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肾细胞癌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简称肾癌)MR I信号特点。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资料及病理证实肾癌49例,均做T1W I、T2W I、STIR序列检查,同时27例做MR 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透明细胞型41例,颗粒细胞型7例,肉瘤样细胞型1例。T1W I均匀等信号17例,混杂信号26例,均匀低信号6例;T2W I均匀略高信号19例,明显高信号4例,混杂信号26例。显示假包膜者10例。肾窦侵犯15例,肾周侵犯14例,肾静脉癌栓3例,腹膜后或肾门淋巴结肿大12例,腰大肌转移1例。注入造影剂后,8例病灶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3例均匀环状强化(包膜强化),4例强化环内壁不规则。结论仔细分析病灶的信号特点,MR I能够准确诊断肾癌,且能了解向肾窦、肾周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尤其对小肾癌诊断,MR I价值独特。  相似文献   

2.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MR I表现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髓母细胞瘤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13岁。所有病例均行MR I平扫与增强扫描,并对其临床M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块位于小脑蚓部17例,位于小脑半球2例,位于第四脑室内3例,肿瘤内发生囊变10例。MR I扫描T1W 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 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2例沿脑脊液播散。MR I对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定位准确率为95.5%,定性准确率达90.9%。结论MR I能提供肿瘤浸润的范围、继发改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够做出明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此外,MR I还对髓母细胞瘤沿脑脊液种植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跟腱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跟腱损伤的MR I诊断价值及不同损伤程度的诊断标准。方法搜集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MR I资料完整的外伤性跟腱损伤26例,总结其特征性MR I表现,并与10例正常跟腱进行回顾性对比观察。结果(1)正常跟腱10例表现为走行规则、边缘光滑,在T1W I、T2W I上呈均匀低信号;(2)部分性跟腱损伤17例,MR I表现为肌腱增粗、宽径/前后径比例变小,在T1W I、T2W 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位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3)完全性跟腱损伤9例,MR 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形态不规则,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肌腱断端交错呈“毛刷”状或回缩呈“杵”状改变,在T1W I、T2W 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4)7例合并骨挫伤及软组织损伤,2例合并韧带损伤,2例合并骨软骨损伤,11例合并腱周积液。结论MR I能够准确判断跟腱损伤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合并症,对术前制订治疗方案及术后疗效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眼眶淋巴瘤的MR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的MR影像特点,以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淋巴瘤的MR影像学表现。结果7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4例位于肌锥外呈铸型;4例累及肌锥内外呈弥漫生长,其中3例累及视神经;8例均起源于泪腺和/或眼睑组织,并均有眼外肌受侵;1例有骨质破坏;平扫信号均匀,6例T1W I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7例T2W I呈稍高信号,1例T2W I呈等信号;8例增强后均呈中等度均匀强化。结论眼眶淋巴瘤的MR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低场强MRI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场强MR机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扪及乳腺肿块进行多序列MR I平扫,4例进行增强扫描。分析肿块的形态、边缘、信号表现,判断乳腺肿块的性质,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乳腺癌与良性乳腺肿块相比,在形态、边缘上差异明显(P<0.01);在信号上,乳腺癌与纤维腺瘤在T1W I上无差异(P>0.05),在T2W I及STIR上有显著差异(P<0.01),乳腺囊肿在T1W I、T2W I及STIR上信号特异。对照病理结果,本组病例MR I敏感性为94.1%,诊断符合率为82.4%。调整参数后,可得到1.5、3、5、7、10 m in不同时间内的增强扫描像。结论低场强MR I可以较客观地反映乳腺肿块的病理改变,是临床上用于乳腺肿块诊断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MR I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学对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的MR 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MR I组23例,游离髓核7例为T1W I、T2W I均呈低信号(与脊髓相比),边缘清楚,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较轻。13例T1W I呈低或等信号,T2W 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稍高信号位于周围,低信号位于中心部分,边缘欠清,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明显。3例T1W I呈稍高信号,T2W I上呈等信号,病理上为纤维组织增生。12例增强扫描中,7例于周边见轻度强化,中央无强化,3例无明显对比强化,2例呈均匀轻度强化。结论MR I信号特征能充分反映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癌的CT及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混合型肝癌的CT和MRI表现.18例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特征.