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哌卡因属新型长效酚胺类局麻药,用于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良好,且有一定的术后镇痛功效。我院将0.25%罗哌卡因溶液用于颈丛阻滞,并与0.25%布比卡因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颈部手术时因牵拉、压迫气管和食管 ,造成病人不适和心率、血压的升高。而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合用对这类病人有着很好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 ,并能够减轻手术牵拉带来的痛苦和应激反应。然而 ,两种药物伍用时难免会产生过度镇静和副作用增加。本研究对两种药物的复合剂量进行对比观察 ,以求获得最佳的配伍剂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颈部手术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2例。既往无神经及精神疾病 ,无高血压病史及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年龄 2 8~ 4 6岁 ,体重 5 3~ 78kg ,ASAI~II级。按芬太尼静注剂量分为A组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特性及安全性,评价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30例)与布比卡因组(30例),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镇痛效果、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持续时间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循环系统并发症少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与等剂量布比卡因相比镇痛效应相当,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具有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及对心脏和中枢毒性比等剂量布比卡因小等特点,在理论上可能适用于双侧颈从阻滞,减少由于膈神经阻滞所致的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我们在严密监测下选用0.375%罗哌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用于甲状腺摘除术的麻醉,研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双侧颈丛阻滞对SpO2和PetCO2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会光  肖世革 《武警医学》1997,8(4):210-211
颈丛阻滞用于颈椎手术的麻醉体会武警总医院麻醉科李会光,肖世革,韩曙君(北京100039)关键词颈丛阻滞,颈椎手术我们对50例颈椎手术病人分别采用颈丛阻滞、全麻、局部浸润3种不同的麻醉方法,观察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颈丛阻滞在这3种麻醉方法中...  相似文献   

6.
7.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长效局麻药,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本研究对比观察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用于颈神经丛阻滞的麻醉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硫酸镁预防颈丛阻滞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硫酸镁对颈丛阻滞后血压及相关指标变化的作用。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用硫酸镁组 ,n =2 0 ) ,对照组 (未用硫酸镁组 ,n =2 0 )。观察组于颈丛阻滞前给予 2 .5 %硫酸镁 2 0mg/kg静滴 ,对照组于颈丛阻滞前不用药。结果 颈丛阻滞后 ,10 ,2 0 ,30min观察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硫酸镁可有效地防止颈丛阻滞引起的血压升高及相关指标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颈路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一侧锁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行经颈路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组(A组)和行肌间沟臂丛阻滞组(B组)。A组在锁骨上4及胸锁乳突肌外缘2交叉点垂直皮肤进针,探及异感后回吸无血,注入0.5%罗哌卡因20ml,然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进针,穿刺针沿下方2-3颈筋膜浅层注入0.5%罗哌卡因5ml。B组在锁骨上2肌间沟处进针,探及异感,回吸无血,注入0.5%罗哌卡因25ml。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采用VAS评估术中切皮、骨性操作、缝皮等时间段感觉阻滞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操作时间长于B组(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A组短于B组(P<0.05)手术操作中(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结论:经颈路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法,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在甲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用静吸复合全麻加颈丛神经阻滞行甲亢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择期甲亢手术4 0例,男11例,女2 9例,年龄2 2~4 7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 0例,两组间年龄、体重、术前血压和心率无显著差异。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观察组用0 .2 5 %布比卡因采用C4 一针法行双侧颈深丛阻滞,每侧注药3ml,在皮下及颈阔肌筋膜下行双侧颈浅丛阻滞,每侧注药5~8ml,测出麻醉平面且无并发症后行全麻诱导;对照组单用全麻。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 .1mg/kg ,芬太尼0 .1mg ,异丙酚1.5mg/kg ,维库溴铵0 .1mg/kg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实验重点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增强镇静及镇痛作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40例需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芬太尼+咪唑安定,观察镇痛、镇静效果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唤醒时间与术中记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但舒芬太尼组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组复合咪唑安定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取得良好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颈丛麻醉提供新的麻醉方法。方法 用 3 0例成人标本 ,分层解剖观察新麻醉点 (甲状软骨上缘下 1 5cm与前正中线外 4cm交点处 )与颈前部深层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 ,测量了主要神经血管距麻醉点的距离。结果 注射 5ml染液 (浅层 3ml,深层 2ml) ,着色的结构有胸锁乳突肌前缘 ,肩胛舌骨肌上腹 ,胸骨甲状肌上部 ,甲状舌骨肌下部 ,颈袢 ,颈动脉鞘前壁 ,甲状腺上动、静脉 ,喉上神经外支和甲状腺侧叶上极。结论 通过 10 0例临床应用观察证明 ,本法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理想 ,除少数病例有唾液分泌增多外 ,无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芬太尼滴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40岁,体重40~65kg,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稀释至2mL:观察组(A组)经鼻滴入芬太尼1μg/kg;对照组(B组)静注芬太尼1μg/kg。患者用药2min后均静注丙泊酚1.5~2mg/kg,患者意识消失即开始手术,酌情追加丙泊酚0.5~1mg/kg。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2min(T1)、静注丙泊酚后1min(T1)、2min(T3)及清醒时(L)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诊疗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情况。结果MAP两组在T1~T4时均低于L时(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pO2在T2、B时A组低于B组(P〈0.05),B组T1~T3时低于T0时(P〈0.05);丙泊酚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μg/kg芬太尼滴鼻复合丙泊酚静注用于人工流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普鲁泊福复合不同剂量的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84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四组 ,每组 2 1例 :P组以普鲁泊福 3 .5mg/(kg·h)速率输注 ,F1 ,F2 ,F3组则于输注普鲁泊福前 1min分别静注芬太尼 0 .2 5 μg/kg ,0 .75 μg/kg ,1.2 5 μg/kg。各组病人分别监测手术前 (S1 )、扩宫时 (S2 )、扩宫结束 (S3)、吸宫时肢动出现 (S4 )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电图 (ECG)、心率 (HR)、呼吸 (RR)、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和普鲁泊福的首剂量、总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术毕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F3组比F2 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增多 (P <0 .0 5 ) ,F3组意识恢复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 (P <0 .0 1) ,P组和F1 组普鲁泊福首剂量和总用量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普鲁泊福复合 0 .75 μg/kg的芬太尼既可加强镇痛、减少普鲁泊福用量 ,又不影响病人术后清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拟行上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n=40),实验组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有效时间、不良反应、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有效时间、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癌症所致上腹部顽固性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2 4例由胰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直肠癌和胆囊癌伴转移引起的上腹部顽固性疼痛的患者 ,在CT导引下实施了双侧腹腔神经丛酒精阻滞。结果 治疗 1月后 ,6例患者疼痛消失 ,其余 18例疼痛较治疗前有好转。本组无 1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对晚期癌症所致上腹部顽固性疼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引导下腹腔丛阻滞术(NCPB)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的价值。方法对12例恶性肿瘤引起上腹部癌性疼痛的患者进行MR引导下NCPB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进行动态随访,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R可以准确显示穿刺位置,穿刺成功率为92%,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有明显差异(P<0.01),并能保持长期止痛效果。结论MR引导下NCPB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痛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理结合对诊断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0例行阴道镜检查且有病理结果的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阴道镜图像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结果宫颈炎症镜下的表现主要是轻度醋酸白色上皮、异常腺开口、点状血管。而宫颈癌前病变则以厚的醋酸白色上皮、白斑、点状血管、镶嵌、异形血管为主。阴道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3.08%,两者之间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812,P=0.000)。结论利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做出RCI评分来分析宫颈病变,对提高宫颈CIN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