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掌握该地区预手术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HBV血清标志物的表达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预手术者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HBV五种标志物.结果 在4 853例标本中,共发现十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HBsAg、抗-HBs的阳性率分别为2.25%、20.73%.结论 该地区预手术人群HBV的感染低于全国人口的整体感染水平.手术前HBV的血清学检测非常重要,为防范与化解医患纠纷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442例HBsAg阳性(ELISA检测)患者及45例HBV-M各指标均为阴性的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根据HBV-M不同模式进行分组统计.结果 不同HBV-M模式组HBV DNA阳性率和HBV DNA拷贝数存在差异;HBeAg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结论 HBV-M与HBV DNA都能反映HBV感染与传染性;HBeAg、HBV DNA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技术检测的乙肝两对半的模式特征。方法 用Architect i2000 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1010例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对于检测发现的少见模式(“1235”、“1245”、“1345”、“12345”)的38例标本再用ELISA法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 CMIA法定量检测结果共15种模式,常见模式以“145”、“135”、“245”、“25”、“2”及全阴为主。ELISA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中的“1345”主要表现为“145”;“1245”模式主要表现为“145”、“245”;“1235”模式主要表现为“135”;“12345”模式共2例,均表现为“15”。结论 乙肝两对半表现模式较为复杂,CMIA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株洲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六项指标检测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HBV感染者进行HBV标志物测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71.2%;HBeAg阴性组中HBV DNA阳性率为37.0%.结论 HBV DNA能较好地反映HBV感染及复制情况,是评价抗病毒疗效的相关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几种标志物即乙型肝炎病毒(HBV)两对半(HBV-M)、前S1抗原(PreS1)及HBV DNA检测的相关性。方法HBV-M和PreS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BVDNA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结果1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M检测中,“大三阳”,“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三种典型感染模式为126例,占96.2%;其中72例大三阳阳性病例中PreS1和HBV DNA阳性分别为60例和72例,阳性率分别为83.3%和86.1%,而42例小三阳阳性病例中PreS1和HBV DNA阳性分别为12例和28例,阳性率为28.6%和66.7%;在78例PreS1阳性患者中HBV DNA阳性占68例,其阳性率为87.2%,48例PreS1抗原阴性的患者中HBV DNA阳性为32例,其阳性率为66.7%。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M检测“大三阳”模式中PreS1与HBV DNA均表现高阳性率,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而“小三阳”模式中PreS1阳性率较低,但HBV DNA仍有较高的阳性率,表明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小三阳”模式中HBV DNA检测比PieS1检测更有价值(P〈0.01)。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PreS1阳性和阴性患者均有较高的HBV DNA阳性率,二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而,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中HBV DNA可作为检测金标准,而PreS1阴性的患者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FQ-PCR)对39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分析检出率及相关性。结果391例HBsAg阳性血清共检出7种模式,以HBV DNA含量大于5×10^2copy/mL为阳性。HBsAg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模式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为96.9%,HBV DNA含量也较高,其中大于10^7copy/mL的血清为53.8%。HBsAg(+)、抗-HBe(+)、抗-HBc(+)模式中阳性检出率为25.3%,171例(74.7%)HBV DNA含量小于5×10^2copy/mL。HBsAg(+)、抗-HBc(+)模式中阳性检出率为65.4%。结论HBsAg和HBV DNA联合检测,更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HBV感染、传染性及体内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享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87-87
目的了解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同时检测2 10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29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标本中,有28例S1抗原阳性,阳性率96.55%;784例HBsAg( )、HBeAg( )、抗HBc( )标本中,有679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86.61%;276例HBs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 )标本中,有197例胆S1抗原阳性,阳性率71.38%;1 012例HbsAg( )、HBeAg( )、抗HBc( )标本中,有468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46.25%。结论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又具有其独立的检测价值,可弥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Pre-S1)蛋白与HBV血清标志物(HBV-M)、HBV DNA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9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蛋白和HBV-M,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其HBV DNA,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132例HBeAg阳性组中Pre-S1蛋白与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87.9%和93.2%,128例HBeAb阳性组中Pre-S1蛋白与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45.3%和50.0%,不同HBV-M模式的Pre-S1蛋白与HBV DNA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例HBV DNA阳性标本中Pre-S1蛋白和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87.1%和58.2%,HBV DNA与Pre-S1蛋白检出符合率达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与HBeAg检出符合率为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蛋白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为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某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血清中HBV感染模式。