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掌握杭州机场口岸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控制媒介生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1-12月,采用蝇笼捕诱法对杭州机场口岸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1695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3属19种,优势种群为大头金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蝇密度为176.59只/笼·d,在6、10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本底调查,了解掌握葫芦岛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开展蝇类控制及蝇类传播传染病的监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12年5月-2012年11月以葫芦岛港货物堆场、职工宿舍区和职工食堂外三处为调查点,采用诱蝇笼捕集法,以青方和烂苹果为诱饵进行诱捕,对捕获的成蝇用乙醚熏杀后,送媒介生物实验室进行种群鉴定。结果本年度调查共捕获成蝇1161只,经鉴定隶属于4科14属17种,优势蝇种为黑尾黑麻蝇,占24.98%;蝇密度高峰期出现在8月,峰值为27.5只/笼·天。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13.8只/笼·天。结论初步了解了葫芦岛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分布和季节消长,为口岸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涪陵水运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生境分布、季节消长等情况,为口岸蝇类卫生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涪陵水运口岸即黄旗码头、糠壳湾码头,采用诱蝇笼捕集法捕获蝇类,按常规方法鉴定到种,分析不同环境的蝇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结果涪陵水运口岸共捕获蝇类3 301只,经鉴定隶属于6科34属90种,其优势种群为巨尾阿丽蝇、大头金蝇、紫绿蝇、瘦叶带绿蝇、白头亚麻蝇。涪陵水运口岸以外围蝇密度最高,为20.25只/笼.d;其次是集装箱泊位,为12.98只/笼·d;检疫处理区最低,为3.21只/笼·d。黄旗码头蝇类捕获的高峰期为4-5月和9-11月,糠壳湾码头蝇类捕获的高峰期为4-6月、10-11月,均呈双峰型。结论涪陵水运口岸2个码头的优势蝇种基本一致,黄旗码头蝇类密度低于国家控制标准,糠壳湾码头蝇类密度高于国家控制标准。外围、集装箱泊位最易滋生蝇类。春秋季节应加强蝇类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北疆塔克什肯和吉木乃口岸蝇类种属构成及季节消长,并为蝇类防治和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从2012年5月-2012年9月对塔克什肯和吉木乃口岸采用捕蝇笼法进行蝇类调查,将捕获的蝇类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捕获总计5 287只蝇类,平均密度125.88只/笼·天.其中塔克什肯口岸捕获成蝇442只,隶属3属3种,以家蝇为优势蝇种,占蝇类总数的80.77%,蝇数5-6月较高,达到32只/笼·天;吉木乃口岸捕获成蝇4 845只,隶属3科9属11种,以丝光绿蝇为优势蝇种,占成蝇总数的78.13%,蝇数9月较高,达到527.5只/笼·天.结论 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两个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等口岸蝇类本底情况,对防制口岸蝇传疾病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赣榆口岸蝇类种群构成、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为口岸蝇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赣榆口岸不同生境蝇类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3 356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8属9种,优势蝇种为舍蝇和丝光绿蝇;蝇类密度随季节消长,蝇密度高峰期出现在6、10月;平均密度为23.31只/笼。结论赣榆口岸蝇类季节消长明显,不同生境成蝇平均密度区别明显,不同生境蝇种构成比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6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共捕获蝇类784只,4科13属30种,优势蝇种为巨尾阿丽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16.33只/笼·日;4月为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不同,其中垃圾站最高。结论调查填补了重庆铁路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蝇类的资料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防制、蝇类传染病监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在控制方面应根据不同时间和地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重点在垃圾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06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共捕获蝇类784只,4科13属30种,优势蝇种为巨尾阿丽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16.33只/笼·日;4月为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不同,其中垃圾站最高.