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以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的基础研究较多 ,并在临床上有了广泛的成功应用报道 ,下面就此作一综述。1 基础研究1.1 神经血供研究 :Isenflamm和Doerffler最早研究神经的血液供应 ,他们通过在血管内灌注有色石蜡 ,成功演示了神经旁有血管网络 ,Ranvier和Quenu、Lejars〔1〕证实了以上结果 ,并认为 :(1)皮肤的血液供应部分来自于神经旁血管。 (2 )这些血管组成循环轴心与皮肤皮下组织血管相互吻合。 (3)没有神经就没有神经血管。事实上在胚胎中肢体的端部形成开始 ,神经引导血管的生长。A…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足跟及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皮瓣血管长度及营养,血管走行特点。结果:随访平均16个月,8例皮瓣完全成活。质地优良,且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蒂长,旋转范围大,切取方便,血供恒定,成功率高。修小腿下1/3足踝、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尺神经腕背支、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足部位烧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10例。皮瓣面积最大 11cm× 10cm ,最小 5cm× 4cm。结果 9例皮瓣完全成活 ,1例部分成活。随访 6~ 17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此类皮瓣血供充分 ,不牺牲主干血管 ,切取容易 ,旋转弧度大 ,能够满意地修复手足附近烧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报道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结果,方法:以隐神经相伴行的大隐静脉体表投影的轴线,根据受区所需要大小,部位及旋转点的位置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结果:临床应用9例,修复下肢远端创面,皮瓣8例成活,1例失败,皮瓣面积最大9cm×10cm,4例经随访1-2年,皮瓣感觉恢复正常,效果满意,结论:根据隐神经的血管构筑与皮肤血供密切相关的特点,设计隐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前臂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腕部及手背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8例中6例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分坏死。随访1~13个月,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前臂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动脉,是修复腕部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对12例腕部以远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最大面积:8cm×6cm,最小面积6cm×4.5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质地优良。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营养血管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对供区创伤小。 相似文献
8.
手指各部位感觉都很重要 ,尤其是拇指、小指尺侧 ,示、中指桡侧 ,是重要的感觉区 ,一旦这些部位感觉丧失 ,将严重影响手的持物功能。采用中指或无名指尺侧血管神经岛状皮瓣转移可重建上述重要感觉区的感觉功能。我院 1997~ 2 0 0 1年采用指神经血管蒂皮瓣移植术修复重建拇指掌侧、示指桡侧感觉区功能 12例 ,获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男性 10例 ,女性 2例。年龄 18~ 5 0岁。左手拇指 6例 ,示指 1例 ,右手拇指 3例 ,示指 2例。修复范围 1 5~ 2 5cm×1 0~ 1 5cm。损伤原因为电创伤 ,辗挫伤等。1 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9.
1997。2005年10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足跟、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对21例患者的足背、内外踝、小腿中下段、胫前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同时观察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走行特点。结果完全成活20例,部分坏死1例。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切取简便,成功率高,最远可达足前中部,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及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2.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及改进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自1995年1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对63例患者行带蒂转移65块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急诊修复57例、Ⅱ期修复6例;逆行转移皮瓣行静脉吻合19例,设计成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皮瓣面积为2.5cm×1.5cm~30.0cm×10.0cm。结果59例61块皮瓣完全存活,4例4块皮瓣部分存活。随访6个月~5年,皮瓣质地优良,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是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吻合浅静脉能改善逆行皮瓣的静脉回流,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能减少供区植皮面积,提高修复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远端为蒂的逆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12例,解剖观察小腿皮神经及营养血管的来源、行径.分支分布及营养血管的外径,特别是营养血管与知名血管的吻合关系:结果:小腿皮神经都有起源于知名血管的营养血管伴行,在神经旁形成3条皮神经营养血管链,除发出分支营养神经外,还发出皮支营养皮肤。结论:以远端为蒂的逆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用于修复小腿远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踝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1-09~2006-10,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创伤12例,深度烧伤2例,冻伤1例.结果 15例患者采用该皮瓣修复后全部成活,随访半年,皮瓣修复后形态、血运、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溃疡发生.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血管恒定,变异少,血运可靠,皮瓣成活率高,手术操作不复杂,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一种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评估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来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其中16例逆行皮瓣采用吻合皮神经促进感觉恢复。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均成活良好。经9~18个月随访,疗效满意,足跟部的两点辨别觉达1.0~1.2cm。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其具有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成活率高的优点;缝合皮神经利于受区保护性感觉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建立非外源性诱导物引发的实验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动物模型,探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兔眼后上方角膜缘后2mm平行切开巩膜,挤压出玻璃体,并向神经上皮层下注入眼用BSS,造成视网膜180°脱离,8-0可吸收线缝合伤口。以此制造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学光镜及电镜观察视网膜脱离模型视网膜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各层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以光感受器受损最为显著,神经元细胞成分减少、结构破坏,Müller细胞出现增生、肥大及胶质化等改变。结论 此模型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高,后期有PVR的发生,可用于视网膜脱离及引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岛状肌皮瓣(肌瓣)在颈胸部重度创伤性创面早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40例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颈胸部重度创伤性损伤患者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岛状肌皮瓣(肌瓣)修复和常规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岛状肌皮瓣血供丰富,组织量充足,具有抗炎作用,在颈胸部重度创伤性创面早期修复中可以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用带指神经血管蒂的三角形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损伤,皮瓣推进范围广,仅需一次手术,供区不需要植皮,外形好,保留伤指的长度。修复的指端具有良好的两点辨别觉,伤指掌皮肤两点辨别觉在3~6月恢复正常。临床应用39指,随访28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