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一组对位取代苯胺与未经处理或经苯巴比妥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形成细胞色素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并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除4,4’-二氨基二苯醚与经苯巴比妥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形成细胞色素P-450代谢中间体络全物的活性被错分外,其余的对位取代苯胺均被正确分类,脂溶性较大和拉电子能力较对位取代基对形成代谢中间体络合物有利;经苯巴比妥诱导的大鼠肝微粒  相似文献   

2.
判别分析法研究对位取代苯胺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构效关系(论著摘要)傅旭春,蒋惠娣,刘志强(中国医学科学院浙江分院,杭州310031)本实验分别测定14个对位取代苯胺与未经处理的大鼠肝微粒体形成P-450-MI络合物的活性和15个对位取代苯...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12种取代苯胺的Hansch理化参数与取代苯胺形成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代谢中间体(简称MI)络合物能力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QSAK)的相关方程式。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电性参数之和Σσ、脂溶性参数之和Σπ与形成P450-MI络合物的活性大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位存在含孤对电子的取代基使活性增大。本文还用分子轨道法MNDO-PM3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参数,没有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电子结构参数与活性之间的定量相关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三甲双酮是评价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由苯巴比妥类诱导的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代谢。本研究用N-甲氧基,β-(对-苯酚基甲烷)吡咯烷酮(NMPMP)作为细胞色素P450诱导剂,测定犬肝微粒体P450总量及P450亚型2B,3A的含量;同时用肝微粒体重组系统测定P450单加氧酶活力,并用免疫抑制试验确定细胞色素P450亚型,2B和3A对三甲双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MPMP诱导的犬P450,P4502B和P4503A含量都增加;苄甲苯异丙胺N-脱甲基和4-硝基甲醚0-脱甲基活力增高;在重组系统,针对犬P4502B的多克隆抗体可部分抑制三甲双酮和平甲苯异丙胺N-脱甲基活动。本研究结果提示,就三甲双酮N-脱甲基活力这一点上,大鼠和犬间差别不大;与三甲双酮代谢有关的P450亚型是P4502B。  相似文献   

5.
三甲双酮是评价肝微粒体药代谢酶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由苯巴比妥类诱导的肝和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代谢。本研究用N-甲氧基,β-(对-苯酚基甲烷)吡咯烷酮(N_MPMP)作为细胞色素P450诱导剂,测定犬肝微粒体P450总量及P450亚型2B,3A的含量;同时用肝微粒体重组系统测定P450单加氧酶活力,并用免疫抑缺点试验确定细胞色素P450亚型,2B和3A对三甲双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饮食因素对药物氧化代谢影响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对照饲料、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喂养,21d取材测定肝微粒体蛋白、细胞色素P-450含量,电镜观察肝细胞形态,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微粒体蛋白的分子量。结果:高蛋白饮食使分子量57000~58000的肝微粒体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肝细胞浆内滑面内质网表面积增加。结论:高蛋白饮食增高肝酶水平对药物氧化代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发现,体内抑制细胞色素P-450活性强、中、弱的三个对氨基二苯醚同系物──4-个氨基-2′,4′-二氯二苯醚、4-氨基-4′-氯二苯醚、4-氨基-2′,3′-二甲基二苯醚与苯巴比妥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在NADPH及O2存在下,于37℃经或未经预孵育(5min),对P-450对硝基茴香醚脱甲基酶均呈竞争性抑制。预孵育后三者Ki值依次为0.113±0.096、0.363±0.263、0.703±0.244μmol/L。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三者Ki值与体内抑制P-450的能力呈负相关。若未经预孵育,三者Ki无明显差异。本实验还发现,三者体外形成的P-450-MI络合物可以解离。因此,本实验结果似提示,对氨基二苯醚类对P-450的抑制机理不同于传统的“准不可逆”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用双波长、差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建立了一种测定外源物体外代谢时一氧化碳(CO)生成量的新方法。与传统的血红蛋白CO络合物生成测定CO法相比,本方法能有效地消除背景干扰、提高CO定量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利用所建立的方法。验证了四种三卤代苯胺和一种三卤代苯经鼠肝微粒体代谢生成CO的能力。其中,仅2,4,5-三氟苯胺(2,4,5-TFA)可生成较大量的CO。尽管2,4,6-三氟苯胺代谢脱氟的速度与2,4,5-TFA相近,但生成CO的能力仅为后者的1/10左右。用苯巴比妥或地塞米松诱导大鼠,可明显提高鼠肝微粒体使2,4,5-TFA代谢生成CO的能力,对其余化合物无类似影响。