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和开展,临床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日益增多,其处理显得非常重要。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协会(ASC—CP)于2003年7月公开发表有关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CIN的处理指南,为我们规范处理CIN提供了根据。但是,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正确和规范处理、监测CIN.迄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期高级别CIN乃至宫颈癌患者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宫颈冷刀锥切术手术病理确诊为CIN2级及以上的139例患者(绝经组35例,未绝经组104例)临床特点。结果 (1)绝经组患者仅8.57%出现接触性出血,明显低于未绝经组患者(23.08%),同时,绝经组患者65.71%(23/35)宫颈外观光滑,明显高于未绝经组患者(34.62%,36/104),χ~2=10.3673,P=0.0013;(2)绝经组和未绝经组患者中均以HPV16感染为最多见。未绝经组单独HPV16感染占比46.2%(48/104),HPV16合并其他高危型别感染占比17.3(18/104);而绝经组则分别为51.4%(18/35)和14.3%(5/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绝经组患者高危HPV阳性率91.4%(32/35),未绝经组患者为96.2%(100/104)(χ~2=1.223,P=0.368);绝经组患者HPV16阳性率为65.7%(23/35),未绝经组患者为68.3%(71/104)(χ~2=1.223,P=0.368);绝经组和未绝经组患者TCT检查提示HSIL阳性率均偏低,分别为28.6%(10/35)和25%(26/104)。结论绝经期患者宫颈鳞柱交界内移,接触性出血较少,宫颈外观常光滑,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因此严格规律的宫颈筛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634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CIN合并VAIN,585例CI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CIN合并VA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IN合并VAIN组患者的中位年龄56岁,绝经后患者占85.7%,CIN组患者的中位年龄38岁,绝经后患者占1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合并VAIN组中,95.9%的患者具有HPV感染,其中多重HPV感染占57.1%,多重HPV感染率明显高于CIN组(35.4%)(P<0.05)。两组患者均以HPV16型感染最常见,CIN合并VAIN组中感染最多的依次为HPV16、52、66、58、53型,CIN组依次为HPV16、58、52、33、18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CIN合并VA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5,P<0.05)。VAIN3患者的TCT较多为HSIL和ASC-H,VAIN1较多为ASCUS和LSIL。CIN分级与VAIN分级具有一致...  相似文献   

4.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指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宫颈癌曾经一度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 ,由于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 ,目前浸润性宫颈癌已经相对少见 ,其死亡率也已下降 ,退居卵巢癌之后。但是 ,仅单纯依靠宫颈细胞学检查尚不足以预防宫颈癌。要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必须及时清除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近年来 ,由于感染HPV的原因 ,年轻妇女CIN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美国病理学会的报告表明 ,每年超过 1百万的妇女患CINⅠ ,5 0万妇女患CINⅡ ,Ⅲ。治疗CIN的方法有观察 (随诊 )、局部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射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经TCT、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行LEEP刀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20例均一次性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5分,术中出血5~15ml,术后6月复查HPV、TCT,治愈率为94.9%。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不影响组织病理检查,一次手术可同时完成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宫颈上皮内瘤变1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为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宫颈病门诊诊治的127例CIN患者的诊断方法、处理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CIN平均年龄36岁,表现性交后出血占23.6%。11.81%同时患有下生殖道尖锐湿疣。经6~12个月随访48例CINⅢ未有复发。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年龄应早于35岁,而筛查时应遵循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的三阶梯原则。CIN的处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门诊行LEEP术并参与术后随访至少一次的CIN患者临床资料,共297例,分析其临床病理指标、术后HPV分型检测及病变残留或复发等情况。结果:LEEP术后HPV阳性率为14.5%(43/297)。LEEP术后HPV感染与切缘情况、病变累及外阴和/或阴道壁具有相关性(P0.05)。术后HPV阳性69.8%(30/43)在首次复查时发现,30.2%(13/43)为HPV首次复查转阴后再次感染。LEEP术后高危型HPV阳性与病变残留或复发具有相关性(r=0.401,P=0.000)。手术前后HPV同一型别持续感染发生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风险明显高于HPV不同型别感染(χ2=5.619,P=0.046),常见型别是HPV16、HPV58。结论:术前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和/或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及切缘阳性是术后HPV感染的高危因素,LEEP术后HPV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残留或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门诊行LEEP术并参与术后随访至少一次的CIN患者临床资料,共297例,分析其临床病理指标、术后HPV分型检测及病变残留或复发等情况。