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初诊妇女中阴道炎人群和非阴道炎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并完成阴道微生态检测的妇女共计30 265例, 排除反复就诊者后, 按照初诊是否有阴道炎症状体征将23 181例初诊妇女分为有阴道炎症状体征组(6 697例)及无阴道炎症状体征组(16 484例), 并对两组阴道微生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3 181例初诊妇女中阴道炎总检出率为34.87%(8 083/23 181), 其中有阴道炎症状体征组阴道炎检出率为46.10%(3 087/6 697), 无阴道炎症状体征组阴道炎检出率为30.31%(4 996/16 484), 近1/3无阴道炎症状体征的妇科门诊妇女存在阴道炎。(2)单纯性阴道炎类型中, 有阴道炎症状体征组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最多(16.01%, 1 072/6 697)、需氧菌性阴道炎(AV)其次(12.83%, 859/6 697), 与无阴道炎症状体征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阴道炎(TV)两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Chlorquinaldol-Promestriene Vaginal Tablets)与克林霉素对需氧菌阴道炎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的15~60岁确诊为需氧菌阴道炎(aerobic vaginosis,AV)患者共98例,随机分组治疗(A组: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1片/日,睡前置入阴道,连续12 d;B组:克林霉素,300 mg/d,阴道上药,连续12 d),随访1个月,并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治疗后7~10 d显效与治愈者30例,总有效率30.6%,其中A组临床有效率为35.4%(17/48),B组26.0(13/50),两组比较(χ~2=1.022,P=0.31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随访1个月后两组的各症状体征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判定复发率A组(2/35)5.7%、B组(6/29)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结论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在治疗AV中能达到与克林霉素一致的效果,并有减少复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红核妇洁洗液治疗需氧菌性阴道炎(AV)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门诊募集131例AV患者,予红核妇洁洗液阴道冲洗,2次/d,共7 d。停药后第(7±3)天、第(30±3)天进行随访,分析红核妇洁洗液治疗AV患者的疗效。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微生物学疗效的因素。结果停药后第(7±3)天,治愈率为58.8%(77/131),轻中度AV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重度AV患者(63.1%vs. 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有效率为75.6%(99/131),轻中度AV患者的有效率虽高于重度AV患者(76.6%vs. 7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5)。背景菌落为小杆菌样菌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球菌样菌患者的治愈率(64.5%vs. 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背景菌落为球菌样菌是影响治愈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97,95%CI 1.498~13.500)。结论红核妇洁洗液治疗轻中度AV或背景菌落为小杆菌样菌AV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但对于重度AV或背景菌落为球菌样菌患者的疗效较差,是否延长疗程或加用抗生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需氧菌性阴道炎临床及微生态特征,并行治疗随访,为需氧菌性阴道炎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门诊就诊的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行阴道微生态评价,随机分组行药物治疗(一组口服左氧氟沙星,二组口服头孢呋辛,三组口服淀粉胶囊)并随访,停药后7~10d再次评估。结果患者年龄呈近似正态分布(P=0.190〉0.05),阴道分泌物pH值以≥5.1为主(90.0%),优势菌可为G+球菌(45.8%)、G-杆菌(32.5%)、G+杆菌(21.6%)。经治疗随访,一组、二组的症状、体征总体均有明显改善,阴道微生态恢复正常比例(35.1%、31.5%)显著高于三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疗效行Radit分析,一、二组均较三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改变表现为pH值升高、优势菌改变等,口服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呋辛较对照组对需氧菌性阴道炎症状改善好,有效率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中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以降低BV复发的效果.方法:147例BV患者,其中复发性BV(RBV) 50例,被随机分成A、B两组.A组67例,其中RBV 21例;B组80例,其中RBV 29例.两组均接受个体化治疗并维持3个月.A组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Amsel正常后,继续调节阴道微生态至Nugent评分≤3分、AV评分≤2分、阴道茵群密集度Ⅱ~Ⅲ度且乳杆菌占明显优势、H2O2 ≥2 μmol/L时停药;B组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Amsel正常时即停药.两组停药后均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3个月后复发率及A组在治疗过程中继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茵病(VVC)、需氧菌性阴道炎(AV)及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结果:A组5例因治疗不规范被剔除.A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16.13%、B组4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治疗过程中,A组继发AV 17例(27.42%)、继发VVC24例(38.71%).A组BV患者经甲硝唑、奥硝唑及克林霉素个体化治疗,继发VVC及AV的患者经唛咪康帕、克林霉素个体化治疗9疗程后,阴道微生态均得到完全恢复.