结论 调查填补了重庆铁路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蝇类的资料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防制、蝇类传染病监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在控制方面应根据不同时间和地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重点在垃圾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蝇笼法对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4年1—12月共捕获成蝇3 48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5科16属21种;优势种为巨尾阿丽蝇(35.84%);年平均密度为14.5只/笼·d,密度高峰期为5月;航站楼蝇密度最高。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蛇口口岸的蝇类本底,为口岸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6年4~9月,采用笼蝇诱捕法,对蛇口口岸的蝇类种群和夏秋季节的消长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2078只,经鉴定分为5科6亚科12种,大头金蝇为优势种,丝光绿蝇、铜绿蝇次之。蝇类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69.3只/笼,5月为高峰期。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蛇口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与夏秋季节消长状况,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防治、蝇类传染病调查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台州口岸地区蝇类的群落组成及季节消长等情况,为口岸蝇类的防制和口岸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台州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共捕获蝇类22 107只,经鉴定隶属于5科13属16种,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占捕蝇总数的43.52%.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307.04只/笼.结论 此次调查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台州口岸蝇类的种类组成、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传播病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首都机场口岸鼠、蚊、蝇、蜚蠊4类医学媒介生物,掌握其种类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媒介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调查采用鼠夹(笼)法及粘鼠板法,蚊类采用CO2诱蚊灯收集法,蝇类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蜚蠊采用粘捕法,对捕获的鼠类、成蚊、蝇类和蜚蠊进行分类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0只,经鉴定隶属于1目1种2属2种,其中小家鼠17只、褐家鼠3只,平均鼠密度为0.28%;捕获成蚊11 457只,经鉴定隶属于1科2亚科3属5种,以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主,年均蚊密度为39.78只/灯·h;捕获成蝇2 993只,经鉴定隶属于4科16属33种,以麻蝇、大头金蝇为主,平均蝇密度为14.25只/笼·d;捕获蜚蠊51只,经鉴定隶属于2科2属2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平均蜚蠊密度为0.02只/张·d。结论本次调查较全面的掌握了首都机场医学媒介生物情况,为积极开展口岸医学媒介生物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福建省沿海各口岸蝇类分布、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以及病原携带现状。方法 2006-2009年在福建省沿海宁德、福州机场、马尾、莆田、泉州、厦门6个国境口岸调查不同环境蝇种组成、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以笼诱法计算蝇密度〔只(/笼·d)〕;对不同环境蝇密度和季节消长数据采用SPSS1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环境及重要蝇种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在6个口岸共查获各种蝇类190034只,隶属于5科34属65种,宁德查获13种,福州机场40种,马尾37种,莆田32种,泉州18种,厦门21种。在捕获的蝇类中,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蝇总数的42.92%;其次是家蝇和丝光绿蝇,分别占14.93%和10.91%。密度指数最高的生境是垃圾堆〔149.42只(/笼·d)〕,其次是污水处理场和食品厂外,分别为139.67和132.18只(/笼·d);货站/仓库为最低〔13.08只(/笼·d)〕。厦门、福州机场和马尾口岸的蝇密度高峰期迟于莆田、泉州和宁德口岸约2个月;除宁德、福州机场外,4个口岸的蝇密度消长均呈双峰型。部分口岸及蝇类检出大量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结论福州机场、马尾和莆田口岸蝇种较多;6个口岸蝇类密度远高于国家口岸蝇类控制标准,而优势蝇种基本一致。蝇类密度指数趋高和病原检测结果提示,口岸存在肠道传染病流行的潜在危险;搞好口岸环境整治是控制蝇类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晋江围头港的蝇类构成、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口岸卫生监督和蝇类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4.9-2005.8采用捕蝇笼诱捕法对围头港蝇类的种群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捕获蝇类17 978只,年平均蝇密度为99.88只/笼·日,经鉴定隶属4科11属16种,其中以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36.02%;其次为元厕蝇和中华海花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18.13%和12.24%,蝇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型,以10月为最高,达到234.93只/笼·日。不同生境蝇类密度有差别,以食堂的为最高,达186.28只/笼·日。