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
唐广林  赵科孝 《医学文选》2002,21(5):648-650
我们对 2 1 5例由门诊初诊为发热待查后经住院确诊病因的病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提高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率。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 1 987年 8月至 2 0 0 1年7月间由门诊以发热待查首诊住院的病例 2 1 5例。其中男 1 0 1例 ,女 1 1 4例。年龄 1 4~ 86岁 ,平均31 .2岁。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2 6天 ,平均 8.7天。全部病例均经住院后明确诊断 ,确诊时间最短 1天 ,最长 2 1天 ,平均 3.2 5天。1 .2 方法 全部病例均以腋测法测量体温 ,测量时间不少于 5分钟 ,每日测量 4至 6次 ,高温者随时测量。1 .3 诊断标准[1]   37.3…  相似文献   

3.
统计发热待查369例,其病因以感染性疾病居首位,占61.8%,其次为肿瘤性疾病和结缔组织性疾病,分别占19.8%和11.4%,未明确诊断者占7%。前后5年回顾性分析,感染性疾病明显减少,肿瘤性疾病和结缔组织性疾病明显增多。年龄小于40岁组与大于40岁组相比,后者肿瘤性疾病比例高,前者结缔组织性疾病比例高。热程70天以内和以上组相比,感染性疾病比例小,肿瘤性疾病和结缔组织性疾病比例大。  相似文献   

4.
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大多数的发热原因容易确诊,少数患因无明确的系统定位症状、体征。其病因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明确,这类发热称为原因不明发热(FUO)。由于FUO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忽视了某些诊断线索,往往造成误诊。1961年Petersdorf等提出FCO的诊断标准:患发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或入院1周内仍不能确诊。此标准为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所采用。国内则根据1986年全国第二次内科学术会议提出:凡热程在2周以上,体温多次在38.5℃以上,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滞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  相似文献   

5.
发热待查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其病因复杂。尽管大多数最终可做出诊断,但误诊、漏诊屡见不鲜,以致延误治疗。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月收入住院的21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65例发热待查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辉  王兴 《医学文选》2003,22(1):57-57
发热是常见的症状 ,大多数的发热原因容易查清 ,少数患者因无明确的系统定位症状、体征 ,其病因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明确 ,这类发热称为原因不明发热 ( FOU)。由于 FOU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或忽视了某些诊断线索 ,往往造成误诊 ,延误治疗。本文对我院 1 999年 8月~ 2 0 0 1年 9月收治的 FOU65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5例中 ,男 43例 ,女 2 2例 ,男女比例为 1 .9∶ 1。年龄 8~ 67岁 ,平均 37岁。病程 2周以上 2 4例 ,4周以上 2 7例 ,8周以上 1 4例。本组热型不一 ,多为不规则热 ,患者入院前后多次使用过退…  相似文献   

7.
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有时患者因缺乏特异症状,常给临床诊断带来不少困难。本文就我院1985~1993年以发热待查入院的患者共144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发热待查1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柳宁 《广西医学》1998,20(5):966-968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之一,一直是临床上诊断的难题之一,即使是辅助检查方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如此。现对我院1997年1~12月门诊诊断为发热待查(Fou),最后住院确诊的10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  相似文献   

9.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发热原因待查(FUO)是临术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病因诊断较为困难,以致贻误治疗。为探讨其规律性,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7月门诊诊断为发热原因待查并附合FUO诊断标准的89例病例进行病因分析并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发热待查的76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76例患者最终明确诊断者66例(86.8%).感染性疾病40例(52.6%),其中细菌感染26例(65.0%),病毒感染8例(20.0%).恶性肿瘤12例(15.8%),其中淋巴瘤5例.结缔组织病9例(11.8%),其中血管炎3例,成人Still病2例.其他疾病5例(6.6%).未确诊10例(13.2%).结论:感染性疾病是发热待查的首位病因,常见为细菌感染,恶性肿瘤和结缔组织病也是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大部分发热待查病例经细致的临床检查和分析是可以得到确诊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符合原因不明发热(FUO)诊断标准148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148例FUO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明确诊断者136例,确诊率为91.9%,常见病因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肿瘤性疾病等,获确诊的主要方法是血清学/细菌学、诊断性治疗、组织活检、影像学等。结论 FUO的病因繁多,临床表现复杂;感染性疾病是本组FUO患者的主要病因,自身免疫性和肿瘤性疾病在本组FUO病因中也占相当比例;大多数FUO经仔细的临床检查和分析最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不明原因发热193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统计近10年呼吸科收治不明原因发热病例193例,分析其病因分布及诊断体会.方法:选自1995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共收治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93例,将其病因分布及诊断做构成比分析.结果:病毒感染性疾病64例(33.2%);自身免疫性疾病47例(24.4%);结核菌感染性疾病29例(15.0%);细菌感染性疾病20例(10.4%);肿瘤类13例(6.7%);其他病因20例(10.4%).结论:本文病毒感染性疾病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与文献报道细菌感染为首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372例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FUO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者37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方法、病因分类、预后。结果 372例FUO患者中,男184例,女188例;平均年龄(48.0±18.3)岁。确诊病因287例(77.2%),其中通过临床特点和/或治疗反应确诊138例(48.1%),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学确诊86例(30.0%),通过影像学确诊50例(17.4%),通过病理学或骨髓象确诊13例(4.5%);未确诊病因85例(22.8%)。287例确诊病因患者中,感染性疾病181例(63.1%),其中细菌感染121例(66.9%),病毒感染60例(33.1%);结缔组织病57例(19.9%),其中成人Still病14例(24.6%);肿瘤性疾病17例(5.9%),其中血液系统肿瘤10例(58.8%);其他疾病32例(11.1%),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15例(46.9%)。结论 感染性疾病为FUO的主要病因,其中布氏菌病和结核病为主要病种。在FUO的诊断上不仅要根据地区及不同级别医院的特点,也要结合病史,仔细、反复查体,充分利用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有创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间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者116例。结果 116例患者通过各种检查或特异性治疗最后明确诊断者有105例,确诊率90.5%。病因:感染性疾病55例,占FUO 47.5%,其中结核病14占分类构成比25.5%(14/55);结缔组织疾病(collagen vascular disease,CVD)24例,占FUO 20.7%,Still病6例占分类构成比25%(6/24);肿瘤性疾病22例,占FUO 19.9%;最后未明确诊断11例,占FUO 9.5%。结论感染性疾病仍是FUO的首要病因,结核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因,结缔组织病和肿瘤性疾病在本研究FUO病因中也是其主要病因,大多数FUO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和分析是可以明确诊断的。  相似文献   