结论:个体化对症治疗中动态监测并消除继发感染和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可明显降低BV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女性阴道混合感染2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微生态的检查,全面评估女性阴道混合感染的微生态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选择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46例阴道炎患者,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阴道分泌物pH值,经革兰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进行阴道微生态(阴道菌群、乳杆菌分级、需氧菌和炎性反应等)状况评分。结果 246例患者中,单一感染143例(58.1%),混合感染103例(41.9%),细菌性阴道病(BV)+需氧菌阴道炎(A V)者57例(55.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A V者25例(24.3%);滴虫阴道炎(TV)+AV者15例(14.6%);VVC+BV+AV者5例(4.9%),AV+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者1例(1.0%)。混合感染患者发生阴道灼痛(86.4%,89/103)增加,清洁度Ⅲ度(40.8%,42/103)、pH值偏高(pH值5.0者,20.4%,21/103),乳杆菌减少(乳杆菌Ⅲ者,64.1%,66/103)等,与单一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混合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微生态检查是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妇舒能洗剂联合维生素E胶丸治疗更年期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更年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47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74例与对照组7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妇舒能洗剂冲洗阴道及外阴+维生素E胶丸外阴涂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1%~0.5%醋酸外阴冲洗+保妇康栓阴道穹窿给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阴道健康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2%、76.7%,妇舒能洗剂联合维生素E治疗更年期细菌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阴道健康良好率分别为97.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4%(4/74)、23.3%(1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舒能洗剂联合维生素E胶丸治疗更年期细菌性阴道炎,可有效改善阴道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阴道冲洗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81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91例与对照组9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念珠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别采用硝酸咪康唑、甲硝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与对照组恶心、外阴干涩、发痒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5/91)、5.6%(5/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阴道冲洗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方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宫颈病变中心诊治的241例HR-HPV阳性的CIN患者设为研究组,健康查体HPV阴性且宫颈细胞学无异常168例女性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差异。结果 241例HR-HPV阳性CIN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型别分别为HPV16(30.1%)、HPV52(19.5%)、HPV58(19.1%)、HPV18(10.0%)和HPV33(9.1%)。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需氧菌性阴道炎(AV)、混合感染、乳杆菌异常和阴道p H值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0.7%(50/241)、12.4%(30/241)、9.1%(22/241)、34.4%(83/241)和23.2%(56/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滴虫性阴道炎(TV)和WBC10个/HPF检出率分别为10.0%(24/241)、1.7%(4/241)和30.7%(74/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阳性CIN与非HPV16/18阳性组比较,混合感染更常见(P0.05)。结论 HR-HPV阳性CIN中,最常见的阴道微生态异常为BV和AV,混合感染、乳杆菌异常及阴道白细胞增多也是重要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类型。HPV16/18阳性CIN更易合并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需氧菌阴道炎菌群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需氧菌阴道炎(AV)患者阴道菌群情况,观察复方莪术油栓剂及甲硝唑的疗效。方法:由全国6家医院按AV标准诊断AV80例,前瞻性随机对照比较复方莪术油栓剂与甲硝唑的疗效。结果:(1)AV患者多有外阴灼痛、性交痛、白带增多等症状,阴道黄色分泌物占87.0%,清洁度Ⅲ度占85.0%,pH>6占77.2%,外底层细胞比例>10%18例,占22.5%;(2)AV是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为粪肠道球菌、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感染的有明显炎症表现的阴道炎症;(3)治疗7天时复方莪术油栓剂组与甲硝唑组治疗AV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与79.41%(P>0.05)。复方莪术油栓组外阴灼痛的症状比甲硝唑组明显改善(P<0.05);停药30天外阴灼痛症状及分泌物形状复方莪术油栓组比甲硝唑组改善明显(P=0.003及0.033),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硝唑组(93.48%vs61.76%,P=0.001)。