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彩超对67例有病人进行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量测定。其中10例正常甲状腺,8例甲亢,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腺瘤,10例甲状腺癌,5例甲状腺炎。结果表明:甲亢的血流量最大,其它疾病组的血流量也比正常组高(P〈0.005)。孤立肿瘤的肿瘤侧的血流量比非肿侧的血流量高(P〈0.05)。恶性肿瘤的肿瘤侧血流量与良性肿瘤的侧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非肿瘤侧的血流量出现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颈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和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并观察这些指标对患者病情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不同严重程度的AIS(腔隙性脑梗死、中等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种不同超声技术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运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技术进行颈动脉血流量检测,将3种超声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种超声检测方法检出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EAN)水平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DI、CDFI、B-flow检出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量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PDI检测数值最大。结论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B-flow超声技术、PDI超声技术对血流量和血管内径的检测结果更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量变化。方法12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中药三联疗法组(治疗组)70例,西药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直肠滴注,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胞磷胆碱1.0+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对临床疗效及脑血流量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和脑血流量增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应用日本超声波血流量定量测定装置(QFM-1000)对31例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的颈总动脉的血流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血流量及血流速度病灶侧比健侧明显下降,病灶侧较正常值亦明显减少。因此,认为这种检测对本病诊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一些抑郁症患者的脑及颈动脉血流速度,并与健康组作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低频多普勒超声器测量、并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各个Hamilton因子分别与某些血流速度有显著关系。结论:为抑郁症病因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猫在低速弹所致火器性颅脑损伤(CMW)后软脑膜微循环的改变。方法 用气枪制作猫CMW模型,观察损伤前后软脑膜微血管的管径(D)、血流速度(V)、血流量(Q)及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1)软脑膜细动脉Da、Va和Qa在伤后5~20min期间明显降低,45min后逐渐恢复,并且Qa和Da超过伤前水平。(2)伤后软脑膜细静脉Dv即超过伤前水平,而Vv伤后一直偏低,Qv在45min后升高超过伤前呈淤血状态。结论 (1)CMW后出现微循环障碍,导致脑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功能障碍;(2)CMW45min后挫伤区、震荡区脑微循环出现代偿性微血管血流量增加,进一步导致缺血后再灌流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 连续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入院的急性腔隙性脑卒中患者7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60例患者,详细记录腔隙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Fazeka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进行分级;并利用脑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屏气试验,计算腔隙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基础脑血流速度(MFV)及屏气指数(BHI),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影响腔隙性脑卒中患者BHI的相关临床因素。 结果 腔隙性脑卒中患者基础MFV[(56.5±8.9) cm/s]及BHI (1.09±0.18)分均低于对照组[MFV:(59.9±6.6) cm/s;BHI:(1.39±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腔隙性脑卒中患者中,白质疏松等级与BHI评分呈负相关(r=-0.869,P<0.01),白质疏松等级越高,BHI评分越低;进一步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将BHI为应变量,将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白质疏松等级纳入方程,年龄(OR=-0.333,P<0.01)、白质疏松等级(OR=-0.583,P<0.01)是影响腔隙性脑卒中患者BHI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 腔隙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发生了严重的破坏,脑血流调节功能严重受损,白质病变越严重,损伤越重,年龄及白质疏松等级是影响腔隙性脑卒中脑血管反应性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应用日本产超声皮定量式血流测定仪,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脑动脉硬化共154例进行测定。结果证明:这三种疾病组均较健康人的脑血流量、血流速度显著下降。但程度不一,以脑动脉硬化最显著。认为此项测定对脑动脉硬化有早期监测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一些抑郁症患者的脑及颈动脉血流速度 ,并与健康组作对照研究。方法 :运用低频多普勒超声器测量、并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各个Hamilton因子分别与某些血流速度有显著关系。结论 :为抑郁症病因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与方法:应用脑图成像系统观测35例CT/MRI证实的恢复期基底节脑梗塞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结果:表明基底节脑梗塞病灶侧及病灶对侧rCBF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患者小脑血流量也受到影响;结论:基底区腔隙性脑梗塞同样可引起大脑半球及小脑rCB降低。  相似文献   

12.
用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3D-TCD)测定55例高粘血症患者及51例正常对照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显示患者组除颈内动脉外,其它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血低切粘度(X1),血浆粘度(X3),红细胞压积(X4)与大脑中动脉峰流速(Y)有显著线性回归关系,故认为高粘血症使脑动脉血流速度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脱水和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检测和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NDS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和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黏滞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能有效的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局部狭窄管中血流模型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Casson流体为血流模型 ,计算了在轴对称凹凸狭窄管中血流的阻力比率ξ,结果表明在相同狭窄条件下 ,Casson流体的阻力比率ξ大于常用血流近似模型 ( Newton流体 )的计算结果 ,并随相对狭窄高度δ的变化而呈现窄幅波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白细胞计数 (WBC)之间的关系 ,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 (斑块组 )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非斑块组(非斑块组 ) ,并根据斑块积分将斑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 3级 (轻、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程度与血WBC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血WBC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 ) ,且血WBC异常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重。结论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血WBC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且血WBC异常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重。血WBC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梗死病人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对其影响。②方法采用均相竞争法直接测定血浆和脑脊液总内皮素水平。③结果脑梗死病人发病3d内血浆及脑脊液内皮素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0.82,18.61,q=5.86~7.85,P<0.01)。病程第20~25天,氦氖激光治疗组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t=2.83,3.12,P<0.01)。④结论常规治疗加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有效抑制内皮素合成、释放,对脑梗死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停降压药1周后随即给予赖诺普利5、10mg,目标剂量20mg/d,血压未达标者加氢氯噻嗪25mg/d,观察8周。用动态血压和超声多普勒评价降压效果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首剂5、10mg均能平稳降压。无明显低血压反应。治疗稳定降压后,脑血流量略有增加。结论赖诺普利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安全有效,无首剂低血压反应和脑血流量下降,长期治疗能稳定降压,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脑供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63%,实验组患者为81.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与头位改变相关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后循环血流改变的关系。方法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2 0例。正常对照组 10例。以头中位大脑后动脉前段血流速度为基值 ,比较头左转、右转、前屈、后仰时血流速度变化 ,观察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进行个体本身、组内、组间显著性比较。结果 :在监测中出现症状 9例 ,无症状 11例。正常对照组头左转、右转与后仰时血流改变与自身头中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头前屈时显著下降 (P <0 .0 5 ) ,无一例出现临床症状。监测时转头出现症状组患者头前屈时血流下降与自身头中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头后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监测时转头无症状组头左转和后仰血流较自身头中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观察大脑后动脉血流在不同头位改变时出现的改变 ,可以客观评价颈部活动引起椎动脉血流下降程度及与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