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冯滨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3):253-255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老年女性组,非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男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IMT差异;将老年女性组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血脂等。对颈动脉IMT异常的老年女性患者,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总动脉IMT和UAER、血糖、血脂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老年女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2)非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老年女性组和老年男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老年女性患者中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与内膜正常组比较,UAER显著增加。(4)相关分析发现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IMT值与UAER、收缩压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IMT值与收缩压、UAE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测定89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平均IMT、血清脂联素、(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按颈总动脉平均IMT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对颈总动脉内膜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颈总动脉IMT和血清脂联素、(hs)CRP之间的关系。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各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hs)CRP水平逐渐增高,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动脉硬化组中颈总动脉IMT与血清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与(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hs)CRP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的增厚有关,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可协助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 S)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LEDA)患者,按下肢A S的程度分为内膜增厚组(A组),斑块形成组(B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均测定血清CRP和空腹血糖(FBG),并分析与动脉内膜增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的血CRP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形成组的CRP的浓度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A组与B组间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RP与糖尿病患者A S的发生有关,CRP与糖尿病患者A S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脂、纤维蛋白原、血糖、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122例脑梗死患者按颈动脉硬化程度分为内膜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分别测定其与56例对照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血糖、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脂、纤维蛋白原、血糖、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结果 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纤维蛋白原、血糖、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内膜中膜增厚组和对照组(P<0.05).内膜中膜增厚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纤维蛋白原、血糖、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血糖、血尿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血糖、血尿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检测脑梗死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评价病变程度,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4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的颈动脉IMT进行检测,并测定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颈总动脉IMT为应变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IMT的增厚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而促进颈动脉IMT增厚和脑血管病的发生;利用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的检测,对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晨起行空腹血糖和血脂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管腔内径(D)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内膜正常、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3组以及单纯高血压(P-EH)、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T)、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EH-HL)3组,并分组观察。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较对照组Glu、TC、TG以及LDL-C明显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大于平均年龄段的患者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厚;高血压患者的BMI、Glu和LDL-C在颈动脉正常、内膜增厚及斑块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斑块组BMI、Glu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和正常组,斑块组LDL-C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EH、EH-T、EH-HL3组间颈动脉IMT增厚程度及斑块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多累及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以纤维硬斑、低回声软斑多见。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以及高龄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动态直观地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是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炎症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测定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按颈总动脉IMT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对颈总动脉IMT异常患者统计分析,分析颈总动脉IMT和血hsCRP的关系。结果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7.6±1.6)mg/L]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3.6±1.3)]mg/L],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9.3±1.8)mg/L]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3.6±1.3)mg/L]与增厚患者[(6.8±1.2)mg/L],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血hsCRP水平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以及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Hcy、血糖(FB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尿酸(UA)的水平;对比两组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检测结果;对比病例组不同颈动脉斑块数量、性质患者Hcy水平;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T、颈动脉斑块数量与Hcy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Hcy、TC、TG、LDL、FBS、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IMT为(1.37±0.15)m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cy升高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Hcy正常患者(P0.05);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正常的患者(P0.05);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的患者(P0.05);多发斑块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单发斑块及无斑块患者(P0.05);单发斑块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患者(P0.05);不稳定型斑块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斑块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T、颈动脉斑块数量均与Hcy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且Hcy的升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筠  刘骅  刘沁  张光伟 《华西医学》2010,(3):459-46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脂、血糖(BG)、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11月—2008年12月入院的91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其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和性状,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CAS斑块检出率、软斑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②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BG及Fbg水平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有斑块亚组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P〈005)。③脑梗死组IMT与TC、LDL、BG、Fbg水平(r分别为0.32、0.34、0.30、0.36,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IMT增厚,CAS斑块及软斑发生率高。BG、TC、LDL及Fbg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及CAS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行治疗的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取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糖指标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M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格列汀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轻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4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血清脂蛋白(a)检测以及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并与40例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陈旧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为761.46 mg/L,显著高于无心肌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为343.27 mg/L],P<0.05。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显著升高,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因胸闷或胸痛入院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5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血清LP(a),比较各组血清LP(a)水平,分析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LP(a)水平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亚组间血清LP(a)水平也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P(a),ApoAl/ApoB、的比值与非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V(a),ApoAl/ApoB比值的比较,探讨LP(a),ApoAl/ApoB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各100倒,分别检测两组的LP(a),ApoAl,ApoB。ApoAl/Apo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LV(a);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poAl,ApoAl/ApoB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LP(a)较高,ApoAl/ApoB较低。说明2型糖尿痛患者不仅糖代谢紊乱,脂蛋白代谢也紊乱。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LP(a),ApoAl/ApoB以便及时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脂蛋白(α)[LP(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42例,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 UniCel 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ysC、LP(α)以及hs-CRP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CysC、LP(a)、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CysC、LP(a)、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中的CysC、LP(α)、hs-CRP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呈正相关,联合检测CysC、LP(α)、hs-CRP对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达88.5%.结论 CysC、LP(α)、hs-CRP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作为T2DM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T2DM组Hcy、hs-CRP、Cys C、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 h血糖(2h P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G)、空腹血糖(FPG)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叶酸(FA)、HDL-C低于对照组(P0.05);(2)IMT增厚组Hcy、hs-CRP、Cys C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均P0.01),FA水平低于IMT正常组(P0.05)。(3)相关分析显示IMT与Hcy、hs-CRP、Cys C、LDL-C、FPG、Hb A1c和2h PP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与年龄、BMI、性别、血压、TC和TG无相关性。血浆Hcy与FA负相关,与维生素B12无相关。Cys C水平与hs-CRP、2h PP、Hb A1c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Hcy、hs-CRP、Cys C是影响老年T2DM患者IMT的独立相关因素(OR=1.95、3.614、12.125,均P0.05)。结论血Cys C、Hcy、hs-CRP升高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贾士全  杨文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14-1715,1717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85例ACI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hs-CRP水平.结果 (1)ACI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正常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MMP-9、hs-CRP水平随着IMT值增大而升高.(2)ACI患者血清MMP-9、hs-CRP与IMT值呈显著正相关(r=0.357、0.409,P<0.01),且血清MMP-9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MMP-9、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对照40名,对其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高血压、吸烟、饮酒者比率均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厚度、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50%与≥50%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急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362例ACS患者,其中149例为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213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另选择2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16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LP(a)的水平,并根据LP(a)水平将冠心病患者分为LP(a)≥300m/L和LP(a)<300mg/L两组,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预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各组患者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患者LP(a)水平高于SAP组患者(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组间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a)≥300m/L和LP(a)<300mg/L两组比较,再发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原性死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LP(a)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血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1组)49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2组)31例,另选3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G3组).检测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尿微量白蛋白(uA1b).结果 G1组、G2组间FPG、2hPG、T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PG、2hPG、TG、HDL-C、LDL-C、uA1b、S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1组SUA水平明显高于G2组和G3组(P<0.01),G2组高于G3组(P<0.05).对CAS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先后入选的变量是SUA、HDL-C和uA1b.其中SUA的影响因子最为突出.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CAS时SUA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与CAS相关,SUA可能是男性T2DM及CAS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B型钠尿肽(BNP)和脂蛋白(a)[LP(a)]浓度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BNP和LP(a)的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积极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BNP、LP(a)的值和其他生化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BNP、LP(a)、BUN、CREA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结论]BNP和LP(a)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检测BNP、LP(a)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