结论:AV是一种由需氧菌引起的阴道炎症,用复方莪术油栓剂治疗AV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的临床及微生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019例妇科门诊不同症状就诊者阴道微生态评价检测指标(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病原体、AV评分、Nugent评分及五项菌群功能及炎症反应指标)及诊断结果。结果:4019例被检查者中AV占3.11%(125/4019)。AV患者中单纯AV占24.00%(30/125),AV混合感染占76.00%(95/125),其中AV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占44.80%(56/125),AV合并滴虫阴道炎(TV)占27.20%(34/125),AV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占2.40%(3/125),AV合并TV、VVC占0.80%(1/125),AV合并BV、TV占0.80%(1/125)。125例AV患者阴道乳杆菌功能均异常伴阴道炎症反应,其中优势菌群异常占84.80%(106/125)。结论:AV为常见阴道感染,易合并其他感染,尤以合并VVC及TV多见。微生态特征为需氧菌增多,乳杆菌功能异常或优势菌群被替代伴明显阴道炎症反应。因此,应用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诊断AV时,注意微生态状况及有无合并其他类型阴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观察阴道冲洗配合替硝唑治疗更年期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阴道炎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取替硝唑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阴道冲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冲洗配合替硝唑治疗更年期阴道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状况,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孕妇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伊犁州友谊医院常规进行产前检查,孕28~36+6周PPROM孕妇150例为PPROM组,同孕周正常孕妇15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后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PPROM组阴道优势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34.67%,52/150),与对照组(12.00%,18/150)比较,χ2=21.5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以革兰阳性杆菌为主(67.33%,101/150),与PPROM组(31.33%,47/150)比较,χ2=38.89,P<0.01。PPROM组正常菌群密集度(Ⅱ级和Ⅲ级)的比例(63.33%,95/150),与对照组(88.00%,132/150)比较,χ2=17.2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ROM组正常菌群多样性(Ⅱ级和Ⅲ级)(60.00%,95/150),与对照组(90.67%,136/150)比较,χ2=37.96,P<0.01。PPROM组孕妇的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BV+VVC及菌群失调者的发生率分别为(21.33%,32/150)、(24.00%,36/150)、(13.33%,20/150)、(32.00%,48/150)对照组分别为(10.67%,16/150)、(10.67%,16/150)、(1.33%,2/150)、(20.67%,31/150),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6.33、9.27、27.33和4.95,P值分别为=0.01、<0.01、<0.01和<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ROM组中无症状者有33.81%,处于微生态失调状态。 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改变表现为微生态失调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就诊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查的患者30 205例,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0 205例患者中,阴道菌群正常者64.4%(19 460/30 205);菌群抑制2.0%(605/30 205);单纯性阴道炎21.7%(6543/30 205),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需氧性阴道炎(AV)为主(分别占单纯性阴道炎的48.2%和46.9%);混合性阴道炎11.9%(3597/30 205),其中AV+细菌性阴道炎(BV)占混合性阴道炎的62.5%。(2)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单纯性阴道炎及混合性阴道炎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均P<0.001)。(3)在阴道微生态指标中,pH值异常、菌群密集度异常、乳杆菌减少及白细胞酯酶计数异常均与HPV感染增加相关(均P<0.001)。(4)单纯性VVC、AV以及混合性阴道炎与HPV感染增加相关(均P<0.05)。结论 阴道微生态异常与H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 HPV)感染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探讨HR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同时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测的4381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微生态检测结果与高危型HPV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381例患者中,微生态异常诊断为各种阴道炎者1346例,其中需氧菌性阴道炎(AV)单纯及混合感染839例(839/4381,19.14%),细菌性阴道病(BV)单纯及混合感染508例(508/4381,11.5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单纯及混合感染448例(448/4381,10.23%),滴虫性阴道炎(TV)单纯及混合感染33例(33/4381,0.75%)。HR HPV感染470例,感染前五位为HPV16、58、52、53、39型。AV、BV感染增加HR HPV感染风险(P0.05);TV、VVC与HR-HPV感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AV、BV与HR HPV16/18型感染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妇科微生态中AV、BV增加HR HPV感染的风险,尤其是HPV16/18型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使用雌、孕激素治疗人工流产后吸宫不全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术后诊断为吸宫不全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0例用雌、孕激素治疗;对照组80例行清宫术。