结果:LEEP术后HPV阳性率为14.5%(43/297)。LEEP术后HPV感染与切缘情况、病变累及外阴和/或阴道壁具有相关性(P<0.05)。术后HPV阳性69.8%(30/43)在首次复查时发现,30.2%(13/43)为HPV首次复查转阴后再次感染。LEEP术后高危型HPV阳性与病变残留或复发具有相关性(r=0.401,P=0.000)。手术前后HPV同一型别持续感染发生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风险明显高于HPV不同型别感染(χ2=5.619,P=0.046),常见型别是HPV16、HPV58。结论:术前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和/或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及切缘阳性是术后HPV感染的高危因素,LEEP术后HPV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残留或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阴道镜活检病理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CKC及子宫全切术治疗高级别CIN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行TCT检查、阴道镜下活检、CKC或子宫全切术后的高级别C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诊断及不同治疗手段的CIN病理分级转化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前TCT检查及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高级别CIN 376例,其中保留生育功能及子宫的248例,均行CKC(CKC组);行子宫全切术128例(子宫全切术组).CKC组与子宫全切术组术后病理检查与术前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CIN分级一致率、上升率和下降率分别为52.02%,45.31%;3.23%,1.56%和44.76%,53.1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28个月,CKC组复发6例(2.42%),子宫全切术组复发1例(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是筛查高级别CIN的有效方法;单独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高级别CIN的准确性尚不够理想,不能替代CKC后病理检查.对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高级别CIN患者,CKC安全有效;对无生育要求的中老年患者全子宫切除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不同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宫颈癌筛查CIN患者220例,116例CINⅠ作为单纯随访组,104例包括CINⅠ53例、CINⅡ37例、CINⅢ14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中物理治疗者共50例,宫颈锥切术治疗25例,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20例,子宫全切术治疗共9例。所有病例随访2年。结果:单纯随访组第6,12和24个月CINⅠ自然转阴率分别为29.31%(34/116)、55.14%(59/107)、83.51%(81/97),病变持续率分别为69.83%(81/116)、43.92%(47/107)、14.43%(14/97);单纯随访组第24个月HPV高危型转阴率为27.45%(14/51),HPV低危型转阴率为47.06%(24/51),进展病例均为HPV高危型阳性。治疗组中CINⅠ和CINⅡ物理治疗者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4.88%(2/41)、22.2%(2/9),CINⅡ及CINⅢ行宫颈锥切或LEEP患者均未见复发者。目前所有病例仍在继续随访。结论:多数CINⅠ病变会自然消退,HPV也自然清除,但对于HPV持续阳性的患者应警惕其进展为高度CIN。随访病例要选择阴道镜满意,病灶范围小,自愿接受随访者;CINⅡ级及CINⅢ级应选用宫颈锥切或LEEP治疗,但CINⅢ级需长期随访。对于宫颈高度病变则不推荐使用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不同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宫颈癌筛查CIN患者220例,116例CIN Ⅰ作为单纯随访组,104例包括CIN Ⅰ53例、CIN Ⅱ37例、CIN Ⅲ14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中物理治疗者共50例,宫颈锥切术治疗25例,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20例,子宫全切术治疗共9例...  相似文献   

12.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的处理和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进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能有效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已成为共识,但CIN患者术后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的几率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所以对CIN术后的处理与随访成为初筛后防治宫颈癌的又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门诊接受LEEP治疗CIN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后病理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LEEP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65.5%,术后级别下降者占24%,上升者占10.5%。22例切缘阳性,其中1例为CIN2,20例为CIN3,镜下早期宫颈浸润癌1例。随访的192例中有7例未愈患者,6例CIN3持续存在,1例进展早期浸润宫颈癌,7例中5例切缘阳性,2例切缘阴性,7例均是HPV持续感染。结论 LEEP锥切术是诊治CIN的理想手段,但对于术后有病变残留、复发的患者应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后需二次手术且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患者的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既往因CIN行宫颈锥切术[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后由于切缘阳性、术后病理升级、随访中发现病变残留或复发以及持续细胞学异常需再次手术治疗,且要求行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35例。