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实践,体会到在投照下颌骨时,应注意投照角度.体位因素对摄片的影响,避免误诊、漏诊,提高摄片的准确率,在下颌骨摄片时,我们不用下颌骨侧位、下颌骨前后位、下颌骨喙突30度、下颌骨颏部上下位置投照,而是采取斜位投照,提高了投照的准确率,为诊断下颌骨疾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探讨改制DBH-100双球囊导管及JSA-2500导管(5F同轴导管)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和输卵管再通术(tube recanalization,FTR)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和实用价值。方法对548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uterine tube angiography,HSG)检查诊断为输卵管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梗阻的不孕症患者[(输卵管完全性梗阻147例;输卵管不完全性梗阻401例,其中输卵管通而欠畅87例(21.7%),输卵管通而不畅246例(61.3%),输卵管通而极不畅者68例(17.0%)],用改制DBH-100双球囊导管及5F同轴导管行SSG和FTR,统计术后1年的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度治疗的有效率,并结合术前、术后HSG及术中输卵管动态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输卵管完全性梗阻患者147例的277条输卵管中261条获管腔再通,再通成功率94.2%,其中:106条输卵管仅行SSG即获管腔再通,占40.6%,其余155条行SSG后又行FTR获再通,占59.4%;1年妊娠率为42.9%,异位妊娠率2.7%,管腔再闭塞率1.8%。输卵管不完全性梗阻401例的734条不同程度梗阻的输卵管,行SSG插管注药治疗后随访1年妊娠率为43.9%,输卵管通而欠畅者为53.6%,输卵管通而不畅者为39.6%,输卵管通而极不畅者为6.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SG和FTR对输卵管性不孕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改制双球囊导管及5F同轴导管,操作时间短,且简便、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慧 《中原医刊》2005,32(8):49-49
目的探讨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婚后两年不孕患者,临床诊为原发不孕52例,继发不孕28例。造影剂选用40%碘油,造影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3—7d,造影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妇科检查排除急性感染。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对外阴及阴道消毒,导入双腔球囊导管,常压下缓慢注入40%碘化油5-10ml,观察子宫及输卵管充盈情况,并随即摄片1-2张,24h再摄盆腔平片,观察造影剂在盆腔的弥散情况。结果①子宫输卵管充盈良好,未见异常者20例,24h后盆腔内见造影剂弥散,腹膜涂抹。②子宫畸形4例。③子宫位置异常6例。④子宫腔粘连4例。⑤子宫内膜炎2例。⑥输卵管梗阻40例。⑦子宫输卵管结核4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但能明确子宫的形态、位置、大小是否异常,了解宫腔内有无粘连和占位病变,而且能够了解输卵管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同时,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管具有扩张和润滑作用,使不通畅的输卵管恢复通畅,防止再粘连的发生。因此,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又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是其它检查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也是本法的重要价值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肠道穿孔病人的放射学检查资料。方法:本组(131例)均摄上腹部前后立体位片及双斜位片,其中膈下气腹征阴性共21例加摄上腹部左侧卧水平投照位片,8例经上述方法检查膈下气腹征仍为阴性行上腹部CT平扫。结果:前后立位片示63例出现膈下游离气体,双斜位片示92例出现膈下游离气体,21例左侧水平投照位片示5例右侧腹壁下方出现游离气体,8例CT扫描均于腹壁与肝外缘间出现极少量游离气体。结论:上腹部双斜位片膈下游离气体显示率较前后立位片高;CT扫描能显示极少量游离气体,可以通过调整窗宽窗位,改变扫描体位及测CT值定性分析游离气体。故对临床高度怀疑胃肠道穿孔而普通X线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上腹部CT检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优于其它放射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胃肠机透视下点片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摄片是用照像机进行拍摄的 ,但遇到一些较难拍摄的位置时 ,摄出的照片往往不够理想 ,我们通过摸索 ,将较难拍摄的部位 ,采用胃肠机透视下点片的办法 ,可获得良好的照片。1 颈椎斜位片的投照在观察颈椎椎间孔时 ,斜位角度较难掌握 ,常规摄片椎间孔往往显示欠佳 ,而采用透视下转动体位 ,观察到椎间孔显示最佳时点片 ,这样摄出的照片 ,椎间孔显示清楚。2 环椎、枢椎张口位的投照观察齿状突或环枢关节采用张口位投照 ,常规摄出的照片不一定能较好的显示齿状突及环枢关节 ,而透视下观察能使其在最佳位置时点片 ,使齿状突显示的更为清楚。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由双腔导尿管改制成的球囊导管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X线引导下 ,对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为不孕症的 40例病例应用改制的球囊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 ,并做好术后随访 ,以确定疗效。结果  40例 5 8条阻塞的输卵管 ,5 0条获得再通 ,复通率为 86 .2 % ,且术后未发现再次粘连的病例。结论 由改制的球囊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 ,其复通率较高 ,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阳光  何明  姜山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117-118
目的减少投照体位从而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有病早治疗和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回顾150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正、侧及双斜位片,分析这些X线片中的关于颈椎病的X线诊断信息。结果颈椎侧位及双斜位能反映颈椎患者97%以上的X线诊断信息。结论对于贫闲山区患者常规摄颈椎侧位及颈椎左、右双斜位片也能较好地反映颈椎病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8.
