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规划与设计基于网络直报的动态探测传染病爆发早期预警的信息系统架构与应用模式.方法 时间系列的控制图法和基于空间热点探测的时空模型.结果 设计参数配置平台,规划预警信息系统架构,提出应用工作模式.结论 利用时间系列的控制图法和基于空间热点探测的时空模型应用相结合,建立传染病爆发早期预警系统,能有效地对传染病爆发做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2.
基于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的传染病早期预警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索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对成都市2005年麻疹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能早期探测到传染病的爆发。结论利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软件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能有效地对传染病爆发做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直报系统数据,模拟实时监测,探索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对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214个区县2005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麻疹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有效探测到麻疹时空聚集性.其中开始于3省交界区县的麻疹时空聚集性有较强的实际意义.[结论]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充分挖掘和利用传染病监测数据信息,探测到时空两个维度的聚集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麻疹是以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近2年我区监测病例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但2005年监测病例数较2003、2004年同期有大幅增加,针对此情况,我们对2005年本区的麻疹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佛山市南海区传染病聚集性事件预警监测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判断其优缺点,为进一步优化其预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南海区报告的传染病聚集性事件数据,采用及时性、灵敏度、信号阳性率和错误预警率等指标对该区自行开发的传染病聚集性事件预警监测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8—2020年南海区共确认实际发生传染病聚集性事件787起,预警监测系统对其中的631起事件发出有效预警信号,预警监测系统灵敏度为80.18%;预警及时性为3天。预警监测系统共发出653条预警信号,其中手足口病和水痘的预警信号最多,分别为406条(62.17%)和233条(35.68%)。预警监测系统对手足口病和水痘等病种的预警反应灵敏,灵敏度达95.00%以上,但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感样病例等病种的反应灵敏度较低,甚至不响应。预警监测系统的错误预警率较低,为2.01%。结论南海区传染病聚集性事件预警监测系统能对大部分传染病聚集性事件进行有效预警,降低错误预警率,实现精准防控。但为了提高该系统的预警覆盖面,需要对症状监测系统作进一步研究,以补充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加速控制麻疹过程中,快速、敏感的麻疹病例监测系统对于及时准确地发现麻疹疫情,制定与评价相关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绵阳市于1999年建立麻疹监测系统,通过加强疫情报告、病例调查、实验室监测,使麻疹监测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网络更加完善,为麻疹病例的确诊与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2005年绵阳市麻疹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05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42例,法定报告系统报告381例。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d内报告率为91.18%,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87.56%,病例调查完整率为100.00%,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6.33%。麻疹确诊病例380例。麻疹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380例麻疹确诊病例中,1~5月发病的占89.74%;8月龄至7岁的占60.00%,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59.21%。[结论]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客观评价林州市麻疹监测系统现状。方法对2000年~2005年麻疹监测工作进行了分析。结果林州市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较高,个案调查质量有明显改善,主要监测指标已达较高水平,麻疹病例标本采集率较高,说明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在逐步提高。结论林州市要加速控制麻疹,今后应继续做好麻疹监测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9.
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原因。方法根据菏泽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疫情专报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42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381例)多16.01%。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d内报告率为91.18%,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87.56%,病例调查完整率为100%,8月龄-7岁儿童有麻疹免疫史者为40.79%。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6.33%。麻疹确诊病例为380例。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模式,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1~5月份。麻疹发病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8月龄~7岁年龄组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38.16%、21.05%。结论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实际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适龄人群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继续落实应急补充免疫的各项技术措施,继续加强麻疹监测与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市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 利用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资料,对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 14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0.9/10万.发病季节高峰在3~6月,发病年龄主要是≤14岁儿童(75.6%);麻疹病例22.4%未接种麻疹疫苗,58.4%免疫史不详;病例中流动人口占29.0%.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4.6%,保护率为58.5%.结论 惠州市近3年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人群麻疹免疫保护水平较低,应在1~14岁儿童中开展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同时要求外来青工新招入厂时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点设置原则和监测方式、内容、指标。