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与胃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及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1368例患者的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行HE染色和Giemsa染色。结果胃癌前病变及癌灶远端组织中HP检出率均较高且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癌周组织(P<0.01);早期胃癌癌周组织中HP检出率显著高于进展期胃癌(P<0.01),但浸润深度不同的进展期胃癌中HP检出率无差异(P>0.05),而且癌灶内均未发现HP。结论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密切相关,HP感染主要作用于癌变早期,与胃癌进展过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胃复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内镜下病理活检证实为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生组织96例,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66.0%,优于对照组40.8%.结论 胃复春可以有效治疗胃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患[1] ,由于其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相关 ,WHO将CAG定为胃癌前期状态。病理学上认为CAG伴不完全型肠化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 ,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因此 ,通过建立萎缩性胃炎及癌变的动物模型对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上验证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 致CAG制剂及致癌剂的种类196 7年 ,日本的Sugimura等[2 ] 成功地应用N -甲基 -N1-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水溶剂口服给药 ,在Wistar大鼠中诱发胃腺癌 (癌变率高至6 9 2 % )。诱癌过…  相似文献   

4.
席虎斌 《当代医学》2013,(21):155-155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8例胃癌前病变住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口服,4片/次,3次/d。实验组给予中药疏肝和胃方。每剂煎400mL,1剂/d,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优41例,良23例,可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优33例,良16例,可5例。无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彭安邦  石巍  廖爱军  赵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152-2153,2156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胃癌前病变与胃癌中的表达,并了解其表达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Survivin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与Giemsa染色。结果 30例胃癌前病变中有10例Survivin呈阳性(33.3%),30例胃癌有22例Survivin呈阳性(73.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p在两种组织中差异无显著性(P〉O.5)。38例Hp阳性中有25例Survivin表达阳性(65.8%),13例阴性;22例Hp阴性中只有7例阳性(31.9%),15例呈阴性反应;两者相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urvivin表达在胃癌前病变与胃癌中均有表达,随着病变加重,表达逐渐增加;Survivin表达与Hp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6.
CD44V6作为CD44的一种拼接变异体,其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密切,其高水平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侵袭和转移以及复发和坝后邯钉品著相关性。尤其是CD44V6与胃癌前病变相关性的研究,有望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霞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胃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认为:胃粘膜上皮癌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早期发现并积极防治癌前病变,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近十年来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概述研究近况,探索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细胞凋亡和增殖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利用DNEL技术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对130例胃粘膜活检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胃癌和癌前病变,其凋亡指数分别低于和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其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凋亡指数明显递减,增殖指数明显递增。结果提示,胃癌前病变粘膜上皮细胞更新加快,不稳定性增加,通过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分离和NDA损伤,可导致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手术后胃粘膜癌前期检测方法及用于预测癌变趋势的价值。方法:犬施行Bill-rothⅡ式胃手术2月后开始喂饲MNNG,分别于喂饲MNNG第2,3,4,6,8,10月各时相点进行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病理学检查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结果:从浅表性胃炎到异型增生,AgNORs数目呈递增性增多,颗粒亦渐增大,正常胃粘膜与浅表性胃炎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1.
丁万寿  祁小兰 《中外医疗》2012,31(36):45+47-45,47
目的为了更好地研究胃癌癌前病变发生的情况、进展规律以及胃癌的生物学基本特征,并分析判断其与胃癌的相关关系。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综合,做出结论。结果胃癌发生癌前病变和饮食习惯、环境卫生、HP感染情况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尽早发现胃癌癌前病变并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胃癌发生率及风险性。  相似文献   

12.
Bcl-2、Bax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30例异型增生、50例胃癌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组织切片中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7%,43.3%,62.0%,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中Bax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5.0%,30.0%,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胃癌(P<0.01,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凋亡细胞指数(AI)显著低于Bcl-2蛋白阴性组(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与AI值呈负相关.Bax蛋白表达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AI显著高于Bax蛋白阴性组(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率与AI值呈正相关.结论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AI、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比值逐渐增加,说明它们在胃癌演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110例,其中胃癌患者49例,癌前病变患者61例,均行常规术前胃镜活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统计常规术前胃镜活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并比较诊断效能(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结果 110例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中胃癌患者49例,癌前病变患者61例;常规术前胃镜活检检出胃癌患者41例,检出癌前病变患者52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检出胃癌患者48例,检出癌前病变患者59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术前胃镜活检,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常规术前胃镜活检(P<0.05);61例癌前病变患者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其中常规术前胃镜活检检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8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检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4例。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应用于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准...  相似文献   

14.
间隙连接蛋白Cx32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间隙连接蛋白Cx32在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Cx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x32在70例原发性胃癌,62例胃癌前病变和16例正常胃粘膜中表达规律。结果:Cx32在正常胃粘膜上皮呈一致性强阳性表达,Cx32在胃癌前病变,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0.3%,18.6%,Cx32在正常胃粘膜上皮,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Cx32是人正常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通道的主要成分,Cx32表达降低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至2011年间胃癌癌前病变的196例患者,进行4年的随访观察。结果:癌变率为5.97%,尤其是合并有胃粘膜中度以上ATP的患者更易发生癌变(31.82%),癌变的平均间隔为3.37 a。结论:对患有胃癌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需加强随访,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免疫营养制剂对大鼠胃癌癌前病变阶段的影响.方法:制造大鼠胃癌癌前病变的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采用普通的饲料喂养,实验组在普通的饲料喂养的基础上添加免疫加强营养制剂瑞能[(120 ml/(kg·d)].分别在造模成功后4,8,12周显微镜下观察鼠胃黏膜的变化,AgNOR染色观察细...  相似文献   

17.
<正>HP(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杆菌)最初是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二人发现,通过研究最终证实了在胃癌患者人群中具有较高的HP感染率。从此,HP感染在胃癌的演变发展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得到了重视。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比低发区  相似文献   

18.
胃癌前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同时也是正常胃黏膜转化为胃癌的关键阶段,及时的治疗和预防胃癌前病变,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胃癌前病变病因多样,病机复杂多变,具有难治性、缠绵性、复发性、易瘀、易滞、易积的特点,与“久病入络”理论相契合。其病在胃络,脾胃虚弱、瘀阻胃络、毒损胃络是胃癌前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上多以疏肝健脾和胃、化瘀活血通络为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hTER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130例石蜡包埋标本.结果:1.端粒酶(hTERT)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中,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非典型增生(DYS) 及胃癌(GC)中表达率分别是0%、10%、30%、78.75%.在GC中表达率最高,GC组中的端粒酶与CSG 、CAG、DYS相比P<0.01.2. 80例胃癌中,端粒酶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癌中表达率分别为71.43%,75%,75%,各组之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端粒酶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酶检测对胃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很好的恶性肿瘤标记物;端粒酶表达强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胃灵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基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冲剂胃灵颗粒对大鼠胃癌前病变(GPL)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加饥饱失常法造大鼠GPL模型,用胃灵颗粒与维酶素治疗,观察对病变黏膜组织中Bcl-2、Bax、p53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组治疗后Bcl-2、Bax、p53基因蛋白阳性指数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养阴活血为主的胃灵颗粒通过改善GPL大鼠气阴两虚兼挟血瘀的病理基础,降低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GPL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