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治疗鼻源性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观察了5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副中鼻甲和第二中鼻甲鼻内镜手术切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双侧鼻塞伴头痛5年,无流涕及鼻出血,于2004-11-12以“鼻中隔偏曲”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全身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鼻中隔向左侧高位偏曲,右侧中鼻甲前方可见副中鼻甲,1%麻黄素棉片收缩后在鼻内镜下见副中鼻甲后方有第二中鼻甲,右侧中鼻甲与鼻中隔相贴,双侧下鼻甲不大,中鼻道未见异常分泌物及鼻息肉,鼻咽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收集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06月收治的48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观察其偏曲的部位对慢性鼻窦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104例,参照1997年海口标准,其中Ⅰ型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6~70岁:Ⅱ型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3~65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黄色脓涕、头痛、头昏等。1.2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前鼻镜、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冠状位扫描确诊,观察鼻中隔、鼻窦和鼻腔情况。为了减少混杂因素,将Ⅱ型病例剔除。鼻中隔偏曲的分型按马氏法,凡包含中鼻甲前端以后、游离缘以上区域相对应的鼻中隔存在偏曲的称为高位偏曲:此区域以外部位偏曲称为非高位偏曲。1.3手术方式。局麻或全麻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加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术后3天取出鼻腔填塞物,术后1个月内每周换药一次,此后根据术腔情况换药直至上皮化完成。1.4发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鼻中隔偏曲部位与慢性鼻窦炎之间的关系分析用x~2检验。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偏曲影响患者鼻腔通气及引流功能,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生率在16%~79%。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鼻中隔穿孔、鼻中隔摆动、鼻外形改变等。2009年韩德民等根据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法,我们从2009年11月~2011年8月,参照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鼻梁偏斜是常见的外鼻畸形,常伴有鼻中隔偏曲。据我们观察,在以鼻塞为首要症状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中,约有3%~5%合并外鼻异常,并且有同期矫治意向。自2001年起我们在矫正鼻中隔偏曲同时,利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同期完成歪鼻矫治,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矫正术对鼻内镜术后粘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手术矫正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诊治处理除了从形态上判断外,还应结合功能因素。目前鼻中隔偏曲的诊断标准差异较大,尚未统一。常见的诊断标准可分为三类或三度,Ⅰ度,轻度偏曲:鼻中隔偏曲部与鼻腔外侧壁不接触,对鼻腔功能和鼻窦引流尚无妨碍者;Ⅱ度,较重偏曲:鼻中隔偏曲部与鼻腔外侧壁接触,或伴有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或萎缩性改变,已影响鼻腔功能和鼻窦引流者;Ⅲ度,严重偏曲:鼻中隔偏曲部与鼻腔外侧壁紧靠,距状突或嵴突紧压鼻甲骨,以细棉签探查不能通过,伴有极明显鼻塞等症状者。对  相似文献   

7.
鼻中隔骨及软骨拼接缝合支架重建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是青少年鼻出血、反射性头痛、鼻阻、鼻窦炎的常见病因,需行手术治疗[1],由于青少年鼻面部正处于发育阶段,大多数医师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往往建议患者成年后行鼻中隔矫正术,因此造成疾病迁延及加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及早干预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症状及体征,我科采用鼻中隔骨、软骨拼接缝合支架重建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鼻中隔偏曲是鼻科最常见病种之一,大约70%~80%成年人的鼻中隔有不同程度偏曲[1]。如果偏曲程度轻微,未引起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只有当鼻中隔向一侧、双侧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而产生临床症状时,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2年4月~2004年9月应用双极射频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鼻腔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17~69岁,平均39·7岁。病程1~15年,平均6年。8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鼻腔检查下鼻甲与鼻中隔相贴。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13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20例,下鼻甲桑椹样变合并鼻中隔偏曲2例,下鼻甲轻度息肉样变合并鼻窦炎21例,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鼻息肉样变合并鼻窦炎5例。对照组:取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类似病例53例为对…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1年至今,在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其中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2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男111例,女89例;年龄16~58岁,平均35.5岁。病程1年~22年,平均5.2年。主要症状:不同程度的鼻塞、鼻出血、头痛、嗅觉减退。CT扫描(图1,图2)显示:“C”型偏曲84例,“S”型偏曲51例,嵴状突起65例;所有患者术前按常规检查,排除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等疾患。1.2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原则。切除最少量的组织,恢复鼻腔正常功能,尽量少切除软骨和骨组织,对鼻腔进行修整、重置和装配;仔细分离软骨膜和骨…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斜或局部突起,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在发育过程中受某些因素影响所致的结构上的畸形。凡偏曲妨碍生理功能,具有临床症状、体征者,即有手术指征。鼻中隔偏曲的类型、部位以及程度的多样化,使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处理一些深在的偏曲时有一定的难度。随着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歪鼻畸形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1]),可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及心理。大多数歪鼻还伴有鼻中隔偏曲症状,如鼻阻塞、头痛等。外伤性歪鼻则更为复杂,可能同时存在鞍鼻、驼峰鼻、歪鼻及鼻中隔偏曲等多种鼻内鼻外畸形。此类患者因日常生活倍受困扰,就诊时对改善鼻外形和鼻腔功能均有较高期望值。对于严重外伤性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需要在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同时矫正歪鼻畸形,使患者同时  相似文献   

