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ICU镇静治疗概念的界定,镇静水平的评估,躁动的定义,躁动的原因,躁动易出现的不良后果,镇静治疗对躁动患者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ICU镇静研究和应用的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病人实施适度镇静已成为ICU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镇静可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消除病人焦虑,增加对机械 通气的耐受,有利于护理等。本文主要阐述成人ICU镇静的镇静深度评分系统,药物的选择,使用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气管拔管的镇静效果.方法 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前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D组)或生理盐水(C组).术中丙泊酚2mg·kg-1·h-1、瑞芬太尼0.1μg·kg-1·h-1维持麻醉.记录拔管前1 min、拔管时、拔管后1、5min时的HR、MAP、RR、Ramsay镇静评分的变化,以及拔管期间呛咳和躁动情况.结果 D组HR、RR、MAP、呛咳评分和躁动评分低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 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可为气管异物患儿苏醒期提供较好的镇静,减少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  相似文献   

4.
多发伤镇静镇痛治疗患者每日唤醒计划的实施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永红  高燕  李琴 《护理学杂志》2013,28(10):39-40
目的探讨多发伤镇静镇痛治疗患者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护理的策略。方法对78例ICU多发伤患者给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镇静、芬太尼镇痛治疗;同时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和相应护理。结果实施镇静镇痛3~6d,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从+1~+2分降至-2~-3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显著短于上年同期65例未实施每日唤醒计划的患者(均P<0.01)。结论多发伤镇静镇痛治疗患者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相应护理有利于其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儿科镇静量表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镇静量表各自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从镇静药物的使用、镇静评估工具的使用及护士在镇静治疗中承担的角色反思我国现行镇静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目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镇静量表各自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从镇静药物的使用、镇静评估工具的使用及护士在镇静治疗中承担的角色反思我国现行镇静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ICU病人规范化的镇静评估和用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ICU病人镇静适应证包括机械通气、躁动综合征、刺激性操作、诱导睡眠等。适当的镇静可减少焦虑和躁动,减轻不良刺激对病人的影响,使诊疗顺利完成,因此直接关系到ICU病人在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索小儿髋关节手术围手术期超前镇痛联合适度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对本组进行髋部手术的66例患儿,随机分为A、B1、B2三组。术前A组不行超前镇痛处理,B1组和B2组均予以超前镇痛(术前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术中“鸡尾酒”注射);术后A组采用常规镇痛(镇痛泵+曲马多), B1组采用常规剂量复合镇痛(镇痛泵+咪达唑仑+曲马多),B2组采用半量复合镇痛模式。术后72 h后,三组均拔除镇痛泵;在术后第7天出院并停用曲马多注射液,院外改用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维持1周。在患儿麻醉苏醒时进行躁动评分,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进行镇静及躁动评分(SAS),术后2、4、8、12、24、48、72 h进行Ramsay镇静深度评估和CRIES疼痛评估。并记录各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苏醒时躁动评分A组和B1组(2.7±0.7 vs.2.3±0.3,P<0.05), A组和B2组(2.7±0.7 vs.2.2±0.6,P<0.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CU出室时SAS评分A组和B1组(5.3±1.2 vs.4.1±0.9,P<0.01),A组和B2组(5.3±1.2 vs.4.4±1.2,P<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镇静程度和疼痛控制效果,B1组与A组比较,在大部分时间点上B1组数据指标较A组有优势;B2组与A组比较,在12 h内各项指标较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2 h后各项指标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1和B2组比较,12 h内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12 h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采用超前镇痛联合术后适度镇静的模式,具有相互增强作用,可以使得镇痛效应最大化,可以有效减少小儿髋关节手术围术期疼痛,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镇痛药物减量联合镇静的方法可以作为儿童临床镇痛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小儿行斜视矫正术前单次静脉注射曲马多,观察其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6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单侧眼斜视矫正术的小儿,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3~9岁,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曲马多组在全麻插入喉罩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5mg/kg,对照组在全麻插喉罩后静脉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术中连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并由另一位不知分组情况的医师评估拔管前两组患儿的Comfort评分(包括警惕度、平和/易怒、对呼吸机反应、生理运动、平均动脉压、心率、肌张力、面部表情共8个项目,每个项目1-5分,共40分.8-16分为深度镇静;17-26分为轻度镇静;27-40分为镇静不足.其中,Comfort评分17-26分为镇静满意,及苏醒期间的躁动评分(无躁动:0分、轻度躁动:1分、中度躁动:2分、重度躁动:3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术后低氧血症、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Comfort评分:曲马多组和对照组的镇静满意率分刺为80%和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曲马多组和对照组镇静不足的比率分别为10%和33%,曲马多组因为镇静不足引起的躁动发生机会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曲马多组迭到深度镇静的患乙比率为10%,对照组为6%,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躁动评分:曲马多组与对照组中无或轻度躁动的比率分别为8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曲马多组与对照组中度躁动的比率分别为10%、4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曲马多组与对照组重度躁动的比率分别为3%、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斜视矫正术前静注曲马多1.5mg/kg,可获得苏醒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少了拔除喉罩期的躁动.同时,不影响拔喉罩时同,不增加术后低氧血症、忍心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右美托咪啶用于眼科手术镇静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眼科手术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组(输注右美托咪啶0.1μg/kg/h),S组(输注等速度的生理盐水),n=30。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脉搏氧饱和度(SpO2)、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语言描述评分(VRS)和患者合作度评分,同时观察术中患者恶心呕吐和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术中躁动的发生率低于S组(P〈0.05);M组患者的合作度评分高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VAS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咪啶用于眼科手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提高患者术中镇痛的满意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