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清华 《国医论坛》1990,5(3):44-45
笔者曾在本刊1989年第四期和第五期中分别综述了十种中医诊法,本文拟再就皮纹诊、鼻诊等八种中医诊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一、皮纹诊人类皮肤纹理是在胚胎发育19周时分化形成的一种多基因的遗传组织。1971年Commi-nus提出癌症与皮肤纹理有关,同年Berka报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用“时、便、腹、食、舌、脉”六字作为泄泻的辨证要点。从深度、广度,提高了诊察泄泻的准确性,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观舌识病,以脉测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奇教授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在脾胃病诊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经过多年临证探索出脾胃病舌象、脉象所共有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观舌识病”及“以脉测证”的理论。在舌象的研究,从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进行总结,以不同疾病、不同病情程度来分类;在脉象的研究,对久病之人弦实有力之脉乃疾病向愈的看法提出质疑,强调洪大弦数之实脉乃体内潜伏恶变之体征,多蕴有内疾,并阐述其机理,对临床诊断脾胃疾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彭清华 《中医杂志》1989,30(10):52-55
诊法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由于广大医者的努力探索,舌诊、脉诊、腹诊等各种中医诊法的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就发诊、颜面色诊、目诊、耳诊、唇诊、甲诊、穴位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玉奇教授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在脾胃病诊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经过多年临证探索出脾胃病舌象、脉象所共有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观舌识病"及"以脉测证"的理论.在舌象的研究,从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进行总结,以不同疾病、不同病情程度来分类;在脉象的研究,对久病之人弦实有力之脉乃疾病向愈的看法提出质疑,强调洪大弦数之实脉乃体内潜伏恶变之体征,多蕴有内疾,并阐述其机理,对临床诊断脾胃疾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彭清华 《国医论坛》1989,4(5):39-42
诊法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查阅一下古代文献,就可发现历代医家虽对各种诊法多有涉及,但一直都只重视舌诊、脉诊的研究。其实,其它诊法和舌诊、脉诊一样,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在临床上又确有其实用价值,因而加强对各种诊法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穴位诊、拨罐子诊、手足诊、尿诊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脉诊速率与心电图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脏腑之病症可在脉象上反映的原理,提出了用中医的脉象理论与心电图结合这一方便快捷的诊病方法,并分析了5种不同的脉形与心电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中医诊断面诊理论为依据,通过对316例健康体检人群面部红外热图目鼻唇额颊颏等区域的热值数据分析,探求平和体质人群面部红外特征及不同面部区域寒热偏离的与脏腑疾病的关联关系,提出面部红外检测技术的研究方法和临床价值。红外成像面诊是面部可见光诊断技术又一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外脉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孙惠卿教授在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检查法,并对检查法的理论有独特的见解。首先从敲诊、推诊、摸诊、捏诊、压诊几个方面介绍了检查法的主要内容;又从阳性反应物的辨别论述了检查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几种中医诊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清华 《国医论坛》1989,4(4):30-34
诊法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由于各地医者的努力,舌诊、腹诊、目诊、耳诊、穴位诊等各种中医诊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就颜面色诊、山根诊、唇诊、齿诊、颊粘膜诊、唾液诊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一、颜色色诊 颜面色诊主要是观察病人两侧颧部和颊部的色泽。有人观察到面部蟹爪纹的分布主病有一定规律性,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  相似文献   

12.
谢韶琼 《国医论坛》2002,17(3):17-17
四诊是中医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手段 ,中医各科诊断疾病都离不开四诊。在皮肤科 ,四诊的运用更有其独特之处和侧重之点 ,现概述如下。1 望诊为先为主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 ,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在中医各科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诚如《灵枢·本脏》篇云 :“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藏 ,则知所病矣。”在皮肤科诊断中 ,望诊则尤为重要。面对患者 ,首先要望 ,主要观察皮肤 ,注意其部位、数目、大小、颜色、形状、分布排列、边缘、表面情况和分泌物等 ,通过望诊便对疾…  相似文献   

13.
中医四诊常用术语简介刘耕尧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编者按刘耕尧乃辽宁省名老中医之一,曾留学日本,潜心研究医学,临证经验丰富,并有博闻强记之专长,熟记中医药方500余首,只要你提出方名,他一挥而就,药味分量丝毫不差。著有《中医四诊常用术语》(内...  相似文献   

14.
15.
诊法作为中医辨证的组成内容,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当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时,其舌色、脉象等征象也会随之变化,这提示中医诊法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中医常用诊法及中医特色诊法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中医诊法现存问题与发展方向,以便进一步推动诊法在临床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藏医脉诊程序的标准化建设是藏医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藏医脉诊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在藏医脉诊程序的标准化建设中,由于专业人员的意识淡薄和藏医发展缓慢等原因,导致藏医脉诊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程序、文件都未发挥应有作用.对藏医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桡动脉的三维运动与脉诊位数形势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管成象技术,在44名健康青年中,以自创的心电时相标记定点和肢体免加压浴筒法,测量分析得到:(1)桡动脉及肢体浅表动脉均存在径向、轴向、轴心位移三种运动形式。(2)此三种运动与脉动一致呈周期性变化。(3)与尸体解剖测量比较,浅表动脉的运动范围和运动形式与其所处的解剖位置有关。(4)本文提出的轴心位移是从二维平面观察血管整体绕动,是一个三维信息。()  相似文献   

18.
小儿舌诊历来受到古代医家的重视,《千金要方》卷五《辟结胀满第七》“小儿胎寒喔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是对小儿舌象的较早记载,《小儿药证直诀》提出“舒舌”、“弄舌”之名,并叙述其病机及治疗和预后,《临证验舌法》云“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唯有舌可验。”更具体地说明了舌诊在小儿诊法中的地位。诚然,此语亦有偏颇之处,但相对指纹、山根等小儿望诊内容而言,舌诊确有更为客观和特异的意义,它对判断疾病性质,病情轻重、病变转归都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四诊研究的深入开展,小儿舌诊已成为受到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马王堆医书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古医籍,其脉诊内容表现为:开创“遍身诊法”之先河;出现“寸口诊法”的思想苗头;提出诊“脉”辨证的范例;发现了某些特殊脉象。它是中医脉诊发展的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20.
《灵枢·大惑论》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本文首先提出了骨之精为瞳子,并由经脉沟通了瞳子与脑的联系。祖国医学对瞳子的视诊,非常重要,但在实践中发挥较少,本文仅就这方面的内容做一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