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方治验3则     
李彩荣  王继合 《河北中医》2010,32(6):865-865,869
<正>天津中医药大学王云凯教授从医近50年,精究医术,临证治病,多以张仲景之方化裁,常收桴鼓之效。现举其经方治验3则如下。1畏寒多涎王某,女,46岁。2008-09-04初诊。畏寒,胸满闷,  相似文献   

2.
经方治验3则     
李彩荣  王继合 《河北中医》2010,32(3):412-412
医圣张仲景深谙《内经》之精髓,得《难经》之玄妙,所著《伤寒杂病论》为后世防治伤寒杂病之准绳。天津中医药大学王云凯教授从医近50年,精究医术,尤擅仲景之学,临证治病,多以张仲景之方化裁,常收桴鼓之效。我们8侍诊在侧,受益匪浅,现举其经方治验3则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方治验3则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分别载有方剂113方、205方(4方佚失),其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被后世医家尊为"众方之祖"。笔者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经方疗疾,略有心得,现择3则验案记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经方治验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赛美 《新中医》2001,33(10):62-62
经方组方严谨,药味精当,疗效独特。笔者临证喜用经方,效验甚多,现摘录4则如下。1麻黄升麻汤案戴某,男,46岁,马来西亚人,1999年7月23日初诊。患者诉胸热咳嗽,肢麻足冷,尿浊3年余。曾先后取麻杏甘石汤、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不效,且症状逐渐加重,体弱不能正常工作。诊见:形体瘦弱,双下肢麻痹发凉,膝关节软,腰部抽痛,胸部觉干燥疼痛,口干咳嗽,痰中带血,胃纳可,小便有泡沫,沉淀后有白膜,大便完谷不化,每天3-4次。舌淡暗、舌体胖、苔薄,脉弦。证属上热(肺胃)、下寒(脾肾)夹瘀,予麻黄升麻汤。处方:…  相似文献   

5.
金真 《河北中医》2004,26(5):359-359
笔者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均取得很好疗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宁勇 《国医论坛》1991,6(5):16-16
一、五苓散治多汗曹××,男,63岁,退休工人,1987年9月18日初诊.近年来,稍一动作,辄易汗出,常觉口渴,欲饮不多,平素嗜酒.曾用滋阴、固阳、止汗等药罔效.患者形宽体胖,舌苔薄白微腻,六脉濡细.此湿蕴之体,郁而生热,迫液外出.治以五苓散化气行水:桂枝6g,茯苓12g,泽泻12g,猪苓10g,白术10g.日一剂,水煎服,并嘱其少饮多动.服上方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二诊续服7剂而告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
经方之用,历千年而不衰,究其原因在于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则效如桴鼓之应,笔者治验数则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扶正达邪,柴胡汤治感冒患者王某,女,57岁,农民,1988年8月22日诊。感冒反复发作二十余年,春秋季多发,三五日一次,无明显诱因,骤然发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共收载方剂314首,其方剂组成严谨,疗效确实,立方用药,纯而不杂。故后世医家称之为“医方之鼻祖”。笔者临床近30年,深感经方应用之广泛,疗效之可靠,现举验案5则如下。1小柴胡汤治疗夜半咳嗽马某,男,18岁。1999-11-27就诊。淋雨伤寒后咳嗽2个月  相似文献   

9.
经方治验2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方治验2则赵富生陕西省宝鸡县中医医院(721300)主题词鼻渊/中医药疗法,咳嗽/中医药疗法,肾气丸/治疗应用,乌梅丸/治疗应用1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李某,男,30岁。1991年9月20日初诊。患者反复鼻塞、流涕、喷嚏连作已4年,逢天气变寒,夜间受...  相似文献   

10.
惠振亮  黄东生 《陕西中医》2002,23(4):341-341
1 寒 战 乌某 ,女 ,5 3岁 ,干部。以间歇性寒战 1年之主诉来我处就诊。患者于 1 995年 1 2月洗澡后 ,突发寒战 ,全身抖动不己 ,不能行走 ,持续 1 h后自行缓解 ,此后每遇风寒则抖动不己 ,寒战不止 ,发作时添衣加被均不能缓解 ,曾在西安各大院做多项检查 ,均未能明确诊断。但每次发作 ,患者痛苦不己 ,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后患者求治中医而来我处。来时自诉 :每遇发作 ,寒战不己 ,定时而发 ,定时而止 ,微发热 ,发作时添衣加被不能缓解。舌质淡、舌苔薄白 ,脉沉缓。古人云 :“有一分恶寒 ,便有一分表证。”该患者每次发作 ,且定时发作 ,说明…  相似文献   

