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宏艳 《天津中医》2001,18(6):49-50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病又可称为乳房结构紊乱症.由于乳腺组织成分增生,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退性和进行性变化,是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总称.好发于25~50岁,性情急躁,易怒,或性格内向的女性.其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50%,根据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及主要特点,将其分为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乳腺腺病(又可分为小叶增生、纤维腺病和硬化性腺病三种)、乳腺囊性增生病.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增生病是以周期性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为临床特点的妇女常见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1],其囊性增生恶变率较高,是一种癌前病变[2]。因此,研制疗效确切、使用简便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对维护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医周期辨证治疗乳腺增生病1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三个月,结果痊愈58例,显效30例,有效12例.  相似文献   

5.
<正>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的“乳癖”范畴,为中年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男子亦有发生,但明显少于女性。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仍以内服中药为主,各地在施治中有不少探索,笔  相似文献   

6.
中医外治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报道很多,方法也多种多样,既包括传统的中药外用、针灸推拿,又包括了磁疗、红外线疗法等现代技术运用。对目前常见的中医外治方法进行了一个总结和评价,一方面希望临床工作者在治疗该病并决定选用外治方法时能够参考和比较,另一方面希望为中医外治法治疗此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外治法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药物敷贴、针灸、推拿、物理疗法等。分析了各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发现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不仅可行,而且有良好的疗效和明显的优势,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 HDB)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范畴,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占中青年女性发病率的50%以上,其中约有2%~4%的患者可发生囊性增生而癌变。本病临床表现以乳房单侧或双侧结节和乳房疼痛为特征,在月经前加重,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小叶增生病。发病年龄多在20~45岁,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根据研究资料发现,本病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对伴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 hyperplasia diseases of breast,HD-BA)是一种乳腺结构不良性疾病,分为乳腺单纯性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两类[1].该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在乳腺疾病的普查中该疾病的检出率高达93. 72% [2].有学者报导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故积极预防和治疗本病是...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病,中医属"乳癖"的范畴,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大,手术治疗更是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所以西医治疗往往只为少数患者所接受.而中医治疗却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优势,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尤其是内服药物的疗效已越来越得到患者的肯定.笔者仅就近五年来论述中医内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实验及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的范畴,是乳腺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可占中青年妇女发病率的50%以上,其中约有2%~4%的患者可发生囊性增生而癌变,因此提高本病疗效至关重要.近5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又有许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ia of mammaryglands,HMG)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总称,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病变,是正常乳腺小叶结构在数目、形态上的异常,属中医"乳癖"、"乳疠"、"乳核"范畴.虽然当前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的某些证型间有着一定的演变关系,但尚缺乏更为深入的证型演变规律的研究,从而影响了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病势及系统治疗的把握.因此深入开展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探讨其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本病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辨证和疗效评价提供研究思路,为乳腺增生病科研开展及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囊性增生,是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乳房肿块为临床特点。现代医学认为此病是乳腺实质和间质的非炎性和非肿瘤性增生性病变,属中医“乳癖”、“乳痞”等范畴,多由于肝气郁结,痰凝血瘀,冲任失调所致。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现将近五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之主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国家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制订原则,通过计算机检索,结合多年诊治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辨证分型中各型临床主证。以规范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之主证,指导临床辨证及随证取穴。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特征,一般经前加剧而经后减轻。好发于25~45岁左右的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1]。属中医"乳癖"范畴,与肝、脾、胃、冲任等脉有密切关系,其发病与肝失疏泄、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痰凝结聚而成。  相似文献   

18.
蒋国卿 《河北中医》1989,(4):47-48,F0004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而多发的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有少数可能恶变成癌,因而积极地治疗乳腺增生病是防止乳癌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有不少关于治疗乳腺增生病(以下简称“本病”,的宝贵经验刊行,笔者就近年来治疗本病的有关资料选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Ⅰ号对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的乳腺组织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兔乳腺增生病模型后使用乳腺增生Ⅰ号进行干预。同时将乳腺增生Ⅰ号运用于临床治疗16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并以乳康片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乳腺增生Ⅰ号能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减少。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增生Ⅰ号具有调整内分泌、抑制腺体增生、改善乳腺血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病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危害性除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生活、工作、学习之外.尚存在着由非典型增生阶段发展为乳腺癌的可能。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基于行为方式、心智障碍、环境污染等因素所致的疾病日趋高发,乳腺增生病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