经骨骼肌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的下降,明显减轻胶原纤维增生.同时IENS对骨骼肌失神经纤颤电位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支配对面瘫后肌球蛋白重链亚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对失神经支配后面部上唇提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各亚型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SDS-PAGE凝胶电泳以及电生理等方法观察上唇提肌形态学、电刺激收缩阈值、最大收缩力以及MHC各亚型的变化。结果:三叉神经可以明显减轻面肌MHC各亚型去神经后的蛋白降解,维持肌纤维的兴奋阈值,保持肌纤维的最大收缩力。结论:肌肉失神经支配后,感觉神经可以减轻MHC各亚型的蛋白降解,临床修复运动神经时应尽可能同时修复感觉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实验动物同型肌纤维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的组织化学定量变化.方法成年猫17只,自身对照实验.肌肉移植分为两期:第1期去除支配移植肌的神经;第2期3wk后行肌肉移植.肌肉标本取材是在手术时及移植术后6wk、10wk,分别做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及乙酰胆硷酯酶(AChE)检测,并做超微结构检查.用图象分析仪Mias99与Biomas测定光密度值,作定量分析.结果骨骼肌去神经后3wk,酶活性表现为降低或失活,肌肉移植后逐渐恢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后SDH、LDH酶活性恢复快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结论在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期间,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后SDH、LDH酶活性恢复快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因此,从组织化学方面选用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是优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鸡骨骼肌肌钙蛋白T同分异构体的表达。方法:对2d龄鸡进行自体肌肉移植,将胸肌植入腿肌、腿肌植入胸肌、前背阔肌植入胸肌和腿肌后,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组织形态,用双向电泳和免疫标记检测肌钙蛋白T同分异构体的变化。结果:发现供体肌纤维在移植后短期内退化,然后逐渐增生形成新的肌纤维,新生肌纤维细胞与受体组织肌细胞有不完全融合现象;新生肌具有表达原组织肌钙蛋白T同分异构体的特性,这种特性一直维持至观察期的第6个月。结论:一种骨骼肌的肌钙蛋白T同分异构体的表达是该细胞系谱所固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肌强直是指肌肉兴奋之后,肌肉松弛延迟的病态现象,表现为骨骼肌在随意收缩或物理刺激引起收缩后,不能立即松弛,其原因主要由于肌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异常而引起.在本文的一家族先天性肌强直症病例中,电生理检测表现颇有不同,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