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胃肠间质瘤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35例经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复发或转移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服药3个月:完全缓解1例(2.9%,1/35),部分缓解16例(45.7%,16/35),稳定18例(51.4%,18/35),进展0例,临床获益率100%( 35/35).2年生存率97.1%,2年无进展生存率82.9%.结论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胃肠间质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1984-1985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4月在本医院治疗的晚期GIST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对其给予手术加口服GLEEVEC治疗;另外选取此前一年半内在我院治疗的晚期GIST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该患者未曾给予GLEEVEC口服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ECOG评分、治疗后的生存率、术后6个月的总体疗效、疾病控制率以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ECOG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2年以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8%(49/50)、84%(42/50)和72%(36/50),对照组治疗后1年、2年以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36/50)、58%(29/50)和52%(2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8%(24/50)和26%(13/50),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44/50)和68%(6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50)和44%(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口服GLEEVEC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GIST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复发率和转移率高。伊马替尼是目前用于不可切除的GIST及预防GIST转移复发的一线靶向药物,其疗效确切。但随着甲磺酸伊马替尼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其同样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许多严重、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所以临床医师和药师均需关注其不良反应,在治疗的同时加强用药监护,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实现疗效最大化、治疗最优化。本文通过报道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1例GIST患者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后出现了关节腔积液合并多种不良反应,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服药注意事项、耐药性、不良反应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外科治疗效果及生存分析。方法59例胃间质瘤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分析外科治疗疗效、预后因素及5年生存率。结果59例患者失访2例,17病例死亡,其余术后恢复均良好。患者总体1、3和5年生存率分别98.31%、83.12%和71.22%。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胃外器官受累或伴发胃癌、恶性潜能分级与患者预后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78、10.12、5.71、7.79,P均<0.05)。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是胃间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OR分别=3.13、3.94,P均<0.05)。结论胃间质瘤外科治疗疗效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且肿瘤大小及核分裂像是胃间质瘤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胃间质瘤47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近端半胃切除22例,远端半胃切除3例,胃楔形切除13例,肿瘤局部切除加幽门成形1例,近端半胃切除及肝叶切除5例,近端半胃切除加肝转移瘤导管栓塞化疗3例。随访1—6年,8例死亡,其余除12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患者部分缓解在继续服药外,27例患者均健在,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胃间质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胃内窥镜及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甲磺酸依马替尼辅助治疗不能切除或术后复发的胃间质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元化医护干预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居家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7月30日GIST患者60例居家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单日就诊分为干预组30例、双日就诊分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简单门诊个人信息登记及用药指导,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35例E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9例;年龄33~78岁,平均56岁。病程5 d~8个月,平均2个月。临床表现主要有腹部不适、腹痛及腹部包块等。均在术前行CT或腹部增强CT等检查发现病灶,其中位于系膜16例,网膜15例,腹膜后4例。35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均由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肿瘤标本镜下均以梭形细胞为主;极低危险、低危险、中危险、高危险患者分别为0、3、0、3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DOG-1、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酸性钙结合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1.4%(32/35)、100%(3/3)、71.4%(25/35)、8.6%(3/35)、22.9%(8/35)、0%(0/35)。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9~96个月,平均46个月。8例出现进展,7例病情稳定。结论 EGIST发现时往往体积较大,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手段,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预防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切除,且术后经影像学检查(增强CT或增强MRI)确认无肿瘤残留的22例原发性GIST患者,于术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qd口服治疗,中危患者疗程>1年,高危患者疗程>2年.观察其1年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该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57.4岁,高危患者9例.中位随访时间34 (24 ~ 48)个月,1年无复发生存率100%,2年无复发生存率94.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水肿、恶心、腹痛、肌肉或骨骼疼痛、血小板减少、乏力、皮疹等,多为轻度到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大多可以缓解.结论 原发性胃肠间质瘤术后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安全、有效,有可能改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预防或延迟复发.但由于未设对照,其疗效尚待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s 1 receptor,IGF1R)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 中的表达以及其与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耐药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手术的13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IM耐药病理26例,非耐药病例108例。将患者病理石蜡制成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IGF1R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IGF1R与各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生存资料,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的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 IGF1R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原发部位、核分裂相、突变基因、NIH危险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IM耐药GIST组织中,IGF1R蛋白的表达具显著高于IM非耐药组织(2=8.286, P=0.004);对26例IM耐药病例的生存分析显示IGF1R高表达的病例,OS显著低于IGF1R低表达的病例(35.3 vs 71.3月,P=0.04)。