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部红外线照射加百多邦外敷治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穿刺点出血红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置PICC导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红外线局部照射加百多邦外敷治疗,对照组50例仅接受常规PICC维护,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红外线照射加百多邦外敷可促进穿刺点出血红肿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下肢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95例肿瘤化疗患者,依据入院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试验组(n=54),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对导致下肢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导致下肢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的原因后对其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生静脉血栓后安全拔除PICC导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发生静脉血栓的PICC置管患者拔管前先溶栓和抗凝治疗,重视溶栓和抗凝治疗的护理,做好血栓侧肢体的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栓子脱落导致的其他重要器官的栓塞,做好急救准备及心理护理,轻轻拔管。结果4例患者均安全拔除PICC导管导管完好,无不适主诉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护理方法能安全拔除PICC导管。  相似文献   

4.
吴胜菊  周丽群  凌云巧 《新中医》2016,48(8):258-259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方案用于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中药外敷;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中药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是将规范科学的循证策略与中医药特色治疗有效结合,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新中医》2016,(8)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方案用于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中药外敷;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中药外敷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是将规范科学的循证策略与中医药特色治疗有效结合,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洗剂外敷对肿瘤化疗留置PICC导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8例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所收治的经化疗并留置PICC导管实施长期静脉输液的肿瘤患者,依静脉穿刺位置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穿刺留置PICC导管,在行中药洗剂外敷的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64%vs2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肿瘤化疗患者,行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较正中静脉的效果更佳,采取中药洗剂外敷,联合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有利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腘静脉滤网置入联合导管内纤溶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腘静脉滤网联合导管内纤溶酶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均消失,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未有新的血栓形成。结论:腘静脉滤网置入联合导管内纤溶酶溶栓术前、术后积极、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洗剂对肿瘤行全身静脉化疗患者留置PICC导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肿瘤患者化疗后贵要静脉、正中静脉留置PICC导管进行护理,探讨长期留置的并发症及对并发症的相应护理分析。结果:留置导管过程中会发生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和导管相关感染。结论: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减少肿瘤患者的痛苦等优点,优于正中静脉留置。通过对导管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联合中药洗剂外敷对治疗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静脉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朱续元  穆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53-154
总结了23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提出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对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抗凝、溶栓期间,密切监测凝血指标、观察出血倾向,对肿胀的肢体行肿消散外敷;在置管溶栓期间做好溶栓导管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本组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深静脉管腔完全再通或部分再通。  相似文献   

10.
黄惠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73-173
目的:探讨对PICC置管患者从体位、置管部位选择、外敷料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细节的效果。方法:按置管日期的单双号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癌症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对日常生活等影响等。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降低(P<0.01),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细节管理,可降低导管堵塞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溶栓治疗联合中药内服外敷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溶栓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敷,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每5日为1疗程。结果14例患者经1~4个疗程的治疗,13例患者下肢肿痛、灼热消失,1例好转。按Pot-er分级,其中Ⅰ级6例(42.86%),Ⅱ级4例(28.57%),Ⅲ级3例(21.43%),Ⅳ级1例(7.14%)。结论溶栓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DVT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方外敷联合远红外线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积分的改善情况,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皮肤色泽、疼痛、患肢肿胀、Homans征,彩色超声多普勒变化,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络方外敷联合远红外线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改良体位及中医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治疗妇科肿瘤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改良体位联合中医护理。观察2组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体位及中医护理干预可降低PICC置管治疗妇科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管(PIC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6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根据不同静脉插管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穿刺,而观察组则接受PICC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流速、导管置留时间、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导管流速、导管置留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PICC置管和护理措施干预,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方法结合PICC置管后X胸片定位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结肠癌手术后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结合常规的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精细的个性化护理结合PICC置管后X胸片定位,两组置管术后予以化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导管异位、导管脱落、导管断管、导管阻塞、远期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有差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方法结合PICC置管后X胸片定位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化疗中,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NICU新生儿PICC置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8月在舟山妇幼保健院NICU使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的PICC导管留置的60例新生儿为PDCA组;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月在舟山妇幼保健院NICU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PICC导管留置的6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DCA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总并发症、静脉炎发生率较低(P0.05);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性发热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降低PICC置管NICU新生儿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导管留置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分析细致护理在烧伤中药外敷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80例烧伤中药外敷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的40例患者则进行细致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与机体不适感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症状体征积分与机体不适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症状体征积分与机体不适感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细致护理对烧伤中药外敷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因此本护理模式更受患者认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LDVT)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溶栓法治疗的办法。方法27例患者予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溶栓法,血栓溶解后续用中药内服外敷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愈16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中,全程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能降低尿激酶溶栓的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预防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置管后不应用中药外敷,观察组置管24h后采用中药外敷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并比较两组睡眠和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和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敷是有效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是外科手术后或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观察治疗,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1].我院2010年1月-2011年06 月收治DVT患者57例,行导管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心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