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多以眼肌间断抽动为主,逐渐缓慢的扩散到一侧面部的其他部分,可引起面部疼痛、头痛、耳鸣等。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面肌痉挛6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部长期阵发性不规则的肌肉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以眼周和口角抽搐为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笔者从1990~2002年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102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30例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徐乃扬关键词面肌痉挛,针刺面肌痉挛多表现为单侧面肌呈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了,但临床上不少周围性面瘫病人往往留下此后遗症。局部性痉挛(以下脸肌最为多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常会...  相似文献   

4.
<正>面肌痉挛(facial spasm)又称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1]。起病多从眼轮匝肌的轻微抽动开始,逐渐向口角、整个面肌扩展,重者眼轮匝肌抽动致使睁眼困难;每次抽动数秒至数分钟。该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学习,甚至有患者因此产生抑郁。  相似文献   

5.
面肌痉挛常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偶尔可见双侧的。面肌痉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诊断要点是除面肌痉挛外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我科于1992年1月2006年3月,采用刺络拔罐为主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6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辉  韩舰华 《四川中医》2013,(12):127-128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现代医学又称之为原发性面肌抽搐。多从眼轮匝肌开始不定时抽搐,逐渐向下扩大至颜面部表情肌及口轮匝肌,表现为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或双侧眼轮匝肌及口周抽动,持续数秒或数分钟,每日发作次数不规则,可因精神紧张、疲劳而加剧,入睡后症状消失。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引起此病的原因有精神刺激、过度疲劳、寒冷刺激、讲话等。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治疗面肌痉挛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明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1):15-15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表现、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中医学称“筋惕肉响”。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以眼周和嘴角抽搐为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笔者通过穴位埋植羊肠线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面肌痉挛是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效果相对较好,且无不良反应~([1])。现将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不自主抽动,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偶尔可见双侧.面肌痉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诊断要点是除面肌痉挛外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1].笔者从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应用撮刺治疗面肌痉挛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面肌痉挛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部分或全部表情肌出现阵发性痉挛。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保守疗法治疗16例,应用口服左旋多巴和二陈汤加味取得较好疗效,并有不破坏神经,疗效明显,安全方便等优点。1典型病例患者男性,38岁,右侧面肌抽动5年。5年前无明显诱因在右下眼睑处开始出现肌肉抽搐,逐渐扩展至右侧面部表情肌,范围在右眼至右口角之间区域。后症状加重,发作次数增加,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发作时为局部肌肉突发性节律性抽动,不能自行控制,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临床诊断:右侧原发性面肌痉挛。…  相似文献   

11.
王某,男, 45岁, 1997年 5月 12日凌晨 3时就诊。主诉:右侧面肌阵发性抽动 10d,加重 4h。患者 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肌阵发性抽动,每次持续时间 2~ 3s,约 10min抽动 1次,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停止,无其他不适。 5月 11晚因家事生气后饮酒约 150ml,晚 23时左右,患者右侧面肌抽动突然加重,每次持续 10min左右,间歇 30s,并逐渐加重。患者感到呼吸困难,伴口角流涎,遂至我院急诊科就诊。当时患者右侧面肌抽动每次持续约 15min,间歇约 10s,间歇期患者精神倦怠,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数。诊断:阵发性面肌痉挛。取穴四白 …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常局限于眼睑、口角,一般情况下为一侧面部,因此又称半面痉挛.开始多起于眼轮廓肌,逐渐向面颊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讲话、微笑时更加明显,通常不能自行控制,严重者连续发作呈持续状态.笔者采用长针浅刺结合按摩治疗该病26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刺辨证施治治疗面肌痉挛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辨证施治治疗面肌痉挛43例疗效观察100853北京301医院针灸科张旭东陈挛性面肌痉挛是针炙临床上顽症之一,性面肌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可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以眼周和口角抽搐为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并有轻微肌无力和...  相似文献   

14.
<正>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江苏省名中医单兆伟教授,业医30载,学验俱丰,每起怪病沉疴。余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兹撷其治疗面肌痉挛之独特经验,以飨同道。 1 面肌痉挛重在治肝 面肌痉挛为面部一侧部分或全部面肌呈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多见于中年或老年妇女,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前者病因尚未明了,多认为系面神经核团过度兴奋,产生异常放电所致;后者病因为面神经附近病变压迫或刺激面神经引起抽动。目前临床治疗面肌痉挛尚无特效方法。单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面肌痉挛是以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而无其他神经系统病变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笔者在临床中治疗面肌痉挛2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患者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男13例,女15例;年龄23~62岁;病程3个月~4年。1.2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神经外科学》[1]:①面肌不自主阵发性抽动,剧烈时呈阵挛性或强直性;②为单侧发作,抽动一般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延到半侧  相似文献   

16.
面肌痉挛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但额肌较少累及。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局部丛刺为主治疗本病1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又名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HFS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牵正散治疗HFS,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较,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功能性疾病,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1-3]。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虽然进展缓慢,而且也不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但是会引起患者心理和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19.
俞竹  杨瑜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1):828-828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一般最先发生在眼轮匝肌,逐渐扩散到面部口角肌肉及颈阔肌,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眼睛闭合不能睁开,痉挛开始为间歇性,后日渐频繁。笔者自2008年12月以来,采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25例,并与西药治疗的15例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面部肌肉抽搐为特点,病初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继而扩散至一侧整个面肌.轻者偶见面部肌肉抽动,持续时间短;重者面部肌肉抽搐频繁,持续时间长,发作时口角歪向患侧,可因疲倦、精神紧张等因素加重.2008 - 05-2011 - 05,我们应用揿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80例,并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