结论 IGF1R或参与GIST伊马替尼耐药的机制,在IM耐药病例中IGF1R高表达可作为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胃肠间质瘤(gastrio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来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的缺乏分化或未定向分化的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性肿瘤。消化道间叶细胞又称间充质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形态学较幼稚,无明显分化特征,广泛存在于消化道管壁的各层组织中,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及其系膜。有多项分化潜能,可以进一步分化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脂肪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滑膜细胞等。GIST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肿瘤,总体预后不良。本文就GIST的来源和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2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中,22例(68.8%)为胃间质瘤,其他为小肠,结肠和直肠间质瘤。CD117阳性率96.9%,vimentin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76.5%。32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根治性切除25例,包括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胃楔形切除,病变肠段切除,腹会阴联合切除及肿块切除或扩大切除,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7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标记物,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瘤残余及术后复发的患者可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恶性GIST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免疫组化染色CD34、CD117、血清蛋白和血清单克隆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恶性GIST原发肿瘤部位主要为胃贲门、小肠和大肠:主要症状和体征有腹痛、腹部肿块、贫血和黑便。结论 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植的诊断依据,恶性GIST的最后诊断需靠病理切片;该病预后较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提高疗效需要综合治疗。对于复发或转移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寻找新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胃肠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至2007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4例胃肠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恶性间质瘤成人多见,50岁以上占75%(18/24),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贫血、疼痛多见。病变部位胃15例,小肠7例,结肠2例,行根治性切除18例,局部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1例,其中3例为联合脏器切除。结论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恶性间质瘤的主要手段,术前明确诊断仍较困难。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必要时需联合脏器切除,以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对防止术后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方法对51例经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3种抗体(CD117、CD34、SMA)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GIST主要发生于胃及小肠,在所有患者中CD117均呈阳性表达,胞质弥漫强阳性染色;CD34阳性表达率为86.3%(44/51);SMA阳性表达率为41.2%(21/51)。结论 GIST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无特异性,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28例临床资料。结果肿瘤部位以胃肠为主,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8例良性,20例为潜在恶性和恶性;免疫组化CD34阳性19例(67.9%),CD117阳性28例(100%),抗平滑肌抗体(SMA)和S-100均(-)。复发12例,再切除6例。结论对于腹部隐痛不适、反复消化道出血的中老年病人,如胃结肠内镜无阳性发现应高度怀疑本病。CT检查对术前确诊帮助较大,GIST的诊断依靠免疫组化分析。完整的局部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胃肠镜、超声内镜(EUS)的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GIST缺乏特异性症状或体征;88例行腹部彩超发现16例病变,腹部彩超仅能发现腔外、转移病灶和少部分腔内病灶,价值不大;46例行腹部CT发现32例病变,腹部螺旋CT检查可发现较大病灶并且有助于判断胃肠间质瘤的危险性,对有无转移也有明确的诊断价值,但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有一定困难;53例胃或结直肠病变的患者胃肠镜检查发现率为100%,但难以对病变进行定性;53例胃或结直肠病变的患者EUS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有6例,对GIST的定性和定位有较好的辅助价值,但与病理结果之间仍有一定的出入。结论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对明确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方法:分析179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组织HE及免疫组化特性。结果:GIST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多发生于胃和小肠,179例GIST患者中发生于胃部为88例(49.2%),小肠67例(37.4%)。病理观察,GIST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染色C-kit蛋白(CD117)阳性率为100%(179/179),原始造血干细胞抗原(CD34)阳性率为65.9%(118/179),干蛋白(nestin)阳性率为76.0%(38/50),部分病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蛋白(S-100)、结蛋白(desmin)为阳性。结论:不同于胃肠道其他间叶源性肿瘤,GIST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原癌基因c-kit突变,免疫组化CD117、CD34、nestin表达阳性是其最具价值的依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肠道准备的磁共振成像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不能耐受肠道准备或不愿接受辐射检查的GISTs患者进行无肠道准备的腹部磁共振常规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结果 7例GISTs中发生于胃3例,腹膜后2例,小肠及肠系膜各1例;良性1例,恶性6例;7例GISTs于DWI像均呈高信号,与邻近正常组织对比明显。结论无肠道准备的磁共振成像检查简便、无X线辐射,结合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GISTs的检出及定位。  相似文献   

19.
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40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其中4例新鲜标本同时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72.5%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和小肠。肿瘤可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45%;神经源性分化型12.5%;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7.5%;未分化型25%。肌肉共同蛋白HHF-35在18例平滑肌细胞型肿瘤中,17例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为平滑肌细胞分化最敏感的标记物。未分化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为Vimentin和CD34阳性(100%)。电镜检查可见各型分化的特点。结论 尽管胃肠道间质瘤的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其免疫表现型却呈异源性,需要做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以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