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细胞表面6种细胞表型的变化与大型癌分期及术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9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表面6种细胞表型。发现随着Dukes分期的增高,术前CD3,CD4,CD4/CD8,CD16,CD69及CD^3+/HLA-DR^+下降,CD8逐渐增高;A期大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活跃,术前CD3,CD4高于对照组,CD8,CD4/CD8,CD16,CD^+3/HLA-DR^+与对照组相同.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测定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20例再障患者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10例经CSA和AOdriol(安雄)治疗,8例疗效好的患者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显著升高,提示测定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可作为观察再障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细胞(CD20+)以及B、T和单核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结果发现,MM患者CD20+以及B、T及单核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加入重组IL-4,可使8名MM患者CD20+、HLA-DR+CD20+、HLA-DR+单核细胞比率提高非常显著(P<0.01)。而在T细胞,P值则>0.05。我们认为由于IL-4分泌减少,一方面使多克隆B细胞激活及增殖受抑,另一方面使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减少,抗原提呈能力下降可能是MM发生多克隆免疫球蛋白抑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广东汉族人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与HLA-DRB1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47例广东汉族人RA患者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并与相应人群健康者102例结果比较。结果HLA-DR4基因在RA组显著增高(35.1%,RR=3.55,P<0.005,EF=0.252),DR16在RA组也高于正常(RR=2.57,P<0.05);而DR9基因在RA组显著减少(P<0.005)。31例DR4+患者患病年龄较早,病情较重(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和Ⅱ期RA骨关节X线改变者显著高于DR4-患者,P值分别<0.05和0.025)。结论广东汉族人RA易感性与宿主DR4基因密切相关,HLA-DR4可能是一个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价值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19.8%v.s6.7%(P<0.05)。(3)首次证明DRB1*12等位基因与中国人IDDM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不同种族HLA-DR型别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不同种族人群IDDM发病率变化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
癫痫患者免疫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观察了70例癫痫(EP)患者的免疫状态,首次检测了B淋巴细胞亚群,sIL-2R及TNF,对各项免疫学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IgA,IgM含量明显降低,CIC含量明显增高(P<0.01),C3明显降低(P<0.05),显示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发现CD3^+,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APAAP桥联免疫酶标技术,对36例接受ATG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发现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但CD4~+/CD8~+比值、CD8~+细胞数目治疗前后却有显著性差异。AA患者外周血HLA-DR~+细胞较正常明显增高,但ATG治疗后却有所下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D8~+、HLA-DR~+细胞增高及CD4~+/CD8~+比值降低在AA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喉癌细胞DNA含量、增殖与T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0例喉癌患者的肿瘤细胞DNA含量及增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喉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喉癌组、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细胞的DI值无显著差异(P>0.05),喉癌组和良性病变组细胞的PI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前,喉癌患者CD8升高比良性病变组显著(P<0.01),而CD4/CD8比值则比良性病变组下降明显(P<0.05);喉癌患者术后CD8要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CD4/CD8比值术后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发现CD4/CD8比值与PI值呈直线负相关(r=-0.89)。本实验的结果说明肿瘤细胞增殖程度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用这一关系来推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对预后的估计、疗效的监测等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APAAP桥联免疫酶标技术,对36例接受ATG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发现,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但CD^+4/CD^+8比值,CD^+8细胞数目治疗前后却有显著性差异。AA患者外周血HLA-DR^+细胞较正常明显增高,但ATG治疗后却有所下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D^+8,HLADR^+细胞增高及CD^+4  相似文献   

10.
吕先科  玉寒冰 《现代免疫学》1999,19(3):177-177,183
本文对44例肺癌术前患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与正常组比较。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IAP含量显著增高(P<001),T亚群CD3+,CD4+细胞均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显著增高(P<005),CD4+/CD8+细胞比值亦显著降低(P<001);并发现患者血清IAP含量的增高与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比值的降低呈明显负相关(r= 042;P<001)。在患者中有肺外转移者血清IAP含量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1);其T细胞CD4+/CD8+比值亦明显低于未转移者(P<001)。提出联合检测对患者免疫水平评估和预后的判断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图像分析仪测定了52名青年手的掌侧投影面积,各指掌侧面积的平均值,以中指最大(13.40cm~2),拇指其次(12.47cm~2),食指(12.03cm~2)与环指(12.00cm~2)近似,小指的掌侧面积最小(8.63cm~2)。全手掌侧总面积平均145.20cm~2。指掌侧总面积平均58.52cm~2,占手掌侧总面积的40.30%。手掌面积平均86.69cm~2,占手掌侧总面积的59.70%。按stevenson公式,根据身长和体重,计算出体表面积的估计值,进而求得全手掌侧投影面积占身体表面积的0.93%。经计算机处理,求得手长、手宽、身长、体重、体表面积估计值与手面积的相关系数,说明上述5个变量与手面积的相关均非常显著。本文还建立了由手长、手宽推算手掌侧投影面积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37例婴幼儿脊髓前(正中)动脉和脊髓后(外侧)动脉的分支,其主要结果如下:婴幼儿脊髓平均长度为14.08±1.49cm,脊髓前(正中)动脉外侧分支平均为76.17±18.64支,中央动脉平均为169.78±25.51支.中央动脉分布到灰质前角、侧角和后角底部及邻近灰质的深层白质,而白质浅层和后角大部,则由软膜动脉网发出的穿支供应.此外.还讨论了与临床应用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肾脏的交感神经支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和肾内注射HRP逆行标记神经元的方法,研究了猫肾脏的交感神经支配。发现了下述的待点。1.猫左、右侧腹腔神经节相互融合,呈半环状包绕在肠系膜上(前)动脉的起始处,于其融合部,各发出左、右肾支。肠系膜上神经节与右侧腹腔神经节融合。2.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分别位于腹腔神轻节,同侧主动脉肾神经节和T_(12)~L~4节段的交感干神经节内,並具有局部定位分布的关系。3.肾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主要来自腹腔神经节(82.08%),其次是主动脉肾神经节(12.76%),交感干神经节最少(5.16%)。4.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交感干神经节中有少量呈梭形。5.支配肾周腹膜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与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存在部位、数量和在各种神经节内分布形式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猫直肠上部的交感神经支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猫直肠上部肠壁内注入HRP,通过逆行追踪证明:1.长轴突型交感节前神经元直接分布到直肠壁内,其位于双侧脊髓的L_(1-6)髓节,多数集中于L_3髓节(占69.79%),两侧标记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差别。主要位于中间带外侧核(IL占90.74%)并由此向网状核,侧索(LF)、中介核(IC)、中间带内侧核和前角腹后外侧核(DLM)内扩散。不同核团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有一定差别、IL、IC标记区偏向颅侧,LF、DLM标记区则偏向尾侧。2.支配直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位于肠系膜前、后节(占标记细胞总数的68.4%,其余者位于双侧腰骶交感于神经节内。  相似文献   

18.
鸡卵巢迷走神经的分布—CB—HRP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常生  郭和以 《解剖学报》1990,21(2):173-177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了早期鸡胚心脏发生的外形变化及心外膜的发生。1.心脏发生经历2个阶段,首先是心脏的成襻过程,心管表面的一定部位出现沟,沟相应部位内面出现嵴。心襻的完成,标志着心脏各部原基的确立。第2个阶段是心脏各部原基的进一步分化,包括心腔内部的分隔及心脏各部位置的变化。心房与心锥的移位,可能是受左右心室移位的影响。2.心外膜片并非由心肌外层原位分化,而是由静脉窦处的间充质细胞增殖,并迁移覆盖在心肌层表面形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