15.
不明原因发热229例病因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就诊且符合FUO诊断标准,并完成6 ~18个月随访的2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9例FUO患者中明确诊断203例(88.6%,203/229),包括感染性疾病99例(48.8%,99/203),结缔组织病68例(33.5%,68/203),肿瘤性疾病13例(6.4%,13/203),其他疾病23例(11.3%,23/203),随访至今仍未明确诊断26例(11.4%,26/229).结论 本研究显示,FUO病因多样,感染性疾病仍是主要原因,病毒感染和结核病为主要病种,结缔组织病在非感染性疾病中比例最高,成人Still病最为多见,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瘤多见且死亡率较高.以完整病史和反复体格检查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仍是目前诊断FUO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的最终病因诊断。方法 :回顾 13 8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最终病因诊断 ,将其分为 :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血管 -结缔组织性疾病、其他和未查明发热原因共 5大类 ,探讨尽快确诊病因的方法 ;并介绍典型病例。结论 :感染性疾病占 5 3 .6%、肿瘤性疾病占 15 .2 %、血管 -结缔组织性疾病占 18.1%、其他占 2 .2 %、未查明发热原因占 10 .9%。提出尽快确诊不明原因发热病因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炎患者的细菌分布及感染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方法]留取乳腺的开放性脓液和封闭脓肿标本,增菌后移种于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101例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中G+球菌90株,厌氧菌5株,G+杆菌4株,G-杆菌2株。G+球菌中以葡萄球菌属细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最多占6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40%产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1%。MRSA检出率为2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100%产β-内酰胺酶,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80.6%。[结论]乳腺炎患者以G+球菌检出率最高,尤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对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部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旋毛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自1995年12月~1996年3月共诊治旋毛虫病230例。应用间接萤光抗体试验(IFAT)和环蚴沉淀试验(CLPT)阳性确定诊断。结果: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全身肌肉疼痛及乏力。有胃肠道症状54例(24.3%),眼睑浮肿78例(33.9%),全身浮肿66例(28.8%),嗜酸粒细胞增高者196例(85.2%)。给予丙硫咪唑治疗,剂量为25mg/kg·d,分2次口服,连服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治愈率100%。结论:对长期发热,全身肌肉疼痛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人应考虑旋毛虫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与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M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ML的热型多样;(2)临床表现除发热外以乏力、盗汗及体质量减轻最常见.病理类型:霍奇金淋巴瘤3例(6.2%),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93.8%);B细胞淋巴瘤 30例(62.5%),T细胞淋巴瘤18例(37.5%);(3)按照Ann/Arbor分期(Cotswolds修订)标准,本组48例ML患者中,Ⅰ期1例(2.1%),Ⅱ期2例(4.2%),Ⅲ期25例(52.1%),IV期20例(41.6%).结论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ML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确诊依靠病理,在影像技术引导下对病灶行穿刺活检寻找组织学依据十分重要.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或脾切除术.ML是恶性肿瘤引起FUO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FUO患者经过全面检查和认真分析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急诊观察区338例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诊断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观察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2001年4月~2005年5月338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由急诊内科医生详细记录患者入院后热型,伴发症状及用药情况,并按单一器官损害或与多器官损害(涉及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病变)分组。结果338例患者中317例(93.7%)最终明确诊断,21例(6.2%)诊断未明。诊断明确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207例(61.2%);结缔组织病、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分别为47例(13.9%)、61例(18.0%);21例(6.2%)未明原因。发热伴多器官损害患者178例(52.6%),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脓毒症休克伴有100%的多器官损害,而红斑狼疮、淋巴瘤分别有16/18、18/21例伴有多器官损害。结论重视不同地区不明原因发热情况,仔细的病史采集、详细的体格检查,有效的实验室辅助检查,并结合患者的地区来源,对早期做出诊断及减少多个器官损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