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卫生、劳动福利省的儿科药物治疗研究委员会已经确定将讨论八种儿科用药的系列延伸。这八种药物已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由相关的学术团体提出。  相似文献   

2.
日本卫生、劳动和福利省的儿科药物治疗研究委员会已决定,要求制药商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Ⅰ)(一种消炎止痛药)的申请作部分适当的修改,因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儿科使用。同时,关于醋酸氟卡尼(flecainide acetate)治疗心律不齐,委员会决定公开该药脱标签使用的真实研究结果,并于日后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4.
药物成瘾者复吸率高对成瘾治疗和干预是巨大的挑战。社会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复吸发生的可能性,又可以降低高危因素对复吸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支持与复吸之间的关系以及调控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成瘾者感知到来自家庭、同伴、社会机构的积极社会支持可以有效抑制复吸,并且能帮助改善其面对人际压力的应对策略。提示完善成瘾者社会支持的架构对临床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当部长们准备将欧盟儿童规定条例签署为法律时,欧洲医药局(EMEA)已公布了一些有关临床开发儿科药物的文件。在2006年6月的会议上,EMEA的CHMP采用一个药代动力学指南用于儿科药物开发,指南承认很难在儿童,特别是非常小的儿童中研究新药,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这种情况下可用药代动力学资料把成人的疗效和安全性外推到儿童,或把儿童的资料外推到不同年龄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8.
日本滥用的主要药物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药物滥用流行始于二战结束后 ,当时滥用的主要物质有甲基苯丙胺(MA)、挥发性有机溶剂、大麻、海洛因和致幻剂 ,其中滥用最多的是MA。下面就日本主要滥用的几种药物的情况、MA滥用者的治疗与康复及药物滥用对策简要介绍如下 :1滥用的主要药物1.1苯丙胺 (主要是甲基苯丙胺 )MA的滥用最初发生在二战期间 ,主要是日本的作战士兵和兵工厂里的工人使用,以增强战斗力和解除疲劳。二战结束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MA便迅速流入社会 ,出现了第一次MA流行性滥用。当时的日本人在精神和躯体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来自饥…  相似文献   

9.
丁锦希  罗茜玮  王颖玮 《上海医药》2011,32(12):615-620
日本药品数据保护制度以对药品注册过程中所提交的数据信息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通过授予原研厂商一定期限的市场独占权,有效保护了原研厂商的利益并鼓励其研发积极性。文章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日本药品数据保护制度实施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药品数据保护制度对创新药物研发起到了良好的正向激励效应。同时日本政府通过将药品数据保护制度与药品上市后监测制度捆绑实施,并配套以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定价机制,较大程度地遏制了药品数据保护制度的负面效应,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基于德尔菲法探索建立儿科微生态药物处方合理性点评规范的方法学,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结合文本调研、文献研究法,应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对专家积极程度、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及权威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共45名儿科医师和药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函询,两轮有效回收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国外药讯》2009,(12):38-39
Omeros公司希望能募集到684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其抗炎药物和用于手术中的眼科候选药物等项目。目前该公司有四个项目,其中两个是关于关节镜方面的,一个是眼科方面的,另外一个是泌尿科内窥镜方面的,这些项目都是用该公司的Pharmaco Surgery平台研发的。  相似文献   

12.
周盛 《北方药学》2012,9(4):72-72
由于儿童各脏器器官发育的不完全,生病时对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差,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药物在儿童体内残留,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更有甚者会危及生命,因此,儿童在患病时期用药要比成人更加谨慎,故本文就儿童患病时期合理用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14.
熊富霞 《国外药讯》2004,(12):16-17
日本健康、劳动和福利部的一个食品药品卫生顾问委员会在日本推荐批准一些药物新处方和新适应症,这些药物多数用于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然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伟秋 《国外药讯》2006,(10):45-46
日本中央社会保险医学委员会Chuikyo在年初的一次会议上决定,因日本销量最高的八种药物组份(21种产品)的销售量超过上市前的预计,故将根据重新计算的方法降低国家卫生保险(NHI)的药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产生的原因。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从本单位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在儿科门诊用药期间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抽取89例,对其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9例患儿中,年龄一个月到一岁之间占大多数(31.46%),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抗生素最常见(43.82%),最容易发生损害的部位为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67.42%),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89.90%)。结论儿科门诊药物不良反应多发,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日本健康、劳动福利省(MHLW)的药物安全性评估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一个新的旨在加强新药的安全性测定的方案。 药品上市后,被选择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信息将直接从医疗机构收集,以检验药物生产厂家的上市后监督及信息宣传的力度是否令人满意。选择标准包括:高水平的创新,要求作为批准条件之一的售后临床结果,或者是国内和国外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20.
抗菌药物应用涉及临床各个科室,正确、合理选药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及减少或减缓耐药性发生的关键。由于患儿的免疫能力相对低下,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上有着更广的应用,使患儿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但是小儿因为自身发育不完全,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更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儿科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更为重要,特别在抗菌药物滥用日益严重的今天,规范儿科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就婴幼儿及儿童生理特点,结合临床儿科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浅析了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促进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