比较两组腹痛、阴道流血情况、患者依从性、血清β-h CG水平及宫腔内情况。研究组治疗后当血清β-h CG水平≥300 ng/m L,或阴道B型超声下宫腔内不均质光团最大直径≥1 cm时,则进行二次清宫,比较清宫率及病理发现绒毛情况。结果(1)阴道流血:研究组11例(13.75%),对照组1例(1.25%),(P=0.003,χ~2=9.009)。(2)研究组80例愿意接受治疗,对照组5例愿意接受治疗,显著多于对照组(P=0.000,χ~2=141.176)。(3)研究组治疗后血清β-h CG水平由治疗前的(197.1+63.5)ng/m L下降至(23.5+9.8)ng/m 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1.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3,t=-1.75)。(4)阴道B型超声下子宫内不均质光团直径由治疗前的(3.0+2.0)cm缩小至(0.22+0.52)c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t=0.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t=1.46)。(5)研究组治疗后8例需要清宫,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0,χ~2=130.909)。(6)绒毛检出率为62.5%,显著高于对照组(31.2%)(P=0.041,χ~2=4.170)。结论使用雌、孕激素治疗人工流产后吸宫不全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减少二次清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HPV(HR-HPV)感染是否有关。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展览路医院妇科就诊的同时行HPV感染检查和阴道微生态检测7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RHPV感染及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HR-HPV感染阳性者139例,HR-HPV感染率19.78%,其中合并有细菌性阴道病(BV)占58.27%(81/139)、滴虫性阴道炎(TV)占12.23%(17/13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占6.47%(9/139)、过氧化氢缺乏者占17.27%(24/139),白细胞酯酶阳性占1.44%(2/139)。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相比,BV患者的HR-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VVC患者及另二种阴道微生态失调状态者的HR-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与HR-HPV感染有关,TV、VVC及阴道微生态失调者与HR-HP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阴道给药与口服给药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6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者阴道给予甲硝唑栓剂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硝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9.3%,优于对照组的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天后、1个月后实验室检查转阴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硝唑来说,口服给药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要优于阴道给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预防的效果。 方法调查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314例,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的患儿为病例组,仅使用抗生素治疗或住院72h后因出现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的患儿为对照组,对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与继发腹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病例组114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21例,发生率为184%;对照组200例,继发腹泻79例,发生率395%。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患儿发病年龄、住院天数、住院后有无侵入性操作、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居住地、病情严重程度、血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激素应用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联。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危险因素,即患儿年龄(χ2=14120,P=0000)、住院天数(χ2=11532,P=0001)、入院后接受侵入性操作(χ2=6827,P=0009)和1个保护因素:微生态制剂应用(χ2=12943,P=0000)。 结论肺炎患儿年龄越小、住院时间越长或进行侵入性操作可增加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提示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研究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阴道微环境的影响,减少感染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3例,术前和术后,以及术后每次化疗前进行阴道微生态监测。结果 (1)妇科恶性肿瘤术前阴道微环境评价体系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妇科恶性肿瘤术前和术后短期内阴道微环境无明显差异性改变(P0.05);(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与非化疗比较(卵巢癌TC方案,宫颈癌BIP方案、子宫内膜癌AP方案)阴道微生态失调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4次后出现阴道菌群失调,阴道微生态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阴道微环境的改变与恶性肿瘤的类型无关;(2)化疗后患者的阴道微环境失调率比非化疗患者明显升高,术后阴道微环境失调率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