13.
鼻中隔矫正术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变应性鼻炎一般多采取药物治疗 ,只有在出现了持续性鼻塞 ,并且有明显的增生性病变时 ,才考虑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也只有当鼻中隔偏曲引起持续性头痛、鼻出血或鼻塞时 ,才有行鼻中隔矫正术的适应证。对有变应性鼻炎、又需要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 ,常在矫正鼻中隔偏曲后治愈或改善了变应性鼻炎的症状。1 996年 1月~ 1 998年 1月 ,笔者对 1 8例变应性鼻炎并有鼻中隔偏曲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施行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经观察 ,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60例均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腔为一复杂的腔隙结构,鼻腔内的每一结构对鼻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等结构异常,可引起鼻阻力改变,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各种单一的手术后患者症状往往改善不满意。笔者应用鼻内镜技术,将单一鼻腔手术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一套以恢复鼻腔功能为目的的鼻腔多结构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2000年9月~2003年9月根据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患者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18~55岁,平均26.8岁。鼻中隔偏曲类型:“C”形偏曲30例,“S”形偏曲18例,鼻中隔嵴或棘24例。伴下鼻…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前,鼻内镜已成为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手段,在鼻窦肿瘤手术以及颅底、鼻眼相关手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4年8月本院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48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1临床资料。148例患者中,男性117例,女性31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36岁。症状:鼻塞129例,其中合并耳闷塞感者12例;头痛37例;脓涕27例;鼻出血35例。其中部分患者出现以上多个症状。体征:C型偏曲者51例,不规则偏曲且有高位偏曲者19例,有嵴突者54例,有棘突者24例。术前检查CT所示合并有鼻窦炎者27例。112例经局部麻醉,36例在全…  相似文献   

16.
鼻中隔手术穿孔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仍为目前导致鼻中隔穿孔的最常见原因[1,2].手术中黏软骨膜、黏骨膜破损是造成术后穿孔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偏曲形态、部位以及术者操作技巧等诸多噜因素影响,黏软骨膜、黏骨膜破损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不同偏曲类型穿孔成功修复的总结,探讨鼻中隔手术穿孔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偏曲类型多样,程度不一,多采用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治疗。我科于2001年~2003年采用显微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78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78例,男57例,女21例;年龄16~56岁。其中鼻中隔偏曲伴过敏性鼻炎19例,慢性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32例,鼻中隔偏曲伴发鼻出血3例,鼻源性头痛伴发鼻中隔偏曲7例,单纯鼻中隔偏曲17例。方法:手术采用Leika M-400E型手术显微镜,术者站  相似文献   

18.
鼻中隔偏曲临床常见,但并非所有鼻中隔偏曲均有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病因大致被分为先天性和非先天性,部分患者会因鼻中隔偏曲引起鼻部局部及全身症状,干扰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手术依然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方法,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仍在不断开展。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等离子射频与传统烧灼法治疗鼻出血的机制一样:破坏出血点组织,使血管封闭或凝血而达到止血目的。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在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在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并完成随访的病例58例。男性46例,女性12例,年龄33~65岁,平均47岁。其中曾行前鼻孔填塞者16例,后鼻孔填塞者5例,化学烧灼者3例。出血原因:鼻腔黏膜干燥及糜烂者7例,用力擤鼻及过度挖鼻者6例,单纯高血压动脉出血者8例,高血压合并血管曲张者10例,单纯血管曲张者11例,鼻中隔偏曲者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者1例,原因不明者6例。58例患者中有10例合并糖尿病。出血部位:鼻中隔前端出血27例,鼻中隔后端出血11例,鼻中隔偏曲凸面和嵴突处9例,下鼻甲后端5例,鼻中隔后端和下鼻甲后端均有出血者4例,中鼻甲前部游离缘出血1例,下鼻甲和鼻中隔前端均有出血者1例。  相似文献   

20.
鼻窦炎致病因素中,鼻腔解剖结构的异常在临床中是最为常见的,其中鼻中隔偏曲占有重要位置。鼻中隔偏曲本身就可以是其他结构异常的原因,如偏曲对侧的中鼻甲、筛泡、钩突的气化或肥大、对侧下鼻甲的代偿性增生等,这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鼻窦炎的发病率。鼻中隔作为对鼻腔双侧的发病都有影响的因素,对两侧中或下鼻甲,黏膜、腺体、血管及骨性结构的影响和变化是不同的,通过鼻阻力、鼻气流量等客观指标也证实了鼻腔两侧的差异。但还没有文献描述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双侧鼻窦炎等病变的发病率影响的差异,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