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离娄下>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史记·留侯列传>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尚书·说命上>说:"木从绳则直,后从谏则圣?".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所谓"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力拔千钧,勇猛过人,出生于贵族,拥有百万大军,而汉刘邦起于沛县小令,少有学问,勇力不敌项羽,兵将亦无项羽之盛,然卒以弱胜强,打败了项羽百万大军而建立了刘汉王朝.何以然?根据毛泽东先生之评论,盖以"项羽不听谏言"、"刘邦从谏如流"故也.  相似文献   

2.
盐,在生活中实在是再寻常不过了.古人说:"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盐的重要性.中国产盐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神农氏时代,就有"宿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东汉《说文解字》则细分说:天然形成的盐称为"卤";人力加工而成的才称之为"盐".其中"卤"在金文里的形象,就是一个装着盐的盐罐;而"盐"则是一个人拿着盐罐,并守着一个器皿,像是在制盐.  相似文献   

3.
博客     
世界各国的人性——《世界十大民族生意经》序贺雄飞http://blog.sina.com.cn/m/hexiongfei 2006-09-14 09:55:56有一则笑话:一艘船开始下沉时,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正在开会。大副让这些人立刻穿上救生衣跳到水里去,却没有人照办。几分钟后船长来了。船长对英国人说"跳水是一项体育运动";对法国人说"跳水很潇洒";对德国人说"这是命令";对苏联人说"现在是革命行动";  相似文献   

4.
享受平静     
西汉养生家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有云:"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意思是说,人的精神气志,在平静中能得到修养充实,使身体日渐强壮;反之,躁动则会耗费生命,使人容易衰老.可见"静"与生命之"壮"的关系相当密切.  相似文献   

5.
<正>某地有一位胡某,原是一剃头师傅。他胡乱看了几本医书,似懂非懂,便改行行医,给人治病。一天,他给一老太婆看病,仅看了一下舌苔,便提笔写了药方:"全蝎半只,天冬一钱,麻黄二钱,半夏三钱,地黄四钱,薤白五钱,生姜绿茶为引"。写罢,收诊费100元。  相似文献   

6.
气血中和百病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 为什么这样说呢?什么是气呢?在人体生命运动中,气有什么作用呢? 我国古代哲学家告诉我们: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早在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庄周,又叫庄子,在他的书中<庄子?知北游>中说:"通天下一气耳."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是由气化生而成.人当然也不例外,也是由气而化生的.  相似文献   

7.
宋代诗人陆游说过:"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这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 在我国,历来就有"书画人长寿"的说法,史料记载中有许多书法家都是长寿者.  相似文献   

8.
生命     
吕秀如 《养生月刊》2022,(5):476-477
爱迪生说:"人生太短暂了,事情是这样多,能不兼程而进吗?"这是爱迪生对生命的一种感悟.现代书画家齐白石九十岁仍然挥笔作画,一天至少五幅.他说:"不教一日闲过."这是齐白石对生命的肺腑之言.写了《物种起源》一书的达尔文也说过:"一个竟会白白浪费时间的人,就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对生命的宝贵,达尔文算是看得很透的人.  相似文献   

9.
石柱国 《养生月刊》2008,29(1):33-35
冬季进补,是人类长寿保健的秘诀之一.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大意是说,天与人是相应的.人体必须依赖天地这一大自然的气化而生存,要适合四时气候变化的法度才能健康成长下去.  相似文献   

10.
<正>《左传》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我对此的理解:立德就是讲做人,立功就是讲做事,立言就是讲做学问。立德,即为人以德。习近平主席说:"人无德不立"。北京四中李家声老师说:"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可以说庸师害的是一大片人,且既害性命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对天人之学的研究,中医学禀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从"天"的研究到"人",从"人"的探讨到"天".可以认为中医学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核心,专门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科学.近代学者钱穆说:"我以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也是中国文化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季羡林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最基本的表露,由此可见,"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1 中和学术思想起源1.1 中和思想之源流 <左传.成十三年>:"刘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太极图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此真与精即先天地而生之元气,为万物变化的始终之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基于客观世界,调控始终变化的就是"中"也,变化的中间状态也是"中"也,即太极图中间的S线.基于人身,先天祖气凝结,继之化生脾胃,此乃人之"中".人身脾土主一身之变化,是一切生命功能的终始之地,故中医认为,脾土是升降之枢纽、寒热之始归.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人,从举止、言谈、饮食、起居到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同其它事物一样,有好坏之别,美丑之分,荣辱之差.每一个人的修养不同,所表现的习惯也有所区别.现代生命科学证明,人的祸福与健康长寿的关键不在于财富与用药,而在于人的习惯与素养.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改变一生命运的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第二句话是"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艺笑堂     
《科学养生》2016,(9):47-47
正希望牧师问教友:"当你躺在棺木里,你希望别人说什么?"一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是个顾家的人。"另一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乐于助人。"第三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瞧,他好像在动!’"我俩都错了在火车上,甲旅客的手机不见了。他硬说是坐在旁边的乙旅客偷走了。可是,过了一会儿,甲旅客在自己另一个口袋里找到了那部手机。于是,他很不好意思地向乙旅客道歉。乙旅客冷静地回答道:"没有关系,刚才我把你当成一位绅士,而你把我当成一个小偷。看来,我俩都错了。"  相似文献   

