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下颌下腺切除对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培林  李肇特 《解剖学报》1994,25(4):425-427
在大鼠胃体前壁近胃窦处浆膜下注射冰醋酸造成溃疡模型,并进一步切除双侧下颌下腺,以观察其对大鼠体重和溃疡愈合的影响。术后14、28、35和50d观察溃疡愈合状况。发现下颌下腺切除明显延迟了溃疡的愈合。术后14和28d,胃溃疡大鼠体重增长减缓。结果提示,下颌下腺产生的某些物质可能是维持机体生长和促进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丹参提取F对大鼠乙酸—消炎痛胃溃疡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鼠乙酸-消炎痛胃溃疡为动物模型,用甲氰咪胍作为对照药,观察了丹参提取物F对溃疡愈合过程的影响及其与胃粘膜微环,粘膜细胞再生,胃壁结合粘液分泌的关系,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F组的溃疡指数和溃疡边缘毛细血管网眼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于甲氰米胍组,而溃疡边缘粘膜血流量,细胞标记率及胃壁结合粘液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亦高于甲氰咪胍组,而溃疡提取物F能促进大鼠乙酸-消炎痛胃溃疡的愈合,其作用优于甲氰咪胍,其机  相似文献   

3.
用甲状腺机能低下(低甲)和甲状腺机能亢进(高甲)动物模型,对大鼠肾皮质远端肾单位进行了电镜下细胞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低甲时远端肾单位的远端小管曲部细胞、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和集合小管主细胞的截面积(A)、侧基底面细胞质膜面密度(Sv)和周界长度[B(A)]、线粒体体密度(Vv)、及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和集合小管主细胞的游离面细胞质膜面密度和周界长度、集合小管直部细胞游离面微绒毛长度均明显下降。高甲时集合小管闰细胞的截面积和线粒体体密度增加。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是影响远端肾单位细胞膜和线粒体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浸水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腹注盐酸半胱氨酸对胃溃疡指数、胃粘膜谷胱甘肽(GSH)含量1胃酸分泌和胃粘液分泌的影响。结果:半胱氨酸能抑制大鼠胃溃疡的形成;浸水应激可使大鼠胃粘膜GSH含量明显降低,半胱氨酸对GSH含量的降低无影响;事先给予N-乙酰马来酰氨或消炎痛对半胱氨酸的抗溃疡作用无影响;半胱氨酸能抑制浸水应激大鼠胃酸的分泌,但对胃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咖啡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0mg/kg和60mg/kg咖啡因灌胃处理,连续18d。运用HE染色、尼氏染色和电镜进行观察。结果HE染色未见明显异常;尼氏染色显示,实验组尼氏体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高剂量组尼氏体较低剂量组有所减少;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海马神经元内游离核糖体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高剂量组海马部分神经元局部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肿胀、神经髓鞘松懈受损。结论咖啡因能够使大鼠尼氏体数量增加,但过高剂量会造成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坏。  相似文献   

6.
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成溃疡组、盐水组和空白组。溃疡组在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将少量冰醋酸注入胃粘膜下层,造成实验性胃溃疡;盐水组模拟手术,用等量生理盐水注入胃粘膜下层;空白组为正常大鼠。在手术后1~28天分批取材,进行组织学和酶组织化学观察。盐水组:手术后2~21天,甲状腺滤泡细胞的AcP、AlP、α-GPD、SDH、G 6 PD和NsE的活性减弱,并且比空白组的低,手术后4~21天,滤泡细胞变低,滤泡腔变大;溃疡组:手术后2~21天的AlP活性比盐水组略高,但比空白组的稍有减弱,α-GPD、SDH和G6 PD活性都比盐水组高,与空白组的相同。NsE与盐水组的相似,在手术后4~21天,此酶活性有所减弱。手术后4~10天溃疡组的滤泡细胞变低,滤泡腔变大。手术后14天,滤泡细胞高度恢复正常,滤泡腔大小与空白组的相似。本实验结果与家兔实验性胃溃疡期间甲状腺滤泡细胞功能活性增强基本一致。从而提示,在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大鼠和家兔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可能都参与了胃溃疡修复的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7.
用光、电镜观察了喉返神经对大鼠甲状腺形态和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吞噬胶体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侧喉返神经可能抑制该侧甲状腺分泌甲腺素。  相似文献   

8.
邵佑之  郭敏 《解剖学杂志》1993,16(2):164-168
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对大鼠肾间质的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皮、髓质中间质形态学特点,间质细胞的分型及超微结构特点,各型间质细胞的分布.同时应用体视学方法对皮质和髓质各段的间质体积分数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细胞单层培养方法,以cAMP为观察指标,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对正常和甲亢甲状腺细胞功能调控的特征。结果显示:(1)10^-3和10^-1U/ml的TNF-α对其状态下正常甲状腺细胞生成cAMP的值无显著影响,当其浓度为10和10^3U/ml时,cAMP释放明显增加。TNF-α在10^-3-10U/ml的剂量范围内,对甲亢甲状腺细胞基础cAMP的生成无明显影响,但10^3U/ml的TNF-α则显著促  相似文献   

