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将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管理有关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控制依从性。方法将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和临床转化系统作为审查工具,基于现有的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制定5条审查标准。对20名护士、30例患者实施基线审查和证据应用后第2轮审查。结果基线审查时4条标准执行率较差(0~55.0%),第2轮审查时,第3条审查标准(患者自我监测液体摄入)执行率73.3%,其余4条审查标准执行率均100%。护士液体摄入管理知识和技能得分从12.70提高到14.60(P0.01);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知识和技能得分从11.13分提高到13.47分(P0.01),其液体摄入控制不依从率从53.33%降低至23.33%(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管理的临床护理实践,可提高患者液体摄入控制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现有的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护理实践,促进护士依据循证进行口腔护理实践的行为,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方法根据JBI的最佳实践手册,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定4条审查标准,对145名护士及199例患者进行基线审查,依据审查对护士进行培训和将证据应用于259例患者口腔护理实践;3个月后进行第2轮审查。结果第2轮审查,4条审查标准执行率从42.1%~68.3%升至100%。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从51、43分提高到93、89分;患者口腔卫生评分从16.85分降至13.36分、VAP发生率从21.7例/千机械通气日降至7.4例/千机械通气日(P0.05,P0.01)。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改善护士应用最佳证据的执行行为,有效提高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老年科护士对COPD患者的氧疗管理效果,提高护士对氧疗管理实践活动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增加患者持续氧疗时间,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方法遵循JBI循证保健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实践程序(GRIP),基于现有的最佳证据,制定了9条审查标准,对20名护士进行培训,在对30例老年COPD氧疗患者进行基线审查后,查找最佳证据应用于30例老年COPD氧疗患者和再审查。结果与基线审查结果比较,证据应用后9条审查标准中7条执行率显著提高(均P0.01);患者的氧疗时间显著增加、血氧饱和度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COPD氧疗管理最佳证据的应用,可规范临床护士对COPD患者氧疗的护理实践,增加患者持续氧疗时间,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现有的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运用到护理实践,促进护士依据循证进行护理实践的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进行临床质量审查。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订5条审查标准。首先进行基线审查,随后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循证实践方案,最后进行第2轮审查来评价证据运用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计划后,完成出院核对表、患者在出院前接受宣教、出院宣教包含6个方面内容、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安排好下次门诊随访4条审查标准分别由0、93.3%、6.7%、93.3%均提高至100%,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以加强患者的自我照护指导由0提高至76.2%。患者心力衰竭自我照护知识得分从19.7升至25.5。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计划的护理实践,今后需要进行持续质量审查,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Up to Dat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国立指南网、中国医脉通指南、欧洲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卒中协会、澳洲卒中基金会、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成人脑卒中吞咽障碍识别的证据,包括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由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包括指南5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1篇,最终总结出筛查时机、筛查工具、筛查实践者、筛查后评估及筛查培训5个方面6条最佳证据。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筛查提供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可根据证据进行临床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对实践证据应用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儿童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包括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法及查阅护理文书进行资料收集。证据应用前后共纳入518例留置中心静脉的患儿及64名护士,进行2轮质量审查,分析证据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寻找可利用的资源及解决方案。结果证据应用之后,12条循证依从性较差的审查标准有显著性提高(均P0.01);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从3.7%。下降至0(P0.05)。结论将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循证依从性,降低CVC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并应用俯卧位手术患儿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降低俯卧位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19年5~12月,通过检索相关最佳证据,制定了23条审查指标。制定相应的循证实践方案,运用JBI临床证据实践系统,将最佳证据整合至护理实践中,最后再实施干预后的审查。手术室共完成2轮质量审查。结果与基线审查相比较,护士对体位安置知识、压疮防护知识,12条审查指标执行率显著提高,患儿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俯卧位手术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可提高护士对体位安置知识及压疮防护知识的认知,降低俯卧位手术患儿的皮肤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在外周静脉维护的实践活动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标准程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获取JBI在线临床治疗及护理证据网络(COnNECT+)数据库中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相关证据并制定相应审查标准。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病历收集数据。证据应用前后各有46例次接受外周静脉留置的患儿以及15名护士纳入。分析每条证据应用存在障碍、可获得的资源及解决办法。以护士每条标准行为依从性、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评价证据应用前后的有效性。结果基线审查中"每天2次评估并记录并发症"等4条依从性差的标准在证据应用后显著提高(均P0.01);并发症发生率由证据应用前的34.78%降至15.22%(P0.05)。结论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可规范护士维护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行为,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老年患者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质量审查促进护理质量改进。方法 采取前瞻性对照设计,总结老年患者医用粘胶剂皮肤损伤的最佳证据,基于证据制定10条审查指标。于2018年7~11月在试点病房实施循证护理实践,通过基线审查(基线审查组119例),分析临床情景障碍因素,构建循证变革方案,并将方案应用于132例老年患者(证据应用组)。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进行第2轮审查,老年患者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由10.08%降至0.76%,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揭除敷贴后疼痛发生率由19.33%、39.50%降至2.27%、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士对最佳证据的执行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均大幅提高。结论 老年患者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规范护士应用医用粘胶剂的操作手法,降低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促进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定基于证据的孕产妇盆底肌功能训练教育计划,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系统检索盆底肌功能训练相关证据,应用JBI的GRiP模式,分为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对产科病房的18名护士及30例孕产妇进行调查)、将证据引入实践、证据应用后再次审查(18名护士及30例孕产妇)3个阶段。结果建立了盆底肌功能训练教育流程。护士对盆底肌功能训练的知识和技能从基线审查时的2.67分提高到证据应用后的10.33分(P0.01);5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从基线审查时的11.1%、16.7%、0、16.7%、0,分别提高到证据应用后的100%、100%、100%、90.0%、63.3%(均P0.01)。孕产妇关于盆底肌功能训练的知识从2.03分提高到9.60分,训练意愿从60.0%提高到100%,训练准确率从10.0%提高到90.0%(均P0.01)。结论基于循证的孕产妇盆底肌功能训练教育计划可规范护士用证行为及提高护士的教育能力,改善孕产妇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1.
