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虚等因素有关,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辨证论治.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和胃,痰气交阻证治以理气解郁、化痰散结,肝胃郁热证治以清肝泄热、和胃化湿,脾胃虚寒证治以温中健脾,阴虚血瘀证治以养阴活血.  相似文献   

2.
王泰林,字旭高,为清·同治年间名医,名闻苏浙等地。著有《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医方歌括》、《西溪书屋夜话》、《医学刍言》、《环溪草堂医案》等书。《西溪书屋夜话录》篇中《肝症证治》载治肝三十法,对肝病证治的阐述颇为详尽。王氏认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然肝病虽多,王氏以肝气、肝风、肝火三大类型为纲,辨证施治。在肝气证治中,创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柔肝、缓肝、培土泄木、泄肝和胃、泄肝之八法;在肝风证治中,创…  相似文献   

3.
总结从"治中焦如衡"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脾不升清、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中焦失衡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关键,可出现胃气上逆、肝火犯胃等证型,治疗以降逆和胃、平衡中焦为主。  相似文献   

4.
邹卫兵重视从肝论治头痛,临证常分为寒滞肝经型、肝阳上亢型、肝血虚型、肝火炽热型、肝肾阴虚型等5型。治法上以暖肝温胃,平肝潜阳,养血平肝,清肝泻火,肝肾同补等方法,并结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灵活加减用药,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5.
张进军主任医师传承并发扬徐经世国医大师“调肝”学术思想,在消渴诊治方面具有独到见解,认为随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消渴病可责之于肝,故从“调肝”论治。提出消渴以肝气郁滞、化火伤阴为始动因素,日久延及肺胃脾肾四脏腑,从五行生克理论入手,将消渴分为上消—肝火犯肺证,中消—肝郁胃热证、肝郁脾虚证,下消—肝肾阴虚证的3期4型。运用旋覆代赭汤合竹叶石膏汤泻肝清肺治上消,黄连温胆、泻心合白虎汤分消走泄治肝火犯胃型中消,养真汤理脾养阴治脾阴亏虚型中消,一贯煎合二至丸补益肾水、清平相火治下消,临床疗效颇著,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6.
肝火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火是病理名词,也是病名;肝火证有其自身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证治特征。常见证型有肝火上炎、肝火犯肺、肝火犯胃、肝火挟痰,火旺阴亏等。 1 肝火概念 火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外火、内火两大类。内火是指由于人体内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因其具有燔灼焚焰,升腾上冲,消耗阴液,使物质腐败,生风动血,灼津成痰等病理特点,临床常见面红目赤,肿痛,头胀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口干喜冷饮,尿黄便秘,或见出血,暴鸣暴聋,舌质红、苔黄、脉数等,这些表现都具有“热”、“赤”、“干”、“急迫”等火的特征,故取类比象而称之为火证。肝为刚脏,内寄相火,体阴用阳,其性喜条达,主动主升,故内生病理之火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凡是肝之相火(阳气)偏旺或太过,出现热象及冲逆现象的,概称为肝火。  相似文献   

7.
甲亢是一种涉及各脏腑的整体性疾病,脾胃型甲亢与祖国医学中的“食亦”、“中消”等病有关。其病机主要与肝、胃、脾关系密切。总的特点是阴虚阳亢,病本在肝胃,出现肝火乘胃、胃强脾弱或气阴两虚等病理变化。辨证分型1、肝胃热盛:症见急躁易怒,口苦口干,眼胀手颤,消谷善饥,多食消瘦,身热自汗,大便干或正常,舌偏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数或滑数.还可兼见肝火烁心证。  相似文献   

8.
王亚  李春婷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51-1152
慢性胃炎患者如因肝气升发无力,肝气下陷于胃,致使胃气不利,当以温养肝木,养肝血、助其升发之品以治之,如桂枝汤合酸枣仁汤等加减;如因肝气升发太过,当以平肝气降肝逆为主,佐以和胃之品,方以旋覆代赭汤、镇肝熄风汤为宜。如因肝经气机郁滞,肝气郁而化火,应以清泄肝火为主,可选左金丸、龙胆泻肝丸等方加减;如因肝寒太过,肝气疏泄不及,则以温肝暖胃为主,可选吴茱萸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加减;肝阴肝体失养,治疗应以养肝阴、补肝血为主,可选芍药甘草汤、一贯煎、四物汤等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9.
王旭高肝病论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名家王旭高为疗肝病之大家,其肝病证治特点为:以肝气、肝风、肝火立论,注重脉证,强调外感六淫、内伤情志及痰饮痴血均可致肝病,疏畅条达以治肝气,柔体济刚以熄肝风,补虚泻实以治肝火。  相似文献   

10.
清·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将肝病分为肝气、肝风和肝火三大类、立28法进行证治,博而约,为肝病证治系统地总结了治疗规律。鉴于眼和肝的密切联系,治肝法在治疗眼病中亦有重要价值。1 肝病证治及用药大全 肝主疏泄、立藏血、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郁而化火,肝火上冲,内风多由火出。所以说: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治肝诸法,都针对肝气、肝风、肝火的传变过程,辨证而立论。肝为刚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而肝阴肝血常为不足,根据这一特点,将治法按补虚、泻实分类,归纳如下(见附表)。  相似文献   

