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优化标本管理流程,以降低标本缺陷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3-02—2013-05手术部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实施,再调查2013-06—2013-09间标本管理缺陷的发生率,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标本缺陷率为由19.11%降至4.20%;标本袋有渗漏缺陷率为由8.00%降至1.30%;病理标本与病理检查单不一致缺陷率5.50%降至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优化标本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减少标本缺陷的发生,优化工作流程,确保护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分析使用动态血糖监测发生报警的原因,针对性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发生率从43.53%降到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以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为主题,进行现状分析及要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血标本不合格率由第1季度的0.47%降至第3季度的0.22%(P0.01)。结论由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非预期重返ICU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品管圈方法,在科室内开展品管圈小组活动,针对患者重返ICU的原因,采取加强与家属沟通、严格培训并考核交接班制度及内容、建立交接班记录表、建立ICU转出患者回访制度等措施。结果患者重返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5.03%下降至2.77%,目标达成率83.70%,进步率44.9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非预期重返重症医学科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依据实施前后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显著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均P0.01);目标达标率100%,进步率59.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91%降至1.24%,目标达成率为92.78%,圈员的品管手法应用、自信心等8项能力评分由活动前的1.3~2.4分提高至3.9~4.5分。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和促进圈员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多重耐药致病菌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ICU多重耐药致病菌感染率高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活动前8.76%降低至活动后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回血率的效果.方法 对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76例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活动主题后,通过拟定活动计划书,对调查后导致静脉留置针回血的因素进行干预.结果 患者留置静脉针回血率由活动前的50.28%降至19.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留置静脉针过程中的回血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中的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118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研究组61例。对照组实施约束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降低约束率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即制定有效对策群组并组织实施,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研究组患者身体约束率、镇静镇痛合格率、谵妄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5)。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110.8%,进步率33.24%。结论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谵妄发生率,同时圈员的品管手法、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回血率的效果。方法对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76例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活动主题后,通过拟定活动计划书,对调查后导致静脉留置针回血的因素进行干预。结果患者留置静脉针回血率由活动前的50.28%降至19.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留置静脉针过程中的回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