11.
苏宇华  石爱荣 《解剖学报》1994,25(4):403-407,T014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电镜包埋后免疫金间接法村记ACTH细胞,研究胃溃疡自愈过程中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实验性胃溃疡第4d,一些ACTH细胞含少量很小的分泌颗粒,沿质膜分布,有较多的ACTH细胞胞质出现许多空泡。溃疡第6d,ACTH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其扁囊膨大部含中等电子密度的内容物,其内可见金颗粒标记。溃疡6-10d,较多的A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高 ,与正常或盐水组相比P <0 0 5。D细胞面数密度于 4d增加 ,P <0 0 5。 结论 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呈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 ;胰岛G细胞和D细胞可能以内分泌或旁分泌调节的途径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多肽在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形态计量和图像分析法,研究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PP细胞的形态学、细胞的面数密度(NA)及平均灰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和盐水组比较,胃溃疡组大鼠胰岛PP细胞NA于溃疡第6d明显下降,平均灰度值升高(P<0.05);溃疡第10~28d,PP细胞NA升高、平均灰度值下降(P<0.05);尤以第10d最明显.胰岛PP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形态观察结果与同期图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胰岛PP细胞在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其细胞NA和平均灰度均发生改变.提示PP细胞参与了胃溃疡自愈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2只,分为实验性胃溃疡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溃疡4、6、10、14、21及28d分批处死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胃窦粘膜的5-HT细胞。在光镜下观察胃溃疡自愈过程中,5-HT阳性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溃疡组5-HT细胞数密度在溃疡4~28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盐水组在第4d时亦出现增高趋势(P<0.0l),但第6d后基本恢复正常。与盐水组比较,溃疡组5-HT细胞的数密度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盐水组(P<0.0l)。因而提示:胃窦粘膜5-HT细胞参于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A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黄岩  梁文妹  石爱荣 《解剖学报》1999,30(4):352-356,I016
目的 探讨胰岛A细胞参与溃疡自愈调节的可能途径。 方法 应用形态计量、放射免疫测定及透射电镜方法,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A细胞的面数密度、超微结构及血清胰高血糖素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及盐水组比较,A细胞面数密度于溃疡后6d、10d 明显增加(P< 0.01)。溃疡后14d 开始呈减小趋势,28d 基本恢复正常。A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在溃疡后第6~14d 较明显,主要表现为:(1)细胞核增大,异染色质减少,核周隙扩张;(2)部分A 细胞粗面内质网增多,有的呈板层状排列,有的扩张成囊泡;(3)部分A 细胞内分泌颗粒增多,大小不等,密度不一。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从溃疡后14d 到21d 呈增高趋势(P< 0.01),28d 时接近正常。 结论 胰岛A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表明,它通过增加其细胞数目及增强其合成与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积极参与了胃溃疡自愈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胰岛素水平与消化道溃疡的关系,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制成胃溃疡动物模型,用地高辛标记的pro-InscR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B细胞内pro-InsmRNA的变化,并对其杂交信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胃溃疡模型术后第6和第10d,胰岛B细胞内的杂交信号增强,表明在溃疡愈合早期pro-InsmRNA的表达量增加。结合本室以往的研究结果,初步讨论了胰岛素参与胃溃疡自愈的调节过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中颌下腺颗粒曲管(GCT)细胞的变化。GCT细胞可分为三种类型:宽暗颗粒细胞、亮颗粒细胞和狭窄玩颗粒细胞。溃疡术后4天,宽暗颗粒细胞和颗粒明显减少;术后10天,宽暗颗粒细胞和颗粒略增多;术后14-21,宽暗颗粒细胞和颗粒均明显增多,颗粒更加粗大,含颗粒少的细胞向含颗粒多的细胞过度明显,这些变化尤以术后14天更明显;至术后28天,各项变化趋于恢  相似文献   

18.
电针刺激"曲池"和"足三里"对大鼠脑梗死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大鼠脑梗死面积和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病疗效和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用MRI、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针后,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MRI显示电针组大鼠的梗死区面积比对照组的明显缩小(P〈0.01);光学显微镜下,电针1d组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的缺血性损伤与对照组l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7d与对照组7d相比,细胞损伤程度和受损细胞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子显微镜下,电针组缺血边缘区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如腺粒体的肿胀、嵴的破坏及核蛋白体变性程度均比对照组轻。结论电针穴位刺激能减小脑梗死面积并对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