二次手术指征包括:锥切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7例),病理较活检升级或可疑早期浸润(8例),术后病理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Ⅲ)且患者自身对癌症过分恐惧要求手术(1例),随访中发现病灶残留或复发(17例,其中病灶残留5例,复发12例),持续细胞学异常(2例)。术式采用宫颈锥切术23例,宫颈切除术+改良缝合术12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疗效及预后。结果 35例患者平均年龄40.85岁(27~56岁),手术时间平均23.62min(10~3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m L(5~30m L)。手术均顺利,均无副损伤及大出血等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宫颈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病理较术前病理降级17例,升级6例,与术前病理相符12例。全部患者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3~63个月),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二次手术术前未绝经患者32例,术后均无月经改变,且2例患者术后成功妊娠,均顺利妊娠至足月剖宫产分娩。结论对于宫颈锥切术后需再次手术的CIN患者,二次宫颈锥切术、宫颈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同时能够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宫颈癌普查的广泛开展,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受到了重视。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因其简单易行,疗效满意,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对天津市大港医院92例宫颈CIN的患者行LEEP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宫颈电圈环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4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EEP行宫颈锥切术,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LCT)、HPV结果。结果与术前活检结果相比术后病理结果降级占3.6%(11/304),相同占91.1%(277/304),升级占5.3%(16/304),浸润癌1例;切缘阳性率为3.9%(12/304)。LCT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正常者99.3%;术后6个月正常者93.8%。HPV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HPV阴性者占91.7%,术后6个月HPV阴性者占92.7%。结论LEEP是诊断及治疗CIN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一些国家已报道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这依赖于宫颈防癌筛查的规范和广泛应用,从而癌前病变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占全世界1/5,据一些地区资料发病率甚至有所增长,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连续性发展的宫颈癌前病变的统称,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包括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其诊断和治疗已形成规范并被广泛接受,以下就其临床诊治中的问题及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在我院诊断为CIN的190例患者的术前宫颈多点活检、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术后组织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宫颈多点活检的过低诊断率为8.0%(肉眼下多点活检11.8%、阴道镜下多点活检2.2%),漏诊浸润癌3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后过低诊断率降至4.5%,无浸润癌漏诊。对CINⅠ和CINⅡ、Ⅲ的过度治疗率分别为21.7%和38.0%。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术中宫颈锥切或再次多点活检行快速病理诊断可减少对宫颈癌及CIN的过低诊断,有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或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或癌的临床特点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阴道癌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癌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发阴道癌患者20例(VAC组)及单发宫颈癌Ⅱa期患者30例(CC组)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全部入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观察组与CC组比较,平均年龄、绝经情况、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及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VAC组比较,平均年龄轻、绝经后患者少、HPV感染者多(P0.05)。各组比较,有临床症状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内,合并宫颈癌(10/12)或阴道癌(5/6)组多有症状,而CIN+VAIN组有症状者较少(10/18)。随访病例进行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0.42±4.74)个月[其中CC+VAIN为(43.97±5.05)个月,CIN+VAC为(27.50±1.75)个月],VA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2.00±5.22)个月,CC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8.18±1.24)个月。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阴道病变与宫颈病变的共同致病因素,而HPV感染导致的阴道病变的临床特点与单纯宫颈病变更相似。阴道癌除了与HPV感染相关外,其他致病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采用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后,仍然存在复发的风险。CIN术后复发主要与手术方式、手术切缘状况、累及腺体、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以及局部免疫状态有关,年龄可作为一个术前预测指标。术后严密随访,及早确诊病灶残留或复发,采用扩大切除范围或行全子宫切除,避免漏诊和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