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Tiam1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Liu L  Xu AG  Yang YF  Ding YQ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0):664-668
目的探讨Tiam1(Tlymphomainvasionandmetastasis)对结直肠癌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Tiam1基因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筛选Tiam1不表达的细胞株;将Tiam1/C1199HAcDNA导入内源性不表达Tiam1基因的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株中,G418筛选抗性克隆,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鉴定转染后Tiam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Tiam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侵袭实验检测Tiam1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Tiam1基因在高转移的LoVo和SW620中高表达,在低转移的HT29中不表达,在SW480和HCT116细胞表达相应较低。通过7d的连续比较,HT29/mock和HT29/Tiam1两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12,P=0.003)。Tiam1基因的导入使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体外侵袭转移能力显著增加,HT29/Tiam1穿过细胞为(88.6±9.2)个/200倍视野,HT29/mock为(46.8±3.4)个/200倍视野,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4,P<0.01)。结论Tiam1基因具有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能力,Tiam1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Tiam1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Li X  Ding Y  Cai J  Zhang S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2):119-122
目的 探讨唾液酯化的路易期寡糖-X(SLeX)抗原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表面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α1,3Fuc-T)在高、低转移民生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HT29细胞内的mRNA水平的表达,并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流式细胞仪,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直接检测SLeX抗原在LoVo、HT29细胞内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osyltransferase Ⅶ,FUT7)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SLeX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FUT7和SLeX在HepG2细胞中表达,而在L-02细胞中无表达;0.05、0.5和5 mg/L的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的迁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侵袭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组间两两比较迁移率与侵袭细胞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高表达,与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HCT116、HT29、LS174t、SW480、SW620和LoVo细胞中miR-200家族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同时进行miR-200家族甲基化程度与患者生存相关性分析.方法 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e PCR,BSP)检测6株不同恶性程度的结直肠癌细胞株中miR-200家族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细胞恶性程度、miR-200a表达量的相关性.甲基化特异性(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1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00家族启动子甲基化程度.结果 6株不同恶性程度的结直肠癌细胞株中miR-200家族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不同,且其甲基化程度与细胞恶性程度成反比,与细胞株中miR-200a表达量的检测结果一致.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00家族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患者年龄无关,与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结论 miR-200家族的表达受甲基化修饰的调控,且该调控成为影响表达量的主要原因.miR-200家族甲基化程度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肥大细胞计数(MCC)和IL- 8、MCP- 1、MIP-1α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51例胰腺癌组织进行肥大细胞计数,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ABC法)观察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胰腺癌MCC均值为(16 1±6 8)个/HP;IL- 8、MCP- 1和MIP -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 7%、66. 7%和66. 7%,评分均值为2. 9±1. 9、2. 6±1 .8和2 4±1 7。高分化腺癌和未转移癌MCC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和转移癌(P<0 .05,P<0 .01 )。高分化腺癌IL -8评分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P<0. 05);未转移病例IL- 8、MCP- 1、MIP- 1α表达阳性率及评分明显低于转移癌(P<0 .05,P<0. 01)。IL-8、MCP- 1和MIP- 1α阳性病例MCC明显低于阴性病例(P<0. 01)。MCC与IL-8(r=0 47)、MCP- 1(r=0 .56)和MIP- 1α(r=0 .39)评分值之间均呈密切正相关,IL 8与MCP 1(r=0 .54)、MIP -1α(r=0. 52)及MCP- 1与MIP- 1α(r=0. 61)之间均呈密切正相关。结论 MCC和IL -8、MCP -1、MIP- 1α表达可能是反映胰腺癌进展、转移发生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3种趋化因子可能具有促进MC肿瘤内浸润的作用或MC促进癌细胞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Tiam1基因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iaml(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1)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裸鼠皮下接种结直肠癌细胞的方法观察Tiaml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外科原位移植技术观察Tiaml对体内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接种HT29/Tiaml细胞(转染Tiaml基因)的裸鼠皮下肿瘤生长明显加快,肿瘤体积自皮下注射后的第7天起与接种HT29/mock细胞(转染对照)的裸鼠皮下肿瘤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种HT29/Tiaml细胞的裸鼠皮下肿瘤第20天的平均体积是接种HT29/mock细胞组的2.5倍。