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穴象探究     
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已渗透到中医学各个层面,作者认为"穴象"也是运用象思维研究腧穴命名及功用的重要思维方式。从法天、法地、法人三方面予以总结,以期对针灸理论及临床应用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灸是中医的瑰宝,探究其腧穴命名的含义,对于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实际意义。而取象思维是古人思维方式的代表,利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去探析腧穴命名的含义,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腧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针灸在临床上的疗效。通过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对十四正经的腧穴进行逐字释义,然后再借助统计学进行分类,最后汇总出以取象思维命名的腧穴计200余穴。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龈交穴治疗痔疮的临床报道较多且疗效显著,而其机制研究较少,且多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论述。本文从"象思维"的角度,结合经络腧穴理论、人类解剖学知识、现代研究等分析、阐述,以期为腧穴主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从而为腧穴主治范围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象思维"的概念"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是中医学的一朵奇葩。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象思维"存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论“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穴性”是指腧穴对人体某些脏腑,经络等病症,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特性和功能,故也有叫穴位作用,功效、功能、功用、穴义等,至今未被统一命名,是腧穴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穴性”主要研究腧穴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通过探讨,了解腧穴的特性、功能,对疾病的...  相似文献   

5.
李永春 《河南中医》2016,(4):699-700
传统腧穴定位训练模式容易使学生们产生厌倦情绪,训练往往流于形式;逐经点穴的训练模式,仅仅练习了穴位的具体定位,对理论课中腧穴的其他内容,如腧穴的功用,特定穴类属却无法涵盖,内容较为单薄;另外这种点穴方式仅重视了腧穴间的纵向联系,而缺乏腧穴间横向的比较与总结,不利于学生对腧穴的深入了解。功用与定位相结合的腧穴定位训练模式将常用腧穴大概分为以下几类:调理五脏类腧穴,调理六腑类腧穴,祛风穴,清热穴,祛湿化痰穴,理血穴,开窍醒神穴,回阳固脱穴,保健穴,调神穴,明眼目穴,聪耳窍穴,通鼻窍穴,利咽喉穴。功用与定位相结合的腧穴定位训练模式的优势:将腧穴进行系统分类,是对腧穴理论的一次横向总结;同类腧穴间可以再比较其异同,以加深学生对腧穴功用的认识深度;各类腧穴间多有重复,可反复点穴加深印象;为《针灸治疗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它既是疾病的反应点 ,又有治疗人体某些脏腑、经络病证的特性或功能 ,把这种特性或功能称之为“穴性”或“功用”。腧穴所在经脉不同 ,功用就有较大的区别 ,即便是同一经脉的穴位 ,由于位置及特定穴属性等不同因素 ,功用亦不尽相同 ;同一功用的腧穴 ,彼此间作用的机理亦不相同 ,作用的强弱也有差别。所以对腧穴功用的比较 ,在教学上有助于学生对位置相近、功用相似腧穴的理解和掌握 ;在临床上可以有的放矢 ,减少使用腧穴的盲目性。笔者根据临床及教学经验 ,并参照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相似文献   

