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于细胞表面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EGFR的上调性表达可见于胃粘膜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并与胃粘膜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腺体的重建以及溃疡的愈合密切相关。其效应是在特异配体的刺激下,EGFR通过激活IP3/Ca2 和DG/PKC双信号系统以及Ras途径实现的,对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深入研究将更加充分阐明胃粘膜损伤修复的分子机理,从而为胃粘膜损伤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舌象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舌苔是舌象重要组成部分。舌苔形成和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舌苔形成过程中除了凋亡相关的基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EGF影响舌苔形成的机制角度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从雄鼠领下腺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单链多肽,对多种组织来源的细胞增殖有刺激作用,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促细胞生长发育及组织损伤修复等作用。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EGF重组蛋白已广泛用于组织损伤修复的研究。本文就EGF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鼓膜穿孔是耳科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的病症.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78例鼓膜穿孔患者,经采用耳内镜下表皮生长因子明胶海绵敷贴挑刺后的鼓膜以修复鼓膜穿孔,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Liu M  Chang XR  Yan J  Yi SX  Lin YP  Yue ZH  Peng Y  Zhang H 《针刺研究》2011,36(6):403-408
目的:观察艾灸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探讨艾灸修复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2只。束缚冷应激法制作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在造模之前,艾灸组选取"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行艾灸预处理8d。酶联免疫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EGF、TG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EGF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TGF-α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胃黏膜EGF、TGF-α的含量及EGF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预先艾灸"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可上调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EGF、TGF-α的含量及EGFR表达,可能与其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探讨艾灸修复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2只.束缚冷应激法制作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在造模之前,艾灸组选取“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行艾灸预处理8d.酶联免疫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EGF、TG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EGF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TGF-α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胃黏膜EGF、TGF-α的含量及EGF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预先艾灸“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可上调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EGF、TGF-α的含量及EGFR表达,可能与其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胃溃疡愈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因子破坏,维持胃肠黏膜完整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黏膜损伤修复中有EGFR的高度表达,对胃黏膜的保护及其损伤的修复有很重要的作用。EGF和EG-FR是评价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证实,中医药通过影响EGF和EGFR的表达,在改善胃溃疡的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QOUH),防止胃溃疡复发等方面疗效肯定。研究大多以实验为主,而规范的临床观察研究较少,今后应着眼于怎样应用于临床,多开展中医关于EGF、EGFR与胃溃疡愈合关系的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胃液表皮生长因子在胃溃疡愈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含量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放免的方法 ,对正常胃粘膜 (8例 )、胃溃疡活动期 (GA组 10例 )、愈合期 (GH组 10例 )、瘢痕期 (GS组 10例 )胃液的EGF含量的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胃粘膜的胃液EGF的含量为 (5 0 2 .6± 5 1.3)pg/ml(n =8) ,GA组胃液EGF含量为 (15 6 .2± 4 6 .7)pg/ml(n =10 )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GH和GS组胃液的EGF含量分别为 (386 .1± 76 .8)pg/ml(n =10 )、(4 6 6 .3± 95 .4 )pg/ml(n =10 ) ,与GA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胃液EGF与溃疡的发生和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9.