进行结直肠癌细胞外科原位移植6周后,接种HT29/Tiaml细胞的裸鼠结肠原位肿瘤重量明显大于接种HT29/mock细胞的裸鼠(t=-14.916,P〈0.01)。采用外科原位移植的方法比较HT29/mock和HT29/Tiaml细胞的体内转移能力。在HT29/Tiaml细胞组,7只裸鼠全都发生了腹腔转移,4只发生了肝转移,其中有1只裸鼠发生了广泛转移,包括脾、肺及淋巴结等转移。在HT29/mock细胞组,7只中只有2只裸鼠发生了腹腔转移,没有一只裸鼠发生远处转移。结论Tiaml基因是结直肠癌增殖、转移的促进基因,Tiaml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增殖、转移过程中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 X抗原 (sialylLewis X ,SLeX)和E 上皮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D)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分析 110例HCC组织中SLeX及ED蛋白表达 ,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显示 ,在HCC中 ,SLeX和E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9 1%和 4 4 5 %。SLeX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P <0 0 5 )、分化程度和患者 >5年生存率低 (P <0 0 5 ) ;ED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 (P <0 0 5 )、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高 (P <0 0 5 )。SLeX表达与ED表达呈负相关 (r =- 0 5 3,P <0 0 0 1)。SLeX和ED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检测SLeX和ED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Huang P  Zhu S  Lu S  Dai Z  Jin Y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2):115-118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酶抑制剂———浅蓝菌素能否阻遏人结肠癌细胞增殖与诱发凋亡。方法 采用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 ,应用细胞形态学观察 ,噻唑蓝法 (MTT法 ) ,片断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 LoVo细胞在浅蓝菌素作用下 ,细胞增殖被阻遏 ,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浅蓝菌素浓度 10 -9~ 10 -5mol/L增殖抑制率由 ( 2 1.0± 15 .9) %到 ( 96 .3± 2 7) %(P <0 .0 5或 0 .0 1)。同时诱发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 ,核染色质凝聚、边集或断裂。细胞DNA裂解片段呈典型的“阶梯状”排列的条带 ,流式细胞仪显示“凋亡”峰 ,细胞周期分析浅蓝菌素能阻滞肿瘤细胞从S期进入G2 M期 ,并诱导其细胞凋亡。浅蓝菌素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 脂肪酸合酶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LoVo细胞内源性脂肪酸合成 ,诱发细胞凋亡来阻遏LoVo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新型骨架蛋白septin2在不同转移能力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septin2基因及其蛋白在高转移潜能细胞株LoVo和低转移潜能癌细胞株HT-29、SW480、HCT-116中的表达;用siRNA干扰方法沉默高表达的septin2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干扰效率,免疫荧光共聚焦实验观测干扰前后septin2蛋白表达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干扰前后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septin2在LoVo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T-29、SW480及HCT-116细胞(P<0.05)。沉默septin2基因后,LoVo细胞septin2mRNA表达降低(P<0.05);septin2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存在共表达;F-actin表达减弱,应力纤维减少,片状伪足细而短;细胞迁移能力减弱。结论:septin2基因在LoVo细胞高表达,干扰其表达能导致细胞骨架重构,从而降低细胞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肝转移灶、原发癌灶、癌周正常粘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伴肝转移32例作为实验组,不伴脏器转移33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原发癌灶、肝转移灶、癌周正常粘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实验组癌周正常肠粘膜、肠原发灶、肝转移灶ERα表达分别为(23/32,14/32,5/32),对照组正常肠粘膜、肠原发灶表达分别为(21/33,13/33)。实验组肠原发灶(68.53±24.26)与对照组肠原发灶(62.98±25.71)微血管密度(MVD)均高于实验组正常组织(43.19±41.17)、对照组正常组织(51.32±21.82)和实验组肝转移灶MVD(29.53±9.27)。结论雌激素受体为对抗结直肠癌进展转移的保护性因素,在原发灶中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但在肝转移灶中MVD受ER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T细胞受体库及细胞因子表达与胃癌进展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 ,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特征。方法采用高敏感的放射性标记半定量RT PCR技术检测胃癌病人癌组织、非癌性粘膜组织及外周血各细胞亚群中细胞因子及T细胞受体亚家族mRNA的表达。结果 进展期胃癌外周血CD8+ T细胞中的增殖性T细胞克隆数低于早期胃癌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病例外周血CD8+ T细胞和CD4 + T细胞中的增殖性T细胞克隆数较无转移组明显减少 (P =0 .0 0 0 17、P =0 .0 16 )。有淋巴结转移病例的癌组织 ,其CD8+ T细胞中IL 6、IL 8、TNF α和CD4 + T细胞中IL 4mRNA的水平 (0 .4 3± 0 .17、0 .4 2± 0 .11、0 .18± 0 .0 5、0 .0 8± 0 .0 3)均较非癌性粘膜组织中的 (0 .0 8± 0 .0 2、0 .17± 0 .0 5、0 .0 8± 0 .0 3、0 .0 1± 0 .0 0 )增高 (P =0 .0 4 0、P =0 .0 2 0、P =0 .0 17、P =0 .0 34) ;而无淋巴结转移病例的癌组织与非癌性粘膜组织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胃癌病人T细胞受体库及细胞因子表达与胃癌进展及转移相关 ,进展期胃癌及发生转移的病例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1,TMSG-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肝脏转移灶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例结直肠癌原发灶和52例肝脏转移灶中TMSG-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原发灶中TMSG-1的高表达率为42. 