上述观察进一步证明了此生成CO的降解途径,很可能是某类P450同功酶的特异性反应,同时还提示,此过程亦具有底物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对肝匀浆经一次高速离心制成的S-9部分和聚乙二醇凝集两次高速离心制成的微粒体组分进行了细胞色素P450含量测定,结果显示S-9部分蛋白质含量,细胞色素P450总量的明显高于微粒体组分,但细胞色素P450比含低于微粒体组合。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5-(对-羟基苯基)-5-苯基乙内酰脲(p-HPPH)体外形成葡萄糖醛酸甙的立体选择性。以β-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底物S-和R-p-HPPH的消失量。结果显示,在苯巴比妥(PB)和β-萘黄酮(β-NF)诱导的鼠肝微粒体中,R-p-HPPH形成葡萄糖醛酸甙较S-p-HPPH快,尤其是β-NF诱导的微粒体,反应液中S-/R-浓度比值由起始时1.0,经反应50min后上升到1.85;而PB诱导的微粒体,经50min反应后,S-/R-浓度比值为1.09。这一结果表明,β-NF诱导的鼠肝微粒体对R-p-HPPH葡萄糖醛酸甙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5种细胞色素P450酶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1A2)、右美沙芬(CYP2D6)、甲苯磺丁脲(CYP2C9)、奥美拉唑(CYP2C19)、咪达唑仑(CYP3A4)在人和大鼠肝微粒体中的酶动力学特征,比较两种探针底物法的适用性。[方法] 5种特异性探针底物分别经人或大鼠的肝微粒体代谢反应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特异性探针底物的代谢速率,根据底物浓度-代谢速率曲线计算酶动力学常数。[结果] 单探针与混合探针两种方法在人肝微粒体中所得的VmaxKm值具有一致性;而在大鼠肝微粒体中所得的Km具有一定差异,表明该混合探针底物法在用于药物对大鼠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评价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 在人肝微粒体中,两种探针底物法的VmaxKm值具有一致性,因而混合探针底物法可代替单探针法用于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评价;在大鼠肝微粒体中,探针底物混合后可使得部分探针底物的Km值升高,与酶亲和力下降,在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评价中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有机锗化合物对正常小自鼠和 S_(180)肉瘤小白鼠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简称“UDP-GT”)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将有机锗化合物按0.2mg/g 体重剂量给正常小白鼠灌胃6天或12天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和蛋白质的含量减少,胚胎型 UDP-GT 即o-GT 的活力增高。S_(180)肉瘤小白鼠与正常小白鼠比较,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的含量减少,而蛋白质含量增高,但 UDP—GT 活力无著变。S_(180)肉瘤小白鼠经有机锗化合物治疗,肿块明显缩小后,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和蛋白质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我们认为有机锗化合物的抗肿瘤效应可能是与降低细胞色素 P—450的含量,增进 UDP—GT 的结合解毒作用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药五灵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胜春  胡咏武  李剑锋  蒋永培 《医学争鸣》2002,23(16):1518-1521
目的 观察五灵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免疫器官质量法观察五灵胶囊对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溶血素测定法观察体液免疫功能;E花结与脾抗体生成 细胞试验观察细胞免疫功能;以LPS+BCG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观察五灵胶囊对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P450观察五灵胶囊对小鼠P450含量和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 五灵胶囊能使免疫小鼠E花结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QHS增加,促进体内IgG与IgM释放,血清HCIgG与HCIgm水平上升。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微粒体内NO五灵胶囊大剂量有促进作用,小剂量有抑制作用,对IL-2与IL-6影响不显著。戊巴比妥钠能诱导小鼠的P450含量增加,五灵胶囊并不影响P450含量,但却抑制P450对戊巴比妥钠的代谢,使睡眠时间延长。此外,五灵胶囊还能降低戊巴比妥钠诱导升高的谷胱苷肽S转移酶(GSH-ST)。结论 五灵胶囊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不诱导P450产生,但能抑制P450对戊巴比妥钠的代谢,对LPS诱导的细胞因子,五灵胶囊作用不显著,对微粒体内NO呈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用诊断性底物和针对P-450的多克隆抗体测定不同剂量CTPTD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结果表明:①CTPTD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肝细胞P-450总量;②高剂量可使本研究测定的单加氧酶活力增加;③CTPTD主要诱导p-450IIB和P-450IIIA,并由这两个亚型代谢;④P-450IA和IIE1在CTPTD代谢中的作用需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5.
