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同期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肝肠同期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1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21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99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剔除2例行原位肝移植患者后,同期肝切除组41例(A组),对肝转移瘤行姑息外科治疗组56例(B组),即转移瘤未能完全经手术切除者,A、B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转移瘤数目(x^2=40.41,P<0.05)、肝转移瘤分布(x^2=11.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9个月、17.1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14%、0,其中A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9.5个月,1、3、5年生存率为93%、44%和14%。结论同期肝切除能为部分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提供治愈机会,对于合适的患者应力争行同期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同时性结肠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病灶手术时机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肠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病灶的最佳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通过检索电子数据库,对1966年至2009年结肠直肠癌和肝转移灶行同期或分期切除的对照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2 204例病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同期切除组与分期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方面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切除组住院时间较短(P0.01),手术相关并发症率较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分期切除相比,同时性行结肠直肠癌和肝转移灶切除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比微波消融(MWA)与肝切除术(LR)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关于MWA与LR治疗CRCLM的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8月31日。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 534例CRCLM患者,MWA组685例,LR组849例。经异质性检验,1年总体生存率(OS)(I~2=0%,P=0.72)、3年OS(I~2=0%,P=0.86)、5年OS(I~2=0%,P=0.90)均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WA组与LR组间1年OS[HR=0.99,95%CI(0.95,1.02),P=0.44]、3年OS[HR=1.02,95%CI(0.93,1.11),P=0.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R组5年OS高于MWA组[HR=0.82,95%CI(0.69,0.97),P=0.02]。异质性检验示并发症无明显异质性(I~2=0%,P=0.78),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W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R组[RR=0.35,95%CI(0.23,0.52),P0.000 01)]。结论 MWA治疗CRCLM早、中期疗效(1、3年OS)与LR相当,远期疗效(5年OS)不及LR,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同步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结直肠疾病诊治中心2009年8月—2010年3月实施的6例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同步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83±45)min,术中平均出血(165±70)ml;术后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69.4±10.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3.2)d;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均予以化疗并随访至术后30个月,其中1例患者因肿瘤腹腔广泛转移而死亡,其余5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同步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次肝切除术和6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内科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手术组和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51.1%,27.9%和65.7%,20.6%,3.0%(P<0.05或P<0.01).再次肝切除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6%.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切缘情况,CEA,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有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和肿瘤大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再次肝切除术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是安全的治疗方案,肿瘤负荷较小(癌直径<5 cm和转移灶<3个)的患者预后较好;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1简介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器官为肝脏。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在结直肠癌病程中发展为肝转移癌[1]。针对肝转移病灶,肝切除术仍是唯一可能的根治性治疗,其5年生存率约50%[2],10年治愈率接近20%[3]。此外,有效的系统和局部化疗结合手术切除可以达到在未治愈的情况下使患者长期存活[4]。因此,肝切除的目标和适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切除原发瘤和肝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从1981年5月至2005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3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手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43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中位年龄52岁,手术持续中位时间180min。共30例术中输血,中位输血量800ml。术后总住院时间10—50d,中位时间15d。并发症发生率18.6%(8/43),手术死亡率2.3%(1/43)。全组总的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5年生存率19.1%。R0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48个月,5年生存率33.8%;非R0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5年生存率7.6%。两组的生存时间经LogRank检验差异明显,P=0.002。结论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保证。对可切除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应争取同期手术,并争取R0切除。  相似文献   

8.
