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冠心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对于有些病人,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不能挽救那些濒死的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限制。自从1977年Gruentzig进行了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冠心病的治疗从此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多年来,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迅速发展,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设备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本文就这方面的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对40创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10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旋磨术成功率分别为82.5%和80%;经立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46处病变经扩张后狭窄度由80%±14%降至20%±10%,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旋磨术组17处病变经旋磨后狭窄度由84%±9%降至29%±2%,两组残余狭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经文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旋詹本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7.5%和80%(p<0.001),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5%和50%(p<0.001),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无死亡病例,放房本组死亡一例。由此认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疗效及安全性均高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旋废水,且适应症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旋磨术适用于某些“硬”病变或解剖类型不适合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者,残余狭窄显著时需辅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三次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注册登记资料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分析1999-2001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发展趋势。方法:凡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医院,均填写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统一印发的表格,根据表格提供的资料对1999-2001年我国完成的PCI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1年共注册PCI病例总数26098例,来自全国范围内112所医院,其中1999年8000例,2000年11753例,2001年16345例,总成功率97.0%。共扩张病变53695处,其中43304处(80.6%)病变置入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90%。30339例择期PCI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痉挛(2.4%)、严重冠状动脉夹层(2.2%)、冠状动脉急性闭塞(0.8%)、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0.6%)、急性心肌梗死(0.5%)、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0.07%)、死亡(0.31%)。随访中靶血管重建术7.0%。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较上次注册资料有较大增长,共5759例,其中直接PCI 4417例,补救性CI这1342例,总成功率96.3%。左主干PCI共完成551例,总成功率98.4%,手术死亡率0.9%,随访期中死亡8例(1.5%),靶血管重建术8.2%。此次参加注册的医院中,每年完成PCI<75例的医院占46.0%,每年完成PCI>200例的医院仅占20.1%。结论:近3年来我国PCI仍迅速发展,每年完成例数以40%左右的速率增长,PCI成功率及燕发症发生率与国外献报道相似。在严格选择的左主干病变,PCI也取得较好效果。但我国各地及各医院之间PCI发展仍极不平衡,继续加强技术培训及规范化管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1998年11月以来,我们对24例冠心病患者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41例次,并在其中29支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36个,置入成功率为97.2%。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3例;年龄34~60(平均55.40±9.6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7例、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史者1例,不稳定心绞痛12例,稳定型心绞痛4例;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7例、高脂血症4例,有吸烟史7例,心功能~级4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3例,多支病变(包括左主干1例)3例。前降支(LAD)病变26处,对角支(Diag)3处,回旋支(LCX)7处,右冠状动脉(RCA)12处,共…  相似文献   

5.
李国华  崔连群 《山东医药》1996,36(12):11-12
对不适合行经皮冠状动脉腔中内球囊成形术(PTCA)的19例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复杂形态的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腔内硬化斑块旋磨术(CRA),其成功率与PTCA相似,单独CRA或CRA加补充PTCA后的残余狭窄低,提示CRA治疗严重冠心病比PTCA更优越。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应用介入诊疗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CS)。随着此项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的相关性研究亦有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我院1992年7月至1995年9月间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18例冠心病,对23支血管25处病变进行扩张,狭窄度由81%±12%降至18%±15%;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治疗10例冠心病,成功9例,对25处斑块进行旋磨,两例补偿性球囊扩张,斑块处狭窄度平均值由术前的86.2%降至20.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存在的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术前、术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248例手术成功者应答率为100%。术前有129例患焦虑,其中72例处于焦虑状态(29.03%)、57例肯定焦虑(22.98%),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52.02%。88例患抑郁,其中46例处于抑郁状态(18.55%)、42例肯定抑郁(16.94%),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5.48%。出院时,120例仍有焦虑,其中70例处于焦虑状态(28.23%)、50例肯定焦虑(20.16%),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48.39%。95例患抑郁,其中48例处于抑郁状态(19.35%)、47例肯定抑郁(18.95%),占总调查人数的38.31%。结论成功的冠脉介入治疗,不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或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好,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技术之一。作为基层医院,我们2001年11月开展介入治疗,至2003年10月共收治临床诊断的冠心病81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08例,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69例),其中34例患者接受了冠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过程1977年9月,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在此后的20年中,以PTCA为基础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迅速发展,新的介入治疗手段不霍勇教授断出现,应用于临床,并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对各种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价值进行了评价。可以说冠心病介入治疗在攻克其术后再狭窄这一难题的进程中得以不断发展。时至今日,回顾冠心病介入治疗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其经过了3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1.1单纯球囊扩张术1992年以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状动脉(下简称冠脉)内支架术已成为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最常用的疗法,≥85%冠脉最初(de novo)病变在接受介入治疗时,使用了支架术。但普通裸支架术后再狭窄仍高达20%~40%。最近的研究表明,药物涂层支架在预防再狭窄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旋磨术临床进展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研室李国华综述崔连群审校1977年首次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的成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但PTCA不能消除冠脉内的硬化斑块,为此,人们便致力于寻求消除硬...  相似文献   