结果 18例行CT检查的患者平扫表现为边界不清楚的低密度肿块(15例),并有淋巴结肿大(5例)、血管侵犯(7例)、卫星灶(5例)、假包膜(9例)、肝内胆管扩张(1例)等恶性肿瘤的特征;5例行MR检查的患者平扫T1WI序列上表现为低或略低信号,T2WI序列表现为高或略高信号,1例伴有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血管侵犯,4例伴有假包膜.在CT、MR的动态增强上,大部分肿瘤在动脉期表现为肿瘤内部或周边不均匀强化,在静脉期肿瘤部分区域可见不均匀性高密度或信号(在动脉期图像上相对应为低密度信号区),延迟期仍可见对比剂潴留而呈高低混杂密度或信号.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CT及MR扫描能反映混合型肝癌的影像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和MR 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结核的CT和MR表现特点,并作文献复习。2例肝结核行CT平扫及CT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MR平扫。结果CT平扫1例呈不均质性低密度,病变内伴有更低密度坏死区,1例接近等密度;CT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2例病变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坏死囊变区周边轻微环形强化。1例MR平扫,T1W I呈低信号,T2W I呈等高混杂信号。结论肝结核少见,易误诊,CT及MR I能显示肝结核的一些特征,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MRI在喉癌术前分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 I在喉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1998—2003年间24例喉癌患者的MR 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行磁共振SE序列T1W I及T2W I扫描,其中20例患者加行MR I增强扫描。结果MR I术前分期总准确率为92.7%,临床术前分期总准确率为75.5%(P<0.05)。结论MR I对于喉癌术前分期作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骨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CT及MR对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12例骨母细胞瘤的临床、CT、MR I及病理学资料。结果(1)行CT检查6例,均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区伴随不同程度的钙化或骨化,瘤灶边缘呈反应性骨硬化缘,边缘光整。(2)行MR I扫描10例(包括4例已做CT检查的病人),表现为膨胀性的骨改变,瘤灶信号混杂,内有分隔,T1W 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 I呈高信号9例,1例以低信号为主。其中8例瘤灶周边可见清楚的T1、T2低信号缘,2例邻近组织呈片状模糊高信号。(3)增强扫描均呈中度以上强化,内夹杂片状低信号不强化区。结论骨母细胞瘤有较为典型的CT表现,MR I表现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菲立磁(SPIO)增强在肝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患者行SPIO增强的MRI检查,其中6例为海绵状血管瘤,不均匀脂肪肝4例,肝细胞癌(HCC)3例,局灶结节增生(FNH)、肝腺瘤及肝转移瘤各1例。结果:与MRI平扫相比,肝内海绵状血管瘤在SPIO增强后的T1WI上信号明显增高,而在T2WI上信号强度有轻度下降;在不均匀脂肪肝的病例中,增强后兴趣区与周围肝组织的信号强度对比关系延续了增强前的表现;肝腺瘤和FNH在增强后的T2WI上有明显的信号强度下降:HCC在增强后的T2WI上常无明显信号下降,而在T1WI上却有轻度信号升高;转移瘤在T2WI上无信号下降。结论:SPIO强化MRI对肝内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 1例因偶然发现肝脏结节性占位病变的60岁老年女性病人进行了肝脏MRI平扫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经外科手术切除肝脏病变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病理所见,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RI检查见肝Ⅷ段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大小2.0 cm×1.7 cm,边界清楚。病灶在化学位移双回波T_1WI同相位影像呈稍低信号,同层面反相位影像病灶信号强度不均匀减低,快速反转快速自旋回波(FRFSE)脂肪抑制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静脉注射Gd-EOB-DTPA后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在动脉早期因明显不均匀强化呈显著高信号,其内下方见一条迂曲增粗的异常血管连接门静脉分支;在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病灶信号强度略低于周围的肝实质;在平衡期及延迟期,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在20 min及50 min肝胆期,病灶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Gd-EOB-DTPA增强MRI表现与富血供肝细胞癌有一定重叠,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超声检查及平扫MRI信号特点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骨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9例经病理确诊的骨母细胞瘤术前均行MRI检查并对MR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9例中6例为良性,3例为侵袭性。肿瘤起源于脊柱、颅骨、骨盆分别为5例、3例、1例,MRI上主要表现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样组织在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可为低、等或高多种信号成分;肿瘤内钙化或骨化T2WI为低信号,T1WI上为等或低信号;周边硬化环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可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骨样组织和软组织肿块中度到明显强化,囊变、硬化边不强化。侵袭性骨母细胞瘤边界不清,可侵犯周围组织。