11.
杜君辉 《四川中医》2002,20(8):21-23
肝火之病,成因颇多,病证繁多,变证复杂。临床辨证要先辨虚实,次辨兼证,治以调肝为先,次治兼证,或两者并治。提出治肝火十法:(1)清肝泻火法;(2)疏肝抑火法;(3)滋阴降火法;(4)清肝化痰法;(5)清肝熄风法;(6)清肝和胃法;(7)清肝泻肺法;(8)清肝泻心法;(9)清肝滋阴法;(10)凉血清肝法。  相似文献   

12.
肝气郁结治以补肝,肝气郁滞治以疏肝,肝血虚证治以养肝,肝气郁热治以清肝,肝阴虚证治以柔肝,肝火上炎治以泻肝,肝阳虚证治以扶肝,肝脉寒滞治以暖肝,肝经湿热治以化肝,肝阳上亢治以平肝,肝风内动治以搜肝。  相似文献   

13.
论肝火证治     
<正> 肝火之为病,皆属肝用太过。临床所见,病证繁多,变证复杂。临证辨治,并非易事。若辨治失误,虚虚实实,危害非浅。肝火为病,成因颇多。一为肝气盛,或风淫火炽,或嗜好烟酒,多食肥甘,蕴热化火,均可致生肝火,此系实火;二为肝郁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列举了5个"胃痛"病案,认为"胃痛"病因多由饮食不节,外感寒、湿,情志失调,劳倦等导致中焦脾胃受损,水谷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久病则夹湿、夹瘀,病性多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湿、气滞、瘀血多见。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日久及肾。故临床上辨证多从疏肝健脾,理气和胃,温肾暖肝等治疗。病案1用四逆汤加味治验气虚累及阳虚,脾肾阳虚证;病案2与四逆散加味疏肝健脾,调和脾胃治疗肝郁脾虚,肝脾不调证;病案3用桂枝人参汤加味治验脾胃虚寒,瘀血阻络证;病案4与吴萸四逆汤加花椒合二陈汤为主方暖肝理气,温化寒湿治验肝寒气滞,寒湿内阻证;病案5用大回阳饮合枳术丸加减治验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15.
《薛氏医案》所载肝病辨证病案众多,将肝病的虚实辨证具体细化为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的虚证证型,以及肝火炽盛、肝火血热、肝火血燥、肝经湿热、肝脾郁结的实证证型,同时也补充了肝血虚火燥、肝血虚火动生风、肝火血虚、肝木克脾土等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在对上述肝病临床证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薛氏医案》具有重视肝病病因、临证多以去因辨治,重视病家生理特征、临证因人论治各有侧重,辨证分清虚实主次、治疗以主配从,临证用方遵从生克制化,补泻灵活应用古方、增减变化只在一二味间的特色。薛己在钱乙、张元素对肝病寒热虚实辨证基础上,丰富了肝病辨证的证型和治疗方案,体现了其以滋化源和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其病位在心,但与脾、肾、肝、胃等脏腑有关。本文将结合临床所得把失眠分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火扰心、痰食阻胃型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17.
邢佳慧  梁俊薇 《河南中医》2021,41(3):483-486
中医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注重在疾病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根据患者舌苔、脉象及主要症状确定证候及相应的中医治法,辨证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如辨证为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理气、和胃利咽;脾胃虚弱证,治宜健脾和胃、降逆利咽;肝胃郁热证,治宜清热降逆、化痰利咽;痰气交阻证,治宜化痰散结、行气利咽;胃阴亏虚证治宜滋阴润燥、生津利咽.目前,仍...  相似文献   

18.
介绍张启平主任医师从肝论治胃病的经验。肝与胃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张老认为胃病因忧思恼怒、伤肝损脾导致肝气犯胃、肝火犯胃、肝阳犯胃、肝阴不足,胃失和降而发。治疗上应从肝入手,以疏肝、泄肝、平肝、柔肝之法治疗,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诊断内容和判定形式分析肝胃不和相关[]证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VIP)近5年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工作表对文章类型、辨证分型、论治疾病、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发布时间、制定者)、诊断内容(主症、次症)、判定形式等信息进行提取,并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 549篇文献,纳入203篇。肝胃不和相关证涉及6个证型,包括肝胃不和证、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肝火犯胃证、肝胃郁热证及肝胃热盛证。文献中共涉及56项诊断标准,其中使用频次在2次以上的诊断标准共22项;使用频次前5位的诊断标准分别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00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2006)、《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内容中,出现频次前10位的症状依次为嗳气、脉弦、胃脘胀痛、胁肋胀闷疼痛、吐酸(反酸、泛酸或吞酸)、苔薄白、嘈杂、食欲不振(食少、纳少、纳差)、舌质淡红、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症状。肝胃不和相关证的判定形式以"主症+次症"居多。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多应用于中药临床疗效评价、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临床证候调查、证候生物学基础等研究。结论:肝胃不和相关证的诊断标准众多,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不同疾病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判定形式有所不同;应用时多从"病证结合"角度选用。  相似文献   

20.
张炳厚老师在传统"肝脾(胃)合病"为指"肝脾不合证"和"肝胃不和证"的认识基础上,更详分"肝脾不合证"为"脾虚肝郁,肝脾不和"与"肝郁血虚,肝郁不和","肝胃不和证"为"阴虚肝郁,肝胃不和"、"肝气郁滞,肝胃不和"、"肝胃不和,偏有热象"与"肝胆湿热,肝胃不和"等,认为辨证必须细致,论治始能入微.并且强调:两脏合病,必须辨清以孰为主,即以肝为主,抑或以脾以胃为主,据此权衡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