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94名在校学生进行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检测。结果1294名在校学生的HBsAg总阳性率为6.57%,抗-HBs总阳性率为32.38%,HBeAg总阳性率为4.17%;单项抗-HBs阳性率为27.20%。HBsAg阳性的感染模式共6种,HBsAg阴性的恢复期模式共7种,以“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大二阳”[HB-sAg(+)、HBeAg(+)]、“抗-HBs(+)”、“抗-HBs(+)、抗-HBc(+)”、“抗-HBs(+)、抗-HBe(+)、抗-HBc(+)”模式为主,约占93.29%。结论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的比例较高,易感者多;重视在校学生HBV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的检测,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免疫,对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在中等职业学校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检测77例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结果 对77例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分析得出8种少见血清标志物模式,其中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的D模式最为常见,HBeAg阳性模式HBV DNA阳性率及含量与HBeAg阴性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V DNA与HBeAg具有明显相关性(r=0.722),HBV DNA总阳性率为59.74%.结论 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准确掌握HBV复制和人体对其免疫状态,才能科学地指导临床诊治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是HBVDNA的S区的前S1基因的编码产物 ,它和前S2蛋白一起在HBV附着和侵入肝细胞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2 ] 。前S1蛋白与HBeAg及HBVDNA三者间有显著相关性 ,可作为HBV在体内复制的标志物[3] 。但也有文献[4 ] 报道前S1蛋白主要与抗 HBe和抗 HBc有关。为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DNA的关系 ,对本院门诊和高考体检者进行了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联合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标本 :收集从 2 0 0 4年 2~ 4月本院门诊患者和高考体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和HBV-DNA的相关性及其在乙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90例乙肝血清进行PreS1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同时对每个标本进行HBV-DNA定量分析。根据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将所测标本中HBsAg、HBeAg、HBcAb阳性90例设为A组;HBsAg、HBeAb、HBcAb阳性95例设为B组;HBsAg、HBcAb阳性65例设为C组;HBsAg阳性40例设为D组。比较各组PreS1和HBV-DNA的阳性率。结果 290例检测标本中,PreS1抗原阳性183例,阳性率63.1%,其中A组74例(82.2%),B、C、D组分别为52例(54.7%)、45例(69.2%)、12例(30.0%),HBeAg阳性者(A组)PreS1抗原阳性率82.2%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B、C、D组)54.5%(P〈0.01)。HBV-DNA阳性167例,阳性率为57.6%,其中A组85例(94.4%),B、C、D组分别为42例(44.2%)、35例(53.8%)、5例(12.5%),HBeAg阳性者(A组)HBV-DNA阳性率94.4%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B、C、D组)41.0%(P〈0.01)。HBV-DNA阳性患者中,HBeAg阳性85例中51例(60.0%)PreS1抗原阳性,HBeAg阴性的82例中50例(61.0%)PreS1抗原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乙肝病毒PreS1和HBV-DNA有很高的符合率,且较HBeAg更能准确反映HBV复制的情况,可同时作为监测HBV感染复制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细胞病毒,其广泛传播已成为一个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社会同题.血清乙肝病毒抗原抗体五项指标(HBVM)是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常用指标,其血清学模式是评价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临床出现愈来愈多的HBVM特殊模式,对特殊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HBV感染发病机制的认识,提高对HBV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水平.本文就HBV特殊模式的产生原因、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9018例血清标本的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检测,观察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诊断与治疗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并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加以比较与分析。结果在9018例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866例,占总例数9.60%,大三阳模式的前S1抗原检测阳性率达87.55%,小三阳模式的前S1抗原检测阳性率为64.24%,其他模式也有不同前S1抗原检出率。结论前S1抗原检测比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更敏感,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复制以及治疗和预后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梁日初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4):369-37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5项、前S1蛋白(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20例HBVM5项的不同阳性模式分为A、B、C组,采用ELISA法检测HBVM5项,双抗体夹心法检测Pre-S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HBVM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共94例;B组(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200例;C组(HBVM其他模式)26例。3组中HBVDNA检出率分别为97.9%(92/94)、48.0%(96/200)和7.7%(2/26)。190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检出率为51.6%(98/190),HBeAg阳性率为41.6%(79/190)两者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Pre-S1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HBVDNA检测是反映HBV复制最直接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相对于HBeAg,Pre-S1抗原能更灵敏地反映HBV复制。 相似文献
19.
20.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五项指标,即通常俗称的“乙肝五项”或称“乙肝两对半”.如何正确分析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就“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