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在病理学上UC是一种局限于结肠黏膜和结肠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肠病,累及部分或全部结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该病为慢性病程,病情轻重不等,有终生复发倾向.全球 UC 患病率为2.42 ~298.5/100000,其中北美和北欧的发病率最高,且UC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UC 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肠上皮屏障破坏、肠道反应相关通路中的遗传缺陷、益生菌群失调在内的环境影响及免疫等因素[1 -2].  相似文献   

2.
庞智 《苏州医学》2009,32(1):9-1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UC和CD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具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两者各具不同的特点。例如: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和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上多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lcem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以远段结肠为主,可逆性向近段发展,甚至波及全结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4.
胡源 《新疆医学》2011,41(10):92-9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直肠利结肠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过程、自动复发为其特征[1]。它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利黏膜下层,发病从远端结肠,逆行向近端蔓延,可逐渐累及整个结肠,呈连续性分布,同时可伴有肠外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25年肠镜检查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岳亮  季峰  孙燕  宁建文 《浙江医学》2004,26(12):913-91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先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而后向近端扩展,严重者甚至遍及全结肠.UC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本院726例UC患者的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雨晴  袁良  孙娟 《安徽医学》2015,36(9):1168-1170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炎症性肠病的亚型,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为主。 UC的中医病名繁杂众多,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1]。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和远端结肠,累及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溃疡性病理改变为主。 UC病理特点主要是黏膜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其中固有层内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为主,活动期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并且可发生隐窝炎和隐窝脓肿[2]。 UC病程长,病情轻重不等,易反复发作,治疗相当棘手,若迁延时间较长部分可引起结肠癌变。该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而亚非国家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该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有明显增加倾向,而其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仍未阐明[3],已成为当前我国中医药界在消化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临床普遍认为UC是由肠道微生态环境变化、宿主易感性、肠道黏膜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肠腔内细菌与UC的关系。本文就肠道菌群与UC的发病相关性作简要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范围多累及远段结肠,病变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1].由于UC的病因病机相对复杂,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近年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UC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中医药治疗UC已得到广泛认同,现结合有关文献,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郝微微  马贵同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100-1102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 ,以溃疡为主 ,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亦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 UC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其病程漫长 ,病情轻重不一 ,常反复发作 ,治愈难度大 ,且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 ,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虽然目前UC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 ,但已取得很大进展。一般认为 UC的发病涉及免疫异常 ,与遗传因素有关 ,感染、精神…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端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端发展,呈连续性分布。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好发,呈穿壁性炎症,多为节段性分布。内镜是IBD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2000年)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炎症性肠病 (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C)和克罗恩病 (CD)。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 ,重者发生溃疡 ,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 ,可逆行向近段发展 ,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 ,呈连续性分布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 ,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 ,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直肠与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迁延不愈,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亦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流行病学资料提示,UC的发病率不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临床上至今没有特异性根治措施,问题的关键是对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从已有的报道看,参与UC发病机制的因素有免疫、遗传、环境、自由基损伤等,其中特别是某些细胞因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02-2003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及溃疡,多先累及直肠及远端结肠,而后向近端扩展,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甚至发展为结直肠癌。UC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且近年来其发病有逐渐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本文总结近10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多累及远端结肠、直肠,亦可遍及全部结肠,部分患者病变可仅限于直肠。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学者公认的观点是本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与遗传、感染、精神、环境和免疫因素有  相似文献   

15.
张国安 《疑难病杂志》2010,9(2):122-123
目的总结常见肠道疾病的内镜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常见肠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45例,克罗恩病(CD)28例,肠结核25例,缺血性肠病14例对其内镜下病变分布特征及主要内镜表现进行分析。结果UC多为弥漫性或连续性分布的不规则浅溃疡,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CD以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为主,呈节段性分布为主;肠结核病变局限,多累及回盲部,特征性镜下表现为环形溃疡;缺血性肠病以累及左半结肠为最多,病变与正常肠段界限明显。结论内镜检查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大大提高了对肠道病的检出率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贾立伟  孙辉  李欣  孙涛 《北京医学》2018,(1):63-65,6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局限于大肠黏膜或黏膜下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部分患者有肠外表现,发病年龄多在20~60岁[1].病变范围涉及直肠、左半结肠、结肠脾区或全结肠,病因不明确,可能由于易感基因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异常免疫反应.全球UC高发地区在欧洲和北美,但近年来亚洲UC发病率明显增加,UC在我国的发病率已上升至1.6/10万,10年增幅为3.08倍[2].UC的主要治疗目标是诱导维持缓解、提高生存质量,内镜下黏膜治愈也被列为重要衡量标准.同时,要积极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并发症,避免短期和长期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UC的药物不断发展,传统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近年来生物制剂、细胞疗法、微生态制剂、中医中药也崭露头角.本文就目前治疗UC的药物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也可累及全结肠.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病情轻重不等,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18.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易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后者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1]。但是目前基层的治疗,对IBD的治疗分为控制治疗(即临床治疗)和维持治疗(即家庭治疗)。治疗采用综合的方法,相对较简单,而且费用低廉,本院经过综合的治疗,观察IBD患者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大多学者认为肠黏膜免疫调节异常,持续肠道感染,肠黏膜屏障缺损,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参与了疾病发生过程[1~3].CD主要病理学表现为整个肠壁黏膜组织肉芽肿性炎症,多发生在回肠末端和升结肠段,也可发生在口腔、食管、胃和肛门区;而UC仅限于结肠,少部分患者可累及回肠末端,主要表现为结肠壁浅表黏膜组织炎症,可出现溃疡和急性脓性白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表现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属消化系统的疑难重症。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逐渐遍及全结肠,故了解结肠黏膜病变的特点对掌握病机演变及辨证施治尤为重要。我们经内镜观察了100例UC患者的黏膜病变证型及在整体辨证各型中的分布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