推拿对骨骼肌损伤修复相关生长因子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骼肌损伤为临床常见损伤疾病之一,常给伤者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近年来诸多实验及研究已证实生长因子为影响骨骼肌损伤修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推拿作为临床骨骼肌损伤最常用且疗效较佳的治疗方法之一,在骨骼肌损伤的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关实验及研究证明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理与通过干预相关生长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8例未行川参通注射治疗(N组,对照组)、21例川参通注射液治疗无效(F组)和10例曾接受川参通治疗有效而复发(R组)的手术摘除之前列腺增生标本,检测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结果:F组中间质EGF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P<0.005)和71.4%(P<0.05),R组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80%(P<0.001),均明显高于相应N组的33.3%。结论:川参通注射液具有增加EGF和EGFR表达作用,尤其对EGFR的作用强而持久,其治疗BPH可能是通过影响EGF和EGFR表达而发挥作用,监测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前后EGF和EGFR表达,对是否进一步注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肺癌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被称为癌中之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0%~9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之一,开发其靶向失活抑制剂已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策略,并取得了巨大进展。虽然疗效显著,但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大多患者在服药10个月左右就会出现耐药现象。为对已研发的EGFR抑制剂进行全面了解,笔者对已上市的第一、二、三代抑制剂进行总结,同时分析第四代活性物质,汇总已开展临床试验的第四代抑制剂以及具有抑制EGFR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旨在为EGFR抑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透皮吸收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皮肤表面的吸收、透过及代谢?方法:采用氯胺-T法制备125I-EGF?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测定法及三氯乙酸(TCA)沉淀法观察EGF不同时间累积透过量和透皮率及各时间段透过量和透皮率?结果:3 个剂量组12h累积透皮率均小于1%,EGF累积透皮率随涂抹剂量增大而减少,涂抹剂量与其透皮率呈非线性关系?结论:EGF透过皮肤时仅有极少量分解代谢,EGF作为局部外用药时透皮吸收量很少,可忽略作为外用药时全身吸收所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采用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荆花胃康胶丸组、硫糖铝组,每组8只,分别连续给药10天.给药结束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EGF和bFGF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硫糖铝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EGF及bFGF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可能通过对胃黏膜组织EGF及bFGF含量的调控而促进损伤后黏膜的愈合,可能是其提高溃疡大鼠胃溃疡黏膜愈合程度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 EGF用药方法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进一步理解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 :以大鼠为模型 ,于大鼠后背取中厚皮创面 4个 ,分 EGF早期用药组、EGF晚期用药组、EGF持续用药组和对照组 ,观察 EGF用药方法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 :应用 EGF后创面愈合速度加快 ,持续用药方法优于早期或晚期用药方法。结论 :通过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揭示了创面修复的机理和 EG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贝贝  陈培丰 《新中医》2020,52(2):19-2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作为一种研究较成熟的靶向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其相关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其中皮疹最为常见,中医药在EGFRIs相关皮疹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将从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内服及外敷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EGFRIs相关皮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2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与硝酸银软膏(欣纳星)联合治疗,结合对创面进行正确换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形成。结果 22例患者均在7~10 d内达到继续放射治疗的效果,直至将放疗计划完成后出院。结论应用rhEGF凝胶与欣纳星联合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时间短,无瘢痕形成,且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及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耳针与表皮生长因子及ACTH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针刺“对屏尖”组、针刺“缘中”组和不施加针刺的对照组,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mRNA(EGF-mRNA)、EGF与EGF受体(EGFR)的免疫反应性(IR),检测垂体前叶细胞的ACTH-IR。结果显示针刺后EGFmRNA及EGFR-IR提高,EGF-IR在两个耳针组变化不显著。垂体ACTH-IR仅在“缘中”组明显减弱,且ACTH变化与镇痛效应呈相关性。本文对穴位的“表”与激素、生长因子的“里”的相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患者不同舌象唾液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目前公认的与胃肠黏膜再生、修复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EGF在颌下腺中合成并分泌到唾液中,通过吞咽及全身的血液循环作用,表达对胃黏膜创伤愈合过程的系统效应。本文对慢性胃炎患者唾液EGF含量及舌苔脱落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与不同舌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阐明慢性胃炎舌象变化与唾液EGF及舌苔脱落细胞EGFR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中药生肤灵为载体,通过观察生肤灵对大鼠创面修复模型创面肉芽组织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外用制剂促进创伤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创伤修复模型,收集创面第8天的肉芽组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创面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及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创面肉芽组织中细胞所表达的生长因子存在差异。在同一取材实验的条件下,高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GF蛋白在创伤后8d存在组间差异(P〈0.05)。F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生肤灵能够通过刺激创面内细胞产生内源性生长因子进而促进创面的修复,同时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20.
胃粘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溃疡愈合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正常胃粘膜(8例)、胃溃疡活动期(GA组10例)、愈合期(GH组10)例)、瘢痕期(GS组10例)组织的EGFR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GA组胃粘膜GEFR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时增加,GH及GS组更加明显。结论 在人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胃粘膜EGFR的表达由弱到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