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 31例前列腺癌晚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及睾丸切除术 ,术后 3~ 5 d口服氟他胺及氟他胺加达菲林行雄激素阻断去势治疗。 结果 :随访 3~ 4 2个月 ,生存者 2 9例 ,其中 7例骨转移病灶减少 ,6例骨痛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31例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均下降 ,其中 5例术后 3个月 PSA降至 0 .6 4 ng/ml,6个月后降为0 .2 7ng/ml。B超、胸片、骨扫描未见新的转移灶。 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癌电汽化切除加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对2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及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应用氟他胺和抑那通最大限度地阻断雄激素治疗。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和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方法。结果:术后随访平均为2.6年,20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及最大尿流率(MFR)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血清PSA值的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8例骨转移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提示TVP联合雄性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安全有效,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理想术式。值得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他胺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例明确诊断前列腺癌并骨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施行去势术并抗雄激素治疗,在继续服用抗雄激素药物的同时,辅以双膦酸盐治疗。本组病例在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氟他胺,用药期间不再使用抗癌药物及其他内分泌治疗。当患者出现骨转移性疼痛时即开始服用双膦酸盐。结果:本组所有病例于治疗后骨转移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治疗后6个月转移病灶数减少了65.7%,12个月减少了46.4%。治疗后3个月骨转移病灶疼痛缓解率为78.9%,6个月为83.5%,12个月为65.9%。治疗后血清PSA明显下降。结论:氟他胺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缓解晚期前列腺癌骨痛的有效手段,能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6 例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患者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术(PKRP)加双侧睾丸切除术和术后氟他胺口服治疗.结果:36例手术一次成功,术后3个月随访,IPSS评分(9.6 ±1.5)分,最大尿流率(17±2.3)mL,残余尿量(12.5±2.3)mL,血清PSA值(6.3±2.1)μg/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行PKR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去势及抗雄性激素药物应用,能有效缓解中晚期前列腺癌所致的尿路梗阻,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他胺联合白介素-Ⅱ对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单用氟他胺与氟他胺联合白介素-Ⅱ.对晚期前列腺癌中的PSA、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氟他胺联合白介素-Ⅱ能提高对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降低对肝功能的损害。结论氟他胺作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药物,长期应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加用白介素-Ⅱ后,通过对抗肿瘤的协同作用及对受损组织、细胞的修复作用,能明显提高疗效及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晚期前列腺癌全雄阻断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3例,去势手术+口服氟他胺250 mg,3次/d;治疗组44例,去势手术+口服氟他胺250 mg,3次/d,同时口服辛伐他汀20 mg,2次/d。分别记录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术后6月和1年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1年治疗组血清PSA、IPSS评分、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3个月开始辛伐他汀对晚期前列腺癌的PSA抑制作用较强,PSA下降速率治疗组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从术后6个月开始PSA值开始上升,同治疗组有相反趋势;治疗组术后1年远处转移率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9%(χ2=4.381,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增加了晚期前列腺癌全雄阻断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的排尿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TURP)联合非那雄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均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加雄激素受体阻断剂治疗(氟他胺0.25 g,口服,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予以TURP术,并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非那雄胺5 mg,口服,1次/d。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PSA、IPSS、Qmax、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联合非那雄胺可有效解除晚期前列腺癌患者BOO,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雄激素全阻断方法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睾丸切除加氟他胺治疗C、D期前列腺癌患者29例,应用(LHRH-A)加氟他胺治疗3例。结果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在降低PSA及缩小前列腺体积上有显著疗效。结论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雄激素全阻断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方法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合并有下尿路梗阻症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所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双睾丸切除,及服用氟他胺内分泌治疗.结果 128例患者排尿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血PSA值有所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合内分泌治疗合并有下尿路梗阻症状晚期前列腺癌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中容  徐巍  殷振超 《当代医学》2021,27(10):120-121
目的 探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PS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1、3、6、12个月的血清PSA值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PSA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结论 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能明显提高转移性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患者PSA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双侧睾丸切除结合口服氟他胺(Flutamide)是国内治疗前列腺癌最常用的联合雄激素阻断方法,本文探讨了该疗法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谷值(Nadi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双睾丸切除结合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68例开放手术摘除与及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KRP)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行双睾丸切除结合口服氟他胺的联合雄激素阻断的内分泌治疗方法,术前测定PCa患者血清PSA,以及术后内分泌治疗后3、6、12、24个月血清PSA. 结果 PCa患者双睾丸切除结合内分泌治疗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血清PSA下降明显.