阿魏酸钠对溴苯肝损害的有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物(小鼠)实验观察了溴苯(BB)肝损害时阿魏酸钠(SF)的有效作用。结果表明,给予BB(150mg/kg)时,小鼠sGPT活性,肝匀浆MDA含量及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和苯胺羟化酶活性均增高,组织学现在可见细胞形态明显异常。SF(100mg/kg)预处理后,小鼠上述各指标的活性或含量均显著降低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提示SF可部分对抗BB所致肝损害,推测其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及降低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氯胺酮对大鼠肝微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_2B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10mg.kg-1.d-1氯胺酮灌胃给予大鼠,连续给药10d。在第11d处死大鼠,以钙离子沉淀法制备肝微粒体。采用Omura和Sato方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含量,采用7-戊氧基试卤灵-O-去烷基反应测定细胞色素P450_2B酶的活性。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细胞色素P450的总含量分别是(0.679±0.216)nmol·mg-1和(0.398±0.109)nmol·mg-1,细胞色素P450_2B酶的活性分别是(13.40±3.15)pmol·min-1.mg-1和(7.04±2.09)pmol·min-1.mg-1。结论氯胺酮能够增加大鼠肝微粒中细胞色素P450含量,并能显著诱导细胞色素P450_2B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诱导作用对鼠肝微粒体的体外葡醛酸结合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影响。方法:用空白对照微粒体和垃苯巴比妥(PB)诱导的微粒体作酶源,用UDPGA启动葡醛酸结合反应,RP-HPLC法测定温育液中底物的浓度,观察苯巴比妥诱导作用对普摹洛尔对映体葡醛酸结合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的彰响。结果:普萘洛尔R( )和S(-)两种对映体在两种鼠肝微粒体的体外孵育葡醛酸缀合代谢中,酶与底物亲和力、最大反应速度和内在清除率均表现出立体选择性。在酶与底物的亲和性和Clint参数方面,S(-)为优势对映体。诱导剂PB的处理使酶与S(-)对映体的亲和力和最大反应速度均显著增强,与R( )对映体的最大反应速度显著增强,但酶与R( )对映体的亲和力无显著变化,S(-)对映体的CUm值显著下降,而R( )对映体的Clint值则显著增大。酶源对普蓁洛尔对映体的葡萄糖醛酸化清除能力以S(-)型为优势对映体。结论:PB的诱导使鼠肝微粒体立体选择性差异缩小,但未改变其顺序,仍以S(-)型对映体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辅助酶Q10(CoQ10)对超量AAP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预先给小鼠皮下注射CoQ10,能对抗超量醋氨酚(AAP0所致的肝含量下降和肝损伤引起的SALT活性高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同时CoQ10能使血清AAP浓度和肝匀谷胱甘肽(GSH)含量高于对照组。这说明CoQ10对超量AAP所致的急性肝 务确有保护作用。从后三项实验结果来看,CoQ10有间接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命名AA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从长白山地区苦杏仁中提取抗癌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其成分对正常小鼠肝脏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将苦杏仁蒸干后,用有机溶剂除油,然后用乙醇提取,精制,得到白色结晶物。经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该药物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正常小鼠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有一时性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