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谈13C-尿素呼气实验对慢性胃炎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40例因上腹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黏膜活检,分别进行Watin-Stany(WS)银染色;快速尿素酶实验(RUT);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BT),并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将WS和RUT结果 相一致且病理结果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入选,分析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BT)诊断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 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BT)的特异性为82%;敏感性为91%;准确性为87%.结论 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BT)是一项敏感的、特异的、安全、可靠的非侵入性Hp的检测方法[1].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诊断消化科住院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1例本院内科因消化道症状就诊的住院患者行胃镜检查时同时取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及病理组织学检测,胃镜检查结束后立即做13C-UBT检测。以内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计算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3C-尿素呼气试验的诊断准确率为93.8%,敏感性91.9%,特异性95.5%,阳性预测值94.4%,阴性预测值93.3%。结论 13C-UBT诊断消化科住院病人HP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测定消化科住院病人Hp感染的一种可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培养、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四种方法在诊断儿童H.pylori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142例因消化道症状需胃镜检查患儿在前1d均行13C-UBT检查,胃镜直视下胃窦处取3块黏膜分别行H.pylori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查和RUT。 结果 142例胃镜检查患儿,H.pylori阳性总检出率53.5%(76/14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球炎患儿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H.pylori检出率分别为39.2%、61.9%和100%。以"总检出率"为诊断标准,H.pylori培养敏感性97.4%,特异性100%,准确性98.6%;13C-UBT检测方法敏感性94.7%,特异性98.5%,准确性96.5%;病理组织学方法敏感性84.2%,特异性97.0%,准确性90.1%;RUT方法敏感性89.5%,特异性81.8%,准确性85.9%。以"总检出率"和"细菌培养"为诊断标准,13C-UBT,病理组织学和RUT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患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儿童H.pylori感染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球炎中;H.pylori培养仍是检测儿童H.pylori感染的"金标准",应重视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对不配合胃镜检查且能配合吹气患儿可行13C-UBT检测是否H.pylori感染,可靠性高。不推荐临床上以病理组织学或RUT检测作为单独诊断H.pylori感染的标准。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菌培养;13C呼气试验;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  相似文献   

4.
詹群珊  朱惠明  黄勋  师瑞月 《广西医学》2003,25(10):1859-1860
目的: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1个月内未曾使用可能影响HP检测结果的药物同步完成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病理、^13C-UBT检测,以病理(HE染色)、RUT均阳性为诊断HP感染的标准,评价^13C-UBT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C-UBT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2%,阳性预测值84%,准确性94%,阴性预测值100%。结论:^13C-UBT是HP感染无创伤、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价值。方法对104例因出现上腹不适来本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别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两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并进行分析。结果 13C-UBT阳性80例,阳性率76.9%,RUT阳性78例,阳性率75%,二者均阳性76例,二者均阴性22例,两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经用χ2检验方法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3C-UB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伤,无放射性、可重复等优点,可作为HP诊断及评估HP治疗疗效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儿童、孕妇及年老体弱不适宜胃镜检查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易朝晖  詹群珊 《重庆医学》2007,36(19):1951-1952
目的 探讨检测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50例胃镜病理切片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并1个月内未曾使用可能影响HP检测结果的药物者同步完成多聚酶链反应(PCR)、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以PCR阳性为诊断HP感染的标准.评价13C-UBT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13C-UBT的敏感性100%(34/34),特异性88%(14/16),准确性96%(48/50),阳性预测值94%(34/36),阴性预测值100%(14/14).结论 13C-UBT可作为HP与胃癌相关性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13C-尿素呼气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并与胃癌、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感染的诊断方法中血清学检查和尿素呼气试验具有非侵入性、无痛苦和检查相对简单等优点 [1].为评价13C呼气试验(13CUBT)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我们引入深圳市微侵袭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HeliView气相层析/核素比率质谱仪(韩国产),对2 010例在我科门诊或住院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儿童幽门螺杆菌(Hp)的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就诊的102例具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均行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黏膜活检,分别经快速尿素酶(RUT)试验及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p;在胃镜检查前分别行13 C-尿素呼气试验(13 C-UBT)和现症感染条带(CIM)血清学检测Hp。以13 C-UBT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免疫组化与其他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评价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儿童Hp感染的价值。结果免疫组化染色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CI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RUT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准确、可靠、易观察,是病理学诊断儿童Hp现症感染有效适宜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行胃镜检查,取多个活检标本作病理组织学切片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决定是否感染Hp,并同时作^13C-UBT.结果:^13C-UBT的敏感性、特异性与病理组织学和快速尿素酶检测Hp的检验结果比较而计算得到,敏感性96.30%,特异性100%。