<正> 在常规摄片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较难拍摄的位置。例如肋弓部投照、某些切线位、斜位片。我们利用胃肠机透视加点片与常规摄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X线平片的作用,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拍摄。提高了诊断能力。1.肋弓部的投照 在怀疑肋弓部骨折时,常规摄片往往容易漏诊。在透视下转动角度,观察病变到最佳位置点片,获得照片符合诊断要求。特别适合一些不易发现的轻微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BH-100双球囊同轴导管导向COOK导丝再通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的效果.方法:140例经输卵管造影证实诊断为不孕症患者,应用DBH-100双球囊同轴导管导向COOK导丝再通近端输卵管介入治疗,观察治疗后的输卵管通畅情况,追踪1~12月的受孕情况.结果:140例患者240条输卵管阻塞再通成功129例共221条,成功率为92.08% (129/140);受孕67例,受孕率为51.9% (67/129).结论:DBH-100双球囊同轴导管导向COOK导丝再通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准确性.方法 将80例不孕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35例,70条输卵管,采用仰卧位,即常规法造影;B组45例,86条输卵管,术中根据子宫输卵管充盈显影情况,调整导管位置,改变体位,观察对比剂在输卵管各部位展开及弥散情况.结果 B组子宫输卵管显影情况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调整导管位置及改变体位可以提高子宫输卵管各部位显影及盆腔弥散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徐定元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49-3350
目的探讨不同投照体位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具体投照体位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发现104处骨折,其中胸部后前正位40例显示32例共76处、斜位40例显示35例共88处、膈下肋骨平片位2例3处、胸部前弓位1例1处、切线位2例2处。胸部正位与斜位相结合能显示35例共98处,占总数的94.2%。结论胸部正位与斜住可作为胸部创伤患者的常规摄片位。  相似文献   

12.
60%复方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琴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64-165
目的:探讨60%复方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先在妇科行皮肤过敏试验,20min无过敏反应后来放射科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注入造影剂5~8ml时摄子宫输卵管早期充盈像,后边缓慢注入边摄片,注入造影剂总量20ml,术后0.5h再摄片,观察造影剂在盆腔的弥散分布情况。结果:236例患者中,造影表现正常者86例,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者20例,其余均为输卵管异常,其中,走行异常的18例,充盈异常的112例(完全梗阻33例,不完全梗阻26例,一侧扩张一侧梗阻的53例),发生逆流者18例。结论:使用60%的复方泛影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腹痛发生率低,逆流后不发生栓塞,并可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率,是比较理想的造影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司宏伟 《中外医疗》2012,31(4):179-179
目的探讨X线诊断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方法使用美国产GE500mAX线机,常规摄取胸部后前位或卧位照片。复查时除摄常规体位外,对症状明显而首诊未发现骨折的患者,根据病情加摄特殊体位,痛点定位标记下透视下点片。结果首次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21例,占7.66%(21/274)。其中未发现肋骨骨折17例,其中第1、2肋骨骨折3例,3~9肋骨骨折4例,膈下肋骨骨折6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肺气肿1例;未发现全部肋骨骨折5例,其中多根4例,单根多处2例。通过复查时加摄斜位片,改变曝光条件,痛点定位标记透视下点片以及回顾性阅片确诊。结论确定准确的检查部位,选择适当体位和投照条件是减少肋骨骨折误诊和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030271自制导管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中的应用/郭海鸥…//宁夏医学杂志一2002,24(10).一622一623 探讨由双腔导尿管改制成的球囊导管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X线引导下,对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为不孕症的40例病例应用改制的球囊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并做好术后随访,以确定疗效。结果:40例58条阻塞的输卵管,印条获得再通,复通率为豁.2%,且术后未发现再次粘连的病例。结论:由改制的球囊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其复通率较高,该方法值得推广。参4(原文摘要)030272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相似文献   

16.
对疑有颧弓骨折的患者 ,理论上要求采用标准的顶颌斜位投照法进行摄影 ,但由于此类患者常合并头面部的损伤 ,下颌前伸困难 ,患者常不能摆出放射技师所需要的投照姿势 ,或由于颌面部软组织肿胀程度的不同使放射技师难以确定投照角度 ,此时如采用顶颌斜位进行投照颌面倾斜角度 ,难以摄得符合诊断要求的颧弓X线片。 针对这一问题 ,1986年我科开始采用改良的颅底位投照法 ,一次性摄取双侧颧弓X线片 ,通过随机抽查 30例受检者的照片进行观察分析 ,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让患者仰卧在一个木制的颅底架上 ,颅底架侧面观呈①②型 ,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影像资料,观察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检查的影响学特征。结果:本组64例肋骨骨折共发现75处骨折,其中正位片发现骨折43例(49处),占总例数的67.2%,加摄斜位及切线位片后发现骨折61例(68处),占总例数的95.3%。结论:胸部正位片、斜位片加切线位片联合应用可多方位观察肋骨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数字化隔室遥控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延安市医院2015-09~2017-03 256例不孕症数字化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56例,造影成功253例(98.8%),1例宫颈管过度弯曲置管失败,造影未能成功(0.39%),2例出现逆流(0.78%),双侧输卵管通畅42例,单侧输卵管通畅56例,双侧输卵管梗阻15例,单侧输卵管通而不畅64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78例。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造影过程中要注意球囊的大小及造影管头的位置,患者简单的操作配合能分散注意力可更好地配合完成检查,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肘关节内骨折是比较常见的损伤。在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上,由于其关节面相互重叠,因而有一部份无移位的轻微骨折往往不易发现,以致造成漏诊。我们参照Greenspan氏介绍的桡骨头、肱骨小头斜位投照法,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对97例肘创伤患者除进行常规肘正侧位摄片外,均附加这种斜位投照。通过临床应用,我们体会到,本法确能发现一些常规位置上不能发现的肘部不明显骨折,因而提高了诊断准确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两种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效果.方法 传统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采用40%碘化油,用金属通液管子宫颈外封堵、摄片.改良法采用带有可充盈球囊的子宫造影通水管在球囊封堵子宫颈内口后注射76%泛影葡胺进行造影摄片.结果 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两者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