治疗后3~6个月达到PSA谷值. 结论 血清PSA可作为判断PCa去势治疗效果的标准,血清PSA变化是监测PCa肿瘤复发与疗效的可靠瘤标,血清PSA再次升高(>4ng/ml)提示肿瘤发展为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是预测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手术去势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2例,治疗组42例,采用经直肠B超引导下经直肠植入125I放射粒子并同时行双侧睾丸切除治疗。对照组40例施行双侧睾丸切除术。82例患者术后同时服用比卡鲁胺内分泌化疗药物。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24~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5个月。治疗组平均植入粒子(38±15)粒。无因经直肠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16个月发生骨转移,有2例在术后平均18.6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92.8%。对照组中1例于术后23个月死亡,3例在术后14个月发生骨转移,有5例在术后平均15.8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77.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采用经直肠永久性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联合手术去势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睾丸切除联合氟他胺与单纯睾丸切除或药物去势对于前列腺癌中晚期疗效研究。方法:采用分析前列腺癌中晚期病人36例进行评估。其中13例行睾丸切除联合氟他胺治疗,为A组;11例行单纯睾丸切除治疗,为B组;12例药物去势治疗,为C组。分析它们的主要疗效指标包括全周身情况、远处扩散性产生的疼痛、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水平、癌肿大小以及远处转移范围,5年生存率。对3组疗效进行差异评估。结果:A组较B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中3组的5年生存率60%、62%、58%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仍然是睾丸切除。睾丸切除联合氟他胺治疗在患者自身症状,后期周身疼痛的缓解、前列腺标志物(PSA)的变化和病变扩散方面较单纯睾丸切除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及快速病理在晚期前列腺癌致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应用.方法 12例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术中快速病理均明确前列腺癌诊断,同时行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3天开始应用氟他胺0.25 g,每天3次,口服,3个月后复查血TPSA,TPSA<2 ng/ml时,服药1个月后停药,停用后每个月复查PSA,当PSA>4 ng/ml时再重新开始治疗.结果 所有12例患者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降至(9.0±1.2)分,最大尿流率(Qmax)上升为(17.5±2.3)ml/s,膀胱残余尿量为(40±25)ml.术后3个月9例TPSA<2 ng/ml,另外3例降到术前的10%左右.TPSA、IPSS、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1~5年8例患者仍健在.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中快速病理可明确诊断,为手术去势提供诊断依据,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内分泌疗法可有效解除晚期前列腺癌致膀胱出口梗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finasteride)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去势等综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5,随机分为两组(n=30).常规治疗组行TURP、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口服氟他胺250 mg,每日3次;非那雄胺组在前者基础上,加服非那雄胺5 mg,每日1次.比较两组6月内临床疗效、并发症、肿瘤血清标记物(PSA)浓度变化,药物治疗有效期限,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6月内尿动力学、IPSS、前列腺体积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近(P>0.05).非那雄胺组6月内PSA最低谷值低于常规组(P<0.05),血清PSA正常例数明显多于后者(P<0.05).两组平均随访时间28.6月,非那雄胺治疗期限长于常规治疗(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良好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URP、去势等综合治疗改善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路梗阻的疗效和生活质量,非那雄胺阻断细胞内雄激素途径,能更好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激素治疗有效的期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晚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的生命。方法 对 16例膀胱颈梗阻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行前列腺电汽化 (TVP)加双侧睾丸切除术 ,术后长期口服求偶素。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 ,手术时间平均为 12 5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约为 10 0ml。与术前相比 ,术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 (RU)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明显降低 (P均 <0 .0 1) ,最大尿流率 (MFR)明显升高 (P <0 .0 1)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1年存活 15例 (93 .75 % ) ,2年存活 13例 (81.2 5 % )。结论 TVP加去势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创伤小、疗效可靠 ,是治疗膀胱颈梗阻前列腺癌晚期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分别采用前列腺癌根除术,改良前列腺癌根除术,姑息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前列腺摘除术,双侧睾丸摘除术,放疗及药物氟他胺,磷酸雌二醇氮芥,缓退瘤,泰舒滴丸等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5年的随访中,1例行前列腺癌根除术者5年后死亡,2例行姑息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加放疗者分别于1年和5年后死亡,2例行双侧睾丸摘除术者分别于2年和2.4年后死亡,3例药物治疗者6个月-1.5年死亡。结论: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年龄,全身情况,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发生前列腺癌(PCa)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总结11例均经过血清PSA、直肠指检及前列腺穿刺活检予以明确诊断并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和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6个月至6年,死亡2例,病变进展3例,病变稳定6例.结论 BPH的手术治疗并不能预防Pca的发生,血清PSA、直肠指检、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BPH术后Pca的主要方法,双侧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是治疗BHP术后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分泌联合维生素D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3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3例),治疗组治疗方案如下:氟他胺,250mg,每日3次口服,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蛋白3.75mg,每月1次,皮下注射;1α-羟基维生素D3,1μg,每日1次口服;3个月为1个周期。对照组接受内分泌治疗而不加用1α-羟基维生素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降低反应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QOL)、近期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病灶控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PSA降低反应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原发病灶和(或)转移灶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6.95%、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QOL评分[(31.86±4.12)分1显著高于对照组[(28.16±5.3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他胺、亮丙瑞林联合维生素D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