尽管近来在化疗药上取的了很多进步,但是对于转移性的结直肠癌治疗预后仍然很差,就过去20年而言,肝脏转移灶切除术已作为一种有希望的术式,它能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该技术在某些案例中显示出长期的治愈效果.为了扩大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功效,合适的术前影像是必须的.CT,MRI,PET方面的进步已经改善了隐蔽病灶的探测而且获得更为清晰解剖形态.而CT,PET,MRI在探查大的肝转移瘤上有相似的敏感性,相对于CT及FDG-PET而言,MRI更擅于探知厘米级以下的肝转移灶,特别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结合时效果更显著,CT或许可用来作为一种筛选模式或术前计划制定如剩余肝体积的计算或显露肝动脉灌注分布的动脉解剖情况,而技术进步已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高画质与高清晰度的图片,但它仍然无法取代专业的,娴熟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专家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1993 年1 月至1999 年1 月的19 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6 例同期切除,10 例分期切除,1 例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2 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治疗(化疗) 泵灌注化疗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机会。手术方式行肝不规则楔形切除16 例,左半肝切除2 例。结果 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89% 、58% 、21% 。6 例同期肝切除者平均生存期23 个月,10 例分期肝切除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2 个月。结论 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积极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一期同时切除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完成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手术的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该术式的可行性(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术后恢复、复发及生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全组11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284.6±28.8) min,术中出血量(322.7±75.4)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0.7) d,术后住院时间(12.3±1.9) d。全组患者术后未出现肠瘘、胆瘘、腹腔大出血、腹腔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35月,除1例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外,其余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经过选择的合适病例,腹腔镜下同时切除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与分期切除的近期和远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的64例结直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切除者20例(同期切除组),分期切除者44例(分期切除组)。结果同期切除组Clavien-Dindo 1、2和3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2/20)、15.0%(3/20)和15.0%(3/20),分期切除组分别为13.6%(6/44)、13.6%(6/44)和22.7%(12/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切除组1、2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0%、59.6%和37.2%,分期切除组分别为90.9%、68.2%和47.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6月和7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原发灶淋巴结阳性(P=0.020)和肝切除术前CEA水平大于20μg/L(P=0.017)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后有机会接受根治性局部治疗联合化疗则是一项保护性因素(P=0.001);而手术时机(同期或分期切除)与患者总体生存无关(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选择同期或分期切除并不影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8年10月,对3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同期切除术为治疗组,同期内未行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27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后以XELox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1、3和5年累积生存率为92.5%、53.1%、34.6%。对照组1、3和5年生存率为66.7%、18.5%、0。两组总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6例患者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膈下积液,3例胆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的根治性切除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手段;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同期切除术可提高患者的幸存时闻和幸存后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同类型及治疗策略对肝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收治的66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同时性肝转移379例,异时性[发生肝转移中位时间(21.0±19.6)个月]肝转移290例。患者性别、年龄和肠道原发病灶的部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灶特征(累及肝叶类型、病灶个数和病灶直径)和术前CEA、CA19—9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肝转移灶253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23例,异时性肝转移130例。以2008年10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和23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11.4%(P〈0.01);手术病例与各种非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中药)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5~26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0~3.6%(P〈0.05)。结论手术治疗目前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好于同时性肝转移。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及其与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106例的临床资料,对15项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同期收治的无复发性肝转移的大肠癌1052例进行比较。同时对大肠癌肝转移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性手术的生存状况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肠梗阻、腹水、盆腔结节、腹膜侵犯、浆膜浸润、周围脏器受累以及肿瘤长径、浸润肠壁的周径、浸润深度都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浸润深度、浆膜浸润、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根治性切除57例(53.8%),姑息性切除39例(36.8%)和探查性手术后10例(9.4%)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0和34.0个月、23.6和18.0个月以及16.5和12.0个月,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5)。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和盆腔结节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大肠癌浸润达浆膜、有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者可能合并肝转移,根治性切除可以明显提高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同类型及治疗策略对肝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收治的66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同时性肝转移379例,异时性[发生肝转移中位时间(21.0±19.6)个月]肝转移290例.患者性别、年龄和肠道原发病灶的部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灶特征(累及肝叶类型、病灶个数和病灶直径)和术前CEA、CA19-9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肝转移灶253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23例,异时性肝转移130例.以2008年10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和23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11.4%(P<0.01):手术病例与各种非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中药)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5~26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0~3.6%(P<0.05).结论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好于同时性肝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期肝切除术合适的肝转移瘤切缘宽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行肝肠同期切除的39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肝转移瘤切缘宽度小于1cm和大于或等于1cm分为A、B两组,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术后的生存期。结果A组患者14例,B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数目和分布及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和37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1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肝切除术时应力争肝转移瘤切缘宽度大于或等于1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时性、异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2006年结直肠癌数据库中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486例患者发生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91例,异时性肝转移295例,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vs.21.5%,P<0.01);全组患者中267例行手术切除,15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68例保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2.1%,10.3%和0,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转移类型、术前CEA、原发瘤N分期、分化程度、肠梗阻、腹水、肿瘤直径、治疗策略等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类型、术前CEA、腹水、治疗策略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肝转移的不同类型是决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相比更能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8例2012年11月~2015年6月至我院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二区就诊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两组疗效、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的术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