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索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8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了规范的护理措施,从体位、合理氧疗、气道湿化的方法、有效排痰、气道感染的预防等方面加以总结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减少了并发症,无一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气道阻塞、窒息、及肺部感染等.结论: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对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歇气道湿化法和持续气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间歇湿化法,试验组采用持续湿化法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湿化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在可以脱离麻醉机或呼吸机后常需继续供氧观察,为此,我院自1987年开始研制供氧装置,以便能根据病情需要调节适当的氧浓度,从而提高PaO_2。现介绍如下。结构与原理本装置暂名为“吸入氧浓度控制器,”由如下部分组成(图1)。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为困难气管插管病人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方法。方法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技术。结果 36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30s~3min,平均1.6min。结论 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新技术,为临床解决困难气管插管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科1999.1~2000.12共收治38例气管切开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8例,其中男31例,女7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0岁。入院时GCS评分3~4分12例,5~9分26例。其中车祸伤14例,脑溢血13例,坠落伤11例。昏迷时间小于15天的9例,大于15天的29例2.结果:本组38例,死亡12例,植物生存9例,痊愈6例,生活部分自理者11例。讨论现把我科气管切开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气管切开后,患者气道与外部环境直接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对患者通气的影响.方法 对全麻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的74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持续低流量吸氧(2 L/min)至出室.结果 患者入复苏室与出室时比较,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无明显变化(均P>0.05);呼吸频率增加,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均P<0.01),但数值在正常范围.结论 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安全、牢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成功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42例,死亡4例。结论正确的呼吸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后气道冲洗33例   总被引:60,自引:6,他引:60  
对有自主咳嗽能力的气管切开病人 33例 ,待其吸气时经气管套管将 3~ 5ml气管湿化液注入气管支气管 ,刺激病人自主咳嗽将痰液咳出 ,于气管套管口外吸去痰液 ,冲洗过程中持续给氧 3~ 4L/min ,保持SaO2 >0 .92 ,根据病人痰量调整冲洗次数 ,1~ 2次 /d ,冲洗液量 2 0~ 2 0 0ml/次 ,至咳出痰液较清澈结束冲洗。结果 12例于气管切开3~ 5d放弃治疗 ,余 2 1例冲洗 10~ 15d后 ,未发生继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存在的呼吸道感染被控制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往往是重症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多器官衰竭病人,因痰液粘稠、气管内分泌物无法咳出而窒息所采取的急救措施。本文对1年来气管切开病人的术后护理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对昏迷时间较长的患者,多需行气管切开,以利于改善呼吸,便于排痰。一旦气管切开,往往面临肺部感染、脱管、套管阻塞、出血、气管食管瘘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总结  相似文献   

11.
12.
对1例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患者行脱水、抗血小板、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护胃、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控制血压,加强意识障碍的护理、反复消化道出血及反复高热的处理。患者出院时患侧肌力恢复至4级,肢体活动及行走较前自如,精神状态良好,生活部分自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6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采用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前加强口腔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口腔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感染、加强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中转开放手术或者转为其他入路手术。手术时间(66.1±23.2)min,术中出血量(11.2±7.3)mL,住院时间(4.6±1.0)d。术后均未出现伤口及口腔感染、喉返神经损伤等。术后1周左右口腔前庭伤口基本愈合。结论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达到安全、微创及美容效果,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总结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并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为: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维持有效的机械通气,保证足够的营养支持;监测细菌培养结果,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用药反应。44d后解除患者MRSA感染隔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7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前重点评估心功能分级和临床症状,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记录心率、心律、氧饱和度及血压,做好呼吸机、临时起搏器及各种管路的护理,观察并及时处理脑卒中、血管并发症、主动脉瓣反流和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果 97例行心电监护4.2d;术后3例使用有创呼吸机,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13例穿刺处出血;20例安置永久起搏器。术中及术后72h以内无死亡,术后呼吸困难、胸痛及晕厥等症状明显改善,出院时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对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后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系统的护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肝创面植入氟尿嘧啶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2例肝细胞癌行肝切除后患者术中肝创面植入氟尿嘧啶微粒,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处理局部疼痛、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感染等不良反应,对并发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肾功能不全、胆漏的患者加强观察及护理。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肾功能不全、胆漏各1例,经对症治疗均缓解。随访至2014年1月31日。患者术后1、2年的无瘤生存率为83.9%、72.6%。结论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肝创面植入氟尿嘧啶患者加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提高了区域性化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保证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总结1例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广泛侵袭性毛霉菌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做好感染创面和用药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管理好呼吸道,同时给予营养和心理支持。感染创面1个月后得到控制;3个月后,除右大腿后侧、颈部后侧和双肩部共约2%创面为肉芽组织外,其他创面全部愈合,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全身创面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19.
对43例平诊手术患者麻醉常规诱导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结果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3min内成功插入气管,术后次日随访均无喉痛声嘶等症状。提出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前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及患者准备,术中保证麻醉药剂量准确,与麻醉医师配合娴熟,插管后加强气管内抽吸,做好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可以保证插管过程平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心血管手术后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2 980例患者心血管术后并发胸骨哆开13例,对其行急诊手术后实施精心护理。结果 12例痊愈出院,1例因多器官衰竭于术后5d死亡。结论胸骨哆开是心血管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及早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积极预防感染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