结论在围头口岸的蝇类密度控制方面,要以家蝇、元厕蝇、中华海花蝇、大头金蝇为主要监控对象;同时根据不同时间、地点采取相应的消杀灭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珠江水域广州口岸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控、完善蝇类传播传染病防控机制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蝇笼捕集法调查蝇类的种群结构、密度和季节消长等情况。结果 2011年8月—2012年7月共捕获成蝇23 657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7属33种;其中优势种为大头金蝇(49.23%);蝇类年平均密度为53.52只/笼·d;珠江水域广州口岸总蝇密度无明显高峰期,但黄埔港、河南港、萝岗、新风港4个口岸有不同的高峰期。结论掌握了珠江水域广州口岸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控、蝇类传播传染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阿拉山口口岸地区的蝇类种属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于2008年5月—2009年4月,在阿拉山口口岸选取5个固定蝇类监测点,采用诱蝇笼捕获法进行蝇类调查。结果通过1年的调查,共捕获成蝇2776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8科29属37种,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占总数的77.96%。平均蝇密度为231.38只/笼·d。结论加大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做好口岸蝇类本底调查工作对于防治口岸蝇传相关疾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及时掌握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蝇类密度及种群分布情况,为开展口岸蝇类控制和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4~10月以机场生活区、野外、垃圾处理场为生态调查点,采用笼诱法,对捕获的成蝇用乙醚熏杀后进行种群鉴定、计数,选择完整成蝇制成标本。〔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4497只,经鉴定隶属于有翅目4科11属25种。优势种为厩腐蝇、粪种蝇、灰地种蝇和黑尾黑麻蝇。平均密度39.45只/笼;6、7月份为高峰期。〔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完善了口岸媒介本底档案,为科学制定防治蝇传疾病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盐田口岸的啮齿动物、蝇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2月,采用采用鼠笼、鼠夹法对盐田口岸啮齿动物开展本底调查;采用蝇笼法对盐田口岸蝇类开展本底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12只,经鉴定为1科1属2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年平均鼠密度为0.28%,季节消长不明显;鼠体染蚤率为8.33%,总蚤指数为0.17;共捕获蝇类2670只,经鉴定为5科18属26种,平均蝇密度为4.51只/笼·h,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蝇密度高峰出现在3月.结论 盐田口岸鼠密度、蝇密度均符合《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要求,但蝇类高峰期密度超标,应根据本次本底调查结果,掌握其变化规律,继续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龙口口岸鼠类及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采用夹夜法和笼诱法、蝇类采用诱蝇笼捕法。结果共扑获鼠类38只,隶属1目1科3属3种,平均鼠密度1.21%;蝇类3科8属10种,平均密度为8.28 只/笼/日,7-10月为高峰。结论初步摸清了龙口口岸鼠类及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蝇类的密度、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更好地控制蝇类的孳生与繁殖,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以糖-食醋-水混合作为诱饵,4-11月调查蝇类密度和种群。结果 2011-2013年山东省共捕成蝇15 424只,其中家蝇、丝光绿蝇和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分别占33.85%、17.78%和10.73%;捕获蝇类的总平均密度为10.2只/(笼·d),其中:2011年密度最高为11.12只/笼,其次是2013年为11.03只/笼,2012年密度最低为8.59只/笼;蝇类总体的季节消长情况呈单峰型曲线,蝇密度高峰期在6-9月,最高峰出现在7月份;不同生态环境中蝇类密度最高的为农贸市场(14.1只/笼),其次是绿化带(10.98只/笼)、居民区(9.08只/笼),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8.28只/笼)。结论山东省的蝇类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蝇类密度及种群构成均有所不同,气温、孳生环境和防治措施为主要影响因素。在蝇类繁殖高峰前及早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蝇密度,为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控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厦门口岸的蝇类本底资料,为口岸蝇类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7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厦门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58 350只,经鉴定隶属5科14属23种,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全年平均蝇密度68.2只/笼,蝇密度高峰期出现在5、9月份,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也各不相同。结论本次调查掌握了厦门口岸蝇类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虫媒传染病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