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较有权威说法的四个疾病监测系统的分析,提出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点设置原则和监测方式、内容、指标。结果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点的疫置原则是合理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意愿配合原则;采取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并确定了监测内容和指标。结论在国境口岸以国家法定报告、特定人群为基础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为主进行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传染病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成都市2009—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成都市2009—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成都市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374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63例(26.42%),临床诊断病例72例(5.24%),排除病例939例(68.34%)。2009—2012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83/10万、1.31/10万、2.49/10万和1.87/10万。48h完整调查率分别为88.44%、98.74%、99.38%和99.36%;实验室结果7d内及时报告率为别为71.03%、97.74%、97.36%和99.68%。血标本采集率为79.44%、91.18%、96.43%和99.36%。2009—2012年成都市无暴发疫情。结论自2009年新的麻疹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行以来,近4年成都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指标逐年提高,2011—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都超过95%,但监测系统敏感性有所波动,特别是在发病率较低的情况下,系统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金牛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及相关的人口资料进行病例分布分析.结果 2004 - 2010年金牛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共439例,各年均以散发病例为主,4~6月为发病高峰.流动人[1发病比例逐年上升,病例集中于8月~6岁组,占48.06% (211/439),但逐年呈现低龄及大龄病例数增加现象,2008年≤8月龄病例占当年的16.00%,≥14岁的病例占36.00%.439例病例中仅99例有确切免疫史,其中98例为本地人口.发病率由2004年的2.17/10万上升至2007年的12.59/10万,经过2008年强化免疫后,2010年已降至0.21/10万.结论 2004-2010年成都市金牛区麻疹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运用麻疹疫苗控制麻疹发病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2010-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8省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和热点地区,为探索区域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调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NNIDS)所获监测数据,对2010-2014年内蒙古及相邻省份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ArcGIS 10.3软件绘制疾病地图,通过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 5年间此区域有布鲁氏菌病病例报告的区、县比例由66.56%(611/918)上升至90.63%(832/918)。2010年此区域报告发病率为10.28/10万,2014年为12.62/10万,年均增长率为5.27%。发病呈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7月。91.90%的报告病例处于25~64岁年龄段。报告病例的性别比为2.91:1,农、牧民共占89.60%。5年间共探测到43个时空聚集群,集中发生在1~8月,集中在高发区、县,位置相对稳定,由内蒙古中部逐渐向外扩散。结论 2010-2014年间内蒙古及相邻8省布鲁氏菌病疫情整体呈加重态势,存在时空聚集群,热点地区相对稳定并由内蒙古中部向外扩散,应考虑建立布鲁氏菌病暴发事件预警机制,并在热点地区增加防控资源。  相似文献   

16.
宁波口岸1987~1999年艾滋病、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掌握艾滋病、梅毒在出入境人员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从19卵年~1999年对45050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艾滋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检出HIV感染者1例,并监管2例;梅毒感染者10l例。[结论] ①应将来自艾滋病高流行区的入境人员作为重点监测对象;②由于性病患者更易感染艾滋病,所以控制梅毒感染率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2012年成都市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成都市流感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I)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暴发疫情信息、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哨点医院报告ILI%为0.61%,全年无明显高峰,1-3月和8~9月相对较高;占ILI比例最高的为25—59岁年龄组(37.53%),最低的为60岁~年龄组(6.63%);全年无暴发疫情;共采集标本1942份,对444份进行了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核酸阳性121份,阳性率27.25%,对1924份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分离到流感病毒234株,分离率12.16%,B型、新甲型H1N1、A(H3N2)亚型分别占阳性毒株的71.79%、1.71%、26.50%。各年龄组分离率分别为5.43%、21.03%、12.83%、12.48%和8.79%;主要流行毒株为B型流感病毒,1-3月优势毒株为B型流感病毒,4~9月优势毒株为A(H3N2)亚型,未分离到A(H1N1)亚型流感病毒毒株;共报告流感病例344例,分别在2—3月和7月形成2个高峰。结论B型为优势毒株,与A(H3N2)亚型交替流行;全年呈现双峰流行;25~59岁年龄组可能是受流感侵袭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建立本地区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及应用。方法以网络技术、浏览器/服务器技术(B/S)为基础,进行系统集成。定义发热等7个症状数据及聚集性事件监测标准,利用时间序列建模预警预测,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数据源分析。结果开发建设了"珠海市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症状监测系统",温特斯法对学生就诊ILI%跟踪和拟合性好。结论学校症状监测系统运行良好,能较准确的预测、预警,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积极预防作用,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麻疹的年报告发病率为37.23/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95/10万),流动人口发病人数明显多于非流动人口,其比值为2.87∶1.麻疹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典型.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麻疹发病高峰日为4月25日,发病高峰期为3月16日~6月5日.结论 苏州工业园区麻疹疫苗接种及时性和规范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应重点考虑对外来务工人员等流动人口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