结论:^13C-尿素呼气试验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确定患的Hp感染状态是一非常可靠、准确、安全、简单的诊断方法,因其无创伤,易被患接受,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方法,并对其检验方法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通过胃镜检查,确认感染幽门螺杆菌120例患者,分别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3C呼气试验(13CUBT)、HP粪便抗原(HpSA)免疫快检卡检测HP感染,比较3种试验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13C-UBT呼气试验敏感率93.56%,准确率为95.16%;HP粪便抗原(HpSA)免疫,敏感率92.23%,准确率为93.54%;酶试验(RUT)敏感率90.22%,准确率为90.32%;13C-UBT呼气试验和HP粪便抗原(HpSA)免疫,敏感率及准确率明显高于速尿素酶试验(RUT)。结论根据不同检验方法的特点和优点进行幽门螺杆菌(HP)测定,有助于提高幽门螺杆菌(HP)测定诊断的敏感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为简化检查程序,降低检查成本和受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简便的^14C-尿素呼吸试验。对157例未经抗菌治疗的溃疡、胃炎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以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P尿素酶抗体胶体金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HP尿素酶抗体胶体金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3C尿素呼气试验对217例因胃部不适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HP感染情况检测,分别计算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与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HP尿素酶抗体胶体金试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92%,快速尿素酶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89%。结论 HP尿素酶抗体胶体金试验结果更加直观快速,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无需专用仪器和设备,尤其适用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Cheng H  Hu F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4):1166-1170
目的 评价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 (HpSA)快速免疫检测卡诊断Hp感染和判断Hp根除疗效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 对 80例有上胃肠道症状患者的粪便标本作HpSA快速免疫卡检测 ,80例中 4 0例为接受胃镜检查而未接受过Hp根除治疗者 (A组 ) ,A组中又有 2 6例同时采用HpSA免疫卡作胃黏膜组织抗原检测 ;另外 4 0例为Hp根除治疗后的复查患者 (B组 )。诊断Hp感染和判断Hp根除的“金标准”采用Hp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thin Starry银染或者13 C 尿素呼气试验(UBT)进行检测 ,“金标准”是指上述 3项中 2项阳性或者Hp培养阳性 ,全部检查阴性认为Hp阴性 ,未作胃镜者以13 C UBT检查为标准。结果  80例患者中按“金标准”诊断Hp阳性 36例 ,阴性 4 4例 ;HpSA检测阳性 39例 ,阴性 4 1例 ,假阳性 3例 ,与“金标准”比较 ,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10 0 %、93 2 % ;若A组与B组分别比较 ,A组分别为 10 0 %和 86 7% ;B组分别为 10 0 %和 96 6 % ;HpSA检测组织抗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2 3%和 92 3%。结论 HpSA快速免疫检测卡检测粪便Hp抗原不仅可以用于临床Hp现症感染的诊断 ,而且也可用于Hp根除治疗的结果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在相同条件下的抗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及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24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慢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60例,分别以奥美拉唑(O)、兰索拉唑(L)、潘妥拉唑(P)、雷贝拉唑(R)4种PPI制剂与阿莫西林(A)和克拉霉素(C)组成三联疗法进行抗HP治疗,疗程7d。慢性胃炎病人停药至少4周后复查;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结束溃疡治疗至少4周后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胃镜检查取胃黏膜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学检查(改良美式试验),和13C-尿素呼气检查(13C-UBT)。三项均为阴性者为HP根除。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同时评判溃疡愈合情况。结果4组抗HP治疗结果以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发现R组与P组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含雷贝拉唑的三联方案HP根除率较高;兰索拉唑抑酸起效较快,更适合作为短程方案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简化检查程序,降低检查成本和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简便的14C-尿素呼吸试验(14C-UBT)。对157例未经抗菌治疗的溃疡、胃炎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以组织学检查(Giemsa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患者禁食4小时,于口服37kBq14C-尿素前和口服之后10、20和30分钟分别采集呼出气体标本,液闪测定。结果显示以等于或大于200cpm为阳性诊断标准,14C-UB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正确率分别为94.79%,90.16%,93.81%,91.60%和92.99%。由此可见37kBq14C-尿素,10分钟采集一次呼出气体标本,以等于或大于200cpm为阳性诊断标准,既能降低辐射剂量和成本,又能获得高准确性的诊断,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分型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免疫印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172例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阳性检出率;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不同类型Hp感染在慢性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分布频数。结果免疫印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8%、71.2%、65.1%,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型Hp感染者中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构成比显著高于Ⅱ型;Ⅰ型Hp在胃癌及消化性溃疡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结论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抗体分型发现HpⅠ型菌株比Ⅱ型菌株更有可能增加胃癌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因此HpⅠ型感染者可能更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检测疣状胃炎胃黏膜CD3+、CD4+、CD8+T细胞的变化,并观察疣状胃炎胃黏膜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疣状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CD3+、CD4+、CD8+T细胞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疣状胃炎胃黏膜超微结构;14C-呼气试验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结果疣状胃炎较慢性浅表性胃炎CD8+T细胞明显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疣状胃炎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CD3+、CD4+、CD8+T细胞明显升高(P<0.01,P<0.05);疣状胃炎胃黏膜腺上皮细胞结构不同程度破坏,线粒体出现病毒颗粒。结论疣状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HP、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免疫紊乱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