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目的探讨箍环在激光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箍环,其结构由套环和卡簧2部分组成。将40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阴茎大小选择合适的箍环,将其包皮箍于套环上行激光包皮环切术,切割与止血同步进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激光包皮环切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缝合针数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缝合针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箍环行激光包皮环切术、切割与止血同步进行,操作方法安全、便捷,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好,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成人包皮环扎术与环切术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包皮环扎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至2011年438例成人包茎、包皮过长手术随机分为环扎组226例、环切组212例,并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分别为包皮环扎组(5±2)min和包皮环切组(32±6)min(P〈0.05)。环扎术不需包扎,护理简单,但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环切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环切组。结论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术后并发症较多,增加了患者的经济、精神、生活负担,暂不值得临床推广,目前还是选择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包茎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人体组织粘合剂与传统缝合方法对包皮环切术切口的治疗效果。方珐门诊包皮环切术488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8例切口应用人体组织粘合剂粘合,B组230例应用丝线或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观察并比较关闭切口时间、切口疼痛发生率、术后疼痛持续时问、术后水肿情况、切口愈合分级的情况。培杲在关闭切口时间、切口疼痛发生率、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方面A组与B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术后水肿情况、切口愈合分级方面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站论应用人体组织粘合剂行包皮环切术具有诸多优点,在包皮环切手术中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板切除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对96例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内板切除法行包皮环切术;同期对10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两组术后出血、感染、系带水肿及阴茎外形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出血均为2例(P〉O.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发生。内板切除组术后发生2例系带水肿,而传统手术组术后22例系带水肿.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板切除组阴茎外形满意度96.9%,传统手术组为89.8%,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内板切除应用于包皮环切术疗效理想,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分析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在治疗小儿包茎中的利弊,为不同包茎患者选择环切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182例小儿包茎患者随机行包皮传统环切术或套环环切术,统计术前情况、手术时间和术后情况,对所有采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有粘连的小儿包茎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传统环切术[(9.14±2.71)d]较套环环切术[(13.01±3.12)d]更短(P<0.05),无粘连患者两种手术方式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套环环切[(6±1.8)min]较传统环切[(15±2.5)min]明显缩短(P<0.01);术后伤口裂开渗血、粘连及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套环环切术较传统环切术更低(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传统环切术较套环环切术更短(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为小儿包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套环环切术因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和切口美观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前有粘连的小儿包茎患者更推荐行传统环切术.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采取2种不同方法进行的包皮环切术共203例,其中传统手术114例,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89例,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及阴茎外形满意度。结果环切缝合器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VAS,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传统手术(P<0.05);阴茎外形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P<0.05);环切缝合器手术的术后出血、伤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P<0.05);包皮水肿发生率2组无差异。结论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的应用,具有简便、快捷、微创、美容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1400例。采用单双门诊分组,A组传统包皮环切术780例、B组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620例,并对其手术平均时间、出血量、水肿消退期时间、术后感染、术后伤口裂开、术后愈合时间、再次手术率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商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要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P0.05),但商环包皮环切术水肿消退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伤口裂开及再次手术率明显差于传统手术(P0.05);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感染并发症上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虽然是传统手术的简化和改进,具有时间短、出血少优点,但传统手术仍然是我们临床医生掌握最好、操作最熟悉、手术并发症最少的一种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改良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我院泌尿外科门诊行传统包皮环切术(n=106)、改良包皮环切术(n=110)、包皮环切缝合器(n=125)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3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h和6d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完全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手术满意度、恢复满意度、外观满意度)、手术费用。结果传统术组手术时间为(22.0±2.6)min,改良术组为(12.1±3.1)min,缝合器组为(6.8±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6±2.4)mL、(7.6±3.5)mL、(2.6±1.3)m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术组和缝合器组术后3h疼痛评分低于传统术组(P0.05);各组术后6d疼痛评分和完全愈合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术组和传统术组的手术费用及恢复满意度优于缝合器组(P0.05);改良术组和缝合器组的手术满意度优于传统术组(P0.05);改良术组和缝合器组的外观满意度优于传统术组,而术后并发症较传统术组少(P0.05)。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手术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外形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新萍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5):103-106