5%(85/200),中等强度表达率为29. 5%(59/200),阴性率为28. 0%(56/200)。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灶中TMSG-1的高表达率为17. 3%(9/52),中等强度表达率为50. 0%(26/52),阴性率为32. 7%(17/52)。TMSG-1在结直肠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肿瘤TNM分期显著相关(P 0. 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TMSG-1在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P 0. 05),且在肝脏转移灶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MSG-1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表达明显降低,其低表达与结直肠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有望在病理诊断中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环状RNA锌指样RNA结合蛋白(circular RNA zinc finger RNA binding protein,circZFR)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及其对HT29和LOVO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GEO2R软件分析circZFR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结直肠癌相关数据集GSE 126094及GSE 147597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ZFR在收集的50例结直肠癌组织样本以及其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在HT29和LOVO细胞中转染circZFR特异性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g RNA,shRNA),同步转染对照(negative control shRNA,shNC),RT-qPCR验证转染效率;克隆形成实验(colony formation assay)及Transwell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不同circZFR表达水平对HT29和LOVO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GSE 126094中,circZFR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在GSE147597中,circZFR在合并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无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circZFR在收集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大部分(44/50,88.00%)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相比于正常肠上皮细胞系NCM460,circZFR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升高;在HT29和LOVO细胞中转染circZFR siRNA后,circZFR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下调circZFR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T29和LOV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 circZFR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增高,在HT29和LOVO细胞中下调circZFR的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中分别转染galectin-9过表达载体pcDNA3.1-Galectin-9和对照载体pcDNA3.1,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效果。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水平,以及SHH信号通路蛋白Smo、Gli1和SHH的表达变化。用SHH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处理上调galectin-9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水平,以及SHH信号通路蛋白Smo、Gli1和SHH的表达变化。结果:pcDNA3.1-Galectin-9可显著上调结直肠癌HT29细胞中galectin-9的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galectin-9表达后的结直肠癌HT29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同时细胞中SHH信号通路蛋白Smo、Gli1和SHH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Cyclopamine处理可以进一步诱导上调galectin-9表达的结直肠癌HT29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上调,降低细胞中SHH信号通路的激活水平(P0.05)。结论:Galectin-9通过抑制SHH信号通路诱导结直肠癌HT2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ab11家族相互作用蛋白4(Rab11-FIP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qPCR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正常环境及缺氧条件下直肠癌细胞中Rab11-FIP4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将临床病例分为Rab11-FIP4高表达组(n=61)和Rab11-FIP4低表达组(n=39),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的总生存时间与复发时间;构建Rab11-FIP4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和LoVo,采用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ab11-FIP4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Rab11-FIP4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相关性;人类磷酸激酶抗体阵列测定探讨Rab11-FIP4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中受IGF1R影响的信号通路;组织微阵列及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Rab11-FIP4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结果:Rab11-FIP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0. 01),且Rab11-FIP4过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P0. 05)。Rab11-FIP4的过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 05)。Rab11-FIP4的过表达通过IGF1R调节ERK1/2和AKT信号通路(P0. 05)。缺氧促使Rab11-FIP4启动子上的HIF-1α活化,从而上调Rab11-FIP4的表达(P0. 05)。结论:Rab11-FIP4可能作为促癌基因通过IGF1R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调HOXD10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免疫抑制因子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HCT116、HT29、CaCO_2细胞中HOXD10的蛋白表达;将过表达HOXD10的质粒(pcDNA3. 1-HOXD10组)转染HT29细胞,同时转染阴性对照组(pcDNA3. 