15.
内三宝与外三宝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里的"宝"指的是不能缺少的东西.在内丹家看来,人的精气神是最重要的,人是不能离开精气神的.<养真集>告诫说人的精气神三宝必须充盈:"人有三宝,为精、气、神,老来之精惟恐竭,精竭则死.老来之气惟恐泄,气泄则死.老来之神惟恐离,神离则死."精气神是炼丹的大药.<入药镜>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修炼内丹不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而已,依靠精化气、气化神,神气相恋、神气合一而混化成丹.上阳子陈致虚在<上阳子金丹大要>中曾引用宋代理学大家陆九渊的话说:"精能生气、气能生神,人的全部身心就在于此.养生的人,首先要保精,精满气就壮,就充实,气壮、气充实了,人的神就旺盛,神旺那么身体就健康,很少生病.体内五脏有很好的充养,皮肤润泽,面色有光彩,耳聪目明,越老反而越健康、越壮实."  相似文献   

16.
寓愚 《养生月刊》2020,41(2):120-122
高枕无忧源出《战国策·齐策四》,说的是孟尝君的故事。孟家养有门客三千余人,其中有位叫冯谖的。有一次,冯去薛地为孟尝君讨债,他不但什么也没有讨回来,反而烧了所有借债人的借据,说这是"以为君市义也",弄得孟尝君哭笑不得。不久,孟尝君因得不到齐王的重用而回到了他的封地,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拥戴他:"未至百里.  相似文献   

17.
贾莉  桑伟 《北京中医药》2006,25(12):745-745
升麻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陶弘景说:"旧出宁州者第一,形细而黑,极坚实,今惟出益州,好者细削,皮清绿色,谓之鸡骨升麻.北部亦有,形又虚大,黄色.建平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李时珍说:"其叶如麻,其性上升,故名升麻."又说:"今人惟取里白外黑而紧实者,谓之鬼脸升麻.去须及头芦,锉用."由此可见,古代本草所载的升麻除正品之外,仍有其他植物做升麻用,但以毛茛科升麻属的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18.
<正>1脉至如喘《素问·大奇论篇》说:"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按此"脉至如喘",王冰释为"如人之喘状也",乃望文生义,非是。如,读"而"。喘,《说文·口部》说:"疾息也"。是"喘",有"疾"义。"脉至如喘"者,乃谓"脉至而疾"也。病发暴然,故称"暴厥"。"暴"者,王冰《素问·厥论篇》注说:"犹‘卒'也"。故《金匮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根据前人记载,如唐孙思邈千金方说:"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当须顾虑有大痈.何者?有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生痈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也!"宋许叔微类证普济方本事方说:"余亲见友人邰任道患消渴数年,果以痈疽而卒."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引罗谦甫语说:"有渴多传疮疡,以成不救之疾."中医所称之消渴症,  相似文献   

20.
田卫卫  王庆苗 《河北中医》2000,22(10):791-792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肿瘤化疗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缺乏理想的选择作用,由此所致的骨髓抑制是限制化疗广泛应用和疗效发挥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对骨髓抑制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探讨中医药疗法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病因病机1.1 脾肾虚损为本恶性肿瘤属于中医积聚范畴,<治法机要>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景岳全书@积聚>亦谓:"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外证医案>认为:"正气虚则成岩.”李中梓<医宗必读>更进一步明确提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即是说,积聚是在正虚感邪,正邪斗争而正不胜邪的情况下,邪毒踞之,逐渐发展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