目的 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DCSD)+综合护理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手术方法(简称传 统手术)+常规护理在包皮过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包 皮过长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行 DCSD手术+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换药次数、护理满意度以及换药疼痛程 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换 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换药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0级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包皮 过长患者采取DCSD手术+综合护理,与传统手术+常规护理比较,能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 后换药次数,减轻术后换药期间疼痛程度,术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袖套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106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50例)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38±2.93)min和(11.82±1.9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4±0.94)ml和(7.89±2.31)ml;术中疼痛评分分别为(0.80±0.70)分和(3.02±1.22)分;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为(1.90±0.80)分和(4.45±1.03)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2/50)和17.87%(10/56);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4.06±1.15)d和(14.39±1.57)d;外观满意率分别为98%(49/50)和83.93%(47/56)。与袖套式包皮环切组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术中及术后患者痛苦小、外观满意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对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改进及创新,具有患者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及易于接受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两种术式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对包皮过长、包茎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吻合器组235例,传统手术组120例)在其安全性、术式优越性及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包皮环吻合器切除组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不需换药,切缘光整,外形美观。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常规手术比较,手术更加简单、方便、安全,并发症少,效果更加满意。符合现代微创手术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套扎器痔上黏膜套扎加外痔切剥术治疗混合痔的近、远期疗效,将2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C组),每组各90例,分别采用套扎器痔上黏膜套扎加外痔切剥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加外痔切剥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3种方法治疗混合痔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显示,A组在治愈率、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c组(P〈0.05或P〈0.01);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也优于对照B组(P〈0.01或P〈0.05)。结果表明,套扎器痔上黏膜套扎加外痔切剥术治疗混合痔近、远期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箍环在激光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箍环,其结构由套环和卡簧2部分组成.将40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阴茎大小选择合适的箍环,将其包皮箍于套环上行激光包皮环切术,切割与止血同步进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激光包皮环切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缝合针数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缝合针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箍环行激光包皮环切术、切割与止血同步进行,操作方法安全、便捷,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好,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应用包皮环扎术与环切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包茎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小儿包茎、包皮过长随机分为包皮环扎组90例、环切组110例,随访6~12个月,评价疗效。结果包皮包皮环扎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包皮环切组,但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包皮环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5.
分析在成人包茎患者治疗中采用V字型包皮整形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 本院收治的90例成人包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包皮 环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V字型包皮整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观满意度、手术指标及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参照组的86.67%(P<0.05);研究组美观满意度为 93.33%,高于参照组的84.44%(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持续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中出 血量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低于参照组的64.44%(P<0.05)。结论 V字型包皮整形术在成人包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优化手术指标,且术 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小,术后美观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保留齿状线痔上黏膜套扎外痔切剥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2组,治疗组行保留齿状线痔上黏膜套扎外痔切剥术治疗(86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86例)。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的症状评分及疗效,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疼痛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齿状线痔上黏膜套扎外痔切剥术能有效治疗混合痔,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愈合时间,为广大肛肠科医师门诊手术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包皮环切术前后包皮中触觉小体与早泄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早泄病人包皮环切术前后包皮组织中触觉小体变化情况,探讨其与早泄的关系。方法收集20~30岁早泄患者65例,按解剖及术式分为包茎组20例(传统包皮环切法)、包皮过长Ⅰ组23例(传统包皮环切法)、包皮过长Ⅱ组22例(包皮根部环切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三组术前术后包皮标本中的触觉小体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和统计三组包皮标本中触觉小体总数以及视野的总数,得出密度。并就三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标本中,术前包茎组和包皮过长组Ⅰ、Ⅱ中触觉小体的密度分别为36.7%和19.7%及17.5%,术后3~12月包茎组和包皮过长组Ⅰ、Ⅱ中触觉小体的密度分别为20.6%和9.7%及9.8%,手术前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传统包皮环切术对早泄改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到门诊就诊的包茎和包皮过长要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129例,传统组120例,对其安全性及疗效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包皮环切缝合器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2±0.69)min和(30.8±4.05)min;出血量分别为(1.07±1.29)ml和(8.72±2.15)ml,手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0.81±0.81)分、(2.42±1.15)分;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84±1.02)分、(4.99±1.36)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95%(18/129)、9.17%(11/120);创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3.99±9.06)d、(17.48±3.49)d;术后外观满意率分别为98.4%(127/129)、95.0%(109/120);治疗费用分别为(2215.62±17.67)元、(576.47±15.58)元;与传统手术组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患者痛苦小,创口愈合时间短,外观满意率高(P均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且治疗费用较高(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14例患者分成两组,缝合器组108例,应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传统手术组106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程度、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后性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缝合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和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并且缝合器组术后切口愈合好,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是一种可靠的包皮环切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门诊手术室最常见的手术,目前我院主要开展三种包皮环切术,即传统包皮环切术、商环包皮环切术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术,我们发现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并发症、愈合后的美观度、患者满意度方面比传统手术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我们对预的约包皮过长、包茎患者285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对其中的145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传统包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