结论MRI能较好显示骨母细胞瘤的各种改变,对诊断、手术定位、分期尤其在显示脊髓和脑内继发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11月间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类癌患者资料.4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1例中肿瘤多发2例,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的结节状病灶,其余9例均为单发.CT检查4例患者病灶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楚低密度,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轻度强化,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减低,中心坏死区始终无强化.MRI 8例患者中7例T_1W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低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中心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病灶中心可见不规则无强化低信号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轻度强化,边缘显示不清,病灶中心无强化低信号区范围较动脉期缩小.1例患者T_1W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状低信号影,囊内可见高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CT扫描及MRI能反映原发性肝类癌的影像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MRI、DWI检测及鉴别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两种病理改变的价值.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右侧肝动脉与门静脉分支均结扎组(HA+PV组)和单独右侧门静脉分支结扎组(PV组),各24只.每组再分成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分别于术后3 h、12 h、24 h、72 h行MRI、DWI检查,检查结束后取肝标本作HE染色、TUNEL染色,将病理结果与影像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右侧门静脉与肝动脉均结扎后,肝右叶于术后3 h在T2WI上即表现为高信号,ADC值下降.单独肝右侧门静脉结扎后12 h,肝右叶ADC值出现升高,至24 h肝细胞凋亡数达最高,ADC值也达最高.结论 T2WI和DWI可早期检测发生坏死的肝组织.而组织中细胞发生凋亡后,DWI较T1WI、T2WI早期检测到凋亡组织.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结果(1)38例患者101个椎体受累,单椎体5例,2个椎体13例,3个椎体12例,4个椎体以上8例。T1WI呈均匀低信号37个,混杂低信号61个,等信号3个。T2WI及T2/SPIR呈均匀高信号34个,混杂高信号63个,等信号4个。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2)29例45个椎间盘受累,椎间隙狭窄27个,椎间隙消失18个。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SPIR呈不均匀高信号。(3)27例寒性脓肿形成,其中25例为椎体前缘或周围脓肿,5例伴腰大肌脓肿,14例见椎管内脓肿。脓肿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T2/SPIR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4)12例患者19个椎弓根受累;19例脊髓受压。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病变可累及椎体的各部位,MRIT1WI及T2WI以混杂信号为主,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脊膜瘤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脊膜瘤MRI表现特征与病理关系。材料与方法,搜集行MRI扫描且有手术病理结果的脊膜瘤19例,观察肿瘤部位,数目,瘤体信号,肿瘤与脊髓交界带信号及硬脊膜改变,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并统计学处理。结果:肿瘤单发18例,多发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诊断本病的MRI特点与病理学关系及最佳影像学手段,以提高本病的综合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CT和MRI表现特点。CT组16例,MRI组2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16例。结果:16例CT表现为椎管内硬膜囊前高密度影边缘较清,4例显示游离碎片与椎间盘呈细窄颈相连。MRI组中,7例为T1WI、T2WI均呈低信号(与脊髓相比)边缘清;13例T1WI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稍高信号位于周围,低信号位于中心部分,边缘欠清;3例T1WI呈稍高信号,T2WI上呈等信号。12例增强扫描中,7例于周边见轻度强化,中央无强化,3例无明显对比强化,2例呈均匀轻度强化。结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诊断以MRI为最佳,MRI信号特征能充分反映其病理的改变,仔细分析平扫信号特点即可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胎儿肝脏MRI信号强度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肝脏的生长发育状况。材料和方法:采用超导0.35T磁共振成像仪,对44例中、晚孕程孕妇进行MR成像,观察、分析其中42例正常胎儿肝脏的形态结构、信号变化。结果:胎肝的形态、大小以及肝内的门静脉、肝静脉等被良好显示。在T1WI上,孕32周前,胎儿肝脏的信号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在孕32周后,胎儿肝脏的信号呈均匀的一致的中等信号。在PDWI及T2WI上,胎儿肝脏的信号在不同的孕周均呈等信号。结论:MRI对胎肝的生长发育状态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胎肝在T1WI上均匀一致和中等信号(约孕32周后)代表着胎肝的发育成熟;而PDWI及T2WI对揭示胎肝的发育成熟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脑膜瘤MR信号特征在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类型、瘤体质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脑膜瘤患者,将其MR信号特征与病理学类型及其瘤体质地的关系进行对照研究分析。结果:5例血管瘤脑膜瘤表现最典型,在T1WI上呈低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质地软。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二种脑膜瘤在T2WI上有一定的特征性,22例纤维型脑膜瘤17例(77.3%)呈现为低及稍低信号,质地硬,17例上皮型脑膜瘤11例(64.7%)呈现为等信号,质地较硬,过渡型脑膜瘤介于其两者之间。结论:脑膜瘤的T2WI信号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脑膜瘤病理学类型及瘤体的质地,对指导神经外科医生的制定治疗万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