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种子宫全切术式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肥胖患者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经阴道子宫全切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和经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TLH)4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38例采用TAH、TVH、LAVH、TLH 4种术式行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TAH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P均<0.01);LAVH组与TVH组、TL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VH组与,TL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H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其他3组(P均<0.01);TVH组多于LAVH组(P<0.01).与TL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H组多于LAVH组(P<0.05).TAH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前3天平均体温、术后住院时间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VH组、LAVH组及TLH组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4种术式均为肥胖患者子宫全切除的有效术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医生的技术条件及现有设备来选择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TU-SILS)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及子宫不典型增生,拟入院切除子宫的患者,随机入组;50例行传统多孔腹腔镜(MPLS)全子宫切除术(MPLS组),50例行无入路平台TU-SILS全子宫切除术(TU-SILS组)。观察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SILS组手术时间长于MPLS组,住院时间短于MPLS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MPL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快于MPLS组,患者对切口满意度则高于MPLS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未中转开腹,亦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与MPLS比较,无入路平台TU-SILS全子宫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且可以达到与单孔腹腔镜一样满意的美容效果和无瘢痕的手术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位骶韧带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POP-Q分期Ⅱ~Ⅲ期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因POP-Q分期Ⅱ~Ⅲ期子宫脱垂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高位骶韧带、圆韧带悬吊术的患者共76例为研究组,同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高位骶韧带悬吊术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采用POP-Q评分、视觉模拟满意度(VAS)、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和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价手术主客观满意度、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POP-Q各指示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FIQ-7评分研究组97.05±22.89,对照组104.8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ISQ-12评分研究组39.54±3.67,对照组37.09±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4例(5.26%),对照组复发8例(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联合圆韧带悬吊术可有效治疗POP-Q分期Ⅱ~Ⅲ期的子宫脱垂患者,远期效果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64例宫颈癌(ⅠB1~ⅡA2期)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5例行改良式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改良组);18例行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非改良组);21例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传统组),三组患者均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非改良组及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及非改良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导尿管拔除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及非改良组在术后尿频、尿失禁、尿潴留及用力排尿发生率方面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易于操作,对近期及远期膀胱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诊治的59例外生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组(经阴道组)19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腹腔镜治疗组(栓塞组)22例,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组(腹腔镜组)18例。观察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经阴道组和栓塞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经阴道组和栓塞组(P0.05),而经阴道组与栓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栓塞组和腹腔镜组(P0.05),而腹腔镜组与栓塞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与经阴道组及腹腔镜组比较,术后Ⅲ级疼痛发生率高,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与经阴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式均可用于治疗外生型CSP,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优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腹腔镜治疗和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经阴道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5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所手术方式均分至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A组与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B组。对比分析A、B两组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肌瘤平均直径、平均住院时间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B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经阴道剔除术的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阴道剔除术相比,二者各有优劣,应据患者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术的实施效果。方法甲组35例实施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乙组35例接受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丙组35例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总费用高于乙丙两组,但平均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其他两组,乙组虽手术时间短,但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处于劣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显著,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NOTES)手术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NOTES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1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和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2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无中转开腹/经腹腹腔镜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无输血病例。NOTES组患者的术后12h VAS评分显著小于LAVH组[(2.2±0.5)分vs(3.8±1.5)分,P=0.003],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显著小于LAVH组[(30.4±6.7)h vs(45.6±12.1)h,P0.001],术后住院天数显著小于LAVH组[(2.7±0.8)d vs(4.5±1.4)d,P0.001]。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可行、简便、安全、有效,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更加微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在治疗异位妊娠伴腹腔内大量出血中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对67例腹腔内出血≥1 000 ml的异位妊娠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决定手术方式,其中29例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的分析,38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者腹腔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停经天数、术前血压、腹腔内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腹腔内大量出血有明显优势,且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17例患者,其中40例(A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全子宫切除术,于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断端;38例(B组)行LESS全子宫切除术,经阴道缝合阴道断端;39例(C组)行传统多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部位感染、切口疝、术后住院时间及身体意象问卷(BIQ)中身体意象量表(BIS)和美容量表(CS)评分。