护理会诊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专家会诊的效果、不足及其对策。方法 分析2000年8月至2003年1月护理专家会诊中心组织的135例次护理会诊,总结护理会诊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 护理会诊能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促进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是护理专家覆盖面不够大,会诊指导不够深入,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会诊认识不足,护理会诊管理不够完善。结论 应加强对护理专家的重视力度,完善知识结构、角色功能及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因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基因组学相关的卫生保健研究也正在迅速发展。护理研究正处于共享基因组学研究前景以实现临床结局最优化的重要时机,本文结合对国外基因组护理学研究方向、研究实例、临床实例的分析,探讨如何将基因组学融入护理研究与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内、外、妇、儿、监护病房和综合病区等10个护理单元抽取139名护士,以护理项目操作时间调查表调查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489.51±169.08)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98.20±170.03)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91.30±130.38)min;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学历和职称护士的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护士的护理工时,护理管理者需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增加直接护理工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设计并实施基础护理与护理人文整合课程,评价课程改革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72名学生设为实验组,另2个班69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原教学安排常规授课;实验组采用整合课程授课:将基础护理课程与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管理三门护理人文课程进行整合,通过函询专家整合序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利用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赵风霞 《护理学杂志》2005,20(14):11-13
目的探讨在护理实训中心对高护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的效果。方法将01级高护生设为对照组(65名),在旧实训室进行《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02级高护生设为实验组(100名),在新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在利于实践能力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记忆和学习效果等5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χ2=10.58、6.28、15.86、6.34、6.92,P<0.01或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骨盆外测量、产前检查、接生、妇科检查、外阴擦洗和阴道灌洗及上药等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t=3.32、5.52、6.43、5.26、2.58、2.89,P<0.01或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可提高高护生《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外科护理实践课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探索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0级三年制高职护生4个班共198人为实验班,在外科护理实践课开展综合性实验共7次24学时;根据教学要求,教师编辑病例,提出问题并设计临床模拟场景,护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实践教学任务.2009级护生共196人为对照班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方法.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学理论及实践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班90%以上的护生认为可提高对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生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结论 外科护理实践课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护生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士长有效护理工时,为有效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内、外、妇、儿、重症监护病房和综合病区抽出10名护士长,通过10名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观察5个工作日和护士长自我记录法测量护士长有效护理工时。结果不同科室护士长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不同,最多为593.80min,最小为280.00min,多以直接护理工时为主。日人均耗时最长的前3个直接护理工作项目是床边交接班49.24min、巡视病房35.01min、护理质控30.22min,分别占总有效护理工时的11.94%、8.49%、7.33%。结论护士长直接护理工时大多超出间接护理工时,且工作范围超出了护理范畴。应合理分布有效护理工时,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在患者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定期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集中讨论,运用4M1E原因分类模式系统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的实施可从系统角度完善护理安全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社区护理的供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开设社区护理专业的必要性,方法 以两阶段整群抽样对上海2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33个项目)社区护理的需求。以随机整群抽样对上海108名社区护士进行与需求相同内容的社区护理供给问卷调查。结果 需求的三方面分别为71.2%,72.3%和65.9%,平均69.8%。供给的三方面分别为20.3%,21.7%和17.0%,平均19.7%;对所有项目都需求的居民为57.4%,而对所有项目都供给的影响因素有社区护士的数量少(如护士与居民之比约1:2万),学历结构低(93.5%为中等学历)。专业知识不足和培训不够。结论 社区护理的供需矛盾对社区护士提出了数量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建议开设社区护理专业,加强岗位培训。  相似文献   

20.
分级护理标准病区公示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标准在病区公示的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4个病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分级护理和质量控制,实验组采取分级护理标准公示和宣传推广、巡回单的应用及质控检查等辅助质控方法.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验组4个季度的护理质量3项指标均相对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分级护理的了解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85.53%~98.68%护士、全院76.67%~100%护士长认为分级护理公示对护理人员素质及护理质量有正性促进作用.结论 在病区实施分级护理公示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打造高质量护理服务品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