7.
经穴命名,始于《内经》,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经穴的名称是根据经穴各方面特点,利用比拟、象形、会意、写实的方法,把腧穴的实质通过命名具体、鲜明、生动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8.
腧穴功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晓兰 《中国针灸》1995,15(3):49-51
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了腧穴的功用:即①借鉴古代文献的记载;②归纳各穴的主治病症;③根据腧穴所在经脉及所络属脏(腑)的生理功能;④根据有关腧穴的类别;⑤腧穴与针刺手法的关系;③根据腧穴实验研究所得的资料。探索和研究腧穴的功用,不仅可以方便教学,而且对今后腧穴功用的统一规范化,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腧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腧穴的名称有其深厚的医学和文化内涵。基于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隐喻广泛地使用在腧穴的命名之中。故通过对隐喻的概述、腧穴命名的特点、隐喻的翻译方法、隐喻视角下腧穴的翻译方法以及例析等来探讨具有丰富内涵的腧穴英译问题,以期译文能够更好地体现有关腧穴的定位、功能、主治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而促进中医药在世界更好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取象”思维贯穿整个中医思维过程,对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应用有重要意义。其对经络、腧穴命名的构建作用,在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腧穴的位置、五输穴的命名、穴位得气的判定等很多方面有广泛体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既要学会“取象比类”,又要学会“异类不比”,对于通过取象比类得出的结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董氏奇穴^[1]是董景昌先生创立的独特针灸方法中所应用的穴位,其定位大多与十四正经腧穴不同,虽有部分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在同一位置,但命名与主治功用却不相同。我们临床习用董氏奇穴,效果颇佳。细细揣摩,其对腧穴主治功用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定位(穴位针对特定的解剖部位起治疗作用),二是定病(穴位针对具体病证起治疗作用),三是定性(穴位针对疾病的某一证型起治疗作用)。现结合临床应用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及创新思维,对指导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象思维的概念与特征入手,论述其在中医阴阳理论、藏象学说、经络腧穴理论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及重要应用。以此理解中医独特的"取象比类""司外揣内""以象测藏"等思维方法的内涵,把握中医"象"的本质,体会阴阳之象,脏腑之象,腧穴之象,经络之象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千金要方》云:"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今查十四正经之腧穴名称,以"脉"字命名的腧穴共有4个,分别是"申脉"、"带脉"、"急脉"、"瘛脉"穴,临床上常配伍以"水"字命名的腧穴,且其临近处均有以"门"字命名的腧穴。本文尝试通过结合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对"脉"穴本意进行解读分析,从而加深对腧穴名称的理解和运用,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并尝试找到"脉"穴与"水"穴、"门"穴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筋缩穴溯源     
笔者师从穆腊梅副教授。穆师在针治面瘫和面肌痉挛患者时 ,除用面部穴位及辨证取穴外 ,同时针刺筋缩穴 ,行手法后不留针。如患侧在左 ,针筋缩穴时 ,得气后再向左斜刺 ;如患侧在右 ,针筋缩穴时 ,得气后再向右斜刺。筋缩穴可舒解筋脉 ,因肝主筋 ,此穴与肝经气相通 ,当能疏达肝气 ,治诸筋缩挛之症。今溯本求源 ,以资临床借鉴。不彰之处 ,请同道厘正。1 因名求义 ,可治挛缩之症腧穴的命名有一定的含义 :或取类比象 ,以明腧穴部位气血流注之状态 ;或借生物之名 ,以喻穴位解剖部位的形状 ;有的直接以腧穴之主治命名 ,如睛明、光明等 ,可使人目睛…  相似文献   

15.
取象思维贯穿于整个中医学中,其在针灸学中的运用也较广泛,对经络的发现构建与循行分布、腧穴的命名、五腧穴的涵义、标本根结理论、以及临床治疗如腧穴主治、手法操作、得气判定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取象思维在针灸学中的具体运用,旨在增强人们对取象思维的理解和重视,以探寻针灸学术领域的创新点,推动针灸的相关理论和针灸学科不断的发展,为临床诊疗的认知和把握提供新的思路,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6.
浅析蠡沟穴     
蠡沟穴又名交仪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归属于足厥阴肝经,是肝经的络穴,起着沟通肝胆两经的作用。蠡沟是临床常用穴,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现对蠡沟穴命名、定位及功用主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关于命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相似文献   

17.
"相对穴"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新  宋成军 《中医杂志》2007,48(3):200-202
根据腧穴位置特点,将四肢内外侧或躯干前后方相对位置上的部分针灸腧穴命名为“相对穴”,二穴阴阳相对或阴阳表里相对。阐述提出相对穴的基础,通过相对穴的临床应用,从经脉理论、阴阳学说探析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探意太冲     
“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腧穴的名称是天文、地理、建筑等多学科的综合体现,腧穴释名有利于体会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肝之原穴,是临床常用穴之一。以本穴为例,从穴名角度出发,通过对经典文献和现代研究的梳理,总结了太冲理气调血、通络止痛、开窍息风、转输津液的功用,为挖掘其穴名内涵和扩展其应用范围提供借鉴,以期引起对腧穴名称涵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腧穴的发展是由从少到多的过程,后者大多是对前者的发展和补充。经络腧穴中有很多同名穴,为证明其在命名上有一定联系,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以五对同名穴(头窍阴与足窍阴、手三里与足三里、头临泣与足临泣、阴陵泉与阳陵泉、内关与外关)为例,在腧穴的出处、定位、功效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探析这些同名穴在命名上的关系,以更好地了解腧穴的发展历程,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腧穴之名,皆有所本,命名之由,皆有所因。探析腧穴之名,方可深层次理解腧穴之定位、功效以及特性。从穴名角度,多层次的释义手太阴经各穴的临床意义,剖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深入透彻地理解腧穴之本义,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