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救死扶伤,乃医德之本。求医问药,是患者之急。医生急人之难妙手回春,被誉为天使;相反乘人之危,见利忘义,被斥为白狼。由天使而白狼,使医院、医生诚信扫地, 令人叹惋;与此同时恶性医疗纠纷不断增加,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无辜的医生痛感“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医生要求维权呼声不断。因此,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事关大局,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医患问题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与医院、医生、患者之间的关系不和谐有关.医院、医生、患者相互依赖而存在,具有明显的三位一体性.按照三位一体研究思路,深入分析“患者—医生”、“医生—医院”、“医院—患者”三个关系链,找出导致医患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为构建和谐医院寻找正确的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3.
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而今,医患关系却又遭遇了新危机,病人诉说病情,平均18秒钟就被医生打断,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那么,在北京人满为患的大医院里,忙碌中的医生能否用心倾听患者的讲述?沟通不善,是否真的成了医患之间无法逾越的雷区?  相似文献   

4.
严重恶化的医患关系,不仅损害患者的利益和健康,同时也折断了“天使”的翅膀。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对抗,医患双方都是输家。1难做的医生曾几何时,医生被人们冠之以“天使”称号,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守护神。然而,随着医患关系的日趋恶化,医生被患者家属侮辱殴打致伤致残致死屡见不鲜,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暴力攻击愈演愈烈,医生的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害。一次次的医疗纠纷促使医务人员调整工作模式与方法,可能造成如下影响:1.1自我保护上升为第一原则医患矛盾与纠纷把医疗服务变成“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医务人员的头上,稍有不慎就可…  相似文献   

5.
医苑笑语     
《现代养生》2007,(2):52
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医生:“你的牙是该拔掉了,可它太牢固了,看来拔掉它得用火车头。”过了几天,医生再次见到这位病人,他的牙已经掉了。“你的牙怎么拔的?”“听了您的建议,我把牙拴在了火车头上,结果……”“牙掉了?”“不,两节车厢都被我拉出了轨。”“那你的牙是怎么掉的?”“让铁路工人给打的。”有感觉有位患者到医院看病。大夫详细询问其病情后,对他说:“请躺下,让我检查检查。”大夫在患者的腹部按压了几下,问:“有感觉吗?”患者:“有!”大夫:“什么感觉?”患者:“有人在按我的肚皮。”运动减肥医生:“消除你多余脂肪的唯一方法便是运…  相似文献   

6.
120急救医生被打、协和医生被伤……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湖南、四川、广东、黑龙江等地医患冲突事件接连上演。 当“病人打医生”成为经常听到的新闻时,医患关系发展到了这步境地,便不再单纯的是病人或者医生的问题了,重新定位医患关系成了新年后的重点。然而,医生和患者能在这个春天里和解吗?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7.
一笑十年少     
几个小学生扶着一个小男孩来到医院急诊室。男孩捂着肚子,豆大的汗珠子直往下掉。 医生问:“怎么了?” 一个女孩抢先答道:“简单点讲,是他们几个比赛谁吃的冰糕多,结果他得了冠军。”  相似文献   

8.
改革医院管理机制的成功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18日,《健康报》和近日中央电视台都几次报道了天津第三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天津三院”)实行“病人选择医生”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项改革大大调动了该院职工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不但使该院走出了困境,也给改革裹足不前的其他医疗单位带来了希望,受到了启示。笔者读后受益匪浅,拟谈几点学习体会。 1 自主选择医生,是还病人择医权,贯彻医疗机构改革要“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患病就医,病人只有选择医院的权利,而没有选择医生的权利。病人一经把自己交给了医院,由谁诊治,只能听候医院安排;怎样诊治,只能听候医生处置。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问其原因就在于医患之间存在着对医学知识的不对称性、患者对医疗需求的不可替代性,由此便产生了医疗机构与医生对医疗技术的垄断性等原因所致。正因为如此,医疗服务通常都是在医生的指导或诱导下进行。这样,病人选择医生的权利便被剥夺了。其实,这是医疗机构独占的一种特殊职业权利。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实行技术垄断就是靠这种特殊职业权利机制支撑的,医患之间这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就是源于这种特殊职业权利机制。这样一种机制必然使医务人员少有压力,医疗机构也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人们所议论的话题,许多都是有关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患者与家属常常抱怨现在的医院黑了心,胡乱开药,乱收费,态度恶劣,缺乏医德,“趁你病,要你命”。而医院则埋怨现在的患者和家属没半点医学常识,医疗本身就有风险,出了问题,就全归咎于医生,医生被患者或家属殴打,也时有发生。总之,医患之间就像有一道无形的墙,将医患割裂和对立起来。医患之间的诉讼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相似文献   