结果: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延迟愈合/感染及切口疝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C组(P0.05),后两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A、B患者的术后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但3组的36、72h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A组、B组的BIS及CS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更加微创,尤其在切口美容及减轻术后疼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术式大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大子宫经腹全子宫切除(TAH),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以及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TLH)4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解放军260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246例患者采用4种术式切除大子宫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TAH组[(101±24)min]短于TVH组[(132±25)min]、LAVH组[(111±21)min]及TLH组[(120±22)min](P<0.01、P<0.05);TVH组手术时间长于2种腹腔镜组(P<0.01、P<0.05),2种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相比TLH长于LAVH组(P<0.01).术中出血量TAH组[(148±66)mL]多于TVH组[(125±70)mL]、LAVH组[(110+65)mL]及TLH组[(122±66)mL](P均<0.05);TVH组、LAVH组、TLH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术后情况相比,排气时间TAH组[(41±16)h]长于TVH组[(25±6)h]、LAVH组[(23±5)h] 及TLH组[(24±7)h](P均<0.01);TVH组排气时间长于LAVH组(P<0.05),但与TL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腹腔镜组相比无差异(P均>0.05).术后住院时间TAH组[(6.5 ±0.8)d]长于TVH组[(3.6±0.5)d]、LAVH组[(3.7±0.4)d]及TLH组[(3.5±0.7)d](P均<0.01);TVH组、LAVH组及THL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4种术式均为大子宫切除的有效术式,且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者的技术状况选择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UAB)、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子宫神经去除术(LUNA))联合应用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行UAB+病灶切除术+LUNA,对照组42例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月经量、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76.5±11.7分钟)长于对照组(52.3±12.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较观察组明显(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CA125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2个月起两组间痛经评分、子宫体积、CA125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痛经缓解率(90.9%vs69.4%)、复发率(9.1%vs 3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B、病灶切除术、LUNA联合治疗AM近期安全有效,可提高痛经缓解率,延缓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和生存结局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8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腔镜术(腹腔镜组),36例行开腹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总住院时间短,淋巴结清扫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输尿管损伤、血管损伤、术后淋巴囊肿、尿潴留、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切口液化4例,腹腔镜组无切口液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手术用于宫颈癌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麻醉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7例,根据康复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围麻醉期加速康复管理方法)和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康复管理方法)。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疾病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记录2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和就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就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5%vs.73.3%,χ~2=4.254,P=0.039)。结论:对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麻醉期加速康复管理能够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同时提升就医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于2006年11月至2015年8月应用高频电刀和超声刀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及(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共530例,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种手术器械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中淋巴结切除时间、淋巴结切除个数、根治性子宫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损伤、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肠道损伤、术后肠梗阻、淋巴囊肿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频电刀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及(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能达到同超声刀相同的手术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到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全切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阴式子宫全切术组和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术组,每组各10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术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和短于阴式子宫全切术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时间短的优点,术后并发症少,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LRH)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安徽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LRH组(62例)、LNSRH组(58例),比较围手术期指标、膀胱功能指标情况,随访统计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RH组比较,LNSRH组患者术后10 d尿管拔除率较高,导尿管留置时间较短(P 0.05),尿潴留及总体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P 0.05);两组患者术后化疗、放疗率、5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D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SRH手术与LRH手术效果相当,与LRH手术相比,LNSRH手术可降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疗效。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9例PCSD患者,其中1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23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8例行经阴道子宫切开憩室憩室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PCSD变化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和经阴手术组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86%,术后PCSD恢复有效率分别为91%和86%,均明显高于宫腔镜电切术组(5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PCSD的疗效相当,优于宫腔镜手术。3种手术各有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配合中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精神病性评分、强迫症状、敌对、恐惧、偏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7.4±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配合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术除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腹腔镜保留神经组与对照组,各42例,腹腔镜保留神经组行神经广泛子宫切除,对照组腹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术后膀胱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保留神经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期别和病理组织类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保留神经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40±34)min,长于开腹手术时间(186±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保留神经组术后膀胱恢复(残余尿≤50 m L)时间为(7.38±2.4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7.63±7.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