1组)及设置空白对照组,收集转染48 h的细胞,MTT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免疫抑制因子VEGF和TGF-β1及Notch信号通路受体Notch1、配体Jagged1及下游靶基因Hes1的蛋白表达。结果:结直肠癌HCT116、HT29、CaCO_2细胞中HOXD10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在NCM460细胞表达(P0. 05);转染pcDNA3. 1-HOXD10的HT29细胞HOXD10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pcDNA3. 1组(P0. 05);与pcDNA3. 1组比较,pcDNA3. 1-HOXD10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TGF-β1、VEGF、Notch1、Jagged1和Hes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 05)。结论:上调结直肠癌细胞HOXD10基因表达可抑制癌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下调免疫抑制因子VEGF和TGF-β1表达,机制可能与下调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中TGF-β1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2 6例结直肠癌中TGF 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同时应用CD34标记肿瘤间质中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12 6例结直肠癌中TGF β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2 1%和 6 3 5 %。结直肠癌中TGF β1、VEGF蛋白的表达和MVD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5 ) ;VEGF在TGF β1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GF β1表达阴性的结直肠癌 (P <0 0 5 ) ,TGF β1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MVD高于TGF β1表达阴性的结直肠癌(P <0 0 5 )。结论 TGF β1可能通过间接或直接刺激肿瘤血管形成而促进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8.
微淋巴管和微血管密度对结直肠癌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微淋巴管密度(MLD)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其转移与预后意义。方法利用淋巴管和血管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和CD34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27例结直肠癌及正常黏膜,观察MLD、MVD分布特点,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前缘区MLD(19.64±7.21)高于肿瘤中央区MLD(5.64±2.87)和正常黏膜MLD(13.30±3.06);肿瘤前缘区MVD(40.93±11.71)亦高于肿瘤中央区MVD(21.07±8.38)和癌旁正常黏膜(29.32±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前缘区ML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前缘区MLD、MVD增高与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但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结直肠癌微淋巴管和微血管分布以肿瘤前缘区最为密集,且前缘区MLD和MVD增高是评估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桥本甲状腺炎中细胞凋亡与增殖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中Fas、FasL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以非毒性甲状腺肿(NTG)的标本为对照,采用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分别检测16例HT患者甲状腺标本中细胞凋亡水平及PCNA、Fas、FasL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凋亡率(AR)在NTG组为(0.9±0.64)%,HT组为(33.92±14.69)%;增殖率(PR)分别为(4.23±2.36)%和(8.45±3.61)%.AR、PR在HT组均显著高于NTG组(P<0.01).HT中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PCNA与Fas、FasL共表达;浸润淋巴细胞PCNA高表达,Fas/FasL弱或无表达.结论HT中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与增殖活动均活跃,凋亡水平增高更为显著;浸润淋巴细胞增殖活跃,凋亡少见.其凋亡和增殖的失平衡可能是HT病理改变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Wang Z  Liu Q  Chen Q  Zhu R  Zhu HG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6):333-338
目的探讨NDRG1基因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及其转染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即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检测10例新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7例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中NDRG1蛋白和mRNA的表达。脂质体介导NDRG1基因瞬时转染高侵袭高转移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用5-溴-2-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流式细胞术观察NDRG1基因转染后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观察转染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NDRG1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为:无转移的乳腺癌组织阳性率为100%(14/14)和0·82±0·14,而有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为69·2%(9/13)和0·17±0·11,均明显降低;对两株细胞的检测中,高侵袭高转移的MDA-MB-231细胞株中NDRG1mRNA的表达水平(0·14±0·02)明显低于低侵袭低转移的MCF7细胞株(1·51±0·11)。NDRG1基因瞬时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未转染组和pEGFP-N3组相比,pEGFP-NDRG1-N3转染组中,细胞BrdU掺入率降低,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增高,S期比例明显减低;同时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下降,而体外迁移能力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DRG1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该基因可望成为早期预测乳腺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之一;NDRG1基因通过脂质体转染高侵袭高转移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其侵袭能力,提示其可作为一个候选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并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