10.
在前不久刚刚揭晓的全国"乙肝患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0%患者进行乙肝治疗时有固定的医院和医生,43%的患者完全由医生决定服用的药物,乙肝患者在就治期间的医患关系令人堪忧。稳定的医患关系对于患者取得治疗进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怎么样才能让医患关系稳定持久?乙肝患者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地与医生进行沟通?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华感染性疾病委员会常委、佑安医院肝病四科科主任孟庆华教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报纸、电台、电视屡有报道,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医院到底怎么了?医疗纠纷怎么就成了医患都无法走出的“黑三角”呢?  相似文献   

12.
医患之间本当亲如鱼水,两者之间应当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原本唇齿相依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起来。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每天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这一组数据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怎么了?我们的百姓又是怎么了?信任在哪?理解在哪?  相似文献   

13.
无所不在的市场,使医疗服务成了医院提供的一种特殊商品,供需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在入道和金钱的界河上艰难博弈,相当一部分社会人无力购买却强度需要,在“生命绿色通道”的作用下,这部分消费者获得了医疗服务的同时获得了“赣债”的名头,而医院,则在为虚无的道义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腹诽,为什么会有医患双方双重的尴尬?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记者对一起没形成“冲突”的医患经济纠纷的调查及思索显示——  相似文献   

14.
让"医选"走进医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让患者选择医生”的新型服务模式,忽如一夜春风来,正在全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医院悄然兴起。本文试就“让患者选择医生”这一全新改革制度谈点拙见。 “医选”改革势在必行 医院里谁是“上帝”?是病人!但过去许多病人并不敢去当“上帝”,他们倒觉得医生是救星,是“上帝”。医院里,病人是上帝这样的口号一直在喊,病人却感觉不到,因为,没有这样一个相应的机制和体制做保障。 欣逢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出一剂“良方”——病人看病可以选择医院,选择医生。这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带动医院内部员工之间公平有序竞争,促进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最有效的管理机制。这种改革,就是把原来的由院部“管”医生转为病人“管”医生,把就  相似文献   

15.
你给医生的红包送过去了吗?什么?不知怎么送?好,我来告诉你:医院现在要求医生向患者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是吗,这样可就太方便了。据报载,上海一医院最新规定:医生须向患者公开手机号码。院方制定的这一措施,据说是让患者“随时与主诊医生联络以获取帮助”。这无疑是个便民措施。你想啊,从医院回到家又犯病了,怎么办?放在以前还得回去找大夫,麻烦不麻烦?现在多好,手机一掏,跟大夫这么一说,大夫一支招,问题解决了。可话又说回来,假如我是个爱收红包的医生呢,我心里这个乐呀,这个措施简直就是给我定制的。你想啊,现在收红包让人发现了就得下岗…  相似文献   

16.
医患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是“看病贵、看病难”,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转轨后利益平衡被打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加大卫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医院管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改善医疗保险制度,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既考虑患者的利益,又考虑医院和医生的利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化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家庭医学》2007,(1):27-28
看完门诊,怡惠一脸困惑地走出诊间,问她医生说了些什么?“医生没有说什么。”“那你有没有问呢?”“我又不是学医的,怎么知道要问什么!”怡惠一吐心中的不快,她对于医生“有问才有答”的态度很不以为然。的确,医患双方处在信息不对等的天秤上,拥有丰富信息的医方,有义务主动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讯息。但同样地,患者也有责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充实与疾病相关的医疗知识。就医前该做哪些准备?“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很多的病人”是大部分医生的使命。如何把握珍贵的看诊时间,做最有效率的诊断及治疗?除了仰赖医生的经验之外,病人事前做好准备,也有助…  相似文献   

18.
琴儿 《健康世界》2004,(11):46-48
两个人在恋爱时,总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心里总在问:“他(她)会怎么看我?”而当这两个人一旦成了一家人后,彼此就越来越少想到“他(她)会怎么看我”了。不是不在乎,而是和他(她)太熟悉了,如左膀右臂。可是,他究竟是怎么看你的,和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吗?  相似文献   

19.
医生谈沟通     
上星期,医院的L科主任接到这样一起投诉:某医生在接诊中,没有抬头看患者一眼,居然开出了处方。“这样的处方怎么可信?”患者忿忿不平。对此,L主任非常重视,并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被投诉的医生病历记录详细,从临床诊断到开方用药均无差错。问题就出在医生缺少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意愿和技巧。于是,L主任决定召开科室学习研讨会,请各位医生就医患沟通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张阿姨今年72岁,因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所以定期要到医院复查,监测三高的控制情况。这一次,医生给张阿姨开了化验单,拿到检验结果的张阿姨看到报告上写着“同型半胱氨酸23.1毫摩尔/升↑”,上网一查,这同型半胱氨酸高和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中风相关。张阿姨感到非常担心,好不容易控制住了“三高”,怎么又来了第四“高”?她赶紧找到医生,我们看看医生怎么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