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自1995年-2002年共观察144例中风偏瘫病人,采用针刺体穴加穴位注射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4例患者中,男82例,女62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3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者居多。另用随机抽样法将144例患者分为治疗  相似文献   

2.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  9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 ,对照组 38例 (针刺疗法 ) ,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2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 ( P<0 .0 1)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 3组 ,针刺组 2 8例 ,穴位贴膜组 2 7例 ,综合治疗组 3 1例 ,分别应用针刺、穴位敷贴以及二者综合的方法同期用来治疗中风偏瘫。结果 各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肌力。针刺组、穴位贴膜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4.4%、71.0 %和 93 .9% ,其中综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二组 ,与穴位贴膜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治疗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全息穴位药物注射与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息穴位药物注射与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唐高红*主题词关节炎类风湿性/治疗全息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笔者运用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诊疗法,采用全息...  相似文献   

6.
7.
<正> 我们采用优选全息穴结合中医传统体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症,临床疗效满意。在治疗中,我们将中风后遗偏瘫症110例随机分三组观察,即全息治疗组、全息加传统体针组、传统体针组(参见表1)。经过对比,全息加传统体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10年关于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相关文献,观察并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穴位配伍方法。结果发现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穴位配伍方法运用了针灸配穴众多方法中的几种,主要是本经配穴、辨证配穴、按部位配穴为主。各种配穴方法的使用在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何者更优尚不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化瘀贴穴位敷贴治疗,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结果:有效率91.4%,愈显率60.0%.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瘀血阻络证患者抑郁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测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抗抑郁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瘀血阻络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确有疗效,且治疗2个月后相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疗法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确诊的45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均采用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及中脘穴,配合氯丙嗪注射液25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45例患者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56例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偏瘫是高级中枢失去其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低位中枢控制下的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现代医学多属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常规针灸治疗基础上应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偏瘫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国力  陈鹏典 《新中医》2014,46(3):163-16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穴位热敷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穴位热敷,对照组采用口服汤剂缩泉丸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6%和97.2%,对照组27.8%和47.2%,2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穴位热敷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针刺在中风后排尿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膀胱残余尿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 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 00%,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评分及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针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中风后排尿障碍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6例采用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内关、安眠、三阴交为主穴。对照组24例口服心神宁片,5片/次,3次/d。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2~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周志峰  周志怀  李东辉 《河北中医》2012,34(11):1675-1676
缺血性中风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导致梗死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现代医学的康复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疗效.2009-08-2011-10,我们应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20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胡玉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43-4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刺对照组64例,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组64例,分别应用传统针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来治疗中风偏瘫。结果:各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肌力,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针刺拮抗肌侧穴位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的肢体瘫痪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这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自然恢复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现象,是中枢性肢体瘫痪的特征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不但会引起患肢的疼痛,并且可以引起患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及变形,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和康复训练的困难,影响中风病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针刺手部全息穴位和手部反射区治疗网球肘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手部全息穴位和手部反射区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针刺手部全息穴位和手部反射区,并施行捻转补泻手法。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结论:针刺手部全息穴位和手部反射区,并运用捻转补泻手法产生的热能,可较好地调整相关器官的生物信息,改变相关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扫清肱骨外上髁炎症和肱桡关节附近的瘀阻,快速缓解疼痛,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