11.
经方治验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乌梅丸(汤)治久痢李某,男,36岁,1994年9月8日初诊。4个月前因饮食不节,复伤于风寒,而致下痢,日4次~6次,伴红白粘液,里急后重,少腹隐痛,曾取西药疗效欠佳。刻诊:上述症状仍在,舌红少律,首薄黄,脉细数。大便常规:白细胞2个,脓细胞3个,红细胞1个。西医诊为慢性菌痢。中医辨属痢疾(寒热错杂型)。治宜寒热平调,益气止痢。方药:乌梅159,党参109,附子109,黄连IOg,黄柏109,细辛4g,黄茂129,升麻6g,川椒6g。3剂,日1剂,水煎服。二诊:下痢次数减少,日2次~3次,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减轻。药中病机,守方续服4剂。…  相似文献   

12.
陈国权 《国医论坛》1993,8(6):14-14
1 奔豚气胡某,男,19岁,农民,1990年7月2日就诊.自诉:从13岁起,每感头昏时脐周围肌肉即跳动,继之一股气由脐上冲至颈两侧,然后脐上至颈部肌肉皆跳动,伴心慌、胸以上汗出,四肢微冷.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从几秒钟到10个小时不等,一般蹲地或静卧即自愈.经中西医断续诊治,其发作反愈加频繁.刻诊:腹部微痛,心烦,口略苦,偶恶冷,脉弦,舌淡红,苔薄黄.此脉证与《金匮》“奔豚气”颇为近似,故投奔豚汤5剂.  相似文献   

13.
笔者重视扶阳法,治疗内、外科某些疑难病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临床验案5则如下: 1阳虚烦躁失眠案 龚某,男,74岁,住棠浦镇枫林村。2009年4月,患者因严重失眠住本院内科,主要症状为虚烦不安,昼日欲寐不得,晚间彻夜不眠已半月余,  相似文献   

14.
经方治验3则     
于荣 《新中医》2002,34(5):61-61
1 解郁清热疗胁痛 柴某,女,49岁,1992年10月2日入院。患者自述近几年来常出现右胁疼痛,自服茴香、香椽茶,胁痛缓解。3天前因与邻里争吵,晚上即出现胁痛,又服茴香茶,症稍减。次日胁痛加剧,纳食不进,伴恶心、烦躁。入院时右胁疼痛,拒按,恶心,发热,T38.2℃,舌淡、苔薄黄,脉弦滑,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大便2天未行。血:WBC 11.2 ×109/L,N0.84,L0.16。B超显示胆囊7.2cm ×3.4cm壁厚毛糙。证  相似文献   

15.
16.
经方治验3则     
<正>笔者在临床跟随导师学习期间,见有疑难病用药有特色者,都记录在案,并细心揣摩经方的临床应用,现摘3则经方治验介绍如下。1泄泻王某,女,75岁,2009年11月23日初诊,腹泻,曾在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经输液治疗效果不佳,现症无明显诱因腹泻,1~3次/日,多则4~5次/日,泻时肠鸣亢进兼腹痛,泻后肠鸣腹痛好转,腹泻物多为不消化食物,偶有黑便,便常规无明显异常,纳呆,呕恶,舌淡苔臼,脉弦。中医诊断为泄泻,  相似文献   

17.
18.
经方治验3则     
尹宗强 《新中医》2002,34(9):66-66
笔者临床常用经方治疗疾病,多有效验,现选录3则,介绍如下。1半夏泻心汤案 高某,男,5岁,1989年10月23日初诊。患泄泻年余,就诊于多家医院,用过许多中西药物,病仍不除。诊见:形体瘦弱,面色淡黄,两目少神,脘闷纳呆,恶心欲吐,肠鸣漉漉,大便溏稀,完谷不化,无粘液及脓血,不甚臭秽,每天5-6次,甚则10余次,小便清利,腹柔软,按之不痛。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弦。证属脾胃失和,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予半夏泻心汤。处方:党参5g,黄连、黄芩各2g,半夏、干姜、炙甘草各3g,大枣3枚。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3剂后,恶心未作,肠鸣减轻,大便略成形、每天2-3次。前方继进3剂,诸症消失,唯食纳欠馨,嘱停药观察。予稀软饮食调理。随访1月,腹泻未作,饮食正常。  相似文献   

19.
经方治验5则     
王某,女,45岁,工人,2002年7月23日初诊。来诊时正值酷暑,自诉身着厚毛衣仍觉周身寒气透骨,恶风,背部尤甚,手足不温,汗出不止,经常感冒。诊见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气虚,卫表不固。治宜益气温阳固表。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炙桂枝6g,炮附子6g,炒白芍12g,炙甘草8g,红枣30g,生姜3  相似文献   

20.
经方治验3则     
笔者于临汪善用经方治疗疾病,每获良效。兹举验案3则,以示其用。1大剂理中汤治疗腹泻 雷某,男,41岁,以“反复腹泻稀软便10余年,加重1月”为主诉而来诊。自述每当进食水果、矿泉水以及在饭馆吃饭后均要腹泻稀软便1~2d,每天6~10次,后逐渐缓解,但每日仍腹泻2~3次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