13.
药物涂层支架--介入心脏病学的突破性进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后的最突出问题是术后 3~ 8个月再狭窄 ,单纯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达 30 %~ 5 0 %。其机制主要由于血管局部对球囊损伤的过度愈合反应 ,包括早期血管弹性回缩 ,晚期血管负性重塑(remodeling)及新生内膜过度增生。支架置入术由于有效地制止了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塑 ,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 ,但由于动脉壁损伤、血栓形成及炎性反应 ,刺激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产生 ,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受体 ,使平滑肌细胞分裂 ,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基质分泌并向内膜迁移 ,使新生内膜过度增生 ,…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定向斑块旋切术应用进展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倪廷枢综述1977年Grtientzig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经皮球囊冠脉腔内成形术,这是心脏病治疗学的一次重大飞跃,开辟了冠脉介入治疗。目前PTCA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我国已完成了1...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支架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我院123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265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已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灶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对照分析。 结果 老年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行支架术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6.7%与99.6%,P>0.05);老年组手术死亡率为1.6%(2/123),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老年组因冠状动脉扩张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严重内膜撕裂而置入支架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3.7%与14.3%,P<0.001);老年组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3.2%比0.3%,P<0.001)。随访6~54个月,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老年组患者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6.3%与7.8%,P<0.05)。 结论 随着PTCA及支架置入技术的日臻完善,老年患者行支架术的成功率与非老年患者无明显差异,均达国内先进水平,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急性期并发症及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均与全国注册水平相似,因此支架术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比例逐步增加,老年冠心病者的介入治疗已引起重视,本文总结我院的31例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资料,旨在为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提供经验。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在我科住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31例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冠心病是CVD的主要临床类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患者重要的再血管化治疗策略,近年来在手术策略、新型介入设备研发、相关指南更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尽管相关的治疗和管理得到了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残留风险依然较大,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玉增  刘卫涛 《山东医药》2011,51(23):112-113
自1977年9月美国医生Gruentzlg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成功完成世界上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PCI历经了PTCA、冠脉裸支架(BMS)及冠脉药物涂层支架(DES)时代,目前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适应证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MI)、STEMI。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 (Rotationalatherectomy)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策略及效果。方法 :对 79例患者的 86处病变行冠脉旋磨治疗 ,观察其治疗的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率。结果 :79例施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 ,旋磨头均成功地通过了病变 ,手术成功率为 96 .2 0 % (76 79) ,平均狭窄程度由87 4%± 8.78%降至 14.6 %± 10 .89%。其中 5 9.49%的病例选择了 1.5mm的旋磨头 ,2 7.88%的病例使用了二个旋磨头。全部病例均联合应用了冠脉球囊扩张术 ,12例在行旋磨术后置入冠脉内支架。 6例患者术中发生较严重的冠脉痉挛 ,经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缓解 ;9处 (10 .47% )病变出现了B型以上的内膜撕裂 ,出现无血流或缓慢血流现象发生率为 3.8%。 1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Q波心肌梗塞 ,无急诊冠脉搭桥及死亡病例。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可选择性用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 ,小血管长节段病变  相似文献   

20.
王月君 《山东医药》2007,47(17):F0003-F0004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的优点。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们对31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