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关键事件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辨别、处理风险的能力。方法收集近5年来发生在国内外及本科室的典型不良事件,由护士长和安全质控小组成员进行筛选,确定本科室的关键事件,制定关键事件专题培训计划,每个季度选择一个关键事件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找出科室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接受安全培训后,降低了科室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质量有较大的提高(P0.05,P0.01),护士主动上报安全隐患的事例增加。结论关键事件分析法能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13例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专项管理,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及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率较改进措施实施前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用于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及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自制风险隐患评估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包括制定标准、组织学习;发现问题及时按照标准评估、讨论、分析、改进和上报.结果 应用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显著降低,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用于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包括制定标准、组织学习;发现问题及时按照标准评估、讨论、分析、改进和上报。结果应用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显著降低,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用于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完善危重患者护理风险防范制度,落实危重患者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3.0%上升到97.0%.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由0.072%下降至0.018%,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对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缺陷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对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完善危重患者护理风险防范制度,落实危重患者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3.0%上升到97.0%,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由0.072%下降至0.018%,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加强对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缺陷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室输血安全的管理方法。方法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团队,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输血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可行性的改进计划,完善取血及输血操作流程、血袋处理流程等并贯彻执行。结果实施后全体人员安全输血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均P<0.01),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及血源浪费现象。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输血流程进行重新评估和设计,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可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护理不良事件,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PDCA循环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是英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缩写。将PDCA循环运用到护理不良事件管理。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使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引入目标管理理念对临床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规范化管理,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成立目标管理项目 组,对近3年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设定管理目标,建立护理风险评估预警平台并实施目标导向性监控,开展“护理安全月” 主题活动,实施分层系统培训,开展多元整合型督查等。结果 实施目标管理后(2018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58‰,低于目 标管理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落实率显著提升(均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及时发现和纠正外科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制定和实施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加强质量细节管理,统计实施前后的年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明显下降,护理质量与病人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能改进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强化细节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防范与杜绝护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临床路径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实习质量,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方法将心脏外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对照组58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分阶段制定并限期完成实习目标。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心脏外科护生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可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提高心脏外科护生的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实习护生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方法 根据实习时间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的实习护生98人作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的实习护生72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开展以PPT讲授为主导的不良事件分析会进行职业风险培训.观察组运用导学式情境模拟教学法,将护理不良事件案例结合情境模拟进行职业风险培...  相似文献   

13.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根据事件危险程度针对性处理,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制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结果应用追踪管理法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上报率显著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追踪管理法对护理安全防范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防范妇科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实施前)采用常规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2012年1~12月(实施后)依据行为转变理论针对不同阶段的行为转变策略制定干预计划,在意图期和意图前期、准备期和行动期、维持期等采取不同措施,督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行为转变理论可提高护士识别与处理护理风险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路径在唇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唇裂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0例唇裂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纳入CNP组,另外一组按照常规护理作为对照,记录两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纳入CNP的唇裂手术患者与常规护理患者相比,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CNP在唇裂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识别麻醉复苏期患者医疗处置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改进复苏流程。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工具,对患者麻醉复苏期医疗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查找每个医疗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流程不明确、人员职责不清楚及技能培训不到位等关键环节,实施改进措施1年。结果麻醉复苏期患者医疗风险危机值(RPN)由改进前的1 721降至357,不良事件发生率由改进前的2.40%降至0.97%(P0.01)。结论运用FMEA对麻醉复苏期患者实施医疗风险管理,有助于规范患者麻醉复苏工作流程,保障了患者复苏期全过程的安全,有利于麻醉复苏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在患者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定期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集中讨论,运用4M1E原因分类模式系统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的实施可从系统角度完善护理安全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升导管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拔管,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导管小组在对全院各病区带有导管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29种导管的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并完善导管各种规章制度及交接流程、制定转运过程中导管的处理原则。结果导管标准化程序建立后,各种导管非计划拔管发生数由2012年的35例次降至2013年的16例次。2013年导管固定规范率、标识规范使用率,护理人员对意外拔管紧急处理掌握合格率,首次置管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合格率,患者对导管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显著高于2012年(P0.05,P0.01)。结论导管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导管护理规范性,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各种导管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管道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提高病房基础护理的质量,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方法 收集各病区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操作不规范、护士工作不主动、依赖家属或陪护、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程操作等,参照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进行潜在风险原因分析,寻找可能导致基础护理质量下降的环节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追踪整改效果.结果 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6个月后,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程操作等问题明显改善,RPN各项值均比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